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儿子两岁多,开始颂读国学经典(俗称读经),记录的读书笔记和大家交流

139167680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一天之间,看到帖子发生了变化,感谢斑斑!更感谢参与讨论的妈妈们!
  
  孩子的教育引起足够重视了,帖子才会引起大家关注,这是好事!
  
  关于古人在其著作中提出的当时道德观人生观的问题,有的妈妈担心和现代观念冲突,我个人认为不必担心.本来我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上午在带着孩子读<三字经>,读到"头悬梁,锥刺骨"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种通俗的说法来表达:

  很显然,我们现在不需要孩子做到"头悬梁,锥刺骨"了,这,只是做为一个典故,激励孩子认真学习,珍惜机会的典故了,我们从中学的,就是这些,而不是要去做到"头悬梁,锥刺骨".那么古文中的其他和现代观念相冲突的观念,我想,有了智慧的妈妈们的引导,有了孩子自身不断修正认识的能力,一切,都不是问题!

  在了解儿童读经之前,我也是对儿童读经敬而远之的。但是自从偶尔认识了,深入一点去了解之后,我很庆幸,在我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有幸接触到了经典.

  

  

[ 本帖最后由 小鸡囡囡 于 2009-7-31 20:02 编辑 ]
2009/07/21回复
surali:
国学经典的确对一个人以后的为人处事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个人认为也不必要用什么录音机之类的东西,就自己和小孩一起背诵讲解好了,对于他来说效果更好.
查看原文
  你说得很有道理!我给孩子用录音,主要是我怕自己的普通话不够标准。是想让孩子跟着标准音读,所以才用的。

  就在今天,我带着孩子读书的时候,我有点事要做,为了赶时间,我读的快了些,可是我家辰辰,没有照我的样子读,而是字正腔圆地把那句读出来了!我很感动!
2009/07/21回复
  7.3
  今天已经是读经第三周的周五,孩子们还是表现不错的.早上我一起床,就让女儿把这两周的内容读了一遍,晚上又读了一遍,两次都完成得很好。辰辰是在起床后点读了他最喜欢的〈三字经〉,中午说不想读,就听了〈论语〉和〈诗词启蒙〉部分,然后休息。到晚上,点读了〈诗词启蒙〉,跟读了〈论语〉。之后喝牛奶,再带他去洗澡。在洗澡的时候,他嘴里时不时冒出一句经文,真是有趣!

  我自己,除了和孩子们一起读的内容,今天读了两遍〈易经〉前七卦。读的时候,我总是觉得自己的知识少得可怜!要想真正读懂一些,还需要不断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啊。〈易经〉所包含的知识浩如烟海,哪怕就是想描述一下自己读她的感受,都不容易呀,要想有所领会,不同层次的文化底蕴的人,就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了。

  今天在读到坤卦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好妻子。说来真是惭愧,有着12年婚龄的我,却很少去想这个问题。我也很感动,在易经里,能看到这样的文字。中国那些不重视女人的年代,那些为君为夫的人,一定是没有去好好学习《易经》的。其实即使在《三字经》里,也说“五伦者,始夫妇”,轻看了女人的作用的,必定是不能体会圣人教诲的。
  读着《易经》,也总感受到一股正气。心想如果有更多的人读《易》,必定会感染到更多的人走正道,从中受益,从而认识到要顺乎天道人心,以正气来指引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至于偏斜。
  越读,越希望自己能学习更多的知识,能帮助自己感悟《易》的玄妙。

  以我的习惯,以前读古书,都是边读边看注释。读着读着,如果觉得很难懂,就没什么兴趣了。学到了“累积式”学习法,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啊,非常高兴,知道了这样一条读书之路,感恩不尽!
2009/07/22回复
  7.13
  上一周,有好几天,辰辰都是要我做一通思想工作,想很多办法,才愿意读书。今天早上,一反常态地主动要求读书了!我高兴得抱着他亲了一口!母子俩高高兴兴地读了三本书。辰辰的点读,又进步了!
  
  读完之后,辰辰还意犹未尽,自己去拿起“机灵狗”英语书,说要读,要听。我放给他听了,他听得咯咯直笑,跟着读,那奶声奶气的可爱童音,把在另一个房间学习的姐姐也吸引来了,笑着看他读英语,说弟弟读得真好听!

  一看姐姐这么捧场,辰辰的表演欲望被激发了,又念起他已经很熟悉的诗词启蒙里的那几首来了。姐姐评价说,弟弟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最可爱!读“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最有喜剧效果!
 
  一高兴,我竟然忘记了,今天,已经是孩子们读书第二个月的第一周,要学新的内容了,于是,我赶紧播放新内容给孩子们听。他们听了之后,这次意犹未尽的轮到我了,我又把这周的新内容朗读了一遍.朗读的感觉真好啊!真是神清气爽!
2009/07/22回复
motemote45楼
我觉得被诟病,通常都是国学经典中被历代统治阶级利用的那些,叫人顺从、无欲无求的。这些当然该批判、摒弃,但经典中远远不只这些,那些大智慧往往会令人拍案,就算放到当今也不过时。随便找了一些,哪位来批判批判,也让大家开开眼。记得以前中学语文老师教过一句话,原文和出处不记得了,大意好象是一本书中能学得一句一词就是好书。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毋欲速,毋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过犹不及。

既来之,则安之。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君子可大受而不可小知,小人可小知而不可大受
2009/07/22回复
mykermyker46楼
学习了
2009/07/22回复
jennersjenners47楼
都是好妈妈啊
2009/07/22回复
其实背背也挺好的,有的家长说他那么小不懂其中的意思,其实没关系,只要坚持,长大了点还是会懂,也会比没学的小朋友多了一个展示的机会。我是语艺老师,也许是职业问题,我觉得小孩多开口读书背书是有好处的,比那些什么右脑教育什么的强多了,因为实践已经告诉我,多开口的小孩,胆子比较大,而且思想比较独立,依赖性没那么强,哈哈也许说跑题了,但意思还是觉得多读多背有好处。
2009/07/22回复
小农小农49楼
万事贵在坚持.

让孩子读经,考验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做父母的.对此我深为感慨.
关于读经,很想与楼主交流一下.已经加了**,但还没有通过.
2009/07/23回复
从怀孕时就有听说,《孔子》,《老子》,《弟子规》等这些经典国学,经常让小孩背诵,可以修心。当时还了解了一些资料,就是台湾已经有读经班。。相应的一些评价也不错。
我从当当上买了一整套的书和碟。然后大着肚子时就听。。。
不过惭愧,可能是因为成年人,接受能力已经下降。或是我自己并不是十分的感兴趣,个人从小偏理科。让我去听这些,我真的没办法听得太久。所以没多久也就停下了。
不过我很是羡慕身边的朋友,能把古典国学运用得出神入化。。

我是赞成让小孩学国学的。有句话叫:“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小孩子是一张白纸,或者说是一块干的海绵,现在吸收知识的能力极强。让小孩子去读。有印象,慢慢自己去理解。就够了。
有一些宣传国学的人,说会背经的小孩读书多厉害。其实,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并不是会读书就行了。呵。。不要读死书。哈。
做为家长,提供一个让小孩自己选择的机会,如果读得下去,就继续读,读不下去,不勉强。
2009/07/23回复
  7.17
  昨天家里来了客人,两个孩子和客人带来的孩子疯完了一天,辰辰累了,今天到9点多才起床。听到我叫他读书,摇了摇头,自顾自玩玩具去了。

  我自己拿着书读起来。他还是不理。一会儿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要指着字读书!”我说:“那宝宝来告诉妈妈怎么指吧。”他就示范起来,然后就跟着我读起来了。

  读了一阵,他又走开了。我接着读。一会儿又走过来和我坐到一起,把书也拿过去了,自己指着读了起来,还告诉我,到哪里要停,没有标点的地方不要停。

  读完了经文,又听了英语,他很高兴,让我把英语重放了一遍,比较快地完成了今天的任务。下午和晚上有时间的时候,再听一两遍吧。

  中午带辰辰睡觉的时候,和他一起背所读过的书,特意要他领我念,他背得很好。我以为他不能背的地方,其实已经都能背了。家里几个读书的,看着就他最不认真,其实,他记得最好!
2009/07/23回复
  7.19
  上午带辰辰读了一遍本周内容,他基本能指读了。连续两天,表现都不错!

  晚上,我们正在各忙各的事情。辰辰自己玩着玩着,忽然口中念念有词。仔细一听,人家在念《大风歌》呢!这可是这周的新内容哦,我注意听着,他楞是给念完整了。接着又念起下一首《上邪》,有卡壳的地方,我提示了下,也能背了。

  看辰辰状态不错,我连忙找到《诗词启蒙》,看下一首是什么,好提示他。谁知他一看到我拿起书,就赶紧走过来把书拿走了,说:“我会读!我自己读!”自己去把每天读的三本书都找来了,坐下去就一本一本地读起来。

  每本读了一会儿,就说:“我读完了!”我们表扬了辰辰,他也高兴地鼓掌表扬自己了。然后走到我身后说:“妈妈,你旁边有几本故事书哦!”我说:“为什么会有故事书呢?”辰辰说:“给我讲的呀,因为刚才,我读书了。”哈,这孩子,知道总结读书后的好处了!

  读经第五周,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辰辰差不多学会了指读!
2009/07/25回复
  古人读经读的是功名,这说法是对的,可算不上绝对。那我们现在读经读的又是什么呢?莫非是把孩子带出去能让他背几些唐诗宋词三百千么?这就为免狭隘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与其说是在读“经”,不如说是在读书。更何况,唐诗宋词、孔孟老庄这些又哪里是经。
  推荐你去一个网站看看“www.growinghouse.com”,里面观点很新,很受启示。
2009/07/25回复
天蓝的妈妈:
  古人读经读的是功名,这说法是对的,可算不上绝对。那我们现在读经读的又是什么呢?莫非是把孩子带出去能让他背几些唐诗宋词三百千么?这就为免狭隘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与其说是在读“经”,不如说是在读书。更何况,唐诗宋词、孔孟老庄这些又哪里是经。  推荐你去一个网站看看“www.growinghouse.com”,里面观点很新,很受启示。
查看原文
  非常感谢天蓝妈推荐了个这么好的网站给我!以前虽然在这个网站学习过,今后一定再仔细去看看.刚才进去,特意看了其中的一篇《读“四书”为什么无比重要〉,很受启发!这篇的观点,和我带孩子读经的观点是相通的。我很荣幸!
  至于您说的我的孩子只能称是在“读书”,不能称之为“读经”,您说得很对!目前,我们还刚刚开始读,读的,只是简单一点的书。我说“读经”,只是目前通俗一点的称呼而已。但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读“经”。现把我们要读的书目列一些:
   
  正在同时读的,是〈三字经〉,〈论语〉,〈诗词启蒙〉。马上就要读完〈三字经〉了,然后换成〈易经〉,诗词启蒙读完了,换成〈成语接龙〉,读完〈论语〉,换成〈弟子规〉。每天读三种书,每种读一小部分。连续读7天再往前读。

  以后还要读的,包括您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其他书:《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剩下的书、礼、春秋,就不读了。其他我们要读的还有:百家姓,千字文,孝经,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老子,古文观止等

  下面摘一段天蓝妈推荐我看的网站中的《读“四书”为什么无比重要》中的一小段:

  越小的孩子越倾向于形象思维,小小孩更多的是直感式吸收。我们把直感吸收的阶段称为“小学”阶段,把借助抽象思维而明白事理的阶段称为“大学”阶段。“小学”是“大学”的基础,是为学好“大学”做准备的。由于定位不准确,父母们常常是“起了个大早”,送孩子“赶了个晚班”。
    对汉语言而言,父母在孩子的直感期应引导孩子吸收什么样的语言,以满足抽象思维阶段应具备的理解能力呢?
    让每个孩子真正掌握汉语言,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神圣的职责。中国是一个人文大国。先辈中的精英们曾经举全国之力,研究、探索怎样学好汉语言,并为此形成了一套公认的掌握汉语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不可能形成全社会的氛围来研究,参照过去的做法,无疑是一条必选之路。过去的精英们多是在“小学”阶段会读背四书。四书是基础科目,五经属于研究类的科目。婴幼儿先预习三百千、古诗词以及琅琅上口的华文美句(《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再参习《幼学琼林》《老子》,最后习诵四书,效率会大幅提高。
2009/07/25回复
支持,想问下各位妈妈你们在哪个网站下载了三字经这些国学
2009/07/27回复
猜你喜欢

对待教育的两种看法,是家长太过焦虑吗?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机场路万达广场一带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对比(个人带两个孩子体验回来的总结)

让2岁多的孩子学国学,会不会太早了?

发现儿子有一些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已经三年级了,该如何治疗呢?

海珠区的小学和越秀区的小学真的相差很大吗?

热点推荐

28岁娃2岁离婚路上 我该不该要孩子?

在芳村花鸟鱼虫大世界 被一缸小魚治愈

公司安排我跨区兼岗 我选择直接辞职

南航贵宾厅消费降级 2积分只换来一碗面

活在当下

乌龟和小鱼

跟着孩子们去秋游啦

跟着十五运去赏花,海珠湖的花上新啦!

菊树花鸟鱼虫大世界

闲逛丽影广场

# 花式过双节 # 江南长城

要离婚了 该不该要孩子

番禺大夫山公园骑车 天气好舒服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