教学质量,市区内名校比如华附小华景培正朝天等都比番禺的好,这个没得说的!
另外,谁说小孩读市区内学校就不天真不快乐了?谁说读华附小后每天就成书呆子了?谁说市区内小学小孩比郊区小学的小孩要压力大了?
都不是!问题出在家长!
既然有条件选择,为何不选择教学质量好的学校?
自以为给了孩子天真的童年,等孩子长大了考不上学校找不到工作,要吃你一辈子记恨你一辈子,你心安不?
至于钱,这么算一笔帐:市区内省一级小学的赞助费一般6万以下,管6年。平时正常的费用就很低了。估计6年下来8W搞定。而私立学校呢?每年要交多少钱? 祁服的小学6年下来是不是需要7-8万? 但是祁服小学的师资力量能和市区省一级的比么?
从番禺搬到天河,被城里的孩子震撼了!
88040467家有小学生
2008年夏,中考放榜,平时对教育问题不敏感的我破天荒的比较了一下:我们居住的祈福社区里的学校700分之上10几个人,而老公公司楼下天荣中学700分之上50多人,两个学校每级学生数量差不多,而天荣在天河也只是二三类中学,成绩还相差这么多,让我第一次对郊区城里的教学质量的差距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概念。
因为孩子09年秋学期上小学,我们此时也决定了让孩子回城里读书,买了房子落了户口搬回天河,孩子幼儿园最后一个学期也在天河读。才上学一个月多一点,就被城里的孩子震撼了。记得在祈福读幼儿园(就是那个家长排队六天六夜抢学位的幼儿园),那里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非常纯真羞涩,乖巧感觉甚至有点愚钝,每次开放日,能主动表演节目或者大方表现的孩子基本上没有;而上周和孩子亲子游,见识到城里孩子的表现力:孩子班上的一小批男生唱歌、背诗、讲笑话,大方从容,真有点星光四射的感觉,确确实实被震撼了!
后来打听了一下,觉得城里的孩子和郊区孩子的教育还是不同的:
1、竞争力教育:城里幼儿园到中班大班,已经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个有竞争力的学生了,郊区的幼儿园没有;
2、兴趣班,孩子城里幼儿园报的班多,比如孩子现在的班男生女生学钢琴什么的,基本上超过一大半,有几个男孩子还在星海音乐厅做过表演;祈福幼儿园孩子班上好像没有几个男生学的,仅有几个女生学;
3、知识面:城里的孩子很多感觉见多识广的感觉,大方活跃;郊区的孩子则单纯率真,哪知道这么多东西啊;
还有就是,为什么华阳、华景、陶育路、天府路这些小学这两年上升得这么快,看到这些孩子和那些家长我明白了,这些以高素质移民家庭后代为主体的小学,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怎么可能成绩不好呢?
其实,从内心来说,我觉得祈福孩子的幼稚单纯更可爱些,但是比较一下升学成绩我又不得不有些矛盾!不知道其他妈妈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3-30 10:07 编辑 ]
2009/03/30
全部回帖
看到这么多妈妈的热烈讨论, 俺也来发表几句体会.
我觉得孩子有没有快乐的童年, 不能简单的以小时候是任其玩耍还是上很多兴趣班来衡量, 我觉得是一个有没有资源和资源有没有被有效利用的问题.
让孩子多学一些东西, 有选择地尝试一些课程, 来发现他的兴趣所在, 对他的成长过程给予大脑充分的刺激. 这对他智力的发展应该是好处多于负面的吧. 倒不是上纲上线到什么增强竞争力之类,.
实际上不管多小的孩子, 他内心的自我成就感欲望都是很强烈的, 随着他不断地突破自己的障碍, 掌握更多的技能, 他的内心就越强大, 自信心越强, 他就越快乐, 他就会觉得学新东西对他来讲是种莫大的乐趣. 当然学什么一定要家长有选择地加以引导, 不是为了跟风而强逼孩子去学.
我觉得如果任其自然, 实际上是浪费了孩子的一段黄金吸收时光. 因为孩子的自信心是从小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这个阶段没有好好利用, 将来是补不回来的.
关键还是回到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而不是要不要学的问题.
不用去感叹别人的孩子学这个学那个, 我的孩子怎样怎样, 一定有适合自己孩子的东西, 让孩子学得快乐, 学得自信. 当你融入进去, 找对了方法, 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家长耽心的所谓压力, 孩子自己就乐在其中的, 竞争本就是人的天性, 家长要做的是帮他树立积极面对竞争的信心和健康的心态.
我的意见是, 学一二种兴趣课程是必要的, 但同时要合理安排, 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和小朋友自由玩耍.
我觉得孩子有没有快乐的童年, 不能简单的以小时候是任其玩耍还是上很多兴趣班来衡量, 我觉得是一个有没有资源和资源有没有被有效利用的问题.
让孩子多学一些东西, 有选择地尝试一些课程, 来发现他的兴趣所在, 对他的成长过程给予大脑充分的刺激. 这对他智力的发展应该是好处多于负面的吧. 倒不是上纲上线到什么增强竞争力之类,.
实际上不管多小的孩子, 他内心的自我成就感欲望都是很强烈的, 随着他不断地突破自己的障碍, 掌握更多的技能, 他的内心就越强大, 自信心越强, 他就越快乐, 他就会觉得学新东西对他来讲是种莫大的乐趣. 当然学什么一定要家长有选择地加以引导, 不是为了跟风而强逼孩子去学.
我觉得如果任其自然, 实际上是浪费了孩子的一段黄金吸收时光. 因为孩子的自信心是从小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这个阶段没有好好利用, 将来是补不回来的.
关键还是回到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而不是要不要学的问题.
不用去感叹别人的孩子学这个学那个, 我的孩子怎样怎样, 一定有适合自己孩子的东西, 让孩子学得快乐, 学得自信. 当你融入进去, 找对了方法, 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家长耽心的所谓压力, 孩子自己就乐在其中的, 竞争本就是人的天性, 家长要做的是帮他树立积极面对竞争的信心和健康的心态.
我的意见是, 学一二种兴趣课程是必要的, 但同时要合理安排, 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和小朋友自由玩耍.
2009/04/01回复

真热闹!越爬越有意思!其实,在哪里读书都没有关系,关键还是父母的教育心态,这点上我极同意植竣妈妈的观点。首先是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不是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或老师,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2009/04/01回复

其实有竞争超强超前意识的妈妈看到了有一群理念不同,希望孩子做单纯羞涩快乐的孩子的时候,应该窃喜,少了好多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者哦。
不过我不认为小的时候,孩子活得像个孩子的人,成长起来就没有竞争力的。
不过我不认为小的时候,孩子活得像个孩子的人,成长起来就没有竞争力的。
2009/04/01回复
九月微凉:
其实有竞争超强超前意识的妈妈看到了有一群理念不同,希望孩子做单纯羞涩快乐的孩子的时候,应该窃喜,少了好多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者哦。不过我不认为小的时候,孩子活得像个孩子的人,成长起来就没有竞争力的。
查看原文

我家闺女就单纯快乐,不过对于她将来的竞争力,我是超级有信心滴!
2009/04/01回复

我个人觉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小孩子从小只学会享乐,不能吃苦,那他长大也只能是个普通人。如果望子成龙的话,放任自流不可取,如果只希望他做个普通人的话,那就让他像个孩子一样快乐就行了。
2009/04/01回复

提倡开发要适度。我女儿舍弃了跟爸爸留在城里的机会,跟着我呆在乡下上幼儿园。但认识她的人一点都不觉得她自信和表现能力差。至于上课外班,在小班时报了舞蹈班,在中班时报了绘画班,感觉都没学到什么,只是玩玩而已。舞蹈还没我教得好,画画也没我买的一套书教得有效果。我是教英语的,但从来没正儿八经地教过她学英语。本人觉得阅读最重要,很多人日后的学习障碍都是由阅读能力差造成的,所以我特别注重培养她的语言能力,现在故事讲得很好,字认得很多,和小学生都有的一比。
2009/04/01回复

我是每个星期都奔走在番禺的华南板块与旧东山之间的,在孩子的幼儿时期,我没有让孩子学太多东西,周末我让带他回番禺的家尽情地放松,找玩伴尽情地玩,但我选择市里的优质幼儿园,平时让他在市里上幼儿园。倒不是说市里的学校一定比郊区的好,但我明显地感觉到市里的学习气氛要比郊区浓,孩子置身其中耳濡目染。
2009/04/01回复

sophiedin:
看到这么多妈妈的热烈讨论, 俺也来发表几句体会. 我觉得孩子有没有快乐的童年, 不能简单的以小时候是任其玩耍还是上很多兴趣班来衡量, 我觉得是一个有没有资源和资源有没有被有效利用的问题.让孩子多学一些东西, 有选择地尝试一些课程, 来发现他的兴趣所在, 对他的成长过程给予大脑充分的刺激. 这对他智力的发展应该是好处多于负面的吧. 倒不是上纲上线到什么增强竞争力之类,.实际上不管多小的孩子, 他内心的自我成就感欲望都是很强烈的, 随着他不断地突破自己的障碍, 掌握更多的技能, 他的内心就越强大, 自信心越强, 他就越快乐, 他就会觉得学新东西对他来讲是种莫大的乐趣. 当然学什么一定要家长有选择地加以引导, 不是为了跟风而强逼孩子去学.我觉得如果任其自然, 实际上是浪费了孩子的一段黄金吸收时光. 因为孩子的自信心是从小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这个阶段没有好好利用, 将来是补不回来的.关键还是回到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而不是要不要学的问题. 不用去感叹别人的孩子学这个学那个, 我的孩子怎样怎样, 一定有适合自己孩子的东西, 让孩子学得快乐, 学得自信. 当你融入进去, 找对了方法, 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家长耽心的所谓压力, 孩子自己就乐在其中的, 竞争本就是人的天性, 家长要做的是帮他树立积极面对竞争的信心和健康的心态. 我的意见是, 学一二种兴趣课程是必要的, 但同时要合理安排, 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和小朋友自由玩耍.
查看原文有见地
我喜欢这个发言。
其实小朋友的性格各自不同,只有自己的妈妈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四岁的时候,孩子喜欢在本子上涂涂画画,我就力排众议送她学画画,她在画画中体味着别样的乐趣,当有的家长说“小朋友好辛苦啊”的时候,她年年拿奖,你可知她其实是乐在其中呢?当大家都不主张小朋友学奥数的时候,孩子作为奥数尖子被学校选中,那时候我还茫茫然不知道奥数是什么东西,孩子一句:“妈妈,你帮帮我,我想学得更好。”我就拿起她的教材,自己先学,然后再辅导她,在自己再也没有能力辅导她的时候,我及时放手,给她请来名师。同样,对于她最喜欢的阅读,我除了让她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书,我同样也会指定阅读范围要求她完成,务求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我想,她如果想学,我这个做妈妈的能够做的,就是给她创造条件,同时按照自以为正确的方向去引导,而不是一句:你还是去玩吧。就直接把她打发掉。
所以,我觉得,对孩子们:不要强迫,要去引导;不要跟风,要适合自己;不要打击,要适当激励。不要太辛苦,要有张有弛,不要偷懒,要教会他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要骄纵,要舍得让她吃苦(当你们风里来雨里去地亲自接送孩子的时候,你可知道,9岁的时候,我的孩子有整整一年的时间,自己搭乘公交上学和上兴趣班?下雨了,她用羊城通去便利店买把伞然后自己坐车回来,8岁开始,她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不是完成功课,而是把米放下电饭煲,节约父母煮饭的时间。你可知我的教育不只是送她上兴趣班这么简单?难道城里的孩子就不懂得感恩和吃苦?此言差矣!!!)
所以呀,各位妈妈们,尽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只要努力过,就无悔。同样,我也经常跟孩子说: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
为各位参与讨论的妈妈鼓掌
,也为各位小朋友们鼓掌
说不定未来社会的栋梁就在这些小朋友们产生

其实小朋友的性格各自不同,只有自己的妈妈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四岁的时候,孩子喜欢在本子上涂涂画画,我就力排众议送她学画画,她在画画中体味着别样的乐趣,当有的家长说“小朋友好辛苦啊”的时候,她年年拿奖,你可知她其实是乐在其中呢?当大家都不主张小朋友学奥数的时候,孩子作为奥数尖子被学校选中,那时候我还茫茫然不知道奥数是什么东西,孩子一句:“妈妈,你帮帮我,我想学得更好。”我就拿起她的教材,自己先学,然后再辅导她,在自己再也没有能力辅导她的时候,我及时放手,给她请来名师。同样,对于她最喜欢的阅读,我除了让她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书,我同样也会指定阅读范围要求她完成,务求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我想,她如果想学,我这个做妈妈的能够做的,就是给她创造条件,同时按照自以为正确的方向去引导,而不是一句:你还是去玩吧。就直接把她打发掉。
所以,我觉得,对孩子们:不要强迫,要去引导;不要跟风,要适合自己;不要打击,要适当激励。不要太辛苦,要有张有弛,不要偷懒,要教会他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要骄纵,要舍得让她吃苦(当你们风里来雨里去地亲自接送孩子的时候,你可知道,9岁的时候,我的孩子有整整一年的时间,自己搭乘公交上学和上兴趣班?下雨了,她用羊城通去便利店买把伞然后自己坐车回来,8岁开始,她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不是完成功课,而是把米放下电饭煲,节约父母煮饭的时间。你可知我的教育不只是送她上兴趣班这么简单?难道城里的孩子就不懂得感恩和吃苦?此言差矣!!!)
所以呀,各位妈妈们,尽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只要努力过,就无悔。同样,我也经常跟孩子说: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
为各位参与讨论的妈妈鼓掌



2009/04/01回复

top:
我是每个星期都奔走在番禺的华南板块与旧东山之间的,在孩子的幼儿时期,我没有让孩子学太多东西,周末我让带他回番禺的家尽情地放松,找玩伴尽情地玩,但我选择市里的优质幼儿园,平时让他在市里上幼儿园。倒不是说市里的学校一定比郊区的好,但我明显地感觉到市里的学习气氛要比郊区浓,孩子置身其中耳濡目染。
查看原文我也赞同这位妈妈说的,孟母三迁,也是为了孩子一个耳濡目染的好学习环境。
2009/04/01回复

宜霖宝贝:
老公家在山东,教学质量高考成绩全国数一数二,孩子奶奶早早就说要孩子回去上小学,可老公不愿意,原因就是:山东的孩子读书太苦了,连音乐课、美术课都会被剥夺了(当然这是他小时候的经历,现在应该没有这样夸张了吧),压力太大,孩子会不快乐。老公当年大学班上就他一个是本城的,其他的同学很多都是农村孩子,据说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在当年也不低,反正他的高考成绩都可以在北京上重点本科线了,那些农村考过来的孩子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县里甚至村里上的,怎么又能考出来了呢?
查看原文我们湖南也是.听说高中的学生不管男女都是拼命死记硬背的.衣服头发脏得要死,连个人卫生都给忘了.我没有大的财力,所以想着孩子在广州上幼儿园跟小学,将来再回家读初高中,如果儿子也像那些学生那样如何是好?如果他自己甘之如饴倒无所谓,只怕孩子学得痛苦,心理上有阴影.
前面有人说自己的小孩学了很多学得很好.毕竟能在学校样样居前列的人还是少数啊!
如果孩子乐在其中的学习当然很好.只是我们现在说的是孩子的竞争力,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竞争力.不是孩子喜欢什么然后去发展她的爱好.如果孩子喜欢当然做父母的该为他提供条件,如果孩子不喜欢却逼着去学的,这样就太让孩子痛苦了.
前面有人说自己的小孩学了很多学得很好.毕竟能在学校样样居前列的人还是少数啊!
如果孩子乐在其中的学习当然很好.只是我们现在说的是孩子的竞争力,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竞争力.不是孩子喜欢什么然后去发展她的爱好.如果孩子喜欢当然做父母的该为他提供条件,如果孩子不喜欢却逼着去学的,这样就太让孩子痛苦了.
2009/04/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