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的角度,我同意楼主的观点,近期的行情和入市判断,我同意demi的观点。
作为最迫切要买房的刚需,我也想说说我对房价的一点看法。
一是关于买房防通胀的问题,貌似除了刚需论,这是近来最坚挺地入市理由了。大家是否真的因为这个考虑去买房,我不得而知,但是,是不是应该买房防通胀,我觉得有待商榷。
我的前提假设是,整体的物价水平就像房价一样,是政府控制的。政府不愿看到物价飞涨就像现在不愿看到房价大跌一样。所以,可能会有一定的通货膨胀,但绝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恶性通货膨胀,如果社会稳定都出问题的话,那就啥也不用说了。不过,真到那时候,恐怕囤房子也用处不大,不如硬通货来的可靠。毕竟房子不能换吃换喝,跑起路来还不能带走:)所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就是,真正会大量侵蚀掉大家财富的情况不大可能出现。轻度的通货膨胀对大家的生活影响并不大。08年上半年就出现了食品价格普涨的局面,也未见得就要买房子来抵御吧。
而现在或近期买房,实际上的确是支付了高房价。这里的高不是跟未来比,是跟过去比,跟通行的理论评价指标比。
高了多少呢?以我自己看房的经验来看,同样一套房,高了5到15万不等(总价60-80万之间的房子)。举例而言,我去年看过骏景一套74方的两房,朝北,三楼,叫价56万,今年4月,同样大小、间隔的房子,已经叫价65到68万了。特别是最近两个月,升的非常快,同样的大小、间隔,朝向,3月实际成交价76万,4月报价已经是86万了,而且3月那套是6楼,4月是2楼。是不是非理性的暴涨,我想大家自有判断了。
跟理论值比,我就不献丑了,什么收入房价比、租金收入比,很多报道都说了,得出的结论也基本一致,中国的房价太高了。
跟未来相比,高不高?这不好说,要看是放在多长的时间维度里来比了。如果要跟10后的房价相比,我相信现在的价钱绝对值肯定比10后的低。但如果要跟两年后,或者三年后的比,这就难说了。最活生生的例子,08年年底的房价比07年低。房价并不会只升不降,特别是经济和房价都波动很大的时候。这样的说法不是与各大媒体、各个砖家给自住买家,不要考虑房价高低,只要能承受就出手的建议不谋而合了?我不这样认为。相比起投资性质的置业,自住买家固然可以对价钱的敏感性放低些,但这也不能完全脱离了目前的行情来看。就好比说,一个价值投资者,想长期持有某股票,当他知道6000点会崩盘的情况下,还会在5800点的高位买进吗?再有价值,也要考虑成本啊。对于自住的买家,虽不图以后卖房赚钱,但就因为一波莫名奇妙的行情,就把好不容易攒下的一点辛苦钱贡献给了开放商或者二手房东,值得吗?
二是啥时候出手的问题。
说这么多的结论是,刚需,别着急,再看看吧,等行情明朗些了再下手不迟。现在这个时候,是最差的买房时机!如此高位的房价要再往上涨,只会加速崩盘。当然,这也不是好结果,政府不会眼看着不理的,不到崩盘就会给房市降温,房价就下来了。相反,如果房价下跌,就更应该等等,不用赶几个月的早把几年的积蓄陪上。最不济的情况是稳在现在的价格上,那晚几个月买也没啥大损失,您说是不是~
房价往上走,租金往下跌
24509246房产楼市
非常困惑.......
很多中介也说经济危机,以前的高价房是国际友人租得多,年前走了一批,现在来的新一批租金基本整体下跌1-2成,房价这2月暴涨1-2成,基本上1年多阴跌下来的价格又瞬间收复失地
看不懂的楼市,之前07暴涨还伴随经济过热,房价和租金齐飞尚可理解为刚需加投资看好未来,现在出现的倒挂意味着什么?实体经济萎缩,特定投资产业却一头热?说明中央的4万亿都流到哪里去了?对民生和实体经济放一边,为了眼前的保八,更加刺激已经过热和不健康的产业?饮鸩止渴?
2009/05/13
全部回帖
问:请问各位专家,你们对房市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时寒冰答:当房屋作为居住需求即消费需求时,决定房价的是居民的实际购买力,通常用房价与家庭可支配收入比来表示。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一个地区的住房 平均价与家庭年平均收入的比值。比值越高,说明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越低;比值越小,说明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越高。
当房屋作为投资需求时,决定房价的力量是房屋租金,国际上通常用租售比来表示。所谓租售比是指每平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米建筑面积房价之间的比 值。国际上衡量房产运行良好的租售比一般标准为1:200-1:300。而目前我国的房价远远超出国际警戒线。以北京为例,其租售比基本是在 1:500-1:700这个范围之内。不少人所购买的房屋如果用于出租还不足以偿还银行利息,甚至在房屋快报废时还不能收回投资。这说明,房屋的投资价值 是非常低的。
当房屋作为投机需求时,取决于买进者除去费用后能够获得的价差,而这往往由预期决定,即在预期房价上涨时,投机需求大增,反之,则下降。
时寒冰答:当房屋作为居住需求即消费需求时,决定房价的是居民的实际购买力,通常用房价与家庭可支配收入比来表示。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一个地区的住房 平均价与家庭年平均收入的比值。比值越高,说明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越低;比值越小,说明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越高。
当房屋作为投资需求时,决定房价的力量是房屋租金,国际上通常用租售比来表示。所谓租售比是指每平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米建筑面积房价之间的比 值。国际上衡量房产运行良好的租售比一般标准为1:200-1:300。而目前我国的房价远远超出国际警戒线。以北京为例,其租售比基本是在 1:500-1:700这个范围之内。不少人所购买的房屋如果用于出租还不足以偿还银行利息,甚至在房屋快报废时还不能收回投资。这说明,房屋的投资价值 是非常低的。
当房屋作为投机需求时,取决于买进者除去费用后能够获得的价差,而这往往由预期决定,即在预期房价上涨时,投机需求大增,反之,则下降。
2009/05/14回复
问:请教第二位专家,中国房价究竟是谁说了算:政府、房企、专家,抑或百姓
时寒冰答: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权力与资本的结合非常紧密。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是扭曲的,政府与开发商等既得利益集团长期操纵价格,鱼肉购房者,但这种操纵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突破临界点,价格仍将由购买力决定,将实现理性回归。
时寒冰答: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权力与资本的结合非常紧密。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是扭曲的,政府与开发商等既得利益集团长期操纵价格,鱼肉购房者,但这种操纵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突破临界点,价格仍将由购买力决定,将实现理性回归。
2009/05/14回复
.问:如何看广州15条?
牛刀答:粤15条在这次小阳春中,助长了楼市的投机行为,将老百姓逼出了市场,这看上去是坏事,其实也是好事:一,香港炒家和境外炒家没来,表明周边市场 因金融风暴,已经丧失了在珠三角炒楼的能力;二是一些有背景的大炒家已经出逃,仅深圳三月份就在二级市场出逃了100亿,表明他们本身对后市是看空的;三 是楼市假象正在被揭开,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看清了成交量上升的本质问题,现在只要成交量上不去,房价就会重新回归。
开发商不把中国经济逼上绝路是死不甘心,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真实市场状态告诉大家。
牛刀答:粤15条在这次小阳春中,助长了楼市的投机行为,将老百姓逼出了市场,这看上去是坏事,其实也是好事:一,香港炒家和境外炒家没来,表明周边市场 因金融风暴,已经丧失了在珠三角炒楼的能力;二是一些有背景的大炒家已经出逃,仅深圳三月份就在二级市场出逃了100亿,表明他们本身对后市是看空的;三 是楼市假象正在被揭开,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看清了成交量上升的本质问题,现在只要成交量上不去,房价就会重新回归。
开发商不把中国经济逼上绝路是死不甘心,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真实市场状态告诉大家。
2009/05/14回复
问:很好的活动,希望以后多多举行。请问两位老师,未来几年二三线城市的房价走势如何。
时寒冰答:如果经济环境维持现状,房价下跌;如果发生通货膨胀,房价横盘;如果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房价上涨。总体而言,由于现在的房价中包含着较多泡沫,即使发生通货膨胀,房价的名义价格出现上行,实际价格也是向下的。
时寒冰答:如果经济环境维持现状,房价下跌;如果发生通货膨胀,房价横盘;如果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房价上涨。总体而言,由于现在的房价中包含着较多泡沫,即使发生通货膨胀,房价的名义价格出现上行,实际价格也是向下的。
2009/05/14回复
问:房价如何才能改变趋势?
辣姜答:房价从根本上改善,要从开发商的良知和责任改变开始,我今天在电台对一个同台做节目扬言在商言商的开发商说:缺失了民生责任,缺失了商业道德底线,你赢得了整个世界又会怎样?
辣姜答:房价从根本上改善,要从开发商的良知和责任改变开始,我今天在电台对一个同台做节目扬言在商言商的开发商说:缺失了民生责任,缺失了商业道德底线,你赢得了整个世界又会怎样?
2009/05/14回复
问:通胀的预期与房价深幅回调的预期是否矛盾?这问题最好能由寒冰老师回答!
时寒冰答:通胀之下,房价本来应该涨的,但是,房价提前完成了上涨过程,累积了大量的泡沫,除非发生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抵消了房价中的泡沫,否则,小的通货膨胀不足以抵消泡沫,房价也难以真正上涨。
时寒冰答:通胀之下,房价本来应该涨的,但是,房价提前完成了上涨过程,累积了大量的泡沫,除非发生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抵消了房价中的泡沫,否则,小的通货膨胀不足以抵消泡沫,房价也难以真正上涨。
2009/05/14回复
liyifan:
那时候7-8K已经是绝对的豪宅了,不象现在,7-8K一个顶楼的楼龄超20年的房改砖混都要大呼厚道去抢。
查看原文那时候锦城是8000-9000左右吧
2009/05/14回复
liyifan:
4年前买任何一套都是对的没买到如今楼价翻倍的房子反而是你的眼光问题了
查看原文6年前是最低点,那时候刚刚房改完,很多人将房改房上市,不到3K就可以买越秀的房改房了。不过,觉得越秀的房子太旧,像贫民区,没买,迟了两年才出手,房价涨了2K
我也觉得现在买越秀都是对的,不过要选好地段
[ 本帖最后由 anning_zs 于 2009-5-14 17:47 编辑 ]
我也觉得现在买越秀都是对的,不过要选好地段
[ 本帖最后由 anning_zs 于 2009-5-14 17:47 编辑 ]
2009/05/14回复
幸福的耗子王:
宏观的角度,我同意楼主的观点,近期的行情和入市判断,我同意demi的观点。 作为最迫切要买房的刚需,我也想说说我对房价的一点看法。 一是关于买房防通胀的问题,貌似除了刚需论,这是近来最坚挺地入市理由了。大家是否真的因为这个考虑去买房,我不得而知,但是,是不是应该买房防通胀,我觉得有待商榷。 我的前提假设是,整体的物价水平就像房价一样,是政府控制的。政府不愿看到物价飞涨就像现在不愿看到房价大跌一样。所以,可能会有一定的通货膨胀,但绝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恶性通货膨胀,如果社会稳定都出问题的话,那就啥也不用说了。不过,真到那时候,恐怕囤房子也用处不大,不如硬通货来的可靠。毕竟房子不能换吃换喝,跑起路来还不能带走:)所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就是,真正会大量侵蚀掉大家财富的情况不大可能出现。轻度的通货膨胀对大家的生活影响并不大。08年上半年就出现了食品价格普涨的局面,也未见得就要买房子来抵御吧。 而现在或近期买房,实际上的确是支付了高房价。这里的高不是跟未来比,是跟过去比,跟通行的理论评价指标比。高了多少呢?以我自己看房的经验来看,同样一套房,高了5到15万不等(总价60-80万之间的房子)。举例而言,我去年看过骏景一套74方的两房,朝北,三楼,叫价56万,今年4月,同样大小、间隔的房子,已经叫价65到68万了。特别是最近两个月,升的非常快,同样的大小、间隔,朝向,3月实际成交价76万,4月报价已经是86万了,而且3月那套是6楼,4月是2楼。是不是非理性的暴涨,我想大家自有判断了。跟理论值比,我就不献丑了,什么收入房价比、租金收入比,很多报道都说了,得出的结论也基本一致,中国的房价太高了。跟未来相比,高不高?这不好说,要看是放在多长的时间维度里来比了。如果要跟10后的房价相比,我相信现在的价钱绝对值肯定比10后的低。但如果要跟两年后,或者三年后的比,这就难说了。最活生生的例子,08年年底的房价比07年低。房价并不会只升不降,特别是经济和房价都波动很大的时候。这样的说法不是与各大媒体、各个砖家给自住买家,不要考虑房价高低,只要能承受就出手的建议不谋而合了?我不这样认为。相比起投资性质的置业,自住买家固然可以对价钱的敏感性放低些,但这也不能完全脱离了目前的行情来看。就好比说,一个价值投资者,想长期持有某股票,当他知道6000点会崩盘的情况下,还会在5800点的高位买进吗?再有价值,也要考虑成本啊。对于自住的买家,虽不图以后卖房赚钱,但就因为一波莫名奇妙的行情,就把好不容易攒下的一点辛苦钱贡献给了开放商或者二手房东,值得吗?二是啥时候出手的问题。说这么多的结论是,刚需,别着急,再看看吧,等行情明朗些了再下手不迟。现在这个时候,是最差的买房时机!如此高位的房价要再往上涨,只会加速崩盘。当然,这也不是好结果,政府不会眼看着不理的,不到崩盘就会给房市降温,房价就下来了。相反,如果房价下跌,就更应该等等,不用赶几个月的早把几年的积蓄陪上。最不济的情况是稳在现在的价格上,那晚几个月买也没啥大损失,您说是不是~
查看原文耗子发言得很用心
其实我并不是幻想房价在一轮政府银行的过度参与炒热后会打回原形,只是觉得这轮行情来得太突然,太莫名其妙,一下背离了原来缓慢下降的常规轨道,之前之所以跌是因为大家对经济大环境的悲观,再加上股票市场的低迷,一时间一资金为命脉的过度扩张的房地产市场风声鹤唳,中介行也门可罗雀,这个时候大众的观望心态和对房价的反思质疑掐住了KFS的咽喉,心理博弈中 ,拿了太多超额利润的KFS有点底气不足,王石黄文仔也放出降价的风声(这恰好说明了这个价格的水分之大,要降完全没问题)让他们开始以各种形式进行促销。然后年后政策出台,以深圳为龙头的房市开始出现回暖,节后特别是4月起,房价突然伴随着“刚需论”“通胀论”和股市新轮行情以及国家资本市场的松绑爆涨,而与之无法想适应的是国际国内经济市场没有实质性的回暖,居民正常收入有减无增,失业倒闭情况还在扩展,广交会冷淡,租金水平下滑.......,让我不得不疑惑这个时候跷蹊的涨价是投机行为的一次集体炒作,许多刚需和小有积蓄的中产也随着卷入其中,集体起舞......,一次能量的释放。然后呢,这波资金释放后呢,谁来继续扛这个价格?与经济状况继续背离下去?
正如老鼠王说的,这是个小波峰,合理健康的走势是适当回调(基于国家不想跌得太猛的考虑估计回调空间有限),购买力又被掠夺了一次,接下来对购房者的最坏不过就维持现状,总的来说近2-3年我是看跌多过看涨的,如果再涨资产又一次被加速集中在特定行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危害肯定比保八更大。
其实我并不是幻想房价在一轮政府银行的过度参与炒热后会打回原形,只是觉得这轮行情来得太突然,太莫名其妙,一下背离了原来缓慢下降的常规轨道,之前之所以跌是因为大家对经济大环境的悲观,再加上股票市场的低迷,一时间一资金为命脉的过度扩张的房地产市场风声鹤唳,中介行也门可罗雀,这个时候大众的观望心态和对房价的反思质疑掐住了KFS的咽喉,心理博弈中 ,拿了太多超额利润的KFS有点底气不足,王石黄文仔也放出降价的风声(这恰好说明了这个价格的水分之大,要降完全没问题)让他们开始以各种形式进行促销。然后年后政策出台,以深圳为龙头的房市开始出现回暖,节后特别是4月起,房价突然伴随着“刚需论”“通胀论”和股市新轮行情以及国家资本市场的松绑爆涨,而与之无法想适应的是国际国内经济市场没有实质性的回暖,居民正常收入有减无增,失业倒闭情况还在扩展,广交会冷淡,租金水平下滑.......,让我不得不疑惑这个时候跷蹊的涨价是投机行为的一次集体炒作,许多刚需和小有积蓄的中产也随着卷入其中,集体起舞......,一次能量的释放。然后呢,这波资金释放后呢,谁来继续扛这个价格?与经济状况继续背离下去?
正如老鼠王说的,这是个小波峰,合理健康的走势是适当回调(基于国家不想跌得太猛的考虑估计回调空间有限),购买力又被掠夺了一次,接下来对购房者的最坏不过就维持现状,总的来说近2-3年我是看跌多过看涨的,如果再涨资产又一次被加速集中在特定行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危害肯定比保八更大。
2009/05/14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