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从番禺搬到天河,被城里的孩子震撼了!

88079467家有小学生


2008年夏,中考放榜,平时对教育问题不敏感的我破天荒的比较了一下:我们居住的祈福社区里的学校700分之上10几个人,而老公公司楼下天荣中学700分之上50多人,两个学校每级学生数量差不多,而天荣在天河也只是二三类中学,成绩还相差这么多,让我第一次对郊区城里的教学质量的差距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概念。

因为孩子09年秋学期上小学,我们此时也决定了让孩子回城里读书,买了房子落了户口搬回天河,孩子幼儿园最后一个学期也在天河读。才上学一个月多一点,就被城里的孩子震撼了。记得在祈福读幼儿园(就是那个家长排队六天六夜抢学位的幼儿园),那里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非常纯真羞涩,乖巧感觉甚至有点愚钝,每次开放日,能主动表演节目或者大方表现的孩子基本上没有;而上周和孩子亲子游,见识到城里孩子的表现力:孩子班上的一小批男生唱歌、背诗、讲笑话,大方从容,真有点星光四射的感觉,确确实实被震撼了!

后来打听了一下,觉得城里的孩子和郊区孩子的教育还是不同的:
1、竞争力教育:城里幼儿园到中班大班,已经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个有竞争力的学生了,郊区的幼儿园没有;
2、兴趣班,孩子城里幼儿园报的班多,比如孩子现在的班男生女生学钢琴什么的,基本上超过一大半,有几个男孩子还在星海音乐厅做过表演;祈福幼儿园孩子班上好像没有几个男生学的,仅有几个女生学;
3、知识面:城里的孩子很多感觉见多识广的感觉,大方活跃;郊区的孩子则单纯率真,哪知道这么多东西啊;

还有就是,为什么华阳、华景、陶育路、天府路这些小学这两年上升得这么快,看到这些孩子和那些家长我明白了,这些以高素质移民家庭后代为主体的小学,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怎么可能成绩不好呢?

其实,从内心来说,我觉得祈福孩子的幼稚单纯更可爱些,但是比较一下升学成绩我又不得不有些矛盾!不知道其他妈妈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3-30 10:07 编辑 ]
2009/03/30
全部回帖
很为安缇妈妈对祈福学校的情感所打动,但理性起来,还是要面对现实:

首先,择校是家长的权力,尤其是私校的选择,如果有选择,为什么不选择更有特色的?就像轩轩家长所说的,同样是私校番禺执信小学北大南奥小学华南新城小学祈福英语学校等的办学特色都能说出一二,祈福学校有么?有区隔于其他学校的理念和特色么?如果这样去分析,其实祈福学校只是很多家长不得已的一种选择,而非基于办学理念认同的一种选择,我感觉一个没有企图心的学校如果能培养出大面积的有竞争力的孩子么?一个学校的价值观、风格和气质对孩子个性的建立难道没有正向的影响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读祈福学校的家长要比市内名校或者有特色的私校更在意孩子的培养,因为这就是一间普通的小学,他有最好的环境、最健康敞亮的成长空间,这确实是绝大多数市内小学比不了的,但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所以在学习习惯的养成、适度的竞争意识的培养方面就要家长加把劲了。

其次,小学教育大部分家长是否有如妈网妈咪这么狂热的去探求了解?其实不是,对比大部分家长,妈网妈妈是对教育重视甚至有些偏执的群体,她们有时间、有心、有力、有眼界去培养孩子,祈福小学的家长以做生意的家长居多,但市内东山片区以公务员家长居多天河片区以高校家长白领居多,这两个区域的教育狂热分子在妈网最集中是不是?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生源的水平,郊区某些楼盘小学的很多家长其实是把教育的压力转给学校,市区的家长很多则把压力放在自己身上,这不是重点小学和非重点小学的区别,而是家长不同教育理念的区别。家长教育理念不同是事实,即使我在这里讨论郊区教育理念和市区教育理念不同的观点,讨论的多是市区的家长,极少数是郊区的家长啊。

所以,我在这里提出学区的观点,天河岗顶华师片区、东山片区、市桥片区等是优质学区;为孩子选择优质学区是重视教育的家庭的自然选择,择优质学区而居也是各个国家、地区的一种常态;与很多家长自然选择身边学校读书一样的,选择不同观点不同而已,大家一起讨论吧!
2009/04/09回复
xixi27xixi27板凳
2010年小升初的~都加群~~81103298
2009/04/09回复
我家的也要上小班了, 有BB也累,不过家庭教育也重要。
2009/04/09回复
邦邦妈咪:
很为安缇妈妈对祈福学校的情感所打动,但理性起来,还是要面对现实:首先,择校是家长的权力,尤其是私校的选择,如果有选择,为什么不选择更有特色的?就像轩轩家长所说的,同样是私校番禺执信小学北大南奥小学华南新城小学祈福英语学校等的办学特色都能说出一二,祈福学校有么?有区隔于其他学校的理念和特色么?如果这样去分析,其实祈福学校只是很多家长不得已的一种选择,而非基于办学理念认同的一种选择,我感觉一个没有企图心的学校如果能培养出大面积的有竞争力的孩子么?一个学校的价值观、风格和气质对孩子个性的建立难道没有正向的影响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读祈福学校的家长要比市内名校或者有特色的私校更在意孩子的培养,因为这就是一间普通的小学,他有最好的环境、最健康敞亮的成长空间,这确实是绝大多数市内小学比不了的,但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所以在学习习惯的养成、适度的竞争意识的培养方面就要家长加把劲了。其次,小学教育大部分家长是否有如妈网妈咪这么狂热的去探求了解?其实不是,对比大部分家长,妈网妈妈是对教育重视甚至有些偏执的群体,她们有时间、有心、有力、有眼界去培养孩子,祈福小学的家长以做生意的家长居多,但市内东山片区以公务员家长居多天河片区以高校家长白领居多,这两个区域的教育狂热分子在妈网最集中是不是?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生源的水平,郊区某些楼盘小学的很多家长其实是把教育的压力转给学校,市区的家长很多则把压力放在自己身上,这不是重点小学和非重点小学的区别,而是家长不同教育理念的区别。家长教育理念不同是事实,即使我在这里讨论郊区教育理念和市区教育理念不同的观点,讨论的多是市区的家长,极少数是郊区的家长啊。所以,我在这里提出学区的观点,天河岗顶华师片区、东山片区、市桥片区等是优质学区;为孩子选择优质学区是重视教育的家庭的自然选择,择优质学区而居也是各个国家、地区的一种常态;与很多家长自然选择身边学校读书一样的,选择不同观点不同而已,大家一起讨论吧!
查看原文
对邦邦妈咪的话深有感触。其实每一种类型的学校,既然能够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必然有它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有它特定的受众群体。只是怀抱不同教育理念的家长对它们是否有认同感罢了。我自己认为,名牌学校真正的价值也许并不完全(注意,是不完全)在于它的师资,而是它倡导的勤奋、上进、拼搏精神,一致向上的学风校风,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孩子在teenage时代必须学习,而且会受益一生的东西。
2009/04/09回复
让孩子们多点玩吧!上了小学就没空玩了!
2009/04/09回复
邦邦妈咪:
其实有一部分是家长的问题,天河的家长由于是高素质新移民,打拼精神更强,给孩子就是示范榜样;但幼儿园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就是班里一群精英小孩的示范作用,比如一窝蜂的学钢琴:孩子在祈福的班,没几个孩子学钢琴;而现在的班,在精英小孩的带动下,没几个不学的;甚至报幼儿奥数、上识字黄金班等等都开始有了风气,在郊区幼儿园根本没有感觉甚至不知道有这些东西的,很多家长孩子真的好像活在真空的。[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3-30 10:25 编辑 ]
查看原文
孩子如何和家长有很大关系,光靠学校不一定吧
我也在祈福,我家是男孩也一直在学钢琴,我认识一些孩子的朋友在祈福的也有学的呀,也是男孩
当然也有没学什么的
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家长的管教结合也是可以培养出好的孩子吧,哪里都有闪亮的星.我妈妈以前总说垃圾堆里还长出鲜花,哈哈,有点偏面了
2009/04/09回复
好帖
2009/04/09回复
丁点妈,我是引用上面一位妈妈的内容,我和你一样认为世事无绝对!

[ 本帖最后由 小龙仔妈 于 2009-4-9 17:01 编辑 ]
2009/04/09回复
我欣赏这里所有发言的妈妈(或爸爸)们的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观点,当然包括楼主。这中间都体现着家长们对孩子的爱心、责任感与思考。

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上次发言只是出于对祈福学校比较朴素的感情与有限的了解,作为家长,希望它能够得到较公正的评价。

作为超大型社区的民办学校,在生源充足、求严重大于供、几乎没有其他同等价位学校竞争的情形下,是否会造成这所学校不不与时俱进不思进取值得商榷,但批评它不及其他私校具有浓郁鲜明的办学理念与特色,我觉得仍应从实际出发。作为十几万人口社区的配套学校,也许没有特色就是它的特色。太过有鲜明个性,也许与部分家长与学生不谋而合,但也很有可能与其他家长与孩子的追求相背。
(不能意思,刚刚老师说安缇在幼儿园病了,我先去顾她了)
2009/04/10回复
同意,我也是这样对孩子的。另:我们也是空幼出来的
2009/04/10回复
其实番禺的教育环境跟广州的确实有很大区别的,我儿子在番禺上了四年幼儿园,在广州上了一年幼儿园,感受很深。番禺的小孩相对野些,好玩好动,老师也尽量让他们自由发展,但是在广州,老师都希望小孩全都呆在凳子上,一动不动最好,太压制天性了。当然广州的学校比较注重培养小孩的各方面的能力,相对来说,还是广州的强一些吧。在哪里读书,主要看家长的侧重点了,人有时候都是很矛盾的,既希望小孩能活泼好动,也希望他能力出众,成绩前列,可是有时候看到小孩学习任务这么重,真是很心痛,好希望他能回到番禺,过上一个幸福的没有压力的童年啊~~

[ 本帖最后由 好运妈 于 2009-4-10 13:02 编辑 ]
2009/04/10回复
小时候的快乐来得容易:一个棒棒糖,过年一个小红包,同小伙伴一起玩泥巴
这些快乐我们父母给的也很容易

孩子长大了,他的快乐才越来越难满足,

成人后的快乐很大程度上是对个人能力的认可得来的快乐,
个人成就追逐成功得到的快乐-
再远一点就是帮助到他人,帮助到社会带来的快乐
--这些快乐才是可以成就一生快乐的重点

所以我主张让孩子从小知道在放弃与选择中找平衡,苦和乐从来都是相伴的

所有一切也要孩子自身的造化
2009/04/10回复
今天在新快报看到有一篇报道有好运妈很相似,都是为了孩子读越秀名校从番禺转到了东山,但孩子失去郊区广阔的活动空间,逐渐成了一位小小宅男,妈妈又陷入新的徘徊

今天刚开始看本书,《一岁就上常青藤》,书名听起来挺功利的,但看起来倒很有启发。引用一句来自美国教育最优质的地区----波士顿郊区车窗语录:“一百年后的今天,你现在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赚多少钱,都变得无关紧要。而有关紧要的,是你如何养育孩子。”

书中主张将教育分为三部分,灵魂、品格和能力。前两者只可来自后天,尤其是头些年教育者关键是父母对被教育者的精心引导培育;能力则往往与先天的智商联系较大,虽然智商是固定不变的,但不同的后天教育方式则可开发出差异较大的能力。

我们这里讨论的,很多是关于三者的平衡与冲突,孰重孰轻,或干脆遗落其中部分,特别是前两者。 在铸造一生灵魂与品质关键的学龄前时期只重视对各种技巧与能力的训练,或将尊重孩子的纯真天性理解为放任自流无为而治,都有失教育的初衷。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所处的国家,都似难承载太过完美的理想。所谓的优质与普通,也只是在一定环境一定范围内的相对而言,所衡量的尺子也许只在有限的时空里有生命力。还不如撕破脉脉面纱,直接讨论怎样如何考高分,驾驭应试考这个人生工具。
2009/04/10回复
zp1150zp115015楼
candyxiao020:
我家女儿一直在番禺上幼儿园,小学才到暨大附小,没有感觉有这样大的差异。    同意楼上一位妈妈说的,关键在于家长希望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孩子,番禺也多是新移民的孩子(我指的是华南板块),父母还是重视教育的,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单纯强调学习和学艺,在番禺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孩子们玩耍的空间要远胜于城里,可能教化方面相对慢一些,但绝不代表后期的潜力比城里的孩子小。而且,一两个学校的考试分数似乎也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毕竟,学龄前的孩子应该以玩为主。我也非常不赞成提前给孩子教下学期的内容,女儿班上确实有家长这么做的,但效果并不好。反而女儿很少花时间在课本上,却因为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开阔的思路,常常让班主任赞不绝口。上周的家长会,老师还让我去介绍了关于课外阅读的经验,和家长们交流的结果,我感觉虽然大家都很重视教育,却并不得法,大多依然把目光集中在孩子的分数上,过于重视“教育”的作用,是大多数父母的误区。
查看原文
我觉得这位家长很会教育孩子,其实像LZ说的那样教育,才是孩子的悲哀。
2009/04/10回复
在小学阶段,或者是更小一点,锻炼好身体和养成好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受用终身,至于竞争力还是晚一点再看吧。孩子也分早开窍和晚开窍的,早早让他们去竞争,去比较也未必能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搞不好,还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影响日后的发展。
2009/04/10回复
这几天我一直看这个帖子,也在思考,很感谢邦邦妈咪提出这么好的话题,还有那么多妈妈说做的有价值的讨论,有很多观点给了我有益的帮助,感觉原来久久思索不解的问题豁然开朗了。作为一个祈福幼儿园中班的一个孩子家长,我这里有几个观点和安缇妈咪讨论一下。

首先,我不同意你“没有特点就是最大的特点”这样对祈福学校的要求,其实在广州除了华美、广外附设学校等,绝大部分小学都是配套或地段学校,祈福小学其实和别的地段小学、社区小学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祈福小学现在受到一部分家长的抛弃肯定有他自己的问题,这是不可回避的,华阳华景东风东其实也是地段学校,为什么人家的教育会受到家长的追捧?南奥学校星河湾学校华南新城学校也是配套学校,为什么人家赞誉有加特色分明?难道祈福学校没有特点就符合大部分家长的要求么?可能只符合没有要求的家长的需求吧!有要求的家长可能都转学转得差不多了。

其次,我同意邦邦妈咪的不仅是学校不同而是家长教育理念不同的说法。孩子在祈福幼儿园确实快乐,开心,自然成长。但我们作为祈福幼儿园的家长能不能看到未来的端倪?比如大多祈福幼儿园不同班级的家长的层次分布差不多的,在祈福这个环境里,天天打麻将的家长有多少?这个村太安逸了,以致于麻将声此起彼伏,我孩子班几个悠闲妈妈就经常组织一起打麻将;同时做小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有多少,很多孩子我们只看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出现过。是,我们不否认有很多素质高的家长,但未来会把孩子留在祈福学校的有多少,他们或者用钱解决问题,我孩子班上几个有米知识型家长已经决定孩子未来铁定读英校;或者像邦邦妈咪这样像孟母三迁靠搬家解决问题。真正对自己的教育自信对自己的孩子自信决定把孩子留在祈福学校的家长有几个呀。前几天看了华师附小家长的帖子,他们孩子班上的家长素质很高,组织自助餐、编辑家长通讯录、亲子爬白云山,每年搞很多活动,家长孩子一起创造学习成长的氛围,安缇妈妈,相信你是高知识型家长的代表,我说句实在话,即使你作为家长领袖,想组织妈妈们在一起搞活动,你能将那些麻将妈妈、小生意妈妈们组织起来么?

先说这么多,再去妈网中学习学习。

[ 本帖最后由 轩轩小宝宝 于 2009-4-11 09:56 编辑 ]
2009/04/11回复
deng605deng60518楼
好贴,一口气读完了
2009/04/11回复
邦邦妈咪的不仅是学校不同而是家长教育理念不同的说法有道理。不管孩子在什么环境成长,都需要父母多一点关注,创造好的家庭氛围,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日后多半会后悔。如果学校比较好,家长可能会省心一些。
2009/04/11回复
猜你喜欢

求建议,公立重点小学和广外外校选哪个好?

广州最好的小学--华师附小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广州天河区各小学排名与评价

不让孩子学习钢琴,会不会担心孩子长大后怨父母

从越秀到天河北的学位房看房心得

热点推荐

大台风桦加沙即将到达 有点忐忑

停课说来就来 刚上了一天课又得接回家

甘青环线解锁大西北 10天自驾累并快乐着

跟着 TVB逛香港 首日就收获满格快乐

广西合浦特色菜鸭血粥 你吃过未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打卡新塘老字号 缩骨鱼三吃太绝了

玉林鹏垌古村攻略 值得周末奔赴

南海里水镇地标展旗楼 拍照出片的福地

南华西街漫步 满是时光的味道

晚9点的钱大妈 折扣蜜柚太绝了

终于逛了久闻大名的罗森 感觉一般

暖身补血!阿胶红枣桂圆鸡蛋汤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