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保险购买完全攻略(12.25更新到目录19)

71537232家庭理财

申明:

1、本帖为作者原创,转载需经本人同意
2、我的性格是完美型+和平型,完美型的人总希望把事情做细致,全面,完美,所以帖子内容有点长;和平型性格的惰性让我时不时想休息休息,所以没有完成的部分大家还得督促我更新

同时也因性格原因,本人最终选择了保险业。保险能够给每一个家庭提供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及全面的综合理财方案,这让完美型的性格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和平型的惰性不习惯于每天固定的朝九晚五(实际上班出门到下班回家是朝七晚七)的生活,保险业恰恰满足了我对自由的追求。

先上目录g



[ 本帖最后由 广州Ray 于 2009-12-25 20:40 编辑 ]
2009/11/07
全部回帖
    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同,保险公司是商业机构,以盈利为目的,而并非以奉献爱心为己任。保险公司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帮你在一定时期内抵御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金钱风险,给你提供现金流支持。对于我们个体而言,我们无法预知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风险是否会或何时会降临,于是我们支付保费,让保险公司承当这个风险。而保险公司巧妙的利用了“大数法则”,并制定相关规则,集众人之钱去赔付少数的不幸儿。这也是保险的原理。

    当然,作为一个商业机构,保险公司不会以如此简单的形象出现在客户面前,他开发出形形色色的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只要你有足够的钱,无论你担忧疾病,身故,残疾,生活保障,子女教育,养老,还是资产转移、保全,亦或寻求心理安慰,保险公司都会热情的说:来吧,把钱放到我这,您的担忧我为您解决。

    如果你一生都不能实现财务自由,想通过买保险来为你获取丰厚利润,还是趁早花心思去研究其他金融工具,保险的收益精算师早就帮你算好了,如果你算得过精算师们,你就会被保险公司高薪厚禄供奉着来算计还在苦苦比来比去的大众了。
2009/11/07回复
>>>>既然保险的最大功能是保障家庭现金流,那么首先要保障的当然是家庭现金流的创造者,尤其重点保障的是家庭现金流的主要贡献者。其次再是家庭中的消费个体,小孩、老人。

    每个人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和承当的责任不同,所需要的保障力度也不同,因此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最需要的家庭成员最需要的保障,先近后远,先急后缓。

    当一个家庭有了宝宝以后,为人父母的你既辛苦又甜蜜,总是希望将自己的所有倾注到小天使身上,你发现父母的爱是如此伟大,不由得想起父母当初养育自己的辛劳与心境,你告诉自己要努力给孩子优质的生活、良好的教育,给老父老母一个安详而无忧的晚年。于是优先给孩子买了一堆保险,到处给老人找性价比高的产品,出发点是非常值得赞扬和肯定的。只是我们最容易忽视一个问题,孩子的生活教育,老人的晚年生活最实在的保障就是家庭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入,你是否为家庭现金流产生的源头做好了备份?

    在现金流不中断的情况下,后续的人生规划才得以顺利实施,所以现金流保障是基础保障,包括寿险、重疾、意外、医疗,在规划保险时,应首先满足基本保障的需要,再考虑教育、养老、资产转移或保全。

    什么是寿险?意外险?重疾险?……它们和社保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接下来先对基础保障的各险种做一简单介绍
2009/11/07回复
>>>>意外险包括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两个险种,前者是对意外事故对人的身体造成的伤害程度进行赔付,是给付型产品;后者是对意外事故带来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是报销型产品,实报实销。意外险的特点就是保费低,保额高,保障范围全面的意外伤害保险10万保额也就200元左右,其费率与年龄性别无关,只与职业类别有关,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意外险的费率较高甚至直接拒保。

      对于不同的群体,意外险的选购也有侧重点,如少儿意外要特别注意烧烫伤保障;经常乘坐交通工具、经常出差或者有车一族需要增加交通意外险;老年意外要注意医疗报销及骨折脱臼等保险责任。关于意外险,我之前写过一篇帖:《简单的意外险,大家了解多少?》具体内容请查看: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9690-1-1.html

        这里再做一些补充。首先看保险合同中对“意外”的定义:外来的,不可预见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由疾病引起的,并以此为直接原因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怎么理解?来个经典案例。两人同乘一辆车途中发生车祸,甲当场死亡,乙受重伤送往医院治疗,治疗过程中引发心脏病而身故。乙将无法获得意外伤害保险金,因为其身故的直接原因是心脏病发(不符合意外定义),虽然可能由意外而引发,但不是近因。

      其次要了解所购意外险的除外责任,要知道哪些情况是不保的,如某些意外卡单把“腰部扭伤”都列为除外责任,不赔!还有一点,大多数人都认为意外险该赔的却被列在除外责任里,那就是食物中毒,因为这是个人体质问题,如少数人对某特定食物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过敏等。

      再次要注意的是意外险都是缴一年保一年的,尤其是卡单式意外,到期要重新购买,否则就出现真空期了。普通意外主险及附加意外险如无特殊情况都会自动续保,只要银行帐户上有足够的钱扣保费。

      还有就是意外医疗也只报社保内用药,报销的是意外事件导致的医疗费用,包括门急诊、住院费用。而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是不能拿意外医疗去报的。意外医疗的报销总额不超过购买的额度,同时,一般治疗超过180天后的费用也是不能报了。

      最后提下意外卡单,意外卡单是将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按一定比例搭配捆绑销售,一般通过网络激活使用,价格上比普通意外险还要便宜,但保障范围有限,医疗报销额度较低。需要注意的是每年要记得自行购买,比较麻烦,一旦停售,又得找新的替代品。所以个人建议将意外卡单作为普通意外险的一个补充。
2009/11/07回复
>>>>寿险也叫死亡保险,以被保险人的身故为给付条件。简言之就是如果被保险人OVER了,赔钱,弥补家庭经济损失。很多人都不明白寿险是买来做什么的,一听这解释,马上就来气:呸呸呸,真晦气!“我都死了还要管活人怎么活,笑话!活人要靠死人养活,这么没用,不如一齐死了算了。”把保险代理人噎得三天说不出话。寿险的功能和意义说起来还蛮多,当然最重要的功能与意义前面已经反复提到过,那就是保障家庭现金流,为现金流的源头做备份。

    对于定期寿险、两全寿险、终身寿险;消费型、返还型、分红型等名词单纯解释起来枯燥又乏味,所以给大家引入一个小故事,不可不看。原文出自和讯论坛七月草。
2009/11/07回复
《盘子的故事》
      100个学徒工来到一家五星级大酒店学习厨艺,他们要勤勤恳恳学习十年才能出师。学徒们的薪水不高,一年只有几百块,但是五星级酒店的餐具都非常名贵,一个盘子要1000块钱。如果哪个学徒不小心打坏了一个盘子,那么他不仅要倾家荡产来赔偿这1000元钱,还可能会被开除,不能再继续学习和工作。因此学徒们都非常小心谨慎,但还是每年都有人打碎盘子。

      这一年,酒店来了个聪明的财务,他提出了一个方案:如果每个学徒每年愿意交10元钱(消费险),那么无论谁打碎了盘子,都不再受到处罚。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案很好,都愿意花10元钱买个心安。可是这一年大半年过去了,竟然还没有人打碎盘子,这时候,一个平时做事最谨慎小心的人想了,我是最不可能打碎盘子的,这一年损失10块钱,十年也是100块啊!不行,我得找财务去谈谈。小心人跟财务这么一说,财务说:那简单,你不想交就不交呗,反正出了事风险自己承担。小心人想想又觉得不踏实:万一我打碎了盘子还是赔不起的,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啊?聪明财务脑子一转,说:我也相信你不会打碎盘子的,但是万一的事情谁也不敢担保,要不你看这样吧,你每年交100块押金(两全险),如果打碎了盘子这押金就没收了,如果十年都没打碎,到时候1000块钱我原样还你。小心人自己一算,几年内打碎了盘子,本来要赔1000的,现在只要赔几百,如果十年都没打碎盘子,自己一分钱都没损失,确实两全其美!“但是咱们得有一个约定”财务又说,“你既然按100交押金了,这十年都得交,中途也不能再把押金取回,否则要算你违约。”小心人想想自己总归不亏,就一口承诺:“没问题!”

      这一年小心人果然没有打碎盘子,看见其他工友大都损失了10块钱,他不禁得意起来,把自己的方案告诉几个好朋友。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觉得自己没那么倒霉就是那个会打碎盘子的人,于是纷纷要求交押金。财务也很乐意,于是第二年一下子收了10000元押金。财务留下1000元准备赔盘子的钱,9000元就去投资,到了年底,还赚了不只一个盘子的钱。

      听说了这个事情,小心人又不平起来,他找到财务说,原来你用我们的钱去赚了那么多钱,却不分给我们,太不公平了。财务想了想说:我赚钱是靠自己的脑力体力,也有我的功劳。要不这样吧,你再多交点,每年120元(分红险),十年后我不仅还你1200,还把盈利的70%分给你,如何?小心人一听,觉得这样更划算,于是自己马上交了120,回去还鼓动别的工友也多交一点。

      这一年恰逢股市大涨,财务赚了很多,到了年终,大家一看自己的帐户,非但没有像去年一样花掉10块,反而还多了几块钱红利。于是财务鼓动大家说,明年行情还会很好,大家不如把自己不急用的钱都给我吧,除了那1200将来一定还大家,多给我的钱我帮你们运作,我只按帐户价值的百分之几收大家一点管理费,其余赚多少都归你们,但是万一亏了,请大家也别怪我(投连险)。“可是我们交了那么多钱,万一要急用咋办呢?”有人问。财务说,那没关系,这部分钱急用的时候你们可以随时取出,只要存满五年,我连手续费都不扣。众人一盘算,我们哪里懂什么投资运作,财务是个聪明人,交给他放心!于是众人你150,他180的都交了出来。

      第三年年末,大家帐户上果然又多了若干盈余,这时候来了一个新的学徒,众人纷纷向他解释这个项目的吸引力,劝他多拿一点钱出来。新学徒听得一头雾水,最后终于搞清楚来龙去脉,说:不就是交10块钱赔盘子吗?我家庭困难,不把这20%的工资都押进去行么?
2009/11/07回复
学习笔记:
1,家庭的现金流很重要。
2,购买保障是要成本的。
3,保险可转移部分风险。
4,重点保障现金流贡献者。
5,盘子的故事很好玩。
Ray加油写啦
2009/11/07回复
陆杨陆杨8楼
转到MSN上来,我给你加精。
2009/11/07回复
hcarrie:
学习笔记:1,家庭的现金流很重要。2,购买保障是要成本的。3,保险可转移部分风险。4,重点保障现金流贡献者。5,盘子的故事很好玩。Ray加油写啦
查看原文
总结的非常到位,简洁明了。看来我是太罗嗦了。
2009/11/07回复
>>>>人寿保险是一份长期的合同,买错保险后果很严重,所以在投保前后必须要注意一些基本内容

    1)不是你想给谁买就可以给谁买,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必须有保险利益,且需要经过被保险人签字同意。直系亲属、配偶之间,企业老板与员工之间有保险利益,未正式登记的男女朋友之间就没有保险利益,不能给对方投保;同时在指定受益人时要合法,更改受益人需经被保险人同意。

    2)谢绝代签名。投保书等一切要签名的材料均要亲笔签名,拿到正式合同后记得复核附在合同后面的投保材料复印件。同时投保人也不能代被保险人签名。
3)犹豫期:犹豫期从收到正式的保险合同并签收回执的第二天开始计算,一共10天,而不是保险合同生效日开始算,如果一直没签收回执也未接到保险公司电话回访确认合同已收到,就一直未过忧郁期。犹豫期内退保,仅扣除10元左右工本费,保费全额退还

    4)现金价值:收过计划书的朋友都会看到有个现金价值表,现金价值就是你所缴的保费扣除所有成本后剩余的储蓄部分。如果过了犹豫期想退保,这个钱就是保险公司退还给你的数字。不要把嘴巴张得那么大,退保的损失就是这么惨重,所以购买前要慎重。

    5)要是断供了怎么办?有的朋友会担心以后如果没钱缴保费了,保单会做如何处理。其一,可以用现金价值垫缴保费,但不是长远之计;其二,减额缴清,就是以后再也不缴保费了,保障期限和责任不变,但是保额变了,变成多少呢?在现金价值表上有减额缴清项,对过去那个数字就是变更后的保额了;其三,没采取任何措施,保单失效了,那么2年内还可以申请复效。

    6)除外责任:各家公司的寿险除外责任从3条到7条不等,对于很多人来讲,条数的多少可能影响非常小,但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来讲还是蛮重要的,如酒后驾车。
2009/11/07回复
>>>
        看过我写的关于定期寿险的帖以及前面的盘子的故事后,都应该了解到,定寿是最实在的保障型险种,可就是没人喜欢买,一是保障期限问题,大家都当心老年的保障怎么办;二是心里还是不能接受消费险,于是都倾向于买终身寿。

    我个人的看法是适量的终身+高额的定期组合,保费可控,保障重点突出。年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保障赚钱能力,避免现金流中断,很多地方要花钱,不宜占用过多的保费;年老的时候最重要的关注养老,即使你在20几岁买了30万的终身保障,占用了大量保费,当你60、70岁的时候,30万照样不值钱,同时还牺牲了特别需要高保障时期的保额。
2009/11/07回复
>>>>
        一开始并没有重疾险,限于医疗水平,患了重疾,基本上就完了,等着闭眼,寿险赔钱。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活的希望也就有了,但是治疗费用是个问题。买了保险,在最需要用钱的时候却用不上,是件多么悲哀的事情,于是重疾险诞生了。

    重大疾病保险是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达到约定的疾病状态或实施了约定的手术时,给付保险金的健康保险产品,属于给付型产品,一旦确诊,一次性给付保额。重大疾病保险给付的保险金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为被保险人支付因疾病、疾病状态或手术治疗所花费的高额医疗费用;二是为被保险人患病后提供经济保障,尽可能避免被保险人的家庭在经济上陷入困境。
2009/11/07回复
>>>>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前面提到的“约定疾病或疾病状态”和“约定手术”,在2007年8月以前,中国各保险公司的重疾产品可以说有着各自的定义和苛刻的条款,导致客户与保险公司的纠纷颇多,于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行业协会统一定义了25种重疾,我国成为继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制定并强制使用重疾险行业定义的国家。

    统一定义的25种重疾,前面6中为必保种类,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重疾产品都涵盖这25种并在此基础上增加3~5种左右。25种重疾的定义如下,请注意破折号后面的附带条件即约定

□ 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
□ 急性心肌梗塞
□ 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 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须异体移植手术
□ 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须开胸手术
□ 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须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
□ 多个肢体缺失—完全性断离
□ 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 良性脑肿瘤—须开颅手术或放射治疗
□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不包括酗酒或药物滥用所致
□ 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 深度昏迷—不包括酗酒或药物滥用所致
□ 双耳失聪—永久不可逆
□ 双目失明—永久不可逆
□ 瘫痪—永久完全
□ 心脏瓣膜手术—须开胸手术
□ 严重阿尔茨海默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 严重脑损伤—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 严重帕金森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 严重Ⅲ度烧伤—至少达体表面积的20%
□ 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有心力衰竭表现
□ 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 语言能力丧失—完全丧失且经积极治疗至少12个月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 主动脉手术—须开胸或开腹手术

关于重大疾病更多基础知识见保监会网站:http://www.circ.gov.cn/web/site0/tab3647/

[ 本帖最后由 广州Ray 于 2009-11-7 23:19 编辑 ]
2009/11/07回复
太好了。。。
2009/11/07回复
学习中
2009/11/08回复
>>>>
       目前市面上重疾产品以主险和附加险两种形式出现,附加险又分提前给付重疾和额外给付重疾。

    附加形式当然都是附加在寿险上。提前给付重疾,顾名思义,就是当罹患重疾时提前把主寿险的保额给付出来用于治疗,给付重疾保险金后,同时寿险保额等额降低。而额外给付重疾则不影响寿险保额。你肯定会说,那我当然选择额外给付了。

    选择是自由的,额外给付虽不会降低寿险保额,但要注意两点:(1)费率较高,提前给付用的是寿险的保额,等于是花少量的钱买个提前给付的功能,而额外给付有自己的保额,当然要为之付保费;(2)额外给付还有个生存期的限制,并不像提前给付那样一确诊就给钱,而是要在确诊后还要活过一段时间才给,一般为30天。当身患重疾时,是最需要及时拿到钱还是等OVER后留笔钱给家人?

    单独重疾主险与寿险附加提前给付的设计原理是一样的,二者的保险责任都包括两项:身故及重疾,只是重疾主险的提前给付额度与寿险一致,哪个先发生赔哪个,然后合同终止。其缺点有三:

    (1)不具灵活性,附加重疾险可以根据需要附加在多种类型的主寿险上。
    (2)寿险免责条款使用的是重疾免责,比较多,也比较严,这就导致某些情况下身故属于责任除外范围,得不到赔付。寿险附加重疾形式中,身故按寿险条款办,寿险免责少的公司才三条。
    (3)寿险无辜地有了观察期。保险公司为了防止客户带病投保,重疾险都设有观察期,也叫等待期,就是合同生效后一段时间内确诊为重疾,是不赔的,观察期从90天到180天或一年甚至2年不等,而寿险本来是没有观察期的,这样一来,如果在等待期内身故也是不赔的了。

    重疾险的主要内容告一段落,提取一下重点
    (1)重疾都是有等待期的,从90天到180天到一年甚至2年不等
    (2)部分重疾产品除了前面有等待期外,后面还有生存期,在购买前一定要弄清楚
    (3)要达到重疾赔付条件,要注意每种疾病合同条款中的“约定”
2009/11/10回复
>>>>
        社保或公费医疗是实报实销,先自己拿钱看病,同时用药有目录限制,去除自费部分后再按一定比例进行报销;而商业重疾险是给付型,凭确诊书一次性给付保额,买了30万就给30万,和实际的花费无关。罹患重疾,不仅医疗费用昂贵,后期还需要疗养,同时带来收入损失,商业重疾能在社保或公费医疗力所不能及的地方给予很好的弥补。
2009/11/10回复
>>>>
        我国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信诚和友邦2008年度的重疾理赔数据显示,达80%的客户为癌症,所以保险公司也都开发出专门的防癌险,一般为电销产品,储蓄型,保障10年20年或保到70岁或更长不等,到期返还保费,保障范围包括原位癌。如果基础保障已做好,但希望突出癌症保障,且保费支付没问题,不失为一个好的补充。
2009/11/10回复
>>>>
        女性险现在似乎已没有那么热门,自从保监会统一定义了25种重疾后,也就逐渐的失去了吸引力。所谓专属的女性健康产品的保险责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女性特殊部位的癌症——普通重疾的恶性肿瘤一项都已包括
    原位癌保障——购买10万保额女性险,原位癌也只赔2万,相对而言原位癌的治疗费用不高,风险可自留。再者目前市面上已经有重疾产品把原位癌纳入了保障范围,如信诚的及时予。
    生育保障——在准备要宝宝前购买生育险即可,没有必要为这一点长期缴费
    整容手术(意外原因)——注意是因意外原因导致的,10万保额一般也就给付2万。
2009/11/10回复
>>>>
        这一段是大家最关心也是最实用的,所以重点阐述一下。结合到具体,我该如何规划保险呢?基本原则就是保费支出不能成为生活压力,保额要能够足以弥补家庭经济收入损失。

    老调再弹一下,先大人,后小孩,重点保障经济支柱。许多代理人抓住父母对子女呵护备至的心情,很容易就让你为孩子买了一堆保险,占用大量保费,遇到这样的代理人请慎重。前面还讲到,只要你有足够的钱,买保险很容易,但如果你的收入较低,又需要切实的高保障,定期寿险是你最佳的选择,各家公司最经典的、性价比最高的就是定期寿险了。

    基础保障的保费应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以内,保额一般有三种算法

    (1)倍数法:也叫双十原则,即用年收入的10%做足年收入10倍的保额

    (2)生命价值法:确定未来还能工作多少年,把总收入减掉税收及个人消费等,得出你未来的经济价值,也叫生命价值

    (3)需求分析法:此方法最贴近实际,就是计算当一方发生不幸时,给家庭财务带来多大缺口,这些财务缺口包括:
            子女独立前的生活教育费用
            另一方过渡时期的生活费用
            父母赡养及医疗费用
            房贷及其他债务

    只要你会加减乘除,就会计算自身保额,自己保额就是家庭总保额乘以自己在家庭中的收入比例。那么这些保额具体到各险种又是如何确定呢?

    寿险:寿险要结合主要家庭责任来设计,所谓家庭责任就是需求分析法中提到的财务缺口,按照自己在家中的收入比例进行分配,由于这些主要的家庭责任都是有时间期的,过了也就没有了,所以在第8点[终身寿险VS定期寿险]中,建议适量的终身寿+高额的定期寿组合,定期寿突出家庭责任,终身寿解决身后事。

    重疾:重疾保额的确定不仅仅只是考虑医疗费用,还得考虑收入损失的弥补,所以也得根据个人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度而定,详细内容见本人另一帖:《罹患重疾,你要损失多少钱?浅谈重疾保额》http://www.gzmama.com/thread-1197275-1-1.html

        意外:意外伤害的额度最好做到与寿险等额甚至是寿险的2倍,意外事故的至残率远比至死率高,残疾不仅失去收入,还增加家庭负担,而残疾又是按比例赔付的,所以意外买太少无甚意义。

    保险是量体裁衣,因人而异。不同的家庭,收入高低稳定与否各不同,生活支出、债务亦不等,资产多寡理财目标也各异,家庭财务抗风险能力有差异。但是,只要你按照以上提到的顺序,依照公式计算保额,规划保费,一切都将显得简单明了。
2009/11/10回复
猜你喜欢

究竟要买消费型产品,还是储蓄类产品?

婚后,财政大权还归你管吗?

分享我购买香港保险的经历

【零基础学理财】家庭资产配置由浅入深解读债券、保险、股票、信托...【理财观念阶段】

我给一家三口买的重疾险,欢迎拍砖!(36楼有我的香港保险签单经历)

一位保险从业人员的心路历程

热点推荐

又到了夏日赏花季!荷你有约—荷花盛宴

日日薅羊毛!网购出奇招3蚊3件还包邮

反向旅游  99%广州人都不知道的百年古村

打卡四大楼黄鹤楼 湖北省博人气王勾践剑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红色警报!再次爆发!最近出行或要注意!广

就在从化!我好像发现了宫崎骏动漫里的露营

大战虱子记!

长堤的广州金融书店

学校劳动课制作端午香囊

五年级小学生暑假哪里有全封闭式的集训班。

这里真的是溯溪玩水&轻徒步的好地方啊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