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儿子两岁多,开始颂读国学经典(俗称读经),记录的读书笔记和大家交流

133137680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快乐辰辰(2009-10-4)
    一大早,就和老妈去爬山了。没想到,老妈一口气爬上了小山顶。我笑她,锻炼一周多,就可以上大山顶了。大山比小山高一些。
   上午,我正在读书,老公带孩子们回来了。辰辰见我读得很快,就说:“妈妈,你这样读是不对的。要重新读,用手点着。”我对他说过的话,被他用来要求我了,只好重新读。
  
  老公一回来就去睡觉了。吃饭的时候,老妈问辰辰:“你爸爸呢?要吃饭了。”辰辰说:“爸爸在呼呼大睡呢!”
  
  辰辰带回了两副扑克牌,要我们和他玩,我就教他认牌上的数字,他玩得很开心。还主动说要洗澡了。真是越来越自觉了呢,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习惯都在渐渐养成了。小嘴也越来会说,除了画画的时候,基本没停过说话。
  
  傍晚,带着老妈和孩子们一起去爬山。辰辰很喜欢这里,特别喜欢花,要和花照相,还要给我照相。路上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块大理石,上面各雕刻着一个不同字体的“竹”字,我一告诉他,他看到一个就兴奋地说着:“又有一个竹!”路上的不同风景,不同的树和花,蝴蝶和蜜蜂,都让他欣喜不已。
2009/10/13回复
  父母的有效期(2009-10-6)
  
  我很少看《家庭》杂志。这次长假,我常看的杂志还没到,就顺手买了本《家庭》。
   新买的《家庭》来。居然看到有篇龙应台的小文:《父母是有有效期的》。看了之后,很受震动!一般不转载别人文字的我,充当打字机,一字一字地把此文打出来,放在这里提醒我自己,要利用父母的有效期,利用孩子成长的黄金期,好好尽力培养孩子们。
   
    《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全文如下:
    最近去拜访了朋友,当我们都坐在朋友家的后院吃东西聊天时,他们的大女儿回家了。大女儿今年18岁,已经不住在家里了。她跟着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进来,两个人手上都各有一支烟。穿着很新潮,露着小肚子,后面露出腰的部分还有一个刺青。那个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两个人互相窃窃私语,有说有笑,但是对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这让我蛮感慨的,我突然领悟到一件事,那就是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限期的。  
  
  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外国女孩时,她才8岁。10年前我去她家时,她可以在短短时间内,把我送的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图,都一模一样地画出来。我好惊讶,自从那次以后,我经常怂恿她的父母带她去拜师学艺,但是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来搪塞我。奇怪的是她的父母一面搪塞我,却又一面跟我炫耀她女儿最近又画了什么。突然惊觉10年过得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现在已经是10年后了。我不认为她的父母现在有资格去批评他们的女儿,因为一直以来,她的父母只顾着自己,从没重视过她的教育问题。现在才想教育已经不可能了,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经过期了。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限期内也没努力过。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
 
  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的有效了。要认知收手和承受的事实。
 
  我突然很感叹,我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
2009/10/13回复
 辰辰识字了(2009-10-10)
   自从辰辰满了三岁,我就坚持每天带他跟读经典,不能再随意爱听就听,爱读就读了。绝大多数时间,是要看这书读的。有时候孩子实在不愿意看书,就只是跟读。到现在,坚持一周多了。
   这几天的看着书读,我惊喜地发现,辰辰能认识几个字了。读经时重复率高的字,生活中常用的字,辰辰已经认识到了。有时候读到一个他熟悉的字,如读到“乍暖还寒",就问:哪个是“寒”?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会说:这里有两个“山”字!在爬山的时候,看到路边的警示牌山“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就说:这里有火,有人。还问我其他字是什么。
   看来,辰辰正在读经的第一阶段:开始识字。
   好高兴!
2009/10/13回复
 鼓舞(2009-10-12)
   辰辰三岁一个月20天。
   读经第16周,辰辰正式跟读第三周第一天。
  
  本周的读经内容是:诗词启蒙第131-140首,弟子规最后一章,易经履卦第十,论语第十一篇先进。英语听新概念第13-21课。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名画欣赏5张。
  
  咪咪早上跟读了诗词启蒙,自己读了其他三本。晚上又读一遍。
  
  我本来安排给辰辰今天的任务只是听经的,但是早上播放给他听了,我也读给他听过之后,我忽然想到,孩子的朗读能力已经提高了很多,也许,今天多听两遍,就可以跟读了,于是,上午,在孩子玩的时候,我又读给他听了一遍,觉得他已经熟悉一些了,就让他来跟读,他居然跟读得很好!
  
  到晚上临睡前,给他讲了故事之后,又读了一遍。这次明显感觉他读得更好,有些地方已经记住了。
  
  很受鼓舞!
  
   在女儿咪咪小的时候,我们总想给她一个快乐的童年,什么都不让她学,随她自由发展,以为这就是快乐。可是,到现在女儿长大了,我没感觉到童年的无拘无束给了她很多美好的回忆,她自己也说,在尽情玩过之后,还是有空虚感的。我总是在后悔自己浪费了孩子智力开发和学习的黄金时间,后来花了好多功夫去弥补,总还是感到有点遗憾。
  
   有了辰辰之后,我想一定不能让他再像姐姐一样了。但是我也没有想到要让他去学什么实在的东西,想象的空间,也只是停留在要让他上早教上了。
  
  初接触国学的时候,我对赖老师的读书方法是很认同,但是让孩子像禾羽那样,去读那么多的经典,学那么多的东西,我还是存怀疑态度的。
  
  可是,在孩子慢慢读经的过程中,在亲眼看到孩子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中,我才明白,我们成人,都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孩子学习知识的多少,不是我们家长硬塞给他的,而是他自己学习能力提高后的实际需要!我才明白,小禾羽,肯定也是在奶奶领她学习之后,她自己需要汲取那么多的知识了,才能满足她自己的需要。假以时日,我相信,辰辰也会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让我想不到的多!我们家长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只是一开始的选择,后来的引导罢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体会到了满足感,体会到了快乐,也形成了良性循环,越学越爱学,越学越快乐,越学越聪明!
  
  为孩子给我的感悟而鼓舞!
2009/10/13回复
阅读的多是好事,但一定要分出好阅读和坏阅读.那么小的小孩子去背就有点难为他了.最好能让他没有压力的阅读有兴趣地阅读!
2009/10/13回复
添添妈添添妈146楼
每天读的内容可真不少啊。
只有全职妈妈才会这样盯着孩子去学,不学就感觉对不住自己,感觉自己责任重大。一般也是学文出身的,就喜欢给孩子读经。
3岁的年纪正是学着交友的关键期。
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回到家还要学这么多,他的活动时间够吗?
2009/10/14回复
添添妈添添妈147楼
看不到回复了。
2009/10/18回复
顶起来!
2009/10/19回复
fanny_mmfanny_mm149楼
非常支持!继续关注!
2009/10/21回复
whiteatwhiteat150楼
支持!关注!
2009/10/22回复
楼主的贴值得再看一次,让人受益非浅啊
2009/10/22回复
对话(2009-10-18)
  每天早上带辰辰爬山的时候,一进入山路,我就会深吸一口气,说:“好新鲜的空气!”辰辰会学着我的样子,闭上眼睛,吸一口气,笑着说上一句同样的话。接下去的对话是这样的:
  我: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
  辰:我听到了汽车的声音。
  我:我喜欢小鸟。
  辰:我喜欢汽车。
  我:我喜欢爬山,爬山可以锻炼身体。
  辰:我喜欢爬山,爬山可以长高。
  我:我喜欢小树,小树很绿。
  辰:我喜欢花,花很美丽。
  我:我喜欢蜻蜓,蜻蜓很可爱。
  辰:我喜欢蝴蝶,蝴蝶很漂亮。
  我:我喜欢蜜蜂,蜜蜂很勤劳。
  辰:我喜欢蜗牛,蜗牛很慢.
  ......
2009/10/24回复
  (2009-10-20)
   早上带辰辰去爬山的时候,我带了两本口袋书去。
   爬到半山腰的环山公路上,我把书拿出来,领着辰辰,边走边读。
   辰辰的状态特别好。一开始的时候,虽然他说不要读书,但是一开始读,他就指名要读三字经。我就领他读了一段三字经,又读了一段弟子规,然后开始读本周的新内容,德育启蒙的两个小节,孝亲,友爱。
  往山下走的时候,我把书放到包里,他说,再读一本吧。我就又拿出论语来,领他读先进篇。坐在路边的石凳上读的时候,他凑过来和我一起看着书读。
  
  看到孩子在山上读书读得这么好,我想,以后可以在山上读一部分。真好啊。
  
  群友说,秋收冬藏,现在不宜有剧烈的运动。那么,以后我们爬山的速度可以更放缓一些,反正翠竹山地势平缓,就当散步吸收新鲜空气了。多在环山公路上走一走,读读经。

   今晚我通读易经第二遍。花了80多分钟,分三次读完。和一位群友相约,每晚在群里公布进度。她也正好是读了第二遍。
2009/10/24回复
  (2009-10-21)
   早上一起来,让女儿读经,我给女儿做好早餐,自己就读易经了。
   还没读完,辰辰起来了。过了一会我读完上册,就准备带辰辰去爬山。谁知他说不去爬山,要读书。我见今天是黄霾天,也就不出门了,带他读书吧。
   
  我们先读诗词启蒙。读到第150首《青玉案 元夕》,辰辰问我:宝马在哪里?我指给他看了:宝马雕车香满路。读完了,我要把书收起来,谁知辰辰不许我收,说要看“宝马”。让把书翻到那一页放在面前,不让动了。此举真把我乐坏了,原来这小子以为此宝马,为宝马名车啊,呵呵。

   辰辰喜欢汽车。从很小的时候喜欢玩具汽车,到画汽车,用泥巴捏汽车,剪纸剪汽车......
    有次,偶尔地,他问爸爸汽车前面怎么会有四个圆圈,爸爸告诉他,那是汽车的标志,有这样标志的汽车,叫奥迪车。他就非常感兴趣从小区里停放的汽车中找奥迪车了。爸爸见他认得快,又告诉他,哪些是宝马车,哪些是奔驰车,哪些是丰田车,本田车。他一一记得很牢,出门就告诉我,那是什么什么车。这些天,我发现他居然还能分清楚哪些是丰田皇冠了,还有大众,现代,也能认出来了,看来,这就是每天晚上爸爸带他散步的收获之一了。
   以前看到过报道,四岁孩子能认出路面大部分汽车的品牌,看来还真不是吹的,我家辰辰,如果任他学,任他认,也能认。
  
  我也喜欢这首“宝马诗”。喜欢词中描绘的绮丽夜景,更喜欢这热闹景色后,猛见那人在灯火阑珊处的悲喜莫名的情绪。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是我最喜欢的词人。他那“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刻骨豪放和细腻感情,曾使我找遍他的诗作来读。一读之下,更添景仰。
   不禁想到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玉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 处。”此第三境也。
   不知道赖老师力推的经典教育,现在又到了那一层境界?可以肯定的是,经典教育,必定会达到第三种境界的。

   今天我通读易经第三遍。
2009/10/24回复
  (2009-10-23)
   早上带辰辰爬山。路上遇上一个老人,很认真地对我说:孩子正长身体的时候,是不能走太久的,要不长不高。我想了下,从我们出家门去山上到进门,用平时的速度走,40多分钟。途中山势平缓,只爬一小段路,然后就是山腰公路了(不是车道,无车),不知道这样真的太久了吗?要问问专家了。(晚上问了禾羽奶奶,说没事!放心了)
  
  到了公路上,我在和辰辰交谈了几句,把他逗得开心了后,就开始读经。他一开始也是说不读。我就自己读,边读边说:“真好啊!这里还有个人字!”辰辰非常喜欢认字,一听我这么说,就赶紧要我拿书给他看,人字在哪里,然后就跟我读起来了。
  
  在路上读完了三字经和弟子规各一部分,德育启蒙前两节。他对德育启蒙的前两节很感兴趣,总问什么意思。我见这两节很容易懂,就和他解说了,他听得津津有味。
  
  读着读着,我还是有点怕他走累了,就抱着他,边走边读。由于我们很少抱他,他很高兴,跟我读着读着,就说要下来了,要看着书读。于是,晨练的人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妈妈半蹲在地上,儿子站着,和妈妈一起认真地读一本书。
  
  读完三字经,弟子规,德育启蒙,我正要读论语先进篇,辰辰说不读了,我就自己读了一遍。

   路边有些凳子,上面都有禁止吸烟的字样和图案,辰辰每看到一个凳子,都要去认认那几个字。看到有“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牌子,也都要读出来。一会又发现路边竹丛中有不少桩子上都写着“美化深圳”几个字,他就一路读下去。看到一棵树下面的石头上写着字,也是要一个个认......
  
  在家里读经也是一样,看到一个认识的字,就要问,要读,还要读其左右的字,把读经的时间,拉长了。不管了,随他吧。

   今天我通读易经第五遍。花时70多分钟。
   想起我初读易经的时候,读第一卦乾卦,都觉得很长。要想读顺一卦,要读好几遍才可以,结果第一卦用了两三周才读完。还清楚地记得读“比卦”的时候,觉得好拗口,读了好多遍才读顺。而现在,读一本书,都是“洒洒碎”了,看来,我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在提高呢
2009/10/24回复
楼主,太喜欢你了,你现在就是我的偶像啊!
2009/10/27回复
关于读经,还挺有感触的。最近认识了一个推崇国学教育的家庭,爸爸是教山水画,妈妈是教古筝,他们的女儿只有4、5岁,就一副知书达理的样子,坐言举止都很优雅,夫妻俩常带她参加汉服活动,还有念《论语》。看上去就是和一般孩子不一样。
2009/10/27回复
moonleemoonlee158楼
美烧女:
很高兴看到大家的回复!谢谢楼上各位妈妈认真探讨的理性态度!现在一一回答妈妈们的问题,和大家一起商榷.  对于让孩子读经,我首先是觉得,读经,和其他的技能学习一样,做为对主流教育的一种补充而已,这是基本原则。就好比你想让孩子学琴,但是学校没有设这门课,就另外请老师教。  其次,我每天是让孩子听一遍,孩子可以做到的话,就跟着读一次。如果可以指读,就更好了。每天所花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小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其他安排。正如,学琴的孩子,每天要练习20分钟。那么,你会说,孩子不必要学琴吗?受艺术的熏陶,和受经典的熏陶,孰好孰不好,谁又能下个定义。    这,和让孩子脱离主流教育,去全日的读经班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古文那么难,孩子能读好吗?  小孩子读书都很容易的,因为小孩子首先发展的是记忆力、直觉力,而不是理解力。用记忆力和直觉力诵读经典,轻松得很,只要张开嘴巴,读就行了。而且小孩子正处在学语言的黄金时代,耳濡目染,几年功夫就可以轻松学会一门母语。  孩子不理解怎么办?   艺术首先需要感知,幼儿学经典并不重在理解,古经典,韵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觉得古典诗词陌生难懂,这是大人的事,孩子则没有这种疏离感。我在第一篇读书笔记里也说到了,延迟感悟。  人们因为古文“懂”产生的另一个错误想法是,教孩子学古文,要尽可能给他讲解,把每一句都“翻译”成“白话”。事实是,要防止的,恰是“过度解释”。其原因,一是基于对儿童领悟力的信任;二是诗文中的意境美与文字美重在体会,它们原本就是无须解释的,一解释就是对想象力的束缚,就是对语言美的破坏。  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前人对这一点已总结得很精辟了。  妈妈们感兴趣的,我让孩子读经典的目的是什么。  挖掘自己让孩子读经的原动力,本是想让孩子提前识字。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和一个小学毕业生的家长,我深深体会到,孩子在入学前识字,是非常重要的。我所有成绩优秀的学生, 都是学前识字的。当一个孩子有了识字这一能力,接触到的知识必然成倍增长,他的眼界和思维能力就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那些没有识字的同龄人相比,就有了明显的优势。这一点,很多家长都认识到了,可是,如何才能让孩子提前识字,快乐识字,大量识字,很多家长都没有找到好的方法。   我也一直在找这样的办法,并且还和以前山西那边的一个比较有名的提前识字的机构联系过,购买他们的教材教女儿,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也找了很多的光碟,让孩子动画识字。费的时间很多,对孩子的视力也是一种损伤。小卡片也用过不少,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我自己,也曾为孩子尽量多的识字而努力过。虽然我也算得上是优秀的语文老师,在一二年级,让我的学生努力学好了拼音,用了很多办法让他们识字。但是,按部就班的教材安排,局限了我的思维。再优秀的孩子,如果在入学才识字的话,也只有在上完二年级以后,才能阅读一般的儿童读物。虽然新改版的教材,也把识字作为了低年级孩子的主要任务,但是,仍然很不够!  接触到这位老师的经典教育方法,我好像在茫茫黑夜发现了光明,困扰我多时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并且,喜出望外!  因为,这种教育方法,不仅可以让孩子大量识字,而且,这识字还不只是孤立的识字,她实实在在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在情景中识字,字不离文。文字,因为有了好的附着,才生动,才有了更强的生命力。远远不只是这些!这方法,还给了孩子更大的礼物:接受中国几千年经典的熏陶!这,更是无法估量的得!  另外,我也赞成,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珍惜孩子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所有的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有价值的经典名作,值得一个人从小学到老。  现在我希望自己做到的,就是用这种读书的方法坚持下去!  欢迎妈妈们继续批评指正!我也正在坛子里学习大家的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09-7-20 00:49 编辑 ]
查看原文
有道理,学习了。
2009/10/27回复
  (2009-10-25)
   下午去孔圣堂听周老师讲论语,没想到,周老师没具体讲论语,只是解说了几句圣训。却让我有了些意外的收获。
  
  周老师说,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在漫漫五千年中,以儒学文化体系为基础,提倡的是“仁义治天下”、“以礼治国”,造就了我们平和、宽容、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的。关于这个“仁”,周老师特意举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朝,曾经有连空四十年的记录。
  
  这些话,因为我读了易经,就明白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是出自易经。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更是易经原文。正如赖老师所告诉我们的,易经为群经之首,读完易经,站在易经的高度,理解经典,起点会更高。
  
  周老师也说到,中国的经典一脉相承,一定要贯通六经,才能真正弄懂某部经典。经典也不能采取翻译的方式去理解,应该从小学习经典,才可能真正领悟经典。我庆幸,我的孩子能在幼时,就开始接触经典,学习经典,用经典滋养自己的灵魂。
  
  不禁想起论语中的一句: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是孔子的得意弟子,论语中也没有记录孔子晚年的研究方向,因为孔子晚年喜易,曾韦编三绝。老师对易经的领悟,子贡都没有得到传承,我们只能从易经系辞传中,去了解孔子对易经做了多么深入的研究和解释了。正是有了孔子的系辞传,我们才有了学习易经的道路。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真是太了不起了!
  
  周老师在讲到儒家所说的五伦关系的时候,讲到了孔子后人。绵延二千五百多年的孔家,都有族谱记载,真是家道渊源,子孙繁茂呀!
  
  听这些老师讲座,真是受益匪浅!哪怕就是随口一讲,都是引经据典,纵观经典,全面说明。

   今天我通读易经第七遍。
2009/10/27回复
猜你喜欢

对待教育的两种看法,是家长太过焦虑吗?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女儿顺利报读清迈国际学校初中,悬了一个月的心总算放下了,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让2岁多的孩子学国学,会不会太早了?

发现儿子有一些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已经三年级了,该如何治疗呢?

海珠区的小学和越秀区的小学真的相差很大吗?

热点推荐

广州赏梅正当时 从化花海错过要等明年

长见识了!萤火虫动漫嘉年华好热闹

怒省2300!苹果15免费维修成功

寒假还没有开始 寒假作业布置了一堆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纠结 用热水器划算还是用天燃气划算

国补国补又来啦

老公看王刚师傅学做菜 成品还不错

朴朴的羊扒中看不中用 肉质很一般

广州塔下的惊喜 好听音乐市集开集!

干饭人的最爱!青椒炒牛肉好下饭

今天买到一块好牛腩 做清汤腩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