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对于全托,我是这样看的
85198542幼儿园早教
全托过的孩子,虽然自理能力比较强(但是,其实一上小学,所谓的自理能力就大部分打回原形了,这是家访中不少家长亲口证实的。)但是无一例外地害怕孤独,这是好多全托过的学生,给我的回答。有的生性内向甚至脾气急躁的孩子确实会在幼儿园时代就开始存在心理问题。
三年前,出于兴趣,我做了一个课题研究,在观察和调查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小学,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大部分是全托过的孩子,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把事情憋在心里,不会倾诉、不懂得发泄(其实负面情绪也是需要发泄的,哪怕是大喊、捶墙、丢纸团......在幼儿园,确实没那么多的老师、阿姨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细腻的内心。3岁到7岁是建立安全感和亲情的关键时候,再好的老师绝对胜不过一对好父母,这个时候,你获得了孩子的心,将来的教育将会轻松百倍。
自己生了孩子以后,我发现,晚上这么宝贵的亲子时间、早教时间,把孩子丢在幼儿园,真是无法想象。《哈佛女孩刘亦婷》里的妈妈是一名编辑,工作非常忙碌,可是她时刻都不放松对孩子的早教工作,当然,有些行为在我们看来,是过分了。我最深印象的是她每天下班都骑自行车接送孩子,回到家仍然家务缠身,可是她仍然利用骑自行车、干家务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说说今天发生的新闻,在倾听的同时,及时排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同时锻炼孩子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试想一下,如果每天都能跟孩子进行及时的沟通,在循循善诱下,孩子的心扉能不向我们敞开吗?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将来孩子在青春期中遇到了困惑,自然能有倾诉的对象,作为父母,我们也能很好地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看了太多的个案,接触了太多迥异的个体,我深深感受到:其实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很多是在学龄前就已种下了根源,进而在小学时代孩子经历第二个反叛期——8岁时开始反抗,因为我们都知道,其实中年级,尤其是三年级,是最最最难教的。低年级时孩子不会爆发太多问题,因为翅膀不够硬。中年级胆子大了,认识社会了,自然敢拌嘴、敢发脾气、敢与家长老师对抗了,各种心理问题也在一瞬间爆发。
当然,女孩会相对乖巧,懂得忍,懂得把事情放在心里,这往往又会让家长以为,自己的孩子更乖,很听话,殊不知,听话的背后,孩子真的没有心理问题?
每次新接班家访时,我总会跟家长拉家常,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以更好了解孩子,每次问到关于全托的问题,不少家长总会愤愤地说到:没办法,老人家怎么都不愿带,自己工作又忙,经常出差加班,没法保证孩子的接送和抚育;甚至还有不少对现阶段孩子存在问题进行思索时,往往会扯回不该让孩子全托这个话题。
因而,我真的建议,能不全托不要全托,实在没办法要全托,周三一定一定一定要接回来。尽可能把孩子晚上在幼儿园的时间缩短至三晚。再好的老师绝对胜不过一对好父母。我自己做老师,也是这样告诫父母的。
2009年5月29日更新:
看了不少发言,修正了自己的想法,日托同样问题不少,不说日托和全托,就连现在普通的全日制小学,都有不少留守儿童,昨晚,因为要等国外同学发来关于教育探讨的文件,我凌晨3点还在网上,竟然看见一个学生还挂在Q上,我惊诧地发消息问她,她说家里没人,父母都出差去了,睡不着所以上网转转!我的天,且不说我在班上、家长会上三令五申要适度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即使一个11岁的小女孩,自己一个人留在家里,多不安全?对她的已进入敏感期的视力有怎样的影响?没有家长的管制,涉世不深的孩子在上网闲逛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人?尤其是现在早已乌烟瘴气的QQ!!!等她家长回来,我得好好跟他们谈谈这个问题。
所以像这样的家庭,要是父母实在忙,甚至家庭内部矛盾多、家庭氛围恶劣,还是全托好了。起码在好的幼儿园有合格负责的老师、阿姨,引导得好,其实孩子间的友谊会增强,班内的氛围会融洽和谐,再加上父母的关注,心理问题同样能更好地疏导。
那么我想,要探讨的,其实不是全托和日托的问题,而是关注个性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 本帖最后由 youranyisheng 于 2009-5-30 21:40 编辑 ]
2009/05/29
全部回帖

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某天读过一篇文章,说是记者问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在什么地方收到的教育最深刻?大部分的回答是——幼儿园!所以家长也不应该忽视幼儿园时期对孩子的教育,老师并不是万能的!孩子才是自己的!
2009/05/29回复

非常赞同,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我也不赞成孩子全托,每当有朋友或家长问起这个问题,我都会说:“只要能挤出时间自己带就尽量不要全托。”还记得实习的时候有一个全托的男孩子,平时非常聪明活泼,可是有一个午睡时,他躺在床上偷偷哭了,当我问他为什么的时候,他说了一句:“我想爸爸妈妈了,什么时候能见爸爸妈妈啊?”直到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仍然觉得心酸不已。现在我也是妈妈了,坚决不会送孩子全托的。
2009/05/29回复

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我曾经也想把儿子送到市内一所很著名的全托,也去那里参观过三次了。但一次跟儿子闲聊,说道:“晚上不跟妈妈睡,跟小朋友睡好不好?”当时只有2岁半的儿子马上哭着说:“不好,我要跟妈妈睡。”说完就扑到我的怀里不停的流眼泪。当时这种情形我终身难忘,马上打消去全托的念头,其实别看孩子小,他们还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
现在我已给他报了家附近的一所口碑很好的省一级幼儿园。我也是一个工作很忙的人,但是我决定调整自己的工作,情愿牺牲一下自己的事业也要好好地陪伴孩子,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
现在我已给他报了家附近的一所口碑很好的省一级幼儿园。我也是一个工作很忙的人,但是我决定调整自己的工作,情愿牺牲一下自己的事业也要好好地陪伴孩子,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
2009/05/29回复

学习啦!
2009/05/29回复

我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十二岁了,在他上幼儿园时期,老公的其他同学同事的孩子也正在幼儿园时期,老公经常很羡慕地告诉我,谁谁谁的孩子送去全托了,两公婆在家里不知几清闲,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很好。我当听不到,要我将孩子送去全托,一个星期才见一次,我不能接受。
现在孩子大了,还是和我很亲近。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和我讲;看看那些从小全托的孩子,显然是比我的孩子成熟独立,他们不喜欢和父母交流,喜欢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打机,他们有一些,小学读的也是全寄宿的私立学校,周六日也不愿意回家,宁愿留在学校里。老公这时说,你看谁谁谁的孩子,多独立,你将我们的孩子教得太恋家了。
我无言。但心里还是觉得我的做法是对的。
现在小儿子来了,我想,我还是会用原来的方法来陪他成长。
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妈妈的,我只希望好好珍惜好好享受和他一起成长的这段时光。
大儿子十二岁了,在他上幼儿园时期,老公的其他同学同事的孩子也正在幼儿园时期,老公经常很羡慕地告诉我,谁谁谁的孩子送去全托了,两公婆在家里不知几清闲,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很好。我当听不到,要我将孩子送去全托,一个星期才见一次,我不能接受。
现在孩子大了,还是和我很亲近。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和我讲;看看那些从小全托的孩子,显然是比我的孩子成熟独立,他们不喜欢和父母交流,喜欢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打机,他们有一些,小学读的也是全寄宿的私立学校,周六日也不愿意回家,宁愿留在学校里。老公这时说,你看谁谁谁的孩子,多独立,你将我们的孩子教得太恋家了。
我无言。但心里还是觉得我的做法是对的。
现在小儿子来了,我想,我还是会用原来的方法来陪他成长。
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妈妈的,我只希望好好珍惜好好享受和他一起成长的这段时光。
2009/05/29回复



开心,自己超赞BB爸爸一个


2009/05/29回复

进来学习一下。
我家小子今年下半年才会送幼儿园,当然不是全托,,,不过,等到中班、大班以后,如果他的适应能力不错,性格又比较外向开朗,对上幼儿园又非常之热爱,,,我倒有打算送他入全托,,,呵呵,当然,这只是我现在的想法,到时候,还得尊重他本人的意见。
凡事不是绝对。就像LZ所说的,“再好的老师绝对胜不过一对好父母。”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太多没有能力亲自带养孩子的,有的可能是被现实生活所迫,有的则可能是缺乏责任心。。。不要否认,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只生不养,生出来就把孩子扔给老人甚至完全扔回老家不在自己身边带着。。。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了。
如果是这样,我宁愿把孩子交给幼儿园,交给老师。
有人说把孩子入全托是家长不负责任的做法。。。呵呵,这个说法我也觉得太绝对了。就像我自己,为了孩子,我选择了全职,专职带他,,,但是,我仍然不排除将来送他全托的可能。
所以,个人的想法是送不送全托,主要还是要看孩子的能力和意见。不适合全托的,家长排除万难也尽量日托,不要伤害孩子;可以上全托的,家长也一定要注意和孩子以及老师保持沟通,让孩子明白:送全托,不是不爱他不要他,只是空间的暂时改变,但妈妈依然是爱你的、关心你的!
我家小子今年下半年才会送幼儿园,当然不是全托,,,不过,等到中班、大班以后,如果他的适应能力不错,性格又比较外向开朗,对上幼儿园又非常之热爱,,,我倒有打算送他入全托,,,呵呵,当然,这只是我现在的想法,到时候,还得尊重他本人的意见。
凡事不是绝对。就像LZ所说的,“再好的老师绝对胜不过一对好父母。”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太多没有能力亲自带养孩子的,有的可能是被现实生活所迫,有的则可能是缺乏责任心。。。不要否认,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只生不养,生出来就把孩子扔给老人甚至完全扔回老家不在自己身边带着。。。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了。
如果是这样,我宁愿把孩子交给幼儿园,交给老师。
有人说把孩子入全托是家长不负责任的做法。。。呵呵,这个说法我也觉得太绝对了。就像我自己,为了孩子,我选择了全职,专职带他,,,但是,我仍然不排除将来送他全托的可能。
所以,个人的想法是送不送全托,主要还是要看孩子的能力和意见。不适合全托的,家长排除万难也尽量日托,不要伤害孩子;可以上全托的,家长也一定要注意和孩子以及老师保持沟通,让孩子明白:送全托,不是不爱他不要他,只是空间的暂时改变,但妈妈依然是爱你的、关心你的!
2009/05/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