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利弊。
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对于上幼儿园,我基本不会去执行把孩子送“全托”。
作为一名老师,对于全托,我是这样看的
85261542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4岁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现在人好厉害
2009/11/19回复

羚菲菲:
就等我举个例子:有两个家庭人,他们希望宝宝学会游泳。一家人的办法,社会竞争太激烈,不要太纵容小孩,于是把小孩丢水里,让他挣扎痛苦,小孩一开始哭啊哭,挣扎和哭闹没有作用。最后宝宝为了生存不得已学会了游泳,于是这家人就说,看,我这办法是对的,小孩的适应力是很强的,j就是要锻炼小孩的独立性,小孩很快很早就学会游泳了。而且这样大人也方便,不麻烦。另外一个家庭的作法是,他们不着急,也不激进,每个星期抽时间,陪宝宝一起游泳,托着宝宝腹部,慢慢的教他划水,这样宝宝学的很慢,但是没有关系,家长都有足够的耐心陪着宝宝一天一天的进步,最后这个宝宝也学会了游泳,不过用了比较长的时间。结果就是,两个家庭的宝宝都学会了游泳,但是区别在哪里呢第一个家庭的宝宝学会了游泳,但是今后确不喜欢游泳,因为他觉得游泳给他带来的是恐惧的回忆,觉得游泳是让他不开心的事情,除非是父母必须要他去,然而自己却不会主动而且喜欢去。第二个家庭的宝宝也学会了游泳,不过他用的时间长一点,但是他今后确非常喜欢游泳,他觉得游泳是让他觉得愉快的事情,还有父母一起快乐的时光的回忆。从此后爱上游泳,且作为一种乐趣延续。你们觉得今后这两个家庭的孩子,哪个在游泳方面会更有成就一点。第一个小孩,虽然学的早,学的快,但是他已经对游泳感到厌倦和恐惧,今后如果没有父母的督促,能主动游泳的机会不大。第二个小孩学的晚且学的慢,但是他觉得游泳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今后就算没有父母的陪同和督促,相信也会自己主动去游泳。我觉得这个例子对送幼儿园的的道理差不多,为什么有人对上学读书会觉得厌倦,是不是对开始的强迫性有关,没错,到最后宝宝都会适用。问题是应该让宝宝愉快的上学,让他留下美好的回忆,觉得上学的好的事情。还是让宝宝觉得上学是令人觉得不开心的事情,因此感到厌倦。[ 本帖最后由 羚菲菲 于 2009-11-16 22:48 编辑 ]
查看原文很受启发
2009/11/19回复

学习,严重同意!
2010/05/16回复

我觉得大人没有任何理由送孩子全托.说什么工作忙?说什么没有人带?这都看你怎么取舍.
如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
就想吃饭睡觉上厕所一样,难道忙了就不做这些吗?
真正陪伴孩子,拥有孩子的时间其实很短很短.一定要珍惜.
如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
就想吃饭睡觉上厕所一样,难道忙了就不做这些吗?
真正陪伴孩子,拥有孩子的时间其实很短很短.一定要珍惜.
2010/05/17回复

又在打老贴了。呵呵
即便是送了全托,孩子还是最受父母的影响,我还是执着的相信,楼主所以提到的上了小学问题多的且又是全托的孩子,她们的父母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全托日托各有利弊,但是不要过于扩大幼儿园对孩子影响,忽略了家长自身的影响
即便是送了全托,孩子还是最受父母的影响,我还是执着的相信,楼主所以提到的上了小学问题多的且又是全托的孩子,她们的父母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全托日托各有利弊,但是不要过于扩大幼儿园对孩子影响,忽略了家长自身的影响
2010/05/17回复

我是楼主,老贴又翻上来了,呵呵。
孩子进幼儿园快一年了,我还是坚定地觉得,日托更能让我们夫妻俩体验到做父母的幸福,我们甘愿付出自己的时间,陪伴孩子走好成长的每一步。
孩子成长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微小的细节,是需要父母及时关注的。
每晚,接孩子回来以后,我会通过各种契机详细地询问他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状况,从中发现值得发扬鼓励的行为,需要马上纠正的心理偏差、行为偏差。而这些教育的契机、亲子的关系是每逢周三和周五才回来的全托孩子无法比拟的。
而且,每天去接送孩子时,因为要上班,我通常都是第一个送进去,最后一个接走,借这些机会也能与老师很好地沟通。孩子的3位老师都让我很满意:温柔、专业、循循善诱、公正、教育及时......儿子在幼儿园活得很快乐,在幼儿园各个主题的学习中去寻找春天、感恩父母、模拟超市、组建“娃娃餐厅”、布置“汽车城”,每个星期我都会上幼儿园的网站和班级公告了解主题活动的进展,每天晚上回家,我都会了解孩子白天的进展情况,孩子在紧密的家校合作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时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这是一种情感投资,更是父母生涯中的一种情感体验,一种珍贵的财富。因为它是一去不复返的。
所以说,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看自己的取舍吧,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
不过,在有些帖子里面看到有些家长为了能进名气大的幼儿园,虽然住得远,也宁愿全托,有点心疼这些孩子。

孩子进幼儿园快一年了,我还是坚定地觉得,日托更能让我们夫妻俩体验到做父母的幸福,我们甘愿付出自己的时间,陪伴孩子走好成长的每一步。
孩子成长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微小的细节,是需要父母及时关注的。
每晚,接孩子回来以后,我会通过各种契机详细地询问他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状况,从中发现值得发扬鼓励的行为,需要马上纠正的心理偏差、行为偏差。而这些教育的契机、亲子的关系是每逢周三和周五才回来的全托孩子无法比拟的。
而且,每天去接送孩子时,因为要上班,我通常都是第一个送进去,最后一个接走,借这些机会也能与老师很好地沟通。孩子的3位老师都让我很满意:温柔、专业、循循善诱、公正、教育及时......儿子在幼儿园活得很快乐,在幼儿园各个主题的学习中去寻找春天、感恩父母、模拟超市、组建“娃娃餐厅”、布置“汽车城”,每个星期我都会上幼儿园的网站和班级公告了解主题活动的进展,每天晚上回家,我都会了解孩子白天的进展情况,孩子在紧密的家校合作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时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这是一种情感投资,更是父母生涯中的一种情感体验,一种珍贵的财富。因为它是一去不复返的。
所以说,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看自己的取舍吧,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
不过,在有些帖子里面看到有些家长为了能进名气大的幼儿园,虽然住得远,也宁愿全托,有点心疼这些孩子。
2010/06/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