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番禺搬到天河,被城里的孩子震撼了!
88006467家有小学生
2008年夏,中考放榜,平时对教育问题不敏感的我破天荒的比较了一下:我们居住的祈福社区里的学校700分之上10几个人,而老公公司楼下天荣中学700分之上50多人,两个学校每级学生数量差不多,而天荣在天河也只是二三类中学,成绩还相差这么多,让我第一次对郊区城里的教学质量的差距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概念。
因为孩子09年秋学期上小学,我们此时也决定了让孩子回城里读书,买了房子落了户口搬回天河,孩子幼儿园最后一个学期也在天河读。才上学一个月多一点,就被城里的孩子震撼了。记得在祈福读幼儿园(就是那个家长排队六天六夜抢学位的幼儿园),那里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非常纯真羞涩,乖巧感觉甚至有点愚钝,每次开放日,能主动表演节目或者大方表现的孩子基本上没有;而上周和孩子亲子游,见识到城里孩子的表现力:孩子班上的一小批男生唱歌、背诗、讲笑话,大方从容,真有点星光四射的感觉,确确实实被震撼了!
后来打听了一下,觉得城里的孩子和郊区孩子的教育还是不同的:
1、竞争力教育:城里幼儿园到中班大班,已经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个有竞争力的学生了,郊区的幼儿园没有;
2、兴趣班,孩子城里幼儿园报的班多,比如孩子现在的班男生女生学钢琴什么的,基本上超过一大半,有几个男孩子还在星海音乐厅做过表演;祈福幼儿园孩子班上好像没有几个男生学的,仅有几个女生学;
3、知识面:城里的孩子很多感觉见多识广的感觉,大方活跃;郊区的孩子则单纯率真,哪知道这么多东西啊;
还有就是,为什么华阳、华景、陶育路、天府路这些小学这两年上升得这么快,看到这些孩子和那些家长我明白了,这些以高素质移民家庭后代为主体的小学,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怎么可能成绩不好呢?
其实,从内心来说,我觉得祈福孩子的幼稚单纯更可爱些,但是比较一下升学成绩我又不得不有些矛盾!不知道其他妈妈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3-30 10:07 编辑 ]
2009/03/30
全部回帖
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社会和很大一部分家长衡量孩子的指标体系是单一的,所以才有所谓“精英教育”的提法。其实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证明,一个人的成功标准将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看看大把找不到工作的本科生、研究生,你就会发现当所有的人把希望寄托在这座独木桥上是多么的危险。
2009/03/31回复

candyxiao020:
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社会和很大一部分家长衡量孩子的指标体系是单一的,所以才有所谓“精英教育”的提法。其实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证明,一个人的成功标准将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看看大把找不到工作的本科生、研究生,你就会发现当所有的人把希望寄托在这座独木桥上是多么的危险。
查看原文:)
2009/03/31回复

越桐妈:
早上刚看了<读者>中的一篇文章, 里面的一句话甚是精辟: 如果我还给孩子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那么我就毁了他的成年!" 落款是一位中国妈妈
查看原文个人不认同这句话。
快乐无忧的童年时光,是每一个人心底里的永远的温暖;在日后成长的阵痛中,童年的快乐一次又一次的温暖我们,让我们相信所有的痛苦都只是过程,终点仍然是美好,让我们有勇气走向美好的未来。
每一个人,童年只有一个,不要让孩子长大以后,回忆起来,找不到童年的任何乐趣。那样即使成功了的人生也毫无乐趣可言。
[ 本帖最后由 九月微凉 于 2009-3-31 09:51 编辑 ]
快乐无忧的童年时光,是每一个人心底里的永远的温暖;在日后成长的阵痛中,童年的快乐一次又一次的温暖我们,让我们相信所有的痛苦都只是过程,终点仍然是美好,让我们有勇气走向美好的未来。
每一个人,童年只有一个,不要让孩子长大以后,回忆起来,找不到童年的任何乐趣。那样即使成功了的人生也毫无乐趣可言。
[ 本帖最后由 九月微凉 于 2009-3-31 09:51 编辑 ]
2009/03/31回复

XiaoLu妈妈:
自从上了MW,发现这里有很多重视教育的孩子家长,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也感到了不少的压力
8
查看原文
同感
2009/03/31回复

越桐妈:
早上刚看了<读者>中的一篇文章, 里面的一句话甚是精辟: 如果我还给孩子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那么我就毁了他的成年!" 落款是一位中国妈妈
查看原文感觉说这句话的这个妈妈绷得太紧,不能认同
2009/03/31回复

candyxiao020:
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社会和很大一部分家长衡量孩子的指标体系是单一的,所以才有所谓“精英教育”的提法。其实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证明,一个人的成功标准将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看看大把找不到工作的本科生、研究生,你就会发现当所有的人把希望寄托在这座独木桥上是多么的危险。
查看原文说得不错
2009/03/31回复

偶都在犹豫中,哎,怎么办呀,都是为人父母的,国家的教育资源分配也太成问题了,想在郊区让孩子生活得轻松一点,可小的时候轻松,长大就要受累呀!做人难呀
2009/03/31回复

欣慰的妈妈:
深夜还守在这儿一口气读完了这个好贴,因为它可以让我再次认真的思考对女儿未来的教育。究竟怎样教育孩子才成功?其实父母的爱都是一样的,因为父母自身对教育的认知的不同,我们身上的东西总是会不自觉地影响到下一代,因为早期我们是在替孩子做出教育方式的选择。所以不用太多的去跟别人比较,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大的影响是家庭而不是学校,因为家庭的影响是持续的,而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不会持续一样,所以我们要坚信孩子会成为你希望的那种人,因为我们会持续不断的把自己的观念付诸实践。我自己因为自小没怎么努力但是成绩总是还可以,一直在父亲的赞许中生活,因此现在的我比较自信乐观,也敢于选择。因此我只希望我的女儿以后能成为一个身体健康,懂得爱护自己,能乐观的驾驭生活的人,因为至于成就,永远都没有标准,快乐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最高标准。我没有让女儿早教,但是我愿意放弃好的工作做了两年的全职妈妈,那是因为我对教育的认知就是尽可能让自己好的情绪状态去培养女儿乐观的天性,并且在快乐中让她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总结,想必这样以后的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其实成绩只是表象的结果,但不是根本的目的。如果一个人优秀,大部分成绩也不会很差,但是优秀的高材生也有很多后期表现不怎么样的。赫赫,随意说了几句,只是讨论而已。
查看原文对欣慰妈妈的意见比较赞同,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言传身教是孩子的良师,但是当孩子慢慢长大时,在孩子还没有很好的判断能力时,希望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培养良好的品质,其实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一个品质教育。但是真的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想法,孩子小就希望他能开开心心,大一点就希望学有所成。作为家长真的是孩子就是父母的一片天。
2009/03/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