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考试让孩子智商下降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现代少年儿童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他们的聪明劲儿却在逐渐消失。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27日报道,一项最新的英国研究发现,该国14岁少年的“高层次思考”能力,只抵得上1976年时12岁者的水平。负责领导这项研究的伦敦英王学院应用心理学教授迈克尔·谢耶表示,高层次思考能力的倒退说明了智力的下降;这与电视和电脑游戏的普及以及学校频繁考试有关。
这项研究共观察了800名十三四岁的少年,主要评估了他们对容积、密度、数量和重量等抽象科学概念的理解能力。而这种理解能力对学习数学、语言和历史都非常重要。随后,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成绩与1976年的一项同类测试作比较。结果显示,只有约1/10的人拥有这种思考能力,而1976年的比率为1/4。
其中一个测验要求考生研究一个摇摆不定的悬垂钟摆,找出导致它改变速度的因素。另一项测验则涉及秤杆的重量,这项测验的目的是评估考生的数学思维技巧。在第一项测试中,学生的平均成绩同七六年差不多,但取得高分──这要求考生要有“较高层次的思考能力”──的人数比例大幅下降。目前,十人之中大约只有一个拥有这种思考能力,而七六年的考核成绩是四个人之中就有一个。在第二项测试中,二十个学生中才有一个取得高分,七六年时五个中就有一个得高分。
“智力下降主要发生在过去10—15年间。”谢耶表示,引入国家课程标准测试以及相关的目标,可能是令智力倒退现象加快的因素,因为这使学校教学重点变成了应试教育,开发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教学时间相应减少了。
同时,青少年娱乐活动时间的减少,也是其智力下降的原因之一。看电视是一个被动收看的过程,少年儿童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思考的时间;而电脑游戏已经取代了旧时玩耍的小玩意儿,尤其是对男孩子而言,这也让他们的思维日趋狭窄。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雷雳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是有系列性、前后基础的,只有知道、掌握以前的内容,才能看懂后面的。而网络具有跳跃性,它不像上学、阅读书籍那样,点击某个链接,就可能跳出原有的知识序列,这样未必利于学习和培养思考能力。
此外,父母主动为他做决定。这样,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惰性,觉得什么东西都是别人决定好的,不用自己思考,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生活能力非常不利。(徐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