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生本教育为何取消平时考试?

33039232家有小学生

生本教育取消了考试,以“评研”活动代替考试。也不参加除终端考试(小升初、中考和高考)之外的任何统考。这是对孩子认知和学习规律深刻认识之后作出的决定。

孩子掌握和领悟的进度有快有慢,有先有后。我一年级掌握这个知识点跟二年级掌握这个知识点,有什么区别?谁敢断定二年级才掌握好的那个人智商低?而年年考、月月考,则要求所有学生以统一步伐学习和前进,一步跟不上,就用成绩判定为“次品”,这是把人当工业品了,这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郭思乐教授有多篇文章分析频繁考试之害,可以读一读作参考。
2009/06/04
全部回帖
  6月中旬,各个学校都进入了紧张的总复习阶段,准备迎接一学期里最重要的期末考试。
  从1999年就开始“生本教育”实验的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他们在做什么呢?6月18日上午,在事先未打招呼的情况下,我们有幸听到了一节常态的“评研课”。
  这是二年级一节复习长度和重量单位的数学课。头一天,学生们刚做了一份“稍有些陷阱”的习题,他们要在这节课上,重点探讨其中出现的问题。
  开始的10分钟,是四人小组内部讨论,看看自己的答案与别人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谁的对?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嘈杂的争辩声,有的学生企图说服别人,有的在反驳。被说服了的,拿起橡皮擦掉了错误的答案,互相不能说服的,用红笔重重地画上红三角。
  然后,是小组汇报,向大家介绍“最难做、最容易错的一道题”。
  第一组,四位同学都上了讲台。他们选择的题目是:“操场每圈400米,小华跑了2圈半,小明跑了1200米,谁跑的距离长?长多少米?”
  汇报的第一个学生说:“我请大家注意‘2圈半’。”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示意图(一不小心画过了头,他的同伴帮他把多余的擦掉)。
  第二个学生:“我们的方法是,先算1200米是多少圈,1200/400=3圈,再算2圈半是1000米。1200—1000=200米,所以,小明跑得长,长200米。”
  他们讲完了,由全班同学发言,进行质疑和补充。
  第一个学生:“你们算得太罗嗦了,要么算3圈,要么算1000米,就能作出比较,不用都算。”
  第二个:“你的1000米是怎么来的?”汇报的学生回答:“是400+400+200得来的。”他听了有些不满意:“太没有水平了!我们已经学过乘法,应该用400×2+200!”
  第三个:“那么,后面的200米又是怎么来的?它是400米的一半,应该是400/2。所以,完整的算式应该是400×2+400/2。”
  第四个:“要特别注意2圈半的‘半’字!我们组有3个同学都错了,只有1个同学没有错,因为我们三个都没有看到那个‘半’字。”
  第二组,选择的题目是:“6个铅球共重24千克,平均每个铅球重多少克?”
  汇报的同学说:“我们小组有3种答案,4克,4千克,4000克。我们也不知道,到底哪个对?”
全班同学都帮他们解决问题。第一个同学:“应该是4000克。4克嘛,好轻哦。”
  第二个:“可是,难道24/4=4000吗?”
  第三个:“我们也有这个问题。不过人家问是多少克,不应该是4千克吧?”
  第四个:“如果人家问是多少千克,写4就够了。可人家问的是多少克,所以应该把4千克写为4000克。24/6=4千克,4千克=4000克。”
  教师:“大家明白了没有?”学生:“明白了!”
  第三组,题目是:“4吨+5吨〇9000克”(比较大小)。
汇报的同学说:“我填的是=号……”他突然顿住,摸了摸后脑勺:“哦,我错了,把9000克算成9吨了,应该是>号。”
全班同学发言。第一个学生:“一定要看单位哦。多少吨一定会大于多少克!4吨不用加5吨也大于9000克!可以省好多力气。”
  第二个:“除了要看单位,也要看数字。多少‘吨’不一定大于多少‘克’。如果是9000000克呢?不就等于9吨了吗?”
  第三个,慢吞吞地:“要先看单位,再看数字。不要着急,慢慢在心里算,然后再写上去,就不会错了。”(掌声)
  第四组:题目是:“30米/5=( )分米”。
  汇报的同学:“这道题,是有一点陷阱的!不要以为30/5是6,就在后面填6,要看清后面的单位是分米,所以要填60。”
  组里的同学总结道:“从小单位到大单位要减去1个0,从大单位到小单位要加上一个0。”
  全班同学发言。第一个学生:“你说的不完全对,从毫米到米是1000进制,要减掉3个0。”教师:“你的反对很有价值。”
  第二个:“有的是10进制,有的是100进制,有的是1000进制。要看清是哪种进制的。”
  第三个学生要发言,教师说:“如果重复就不说了,好吗?时间不多了。”学生不慌不忙地:“我跟他们不一样。我这样算的,30米是300分米,300分米/5就是60分米。”教师:“好棒!”(热烈的掌声)……
  临下课,教师说出了她整节课最长的一句话,她说:“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讲得特别清楚,谢谢你们!”
  执教这节课的,是年轻的数学教师赖艳。她说:“我们的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不参加统一考试,但我们要‘评研’。”
  在这样的“评研课”上,学生们相互质疑,自我纠错,每个人都有他的思考。你看,孩子们自己列举了产生错误的种种情形,又通过辩论一一去否定它。任何逻辑上的漏洞,都逃不过他们敏锐的眼睛。而他们的老师,只需站在一边,看他们操着慢条斯理的可爱童声,一点一点地去逼近真理,那是一种何其美妙的境界!
  不考试,却产生了比考试还要高的效益。六年级毕业考试,华阳小学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达到了惊人的98.9,几乎到了不失分的地步。由此可以得知,他们在日常的“评研”当中,是怎样扎实地夯下了知识的基础。

[ 本帖最后由 mountie 于 2009-6-4 13:21 编辑 ]
2009/06/04回复
  “评研”的理论基础,是郭思乐教授的“新错误观”。
  他说:“儿童获得的东西,有许多是在他们自己的探索之下获得的。这种探索需要一个过程,当然也会犯不少错误。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就激发了思考。正是在克服错误的过程中,儿童获得了真知。”
  “传统上,我们总要求学生的认识‘一次性完成’,这并不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生本’的学生,我们给他这样的机会,使他们的认识,可以通过多次或长期地反复式提高来完成。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逐步地去感悟。”
  还记得牙牙学语的孩子吗,他们有时候会犯一些令人发笑的错误。比如:他学着别人的口气,认真地把自己的爸爸称为“你爸爸”。这时,他会惊异地发现,周围的大人们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或许还有一个温柔的手掌,拍一拍他的脑袋。
  没有谁会生气、发火。我们都知道:这点错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过不了多久,这个走起路来还跌跌撞撞的小不点儿,就能学会全套的、精准的、完美的母语,他自然会排除自己的错误而趋向正确。哪怕他说话比别人晚上个一年半载,我们也不会着急。因为我们相信,他迟早能够学会,不过是略晚一点而已。
  然而,一旦孩子上了学,我们就失去了原有的耐心。我们开始否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强行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掌握相同的东西。我们变得着急起来,期中考,期末考,月月考,一旦学生出了差错,那些曾经的善意哄笑和温柔手掌,竟变成了严厉的斥责和无情的鸡毛掸子,让学生心寒胆颤!
  我们为什么不能允许学生有一段相当笨拙的学习过程,不能允许错误的出现呢?
  “评研”,正是体现了对儿童学习人格的尊重,为他们提供了“出错”和“改错”的机会。为此,郭思乐教授多方奔走,为“生本教育”实验学校争取特殊政策:在非毕业年级,学生一律不参加统一考试。
  “如果对蒸馒头的过程实行‘开盖主义’,不断地开盖窥视,馒头反而蒸不熟。”他说,“所以,我们要以最大的耐心,等待……再等待,最后,收获一锅熟透而美味的馒头。”
2009/06/04回复
200多所生本教育的实验学校都是如此,并非华阳一例。
2009/06/04回复
生本教育为何推广难?

因为教育主管部门要统考。因为家长不理解,也要求考试。郭教授也是因为家长的压力而设计了“评研”活动作为代替。
2009/06/04回复
当年华阳小学的周校长能说服区教育局免华阳参加一至五年级的统考,真是不简单。看来她还真是挺有活动能力的。不过,郭教授应该也有帮忙做教育局的工作吧?
2009/06/04回复
nanaxu:
小学的期末考试都是教育局统考的吗?
查看原文
这个我不太清楚,知道的家长可以来说说。
2009/06/04回复
lilyxuli:
只要最终是走高考这条独木桥的话,,还是传统教育罢了
查看原文
这位家长理解错了。

许多“教改专家”改不下去了,只好把矛头指向“万恶”的高考。郭思乐教授恰恰相反,他认为高考没问题,不必改。高考是目前中国保证教育公平性的必要手段。要改的是平时就不断地象高考那样考试。别以为平时考多了,高考就一定好。

生本实验的结果也表明,生本虽然平时不考试,但是,“素质好,不愁考”,平时强素质,终端考试出成绩。

郭教授打了个很好的比喻。例如蒸馒头,高考好比出锅,当然要检验一番才出锅。但是,平时考试就象蒸馒头过程中不断开盖看熟不熟,这样还能蒸出好馒头来吗?
2009/06/04回复

频繁考试让孩子智商下降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现代少年儿童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他们的聪明劲儿却在逐渐消失。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27日报道,一项最新的英国研究发现,该国14岁少年的“高层次思考”能力,只抵得上1976年时12岁者的水平。负责领导这项研究的伦敦英王学院应用心理学教授迈克尔·谢耶表示,高层次思考能力的倒退说明了智力的下降;这与电视和电脑游戏的普及以及学校频繁考试有关。

  这项研究共观察了800名十三四岁的少年,主要评估了他们对容积、密度、数量和重量等抽象科学概念的理解能力。而这种理解能力对学习数学、语言和历史都非常重要。随后,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成绩与1976年的一项同类测试作比较。结果显示,只有约1/10的人拥有这种思考能力,而1976年的比率为1/4。

      其中一个测验要求考生研究一个摇摆不定的悬垂钟摆,找出导致它改变速度的因素。另一项测验则涉及秤杆的重量,这项测验的目的是评估考生的数学思维技巧。在第一项测试中,学生的平均成绩同七六年差不多,但取得高分──这要求考生要有“较高层次的思考能力”──的人数比例大幅下降。目前,十人之中大约只有一个拥有这种思考能力,而七六年的考核成绩是四个人之中就有一个。在第二项测试中,二十个学生中才有一个取得高分,七六年时五个中就有一个得高分。

  “智力下降主要发生在过去10—15年间。”谢耶表示,引入国家课程标准测试以及相关的目标,可能是令智力倒退现象加快的因素,因为这使学校教学重点变成了应试教育,开发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教学时间相应减少了。

        同时,青少年娱乐活动时间的减少,也是其智力下降的原因之一。看电视是一个被动收看的过程,少年儿童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思考的时间;而电脑游戏已经取代了旧时玩耍的小玩意儿,尤其是对男孩子而言,这也让他们的思维日趋狭窄。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雷雳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是有系列性、前后基础的,只有知道、掌握以前的内容,才能看懂后面的。而网络具有跳跃性,它不像上学、阅读书籍那样,点击某个链接,就可能跳出原有的知识序列,这样未必利于学习和培养思考能力。

  此外,父母主动为他做决定。这样,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惰性,觉得什么东西都是别人决定好的,不用自己思考,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生活能力非常不利。(徐李燕)
2009/06/04回复
考试有分数,评研没分数;考试有排名,评研没排名;考试有压力,评研没压力。

考试能查漏补缺,评研也能,而且,评研的形式更活泼,更为学生所接受。
2009/06/04回复
yanyan:
不考试怎么发现和别人的差距?不明白?去年小升初华阳大败,这样怎么办?也就是小升初那时候起,好多家长开始对生本质疑,后悔读了生本班。其实我觉得生本是不错,不过放在中国这样的环境,有些水土不服了。
查看原文
关于华阳大败,愿闻其详。
2009/06/04回复
yanyan:
我是从华阳一个家长那里了解到的,去年华阳报考育才实验的不少,但最终只有一个孩子考上了,可惜啊。但是华阳的孩子们阅读能力是很强的,这个也是生本教育的功劳。我个人觉得有利有弊吧。
查看原文
这个例子可能还有具体分析的余地。华阳实行生本以来小升初的成绩一直都很好的。
2009/06/04回复
从“拉牛上树”到“驱牛向草” (新)
                                                   ——兼论评价情结
                                                    郭思乐 /文         (刊人民教育10/2009)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评价程序的机器化,某些地方的教育已经进入了密集评价
的世界。人们说,没有评价就没有教育,儿童是在评价中成长的。然而,我们似乎忘记了
一个例外,它犹如孤岛上的灯塔,照耀人们去反思教育之评价——这就是0到3孩子的学习。
       对于他们,我们除了说“宝宝乖”之外,没有谁进行特别的说教,更没有对他学得怎样的评价。没有“周周清”和“堂堂清”,他就学会了讲话,而且“七(个月)坐八爬九生牙”,进而站立行走。现在看来,当时没有这些评价或说教,可能就是育儿成长的基本经验:在他们的成长中,生命因素自自然然地起作用,无需刻意,无需外加,亦不需特别地关注,表现了大自然的自信和矜持——它在配置人的发展时,也配置了平常环境即可成长的特质。
         演员宋丹丹在她的《幸福深处》一书中讲,她的孩子1岁多还不会说话,做妈妈的心急,而外婆则说,贵人语迟。果然,过了半年后的某一天,孩子一说就4个字,“谢谢搜按(谢谢收看)”,全家大喜过望。可见自自然然是儿童成长的规律。
         所谓自然,就是不对生命成长提问题,只对它们成长的环境提问题,因为后者才是我们可以做点什么的。反之,如果我们忽然注意婴幼儿说话和站立过程的精彩,并在惊异之余,对其发展速度和方式大感兴趣,细加研究,并提取为指标体系和内容方法体系,据之对婴幼儿又是评价又是干预,那么,就会打破自然,“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许多小孩子因此就不能学会说话和行走。
      如果我们再勇敢点的话,还可以举出一个十分普遍的例证:孩子们读了小学、中学之后,师生双方都做了许多努力,就是很难把语文学好,以至于后来连写文章也变得艰难,可见在语文学习中的琐碎说教,刻意追求有效,其效不彰。
        0到3岁孩子的学话和长骨骼,没有讲求刻意效果,只去等待自然结果,结果却十分丰美,因为大自然能把生命的要素充盈在人的发展中。而刻意为之,追求片面的有效,添油加醋,反而把这些要素丢三拉四,弄得磕磕碰碰。奥修说:“生命‘讨厌’空,如果你变空了,那么每样东西都会自动来临……它不是一个效果(result
         其实,我们平时常说的“有效”,是对一个特定的维度来说的,或者说,是对一个具体的价值体系来说的。是学习者的成长在这个体系或维度上的投影,是一个影子。我们需要这个影子,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对它进行测量。而没有投出影子的实体,我们无法对它进行测量,这样就不能得到那些激动人心的数字,也不能让我们在教育教学的旅行中避免寂寞和孤单。我们会说,在教育教学中孩子们学得怎样,如果我们不知道准确情况的话,怎么能放心?我们怎样地来告诉其他的关心的人?
      我们恨不能钻进孩子们成长的头脑里去,知道他们实时的变化,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耿耿此心,直昭日月,此路不通,别想他法。于是,我们要来制造影子——即可以成为“有效”的符号的分数一类的东西,我们的工作也转向于制造可以测量的影子。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和教育的细胞,全都转向为此而作。这样,教育就从为了学习者,转向为了学习者以外的人,为他们放心和好管理。学习者的自然却被抛弃了,他的自觉积极性,也都缺失了。
        就这样,0到3岁孩子那种自然的成长,几乎是完全地远去了,有的只是制造影子的、为分数而教的教育教学。而且评价、排名成为习惯,深入到人们心里,挥之不去。
       一次,与一位教研员谈到教育改革,谈到教学如何以学生为本,使之尽情发挥、自由成长,可谓同道同心,谈得十分舒畅,但是,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学生固然发展了素质,但这怎么评价啊!我感到十分诧异:为什么要评价啊?树木在长,除了你要收获它,一般来说你不需要评价它。如果为了他们更好地长,需要为采取某种措施而评价的话,那也只是树木的成长所需要的,而不是与其他树木比较所需要的。你可以作为研究者从任何角度去评价它,但这种评价是作用在你的思想里的,而不是作用在树木上的。树木不需知道你的评价,不需要你的评价。它如果缺少阳光,他自会努力向上。
        教研员大惑不解,因为他感到没有评价,一切就非常怪异了。评价就是打价,值多少,排在第几位,这样才能进行管理,才能有所推动啊。其诧异的程度,有如我同小学语文教师讲,学语文可以先认字,后一点才学拼音,她竟感到奇怪一样:没有拼音,怎么开口读呀?我说:“没有拼音,怎么不能开口读呀?当年不识字的农民怎么说话呀?你怎么开口就怎么开口,学话的头一条就是模仿,不自觉的模仿。就像没有尺寸,带着脚就可以买鞋一样。没有评价,课程照样进行。”
        当然,我讲归讲,我的怀疑评价的声音,会淹没在尊崇评价的习惯的海洋中。这恰好就是过度评价的最大的问题:它浸润了人的心灵,渗入到任何一个教学行为中,最终破坏了教育教学的细胞——课堂,也破坏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灵。
       记得有一年,某校老师认为学校评价过严,提出“放下评价管理的鞭子”,而校方则要“攥紧评价管理的缰绳”,争论当然是后者胜出。因为教育的评价管理有着显赫的亲戚——科学的量化管理和工业的计量管理,它几乎是人们的基本观念,铭刻在心,无时或释,大多数人认为无评价即无管理,无评价就无教育,教育即评价。什么人说出对评价的微词,总是难以被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和我,大家都承认评价和管理有鞭策作用。成绩排队,评个三六九等,很光明,很阳光,但不能否认对于得到高评价或是低评价的人,评价都是驱策他们的鞭子。鞭子有可能把人打伤,尤其是达到贴标签程度的,或是同人事管理相联系的,会造成痕迹性结果的。
       我去过一所著名高中,去年他们的高三从过去的8个班扩大到20个班,而教学质量没有下降,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其中一个措施就是,他们不按成绩分层编班,只是为解决学生吃不饱或补基础的问题,设立选修课供同学们选择。他们过去也曾经按成绩分层次编班,但后来改变了,原因是他们发现不应给学生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我们都知道,分层利于分类教,但却不利于保持学生的和谐和静气,分到好班还是不好的班,都给同学们带来非学习的压力,同学们会问:“我都还没有学,你就知道我行或不行吗?”。
       也就是说,这所中学走了一条尊重学生的路,把保护人的尊严、信任学生、爱护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放到了第一位。这就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有了这种思想,渗透到学校管理、课堂教学,这所学校不断走向成功。这就是所谓“利生”的思维。
       这种想法既是我们在生本教育的经验中产生的,也可以由秦代水利官员李冰治水的经验阐发出来。李冰修建都江堰的工作方针,是“深掏滩,低筑堰”,它充分地表现了一个工程建设者的谦虚精神:要用水去灌溉和航运,却要处处考虑水自身的舒张自由,只有让水的日子过得好,平静地流淌,丰富地流淌,它才能长久地,数千年地,给我们以最美丽动人又成效辽远的服务。也就是说,利水才有水利。
      我们还想起,在生本教育的实验中,为了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习惯,常常要用奖励的办法,但是当他们在自己的学习游戏和活动中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时候要他们停下来评比谁做得好,已经是多余的了。
      也就是说,已经有一种因素,在我们不注意中占据了评价的地位,并在孩子们身上决定性地起作用了,它只同他做的事情有关,而同名次无关。这时候,我们再要来强调排名,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就如吃安定药是为了睡着,而如果已经睡着了,吃药就显得多余了。于是,为了孩子,我们要做的事,是尽早地撤除外界的作用力,包括带有强制性和压抑性的评价,这是一种极大的“利生”。
       2009年,我听到的最美好的话语,就是一位初中校长对镇教办主任说:“我们今后不参加镇的初一初二统考好吗?”教办主任说:“好。”我听到他们的对话特别兴奋,我感到,这个简简单单的管理者的对话,是教育者的觉悟和教育转机的缩影。其实,要做好教育,基本条件很简单,仅此而已。有了这个条件,教育就可以开展真正的改革,以生命为本的,以学生为本的改革,于是,于是——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席慕容的诗篇: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浮云白日
              山川庄严温柔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我们也许会认为,不尚贤,不给贤愚不肖贴标签,使民不争了,那日子不是平淡无味了吗——竞争的日子多有刺激啊,多有效率啊,多有意思啊。的确有这样的情况。但老子一定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比来比去的“贤愚不肖”,都是附加给人们的外部评价,是身外之物。它有有利的一面,更有不利的一面。我们所担心的,是削弱了它,缺少了外部评价刺激,会降低效率,但我们忽视了,我们今天做的是教育而不是工业。作为贤愚的比较所需要的,例如分数或若干条指标,只是我们认为可以代表人的特征因素的一部分。如果仅仅注意了这一部分,我们就会失去完整的人,就会得不到完整的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和广度,就会失去更大的发展可能性。老子实际还看到了有真正吸引完整的人的因素,这就是他们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大家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超越别人的评价,超越人与人的比较,为而不争。
      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大部分的时间,我们并不是为了评价而行动。当你下班赶到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是为了有人评价你是好妈妈吗?当我们聚精会神做事的时候,有人说给我们打分,我们会感到多余和低俗。友情不能评价,爱情不能评价,母爱不能评价。醉心于评价会把事情变得意兴索然——深入我们灵魂的东西,是不用外部评价的,就像星星不用谁评价,总是那么美好,总是闪耀光芒。
        这种思考似乎可以使我们豁然开朗,解开多年来困扰我们的谜:为什么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会如此崇尚外部评价?我们之所以如此操切,用不断的外部评价来组织我们的学校教育、组织学生的学习生活,到了集体无意识的地步,原因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始终没有变成深入我们灵魂的东西,没有变成学生自己的心仪和魂梦。
       为什么?因为我们一直在用师本教育的方法,用“我教你,我牵引你”的办法去教育教学,我们用层层评价,用机械方法去推动或拉动学校生活。它导致我们的教育教学犹如拉牛上树,教师和学生都是被拉者。牛的本性是不上树的,他们当然没有上树的内在动力,这时外部的驱动就成为最需要的东西,鞭子就是一切,评价就是教育。
     但是反之,如果我们把教育变成“驱牛向草”,情况会完全两样。
     牛们喜爱草,向往草,争先恐后地奔向草,这时候,鞭子的作用就大大减少了。类比到教育,就是,我们让学生喜爱学习的天性发挥出来,让他们以最大的自由奔向学习,享受学习,这时,他们不肯下课,他们总是意犹未尽,课堂上风起云涌,这时外部评价的督促作用也就变得多余了——自觉和欢快的牛们会说,瞧你手里拿着胡萝卜加大棒,多无聊多俗气。
      当然,我们还会有表扬和批评,但它的性质已经不是贴标签,没有压制的含义了,那是我们快乐的教育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带有游戏的性质。就像我们上课的时候,小朋友伸出拇指,彼此说“棒棒棒,你真棒”一样。须知奔牛也要有啦啦队。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理解,在基础教育中,我们少贴标签,多让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就会在和谐的气氛中,涵养和喷发出本质的积极性,取得教育的成功。
2009/06/04回复
candyxiao020:
其实,华阳所谓的语文阅读优势,在一般学校一样可以达到。当然,前提是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和配合。而对基础的忽略,可能会让生本的孩子在小升初的考试中吃亏。其实,对于考试,如果真的把它当成对掌握知识的检阅,应该不会有太大压力的。即使有小小压力,也是正常的,孩子可以也应该承受的。关键在于家长不要过于追求分数,“唯分数论”就好了。
查看原文
我觉得华阳的优势不在于阅读,而在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习的热爱,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口头辩论的能力等。
2009/06/04回复
风中奇缘:
感觉华阳很会做广告。这个小学名声非常张扬。有孩子进去了正在读的家长也是这么跟我说的。那家长说实际好不好要等到孩子大了才知道。有没有华阳毕业的了家长现身说说才实际。
查看原文
我不是华阳的人,也不是在这里给华阳做广告。生本教育做得好的也不止华阳一家。

我在妈网宣传生本教育,是因为我深为郭教授的理论所折服,是因为我希望生本教育能为更多的人接受,得到更大的推广,让更多学生受益。
2009/06/04回复
九月微凉:
我搜索了一些对广州的各生本的情况的帖子,内容不多,我觉得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基于刚刚上学的孩子扎实的基础教育很重要,而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还不够的情况下开始生本,可能比较吃力不讨好。也许中国式生本教育从初中开始会更好。
查看原文
扎实的基础,并不需要用无味的重复来达成,并不需要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师本教育所造成的大面积厌学,更不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
2009/06/04回复
kittyhh:
若小孩在小学阶段接受生本教育,到了中学是不是一样要面对应试教育?他会不会产生心理落差?
查看原文
很多中学也开始实行生本教育了。说实在的,我那么卖力的宣传生本教育,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学也加入来,到我儿子九年后读初中时就也能享受生本教育了。
2009/06/04回复
明·威妈咪:
我有个同事的孩子华阳小学毕业的,现在初三了,他说他们班前几名的同学,都是华阳实验班毕业的,据说到了初中高中学习爆发力比较好,基础也打得很好。听同事说对华阳还是比较满意的。
查看原文
谢谢您提供的例子。
2009/06/04回复
九月微凉:
请说出人教版课程是怎么样:“无味的重复”是如何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呢?我们不要口号,我们要数据。
查看原文
应试教育受到的批评那么多,素质教育喊了那么多年,报纸频频呼吁“减负”,我也不用多说了。

我也是从应试教育一路走来的。无味的重复,不是我一个人的观点。

数据?我不是统计学家。
2009/06/04回复
从开展生本教育的学校来看,小学开始的更容易开展,初中或高中开始的难一些,可能是习惯了“老师满堂灌,学生少发言”的方式。
2009/06/04回复
猜你喜欢

聚焦神学院小升初

对待教育的两种看法,是家长太过焦虑吗?

怎么提升劣势学科的信心

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从实际例子看,小学是否重点对于孩子影响真的很大

课外辅导之思考

热点推荐

吃了哑巴亏!苹果手机售后维修无门

00后的动手能力堪忧 电器小问题直接换新

游呼伦贝尔大草原 南方人感受蒙古风情

央行官宣 存量房贷利率将下调50BP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4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遛娃宝藏小岛生物岛 骑行看日落爽歪歪

海珠湖的那片花海开了

早八晚五如何备晚餐?卤牛肉嘎嘎方便

又来打卡大榕树下 招牌碌鹅好入味

去图书馆参加活动

腱鞘炎还要分类别治疗 我太难了

萨亚莉价格亲民 但菜量严重缩水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