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从2017年越秀区的派位表深度分析越秀教育的战略布局,兼论未来越秀学位房的布局策略

38493179房产楼市



      如今,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大家购房时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那么,如何用合理预算,选择到一间拥有优质教育资源性价比高的学位房或学区房就成为了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接下来,本人就会试着以2017年越秀的派位表结合越秀现行的教育政策及规划分析一下未来越秀哪些区域的学位房最值得入手。
     首先,我们要知道,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涉及的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教育问题那么简单,还关系到一个地区能不能留住优质的人口、人才,还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GDP。“学位房、学区房跨区移民”已经成为了各区吸纳优质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一间小小的学位房,就可以留住一个中产以上的家庭至少在该区居住6年,甚至是12年或更长时间,即使该家庭的成年成员主要工作地点不在该区,但6到12年内该家庭的衣食住行主要都会在该区解决,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会转化为该区的GDP。在一个一切以GDP挂帅的国度,明白了这点就可以想到一个区的教育政策设定,教育资源的分配背后其实会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各区之间对于教育方面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政策的制定也不单单要考虑到自己区内的情况,还要相应地考虑对手的情况。
     第二、任何脱离小升初的问题去考虑学位房、学区房的都是片面的,不现实的,而作为小升初最大的途径无非是直升或派位,所以任何脱离派位去讨论小升初的都是不实事求是的。至于那些说”越秀的孩子是不靠派位的“家长,最好在购买学位房之前已考虑好其他”后路“或者能百分百确定自己的孩子就是那些出类拔萃的“牛娃”之一。
      越秀区作为广州教育一直以来的霸主,近年来优势已经没有那么明显,甚至可以说广州其他区的一些区的崛起正在明显地威胁到越秀的霸主地位,目前来看,荔湾和天河是最有机会超过越秀的两个区,天河的优势是经济广州第一,可以投入的资源充足,人口结构年轻且教育水平高,对优质人口的吸引力居各区之首。荔湾的优势是教育基础厚实度仅次于越秀,向来稳打稳扎,且未来随着区内众多新楼盘的落成,可带来更多的优质人口。
       2016年,越秀的中考平均成绩是601.84,居各区之首。荔湾是565.01,排名第3,天河是557.75,排名第6,为什么我说排名第3的荔湾和排名第5的天河是越秀的主要对手,而不是排名第2的海珠和排名第5的白云或排名第4的番禺呢?一是从第2名到第6其实可以说是基本在同一水平,相差越秀在30多分到40分之间,但就近年的发展势头来看海珠明显乏力,白云、番禺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未来发展的潜力也相对较小。另外,从现在得到的一些关于今年各区中考模拟考的小道消息来看,荔湾和天河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可以大胆预测2017年的中考平均分荔湾将会排名第二、天河非常可能超过海珠排名第三,至少也会排名第四。还有就是从越秀今年的排位表和各种政策动向来看,能发现越秀很明显也是将荔湾、天河作为自己最大的假想敌来看。
       接下来再具体分析
2017/05/06
全部回帖


      现在具体说一下,上面说道荔湾、天河确实存在未来超过越秀的可能性,从静态上来讲,越秀甚至在3到5年内就会被超越,越秀如果守旧不变,原地不前,很可能就会在这场各区之间“看不到硝烟”的教育“战争”中倒下。那么,越秀会不会就此坐以待毙?从最近越秀的各种动态及2017年的派位表来看,越秀的自我完善能力还是很强大的,越秀明显地在教育上针对竞争对手作出了很好的战略部署,个人认为,越秀只要保持现在的战略思路,荔湾、天河要想赶超越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2017年越秀的派位表来看,大家会发现,以往已经很强大的以东风东为首的一组今年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执信学位增加到66个,一个组就占了执信派位的一半有多。还有一个值得留意的是,这组里面的东环和五羊已经不是以前的东环和五羊,是归属培正育才后的东环和五羊,未来东环和五羊的成绩相当大可能会大幅提高,摆脱差校的影子,变为中等或中上成绩的学校(其实现在东环已经初步脱离越秀的差校群,向中等学校迈进)。假设未来若干年第一组的派位没什么大变化,而东环和五羊又变为中等以上成绩的学校的话,那么这一组可以说是带有大量优质学位又没有配搭差校学位的一组(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绝对有可能)。
     那么为什么在不断提倡教育资源均衡的今天,越秀还会不遗余力地“捧红”第一组呢?有些朋友会说:“不就是第一组好像东风东这样的学校里面有钱有势的人多呗,肯定特别照顾。”其实不然,的确,据我所知,以东风东为例,确实有很多达官贵人、名流绅士子女入读,但是这部分人渠道多,小升初一般不会考虑派位,既然不会考虑派位,也就没必要利用资源去影响派位表。那么究竟越秀“做大”第一组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接下来分析
     提起教育问题,不得不提生源的重要性,大家买学位房、学区房不单单会看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一般也会考虑学校的学生构成,也就是生源问题。每年小升初,学校间必然会各出其某,想尽一切办法去抢好的生源。而各个区之间也会为如何抢到好的生源(相应地也可以抢到有实力的家庭入住该区)想尽办法。
     这里现说一个题外话,我们都知道国外大选,主要ZD都有自己固定的忠实拥戴者,所以决定选情的往往是“中间选民”,中间选民的取向决定了最终的胜负。在“生源大战”中也一样,由于地理位置、生活渊源等原因,每间好学校,每个区都有自己固有的“忠实拥趸”,这部分生源相对稳定,真正要争取的是那些“中间人群”。
      而各区之间争取“中间人群”的最为激烈的前线无疑是各区的交界处而又教育实力相当的地域(实地不等或对手没有什么竞争力的地方就不需要花太大力气),上面的图红色部分大致表示越秀第一组的势力范围蓝色部分大致表示天河华阳的势力范围,可以看出,随着去年华成归华阳后,越秀小学的代表东风东与天河的代表华阳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原来的“隔山打牛”变成了“短兵相接”。
      个人认为从深层次的策略来讲,越秀不断强化第一组就是为了应对天河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的挑战,越秀的第一组,天河的华阳区域,两者地理上接壤,教育实力、生源情况相当,都是各区小学第一梯队的领头羊,又是两区中最受大家关注的学位房、学区房板块,谁能在竞争中最终取得优势,就可以做到“此消彼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个人推测越秀的第一组必然会继续强化,无论如何,这种良性的竞争最终受惠的都会是这些区域的居民。
2017/05/06回复
flynn刘:
楼主好文,点赞,我觉得海珠的中考实力也不差,而且数据最透明,我会写个海珠区真实中考实力的贴,分析海珠成绩
查看原文
对海珠的了解相对较小,期待刘总海珠的帖子
2017/05/06回复
benson-bb 发表于 2017-05-06 21:48
很快就有人来吹 中考排第6的 天河教育远超越秀 !
如果越秀不作出改变,未来确实很大机会被天河、荔湾追上,但越秀也不断调整政策,而且调整得比较合理,所以其他区想超过越秀还需多加努力了
2017/05/06回复
接下来讲一下越秀第四组
2017/05/07回复
    今年越秀排位表出来,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第四组被大幅度削弱,虽然增加了广大附中的学位,但是却减少了执信和二中的学位,特别是二中的学位,由16年的51个变成了17年的25个。为什么第四组会被削弱呢?
      前文已近说明了个人认为未来各区教育政策不单是针对区内教育现状去,还会因应其他区(竞争对手)去制定。这也是后面我会谈到的大家以后购买或投资学位房、学区房除了要考虑学校和对口小组中学的情况外,还应该考虑该学校或所处小组在教育方面对于该区与其他区的竞争作用的重要性,处于该区与其他主要竞争对手直接竞争的区域的学校,未来可能获得的资源就会更多。
      明白了这个思路,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越秀第四组今年会被大幅度削弱了,个人认为这是因为与第四组地理上接壤,处于相对直接竞争的白云区由于种种原因短时间内还不太可能有超越秀的可能(起码没几个人会因为学位的因素而选择白云区这点大家应该会认同吧)。越秀削弱第四组也侧面印证了越秀自己也认为主要对手中并不包含白云区。
     那么这里又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了,除了加大资源直接“强强对话”的越秀第一组所面对的天河外,越秀另一个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究竟是谁呢?我们再回过头看看第四组少了了学位学位给了谁?解答了这个问题,恐怕就不难推测出答案了吧?
2017/05/07回复
我们看看越秀第四组派位表的变化,再具体分析:
2016年第四组                     2017年第四组                      增减
执信25人                                            10人                      减少15人
二中51人                                             25人                     减少26人
越秀外国语2个班 (约90人)             0个班                    减少2个班(约90人)
广大附中73人                                      109人                   增加36人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到越秀第四组不但减少了执信、二中这样的第一梯队名校学位合共41人,还全部削减了越秀外国语这样的中考平均分处于上升阶段的越秀“明日之星”的整整两个班的差不多过百个学位(越秀外国语2015年中考平均分612,2016年中考平均分632分)。而只是象征式地补充了广大附中36个学位进去。
       可以说越秀第四组整整减少了至少95个优质初中学位,不得不说降幅惊人,那么这些学位又去哪里了呢?究竟哪几组会在越秀第四组的削弱中得益呢?
2017/05/08回复
我们再看看越秀第八组(对应小学东风西、净慧、八一希望),第九组(对应满族、朝天、回民、海珠中、教育路),第十组(对应旧部前、真光、七株榕、大南路、惠福西)、第十一组(养正、铁四、瑶台、沙涌南)的情况:

2016年第八组                                     2017年第八组                      增减
二中75人                                             108人                                   增加33人
越秀外国语2个班 (约90人)             3个班(约135人)               增加1个班(约45人)
三中97人                                             62人                                     减少35人

2016年第九组                                     2017年第九组                      增减
省实25                                                 32人                                     增加7人
二中28人                                             45人                                     增加17人
三中63人                                             97人                                      减少34人

2016年第十组                                     2017年第十组                      增减
省实20                                                 24人                                     增加4人
二中19人                                             24人                                     增加4人
三中50人                                             40人                                      减少10人

2016年第十一组                                     2017年第十一组                     增减
越秀外国语0个班                                    1个班(约45人)                   增加1个班(约45人)

    可以看出越秀2017年派位表上第八到十一组在省实、二中、越秀外国语这些优质学位的数量上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另外,从派位表来看,越秀第八到第十组的三种学位好像减少了,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今天越秀还搞了一个立体学区,主要包含了第八到第十组的朝天、旧部前、八一希望、净慧、回民、满族、海珠中、真光、七株榕、惠福西这些小学,立体校区内的部分学生可以直升三中,这些学位在派位表上是不显示出来的。所以,实际上八到十组三中的学位对比2016年不但没有减少,还有可能有所增加。
      由此可见,越秀第四组的削弱最终的得益者是越秀的第八到第十一组,第四组减少的优质学位绝大部分到了那里。越秀第八组到第十一组的优质学位明显是处于净增长状态。
     而不难看出,第八到十一组又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基本都是处于越秀的西部区域。
     假设直接进一步加强处于越秀东部的第一组是代表了越秀在对天河的竞争中加大了资源的投入,将天河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看待,减少对越秀北部第四组的资源可以看作越秀将白云视为威胁不大的竞争对手的话,那么越秀抽调越秀北部第四组的资源投放到越秀西部,并整合越秀西部现有的优势资源,那么越秀的第二个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不是呼之欲出了呢?
2017/05/08回复
文小猪 发表于 2017-05-08 07:02
楼主分析来分析去,绝大部分都属于猜测,根据已有结果主观性推断可能原因,不是太客观
希望能够加入更多的..
是的,但也是基于客观事实的推测,希望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下面会列举更多的事实来验证这些推论
2017/05/08回复
SHIHUACHUANG:
我们再看看越秀第八组(对应小学东风西、净慧、八一希望),第九组(对应满族、朝天、回民、海珠中、教育路),第十组(对应旧部前、真光、七株榕、大南路、惠福西)、第十一组(养正、铁四、瑶台、沙涌南)的情况:2016年第八组                                     2017年第八组                      增减二中75人                                             108人                                   增加33人越秀外国语2个班 (约90人)             3个班(约135人)               增加1个班(约45人)三中97人                                             62人                                     减少35人2016年第九组                                     2017年第九组                      增减省实25                                                 32人                                     增加7人二中28人                                             45人                                     增加17人三中63人                                             97人                                      减少34人2016年第十组                                     2017年第十组                      增减省实20                                                 24人                                     增加4人二中19人                                             24人                                     增加4人三中50人                                             40人                                      减少10人2016年第十一组                                     2017年第十一组                     增减越秀外国语0个班                                    1个班(约45人)                   增加1个班(约45人)    可以看出越秀2017年派位表上第八到十一组在省实、二中、越秀外国语这些优质学位的数量上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另外,从派位表来看,越秀第八到第十组的三种学位好像减少了,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今天越秀还搞了一个立体学区,主要包含了第八到第十组的朝天、旧部前、八一希望、净慧、回民、满族、海珠中、真光、七株榕、惠福西这些小学,立体校区内的部分学生可以直升三中,这些学位在派位表上是不显示出来的。所以,实际上八到十组三中的学位对比2016年不但没有减少,还有可能有所增加。      由此可见,越秀第四组的削弱最终的得益者是越秀的第八到第十一组,第四组减少的优质学位绝大部分到了那里。越秀第八组到第十一组的优质学位明显是处于净增长状态。     而不难看出,第八到十一组又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基本都是处于越秀的西部区域。     假设直接进一步加强处于越秀东部的第一组是代表了越秀在对天河的竞争中加大了资源的投入,将天河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看待,减少对越秀北部第四组的资源可以看作越秀将白云视为威胁不大的竞争对手的话,那么越秀抽调越秀北部第四组的资源投放到越秀西部,并整合越秀西部现有的优势资源,那么越秀的第二个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不是呼之欲出了呢?
查看原文
   推测越秀设定的第二大竞争对手是谁呢?没错了,根据上面的数据推演出,答案就是荔湾区。
   下面先解答几个问题
   1、有些朋友会问为什么同样是增加了资源配比,却推出了越秀战略设定的第一对手是越秀东部面对的天河,而不是越秀西部面对的荔湾呢?
     打个比喻,越秀第一组是直接“增兵”,而且是增派了大量“执信”这样的皇牌部队过去,明显是一种“进攻态势”,而在越秀西部的部署,只是抽调了越秀北部的“兵力”过去,并且虽然抽调了很多“二中”这样的准皇牌部队,但对于“省实”这样的皇牌部队,只是“意思意思”,并没有大量部署,绝大部分是“越秀外国语”这样的“新生代部队”,以及整合“三中”这样的本身扎根于越秀北部的“地方部队”为主,感觉更像是作出提前防御,适当反击为主。所以这样看来越秀是重视天河稍多于荔湾。
   2、很多朋友会说我之前的分析大多基于假设?
    是的,这点我不否认,但大家有没有考虑到为什么越秀的中部广大地区(包括东山口、大东门以北西门口以东)的派位表并没有太多实际上的大变动,而大幅变动的区域恰恰是越秀与其他区接壤的区域呢?正因为发现了这些有趣的情况,才有了我的假设。
     这里有一个建议,大家在思考学校问题或选择购买学位房、学区房的时候除了实地考察之外,不妨打开地图研究一下,个人经历告诉我,《人民的名义》里面“易学习的十张地图”并不是什么虚构的段子,ZF部门的很多政策、战略布局很多时候就是看着地图定出来的。
  3、按照我的逻辑,为什么越秀没有对南部的对手海珠作出部署啊?海珠不是也很强吗?还有就是越秀削弱第四组不拍白云反击啊?
     海珠的确也很强大,但从越秀的布局来看,个人认为现阶段越秀没有把海珠作为最主要的对手对待。并且,大家不要忘记了越秀在南部与海珠有着一个天然的地理屏障--珠江,还有就是海珠主要对位越秀南部的滨江东一带教育上来讲真的不是海珠的强势地域。况且越秀在南部也没有大幅减少优质学位,维持现状就可以了。
    白云方面,后面会提到越秀削弱第四组的同时其实不是没有防范白云,越秀其实新安插了一个点去遏制白云的发展的。

    接下来跟大家说一些大家可能没有留意到的有趣事情
2017/05/08回复
妞妈:
看到这里呵呵了,越秀外国语怎么能跟广大附中比?广大附这几年是打了鸡血往上走,前四前六都不看在眼里了,直追华附是目标。
查看原文
这里我可能表达的不太好。我解释一下,我所说的象征性的意思是因为执信减少了15人,二中减少了26人,而华侨外国语减少了至少90人。广大附中增加的36人感觉只是为了平衡因为减少了执信、二中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所做的举动,整体上还是减少了该组的优质学位,所以大方向是“减少”,增加只是“象征性的”。
2017/05/08回复
妞妈:
看到这里呵呵了,越秀外国语怎么能跟广大附中比?广大附这几年是打了鸡血往上走,前四前六都不看在眼里了,直追华附是目标。
查看原文
另外,说个题外话,越秀外国语2014年中考平均分是606分,2015是612分,2016是632分,处于稳步提升阶段,而且以各区外国语学校的成绩对比来看,未来越秀外国语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所以未来只要越秀外继续发展,很可能可以发展成为西外一样,建议大家多留意这家学校。
2017/05/08回复




    下面说一个大家可能没有留意到却很有趣的事情:2017年越秀在西部整合了一间学校,有趣的是这所越秀的名校起了个荔湾的校区名字——广州市第七中学(西湾校区)。我之所以说七中起了一个荔湾的校区名字,是有根据的,上面有一个地图(红色标示荔湾西湾路部分,蓝色标示了七中西湾校区所在位置),大家不妨看看西湾路(或者说西湾片区)是属于那一个区的。以至于消息出来的时候在家长帮上很多家长问到这家学校是越秀还是荔湾的?
    明明七中所在的路段是越秀的机务段,旁边也是越秀“大名鼎鼎”的站西路,为什么七中不把这个校区叫做机务段校区、站西校区或者以简单地称为西校区,而偏偏借用了人家荔湾的地理名称,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越秀,你想干什么?呵呵。
     七中的西湾校区由原来的铁四小学和铁二中学合并而来,七中是广州的老牌名校,但大家比较少关注,主要是铁四小、铁二中以前都比较差,很多朋友觉得这次只是挂个七中的牌子“换汤不换药”。
     其实,七中要成立分校区一早就有传闻,“绯闻”最多的是七中和五羊合并,但当时有传闻七中嫌五羊太差,一直不愿意接手。试问如果传闻当真,那么如果铁四、铁二真的“无药可救”,七中会愿意接手?而且,七中一直活跃于越秀东部,这次舍近求远,整合越秀西部的学校,背后会不会隐含了什么有用的信息?同样,就名气和成绩来讲,七中要比培正育才(这里指公立部分)高一个档次,为什么用培正育才整合东部的东环和五羊,而将名气成绩更好的七中用以整合西部学校,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呢?
       下面我将慢慢一一分析
2017/05/08回复
II果果II:
LZ能分析下第5组吗
查看原文
      后面会有对越秀东山口及中部地区的具体分析,先简单说一下个人对第五组的看法,个人认为总体变化不大,比较明显的变化是五羊多了一个班,四十少了两个班,个人认为是一件好事,五羊归入培正,虽然不会那么快出成绩,但是起码有了进步的可能性,而且如果万一进步大呢?所以,总体个人觉得五组在保持现状的情况下增加了发展的潜力
2017/05/08回复
2017/05/08回复
妞妈:
我同意天河是越秀的主要竞争对手,但是荔湾?存疑,从目前形势来看,海珠更有潜力,无论是经济还是投入
查看原文
以GDP的比例及规划的力度来讲,荔湾在教育上的投入其实要比海珠大
2017/05/08回复
希刻劳 发表于 2017-05-08 11:40
想知道第一组的水荫路小学怎么样呢,楼主知道吗?
知道你买了水荫路,买学位房一定要考虑小升初的问题。水荫路所在的第一组很好啊,纠结什么呢?
如果是担心小学的教育质量,我可以告诉你市一级的水荫现在基本和省一级的署小差不多水平,不会差的
2017/05/08回复
SHIHUACHUANG:
[图片][图片]
查看原文
[p=32, null, left]我们再看一下七中西湾今年的招生信息,也会发现一些额外的信息

[p=32, null, left]1.计划:今年初一按七中方式招生,计划招收6个班,除电脑派位班外,另招50个直升生(只面对铁四小学),一个特长生班(合唱、美术、足球、田径、跆拳道、无线电测向项目),两个自主招生班。

[p=32, null, left]2.食宿:学校有食堂,可为师生提供早、中、晚餐;有学生宿舍,可为家校距离较远的学生提供住宿。

2017/05/08回复


    1、说到教育成绩,最重要的无非是“生源”和“师资”两大因素。如果一个地区的生源十分差,估计再好的学校老师都无能为力。同样,如果一个地区的生源再好,没有优秀的老师指导也是出不了成绩的。
     铁四小和铁二中一直都是越秀比较差的学校,但是不是代表这两家学校的生源不行呢?从上面的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距离铁四小和铁二中三公里左右就有荔湾区中考634分的真光北校区和白云区中考660分的桃园中学两家优秀的初中。而且真光北校区和桃园这两家初中获得生源还不是这个片区最好的生源(这个片区最好的生源都到了广雅、西外、真实等更好的学校去了)。
    由此可见,在原铁四小和铁二附近的生源并不差,甚至可以用优秀来形容。我相信这次七中接手前也是有考虑过生源问题,如果觉得生源太差,七中是不会轻易出手,砸自己招牌的。
    生源没有问题师资问题就好解决了,由七中来整合,相信可以很好地解决。
    之前铁四小和铁二差的其中一个很大因素是陷入了恶性循环,因为成绩差,所以大家看不上,因为大家看不上,附近又有那么多更好的学校,成绩好的学生自然都想办法邻区更好的学校去了,越秀在这个片区优秀生源的流失可想而知。
     所以,我推测,这次七中西湾校区的成立第一战略目标就是止住目前这个片区越秀的优秀生源流失到荔湾、白云去这种情况。
2017/05/08回复
猜你喜欢

天河越秀荔湾黄埔海珠:说说这一路的学位房研究和看房之路。

2017年学位房怎么买(中心五区海珠、越秀和天河、荔湾、白云持续更新中)

结合2016年中考成绩分析学位房的中考保底作用及推算三区平均分

看到2016年广州11区小学报名情况后的感想

拿到最权威的数据了,帮大家分析一下各区的教育情况

关于教育部推进学区房改革的个人看法与问题

热点推荐

带娃去大澳渔村 泡水吃海鲜,晒成小黑炭!

小学三年级写作业到11点 真的无法接受

不可思议!在市场被偷走半只鸡!

房子卖不出?还不如装修好继续住

在家用电饭煲煮关东煮 好吃没负担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实现牛腩自由!电饭煲焖腩超省心

三升四,小孩对KET排斥,每天就是看中文书

分享生活#国泰平安

被挑食娃夸爆的午餐!芝士焗南瓜牛肉饭

强降水+8级大风!强劲冷空气已启程!多地高

58送上门的烧鸡 皮脆肉嫩还带竹筒粉

梅花园阿强家吃哭了!记忆中的味道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