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
作为一名老师,对于全托,我是这样看的
85262542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想想我们小时候哪里有全托的?天天晚上都要回家和父母在一起的。很温馨很热闹的感觉!
难道我们的自理能力就不强了吗?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我的自理能力是不一般地强!这些都是父母教出来的,不是幼儿园里面学到的。
要说现在师资力量是比以前强了很多,但是感情呢?在幼儿园里是要和孩子有感情交流的,有哪个老师在工作了几千个工作日后依然有父母对待孩子的那份耐心、关心和爱心?
好几个同事对我说,以后你小孩能不送全托尽量不要送全托,这是我们的经验之谈!
当然,也有小孩很适应全托的,但是据我所了解,非常适应全托的小孩很多都是因为在家里得不到相应的足够的爱!
还好,我老公坚决不希望把小孩送到全托!这一点上我俩达成了共识!
难道我们的自理能力就不强了吗?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我的自理能力是不一般地强!这些都是父母教出来的,不是幼儿园里面学到的。
要说现在师资力量是比以前强了很多,但是感情呢?在幼儿园里是要和孩子有感情交流的,有哪个老师在工作了几千个工作日后依然有父母对待孩子的那份耐心、关心和爱心?
好几个同事对我说,以后你小孩能不送全托尽量不要送全托,这是我们的经验之谈!
当然,也有小孩很适应全托的,但是据我所了解,非常适应全托的小孩很多都是因为在家里得不到相应的足够的爱!
还好,我老公坚决不希望把小孩送到全托!这一点上我俩达成了共识!
2010/08/17回复

细心的老师,吃老师这么一说,感觉的到您是一个非常尽责,并关爱学生的老师。
现在教育问题本来就是一大难题,很多父母所烦恼的也并不是不实际的,现实生活就是逼的人处处为难。
我也是一个妈妈,宝宝快3岁,我也工作很忙,经常要出差,所以时间也很少,宝宝原本是外公外婆带着,后来也没时间,现在幸好还有姨妈帮忙接送一下,一般我不出差一定也会送她上园。
也时常想换个闲点的工作,能多点时间照顾她,教育她,但生活、工作,并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只能说我们父母都要尽力,但我们这些父母真的是希望能得到孩子、老师、家人,所有人的体谅。又想照顾好孩子,又想能承担孩子抚养事宜,能两全的家庭有,但必尽不能两全的是大数啊。现在的父母太不容易了。
现在教育问题本来就是一大难题,很多父母所烦恼的也并不是不实际的,现实生活就是逼的人处处为难。
我也是一个妈妈,宝宝快3岁,我也工作很忙,经常要出差,所以时间也很少,宝宝原本是外公外婆带着,后来也没时间,现在幸好还有姨妈帮忙接送一下,一般我不出差一定也会送她上园。
也时常想换个闲点的工作,能多点时间照顾她,教育她,但生活、工作,并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只能说我们父母都要尽力,但我们这些父母真的是希望能得到孩子、老师、家人,所有人的体谅。又想照顾好孩子,又想能承担孩子抚养事宜,能两全的家庭有,但必尽不能两全的是大数啊。现在的父母太不容易了。
2010/08/17回复

多谢这么有心的好老师,学习了,以后我是不会把小孩全托的,见不到孩子自己不放心,小孩子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安全感的,专家说5岁前最好每天都能与自己的小孩见到面,让小孩有安全感。
2010/08/17回复

。《哈佛女孩刘亦婷》里的妈妈是一名编辑,工作非常忙碌,可是她时刻都不放松对孩子的早教工作,当然,有些行为在我们看来,是过分了。我最深印象的是她每天下班都骑自行车接送孩子,回到家仍然家务缠身,可是她仍然利用骑自行车、干家务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说说今天发生的新闻,在倾听的同时,及时排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同时锻炼孩子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试想一下,如果每天都能跟孩子进行及时的沟通,在循循善诱下,孩子的心扉能不向我们敞开吗?
这段话好象就是在说我,我现在也是每天上下班接送孩子到带他的阿姨家,来回的路上我都跟他聊天,教他很多知识。
突然感觉自己也很伟大,哈哈。
我是极力反对全托的。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首先,我就不舍得。
这段话好象就是在说我,我现在也是每天上下班接送孩子到带他的阿姨家,来回的路上我都跟他聊天,教他很多知识。
突然感觉自己也很伟大,哈哈。
我是极力反对全托的。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首先,我就不舍得。
2010/08/17回复

我都认为再好的老师都比唔上一对好父母。我自己曾经都犯过类似毛病,成日以忙做借口,将女女推俾老师照顾。但后来发现,即时老师再好,至少系女女心目中都唔够妈咪好,女女学习心情系消极的!后来我意识到呢个错误,每日坚持抽时间陪下女女玩,陪女女练琴。而家女女比以前活泼开朗左,学习仲越来越积极!
2010/08/17回复

同意、我做幼儿老师几年 看到过一些很小的小孩全托、很可怜的, 这样会影响小孩的性格,而且不是每个幼儿老师都是那么有赖心。所以爸爸妈妈们不要只忙着工作忘记自己宝贝,宝贝们才是最重要的
[ 本帖最后由 Kyyingzi 于 2010-8-17 16:49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Kyyingzi 于 2010-8-17 16:49 编辑 ]
2010/08/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