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貌似那天过激了,修改:
我倒对幼儿园没有偏见,所谓对事不对人。之前回东方红帖时想反映的情况是:有偏见的只是XX和XXX这种只接收权贵子女的老师们,是“老师们”。只是想提醒大家不需要一味地追求名牌,所谓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一般来说,老师接触的学生很多,在六年内,一般都有本事教好。不必过分担心。
至于你所说“这种老师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很容易加入个人情绪”,还是要看点关系和运气的。有条件就搭搭线,找学校内部的人,争取去个好班。这个才是最实惠的。
另外,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男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其实很高。女孩子虽然比较“听话”,但引导还是比较容易的。我反而认为,女孩子适合全托,男孩子不一定不适合。不过,关键还是看性格和气质。
切磋切磋而已,别动怒。
[ 本帖最后由 youranyisheng 于 2009-5-31 12:45 编辑 ]
作为一名老师,对于全托,我是这样看的
86570542幼儿园早教
全托过的孩子,虽然自理能力比较强(但是,其实一上小学,所谓的自理能力就大部分打回原形了,这是家访中不少家长亲口证实的。)但是无一例外地害怕孤独,这是好多全托过的学生,给我的回答。有的生性内向甚至脾气急躁的孩子确实会在幼儿园时代就开始存在心理问题。
三年前,出于兴趣,我做了一个课题研究,在观察和调查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小学,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大部分是全托过的孩子,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把事情憋在心里,不会倾诉、不懂得发泄(其实负面情绪也是需要发泄的,哪怕是大喊、捶墙、丢纸团......在幼儿园,确实没那么多的老师、阿姨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细腻的内心。3岁到7岁是建立安全感和亲情的关键时候,再好的老师绝对胜不过一对好父母,这个时候,你获得了孩子的心,将来的教育将会轻松百倍。
自己生了孩子以后,我发现,晚上这么宝贵的亲子时间、早教时间,把孩子丢在幼儿园,真是无法想象。《哈佛女孩刘亦婷》里的妈妈是一名编辑,工作非常忙碌,可是她时刻都不放松对孩子的早教工作,当然,有些行为在我们看来,是过分了。我最深印象的是她每天下班都骑自行车接送孩子,回到家仍然家务缠身,可是她仍然利用骑自行车、干家务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说说今天发生的新闻,在倾听的同时,及时排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同时锻炼孩子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试想一下,如果每天都能跟孩子进行及时的沟通,在循循善诱下,孩子的心扉能不向我们敞开吗?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将来孩子在青春期中遇到了困惑,自然能有倾诉的对象,作为父母,我们也能很好地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看了太多的个案,接触了太多迥异的个体,我深深感受到:其实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很多是在学龄前就已种下了根源,进而在小学时代孩子经历第二个反叛期——8岁时开始反抗,因为我们都知道,其实中年级,尤其是三年级,是最最最难教的。低年级时孩子不会爆发太多问题,因为翅膀不够硬。中年级胆子大了,认识社会了,自然敢拌嘴、敢发脾气、敢与家长老师对抗了,各种心理问题也在一瞬间爆发。
当然,女孩会相对乖巧,懂得忍,懂得把事情放在心里,这往往又会让家长以为,自己的孩子更乖,很听话,殊不知,听话的背后,孩子真的没有心理问题?
每次新接班家访时,我总会跟家长拉家常,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以更好了解孩子,每次问到关于全托的问题,不少家长总会愤愤地说到:没办法,老人家怎么都不愿带,自己工作又忙,经常出差加班,没法保证孩子的接送和抚育;甚至还有不少对现阶段孩子存在问题进行思索时,往往会扯回不该让孩子全托这个话题。
因而,我真的建议,能不全托不要全托,实在没办法要全托,周三一定一定一定要接回来。尽可能把孩子晚上在幼儿园的时间缩短至三晚。再好的老师绝对胜不过一对好父母。我自己做老师,也是这样告诫父母的。
2009年5月29日更新:
看了不少发言,修正了自己的想法,日托同样问题不少,不说日托和全托,就连现在普通的全日制小学,都有不少留守儿童,昨晚,因为要等国外同学发来关于教育探讨的文件,我凌晨3点还在网上,竟然看见一个学生还挂在Q上,我惊诧地发消息问她,她说家里没人,父母都出差去了,睡不着所以上网转转!我的天,且不说我在班上、家长会上三令五申要适度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即使一个11岁的小女孩,自己一个人留在家里,多不安全?对她的已进入敏感期的视力有怎样的影响?没有家长的管制,涉世不深的孩子在上网闲逛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人?尤其是现在早已乌烟瘴气的QQ!!!等她家长回来,我得好好跟他们谈谈这个问题。
所以像这样的家庭,要是父母实在忙,甚至家庭内部矛盾多、家庭氛围恶劣,还是全托好了。起码在好的幼儿园有合格负责的老师、阿姨,引导得好,其实孩子间的友谊会增强,班内的氛围会融洽和谐,再加上父母的关注,心理问题同样能更好地疏导。
那么我想,要探讨的,其实不是全托和日托的问题,而是关注个性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 本帖最后由 youranyisheng 于 2009-5-30 21:40 编辑 ]
2009/05/29
全部回帖
coco1234:
选对一家好的全托幼儿园就没问题,全托并不可怕,而且全托的小孩与人的交往能力都比较强.我觉得男孩子就非常适合全托,除非性格特别内向的有些小学老师特别对某些幼儿园的孩子有偏见,我个人最担心遇到这种老师,这种老师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很容易加入个人情绪老师才是专业的,教育方面还是比父母强
查看原文2009/05/29回复
Conneychen:
每个人的看法多多少少都会受自己活动圈子的人的看法的影响。我有认识的小学老师就讲过:对于上过全托的孩子,因自理能力比较强,所以老师比较省心。同样都是老师,接触不同的人、不同个性的孩子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希望LZ也不要太危言耸听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你的见解会直接影响很多家长甚至小朋友的。
查看原文全托的自理能力会比较强,这是肯定的。不同的老师会面对不同的学生,确实会有不同的见解。不过基于兴趣,这个课题研究做了几年,把自己的想法发表一下,自然会有赞同与砖头。
2009/05/29回复
LS的例子很极端,很让人痛心,但是也有一定的代表性。衷心希望我们的孩子无论是全托的,还是日托的,都是健康的,全托也好,日托也好,孩子适应并喜欢就好。
多关注孩子,别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变了性质的留守儿童。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一个新的问题:王涛的例子产生的背景之一:“来到城市后,他们觉得与城市孩子差距大,是“边缘人”,自卑感强。于是他们把所有的不满转化成与父母的对抗,一旦父母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就很容易引发家庭冲突。”
这就是自卑!!!!!
也就是我由此想到的第二个问题:人要是生存在属于自己的阶层中,是不是安全感会比较稳定?也就是说,你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扎堆在权贵环境,是否会有点不安?如果过分追求名牌幼儿园、名牌学校,例如说:为孩子从小进入非富则贵的阶层,拓宽孩子的交际圈子,对孩子就是一种绝对的好处?难免有点功利?攀比问题如何引导?
但是反过来,富人的孩子,扎堆在穷人中,是否是一种锻炼?
这个问题,可能也值得我们探讨?跟曾经热门的论调有点类似: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宠养

多关注孩子,别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变了性质的留守儿童。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一个新的问题:王涛的例子产生的背景之一:“来到城市后,他们觉得与城市孩子差距大,是“边缘人”,自卑感强。于是他们把所有的不满转化成与父母的对抗,一旦父母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就很容易引发家庭冲突。”
这就是自卑!!!!!
也就是我由此想到的第二个问题:人要是生存在属于自己的阶层中,是不是安全感会比较稳定?也就是说,你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扎堆在权贵环境,是否会有点不安?如果过分追求名牌幼儿园、名牌学校,例如说:为孩子从小进入非富则贵的阶层,拓宽孩子的交际圈子,对孩子就是一种绝对的好处?难免有点功利?攀比问题如何引导?
但是反过来,富人的孩子,扎堆在穷人中,是否是一种锻炼?
这个问题,可能也值得我们探讨?跟曾经热门的论调有点类似: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宠养

2009/05/30回复
看了不少发言,修正了自己的想法,日托同样问题不少,不说日托和全托,就连现在普通的全日制小学,都有不少留守儿童,昨晚,因为要等国外同学发来关于教育探讨的文件,我凌晨3点还在网上,竟然看见一个学生还挂在Q上,我惊诧地发消息问她,她说家里没人,父母都出差去了,睡不着所以上网转转!我的天,且不说我在班上、家长会上三令五申要适度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即使一个11岁的小女孩,自己一个人留在家里,多不安全?对她的已进入敏感期的视力有怎样的影响?没有家长的管制,涉世不深的孩子在上网闲逛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人?尤其是现在早已乌烟瘴气的QQ!!!等她家长回来,我得好好跟他们谈谈这个问题。
所以像这样的家庭,要是父母实在忙,甚至家庭内部矛盾多、家庭氛围恶劣,还是全托好了。起码在好的幼儿园有合格负责的老师、阿姨,引导得好,其实孩子间的友谊会增强,班内的氛围会融洽和谐,再加上父母的关注,心理问题同样能更好地疏导。
那么我想,要探讨的,其实不是全托和日托的问题,而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所以像这样的家庭,要是父母实在忙,甚至家庭内部矛盾多、家庭氛围恶劣,还是全托好了。起码在好的幼儿园有合格负责的老师、阿姨,引导得好,其实孩子间的友谊会增强,班内的氛围会融洽和谐,再加上父母的关注,心理问题同样能更好地疏导。
那么我想,要探讨的,其实不是全托和日托的问题,而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2009/05/30回复
原则:以和为贵
探讨而已,理性思考很重要,千万别吵
探讨而已,理性思考很重要,千万别吵

2009/05/31回复
原帖由 <i>豆儿妈</i> 于 2009-5-31 12:08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9043763&ptid=1108660"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跳跃看了些帖子,顶一个!<br />
<br />
感想很多,但没工夫整理,呵,我的一句话:每个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2009/06/05回复
确实是这样
2009/06/05回复
我小姨也在一家著名省一级幼儿园做老师,也说全托的孩子很可怜,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同事的孩子在空军幼儿园,一直跟我们说全托很好,今天带她去买妈网MM那里买鞋子时闲聊时说起,原来她们家是把表兄弟两人一起送进幼儿园全托,两个孩子编在一个班,相当于把“小家”放进“大家”,会相对好点。
今天特意问小家伙,全托好不好,二年级的他说:“好啊!没有妈妈管住!”
我问:“在幼儿园晚上干什么呀?”
他说:“吃宵夜、看电视、听录音带的故事。”
我没作声,心想:我通常自己陪孩子睡觉,讲睡前故事,一对一辅导,声情并茂, 比录音带好听多了,还可以边看书边听,顺便识字。
爽啊!
[ 本帖最后由 youranyisheng 于 2009-6-9 21:27 编辑 ]
今天特意问小家伙,全托好不好,二年级的他说:“好啊!没有妈妈管住!”

我问:“在幼儿园晚上干什么呀?”
他说:“吃宵夜、看电视、听录音带的故事。”
我没作声,心想:我通常自己陪孩子睡觉,讲睡前故事,一对一辅导,声情并茂, 比录音带好听多了,还可以边看书边听,顺便识字。
爽啊![ 本帖最后由 youranyisheng 于 2009-6-9 21:27 编辑 ]
2009/06/09回复
chongma:
看了上面很多贴,发现很多MM都是说喜欢孩子粘住自己,其实孩子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没必要把他们看成自己的附属物。我儿子现在即使是日托,也不怎么说幼儿园发生的事,问他都不说。而我也没有和他睡觉前读书的习惯,是由他,他愿意自己看就看,愿意叫我们讲就讲,愿意看DVD就看一集,之后就自己在床上玩,说说话,就睡觉了。今年下半年就准备让他去全托了,能够免费上一幼,肯定要去啦,身边的同事朋友的小孩子去了一幼二幼的,没听说不好的。
查看原文她们是enjoy跟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而已。
我反而觉得,这位MM应该加强跟孩子的沟通,幼儿园时期不肯跟父母讲幼儿园的事情,到了小学甚至是中学阶段,基本就对父母关闭心门了。青春期来临,孩子的心理状态父母就无法掌握了。有时候,过分独立、过分自主,不是绝对好事。
我反而觉得,这位MM应该加强跟孩子的沟通,幼儿园时期不肯跟父母讲幼儿园的事情,到了小学甚至是中学阶段,基本就对父母关闭心门了。青春期来临,孩子的心理状态父母就无法掌握了。有时候,过分独立、过分自主,不是绝对好事。
2009/06/12回复
应该说,孩子需要爱,无论是来自父母还是来自老师
但是,来自父母全方位的充满温情的爱,就不是所有老师都能给予的,毕竟班上孩子太多了。
但是,来自父母全方位的充满温情的爱,就不是所有老师都能给予的,毕竟班上孩子太多了。
2009/06/14回复
ELAINE_LUO:
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LZ,如果宝宝是生活在单亲家庭而且打算送全托,那到了小学,对宝宝的影响有多大呢? 你有遇到这种情况吗? 期待你的回复~~~
查看原文恰好班里有2个这样的个案:一个是男孩子,小学入学时已有仇恨社会的倾向,据他妈妈说,幼儿园时期是在一间广州风闻最好的幼儿园,由于孩子对认为大班老师不够公正,对他有偏见,认为自己被社会和人群孤立.进而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
没有接触过那位幼儿园老师,不方便进行评价,我只把他妈妈的一段感言贴在这里:"孩子毕竟是懂事的,单亲家庭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影响的,在6岁前,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很后悔那时光顾着工作,丢他去全托,而没有更细致地关注孩子的内心."
PS,她妈妈是保送进中大的,离婚是因为丈夫出轨.
另一个个案,是一个女孩子,同样是离异家庭,除了内心比较敏感,胆子比较小,暂时没有太大的问题表现在外.当然,不代表没有.
不过,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往往会比较关注,妈妈不在身边的,就给他母爱,父亲不在身边的,就教给他坚强.
如果您实在要送全托,就尽量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多关注孩子的变化吧,出现状况就转日托.
没有接触过那位幼儿园老师,不方便进行评价,我只把他妈妈的一段感言贴在这里:"孩子毕竟是懂事的,单亲家庭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影响的,在6岁前,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很后悔那时光顾着工作,丢他去全托,而没有更细致地关注孩子的内心."
PS,她妈妈是保送进中大的,离婚是因为丈夫出轨.
另一个个案,是一个女孩子,同样是离异家庭,除了内心比较敏感,胆子比较小,暂时没有太大的问题表现在外.当然,不代表没有.
不过,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往往会比较关注,妈妈不在身边的,就给他母爱,父亲不在身边的,就教给他坚强.
如果您实在要送全托,就尽量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多关注孩子的变化吧,出现状况就转日托.
2009/07/11回复
我每天睡觉时,都会跟孩子谈心,“盘点”今天做得好的地方和有待改进的方面;
所以我儿子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开动脑筋地跟我讲话,总结“经验”,很搞笑。
这也是我提倡孩子上日托不上全托的其中一个原因,睡前的谈话,真的可以了解并及时纠正、鼓励孩子。
所以我儿子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开动脑筋地跟我讲话,总结“经验”,很搞笑。
这也是我提倡孩子上日托不上全托的其中一个原因,睡前的谈话,真的可以了解并及时纠正、鼓励孩子。
2009/07/29回复
好久没上来,冒个泡
2009/10/24回复
我是楼主,老贴又翻上来了,呵呵。
孩子进幼儿园快一年了,我还是坚定地觉得,日托更能让我们夫妻俩体验到做父母的幸福,我们甘愿付出自己的时间,陪伴孩子走好成长的每一步。
孩子成长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微小的细节,是需要父母及时关注的。
每晚,接孩子回来以后,我会通过各种契机详细地询问他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状况,从中发现值得发扬鼓励的行为,需要马上纠正的心理偏差、行为偏差。而这些教育的契机、亲子的关系是每逢周三和周五才回来的全托孩子无法比拟的。
而且,每天去接送孩子时,因为要上班,我通常都是第一个送进去,最后一个接走,借这些机会也能与老师很好地沟通。孩子的3位老师都让我很满意:温柔、专业、循循善诱、公正、教育及时......儿子在幼儿园活得很快乐,在幼儿园各个主题的学习中去寻找春天、感恩父母、模拟超市、组建“娃娃餐厅”、布置“汽车城”,每个星期我都会上幼儿园的网站和班级公告了解主题活动的进展,每天晚上回家,我都会了解孩子白天的进展情况,孩子在紧密的家校合作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时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这是一种情感投资,更是父母生涯中的一种情感体验,一种珍贵的财富。因为它是一去不复返的。
所以说,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看自己的取舍吧,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
不过,在有些帖子里面看到有些家长为了能进名气大的幼儿园,虽然住得远,也宁愿全托,有点心疼这些孩子。

孩子进幼儿园快一年了,我还是坚定地觉得,日托更能让我们夫妻俩体验到做父母的幸福,我们甘愿付出自己的时间,陪伴孩子走好成长的每一步。
孩子成长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微小的细节,是需要父母及时关注的。
每晚,接孩子回来以后,我会通过各种契机详细地询问他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状况,从中发现值得发扬鼓励的行为,需要马上纠正的心理偏差、行为偏差。而这些教育的契机、亲子的关系是每逢周三和周五才回来的全托孩子无法比拟的。
而且,每天去接送孩子时,因为要上班,我通常都是第一个送进去,最后一个接走,借这些机会也能与老师很好地沟通。孩子的3位老师都让我很满意:温柔、专业、循循善诱、公正、教育及时......儿子在幼儿园活得很快乐,在幼儿园各个主题的学习中去寻找春天、感恩父母、模拟超市、组建“娃娃餐厅”、布置“汽车城”,每个星期我都会上幼儿园的网站和班级公告了解主题活动的进展,每天晚上回家,我都会了解孩子白天的进展情况,孩子在紧密的家校合作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时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这是一种情感投资,更是父母生涯中的一种情感体验,一种珍贵的财富。因为它是一去不复返的。
所以说,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看自己的取舍吧,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
不过,在有些帖子里面看到有些家长为了能进名气大的幼儿园,虽然住得远,也宁愿全托,有点心疼这些孩子。
2010/06/09回复
coco1234:
每次看到这帖我都很生气,虽然Lz修改了好多次。很多小孩在小学期间出现问题并不是全托造成的,因为送全托的家长也不等于把小孩不管了.出现心理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小学老师为了能出成绩给学生下达了越来越重的学习任务,己经达到超出小孩本身年龄段所能承受的限制了,孩子无法完成,家长拼命逼,老师怪家长不合作。曰积月累小朋友就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全托习惯非常好的学生到了小学习惯慢慢变差的原因。
查看原文有啥好气的?难道你是全托幼儿园的既得利益者?我修改我的文章,是因为我一次又一次地试图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尽量使我的观点能有说服力,但不代表我放弃自己的观点。你爱看就来,不爱看,请点击右上角的“X”,谢谢。
你接触的是你的女儿这个个案,我接触的学生虽说不算多,但也有一定的广度。我愿意提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欢迎拍砖。楼里很多JMS有赞同的,有拍砖的,但无一例外地有良好的心态,她们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随意上纲上线,而且有理有据,对我的工作和研究确实有很大的帮助,这是妈网吸引我的原因。
对成绩的追求,貌似不光是老师这个群体在追求;从家长们择校时(包括我自己,将来也会成为家长)关注的问题可以发现,“该学校的教学质量”似乎一直是首位问题,也就是说,该校老师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学生的反馈(参赛成绩、考试成绩)上。所以老师不追求分数,你说可能吗?如果老师对成绩单纯地不在乎,恐怕到时这位老师会面临家长要求换老师的难堪局面。
另外,从你的留言可以感受你对老师那种怒气冲冲的心态,我猜测您的孩子也处于这种“老师逼家长,家长拼命逼孩子”的状况。不过,我告诉你,要取得好成绩,还真的不一定要做很多作业,不一定要占用学生很多的学习时间。但是关键是,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这个孩子智力不要太差,否则真的会学得辛苦。
咱中国教育为啥会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呢?那是因为,孩子要文理兼优,”全面发展“。试问,是否所有孩子都有这个才能?实际告诉我们,真的不可能,所以如果孩子能遇到一个心态好的老师,循循善诱,耐心不急躁,真的是孩子的福分。我不知道你对”老师逼家长,家长拼命逼学生“的见解从何而来,如果是你的孩子们的亲身经历,那我很同情你,尽管这2所学校是你自己选择的。
还是那句话,我们能陪伴孩子成长、分享他乐忧的时间并不多,一周有7天,我选择全部拥有。
谢谢关注!
[ 本帖最后由 youranyisheng 于 2011-2-9 02:44 编辑 ]
你接触的是你的女儿这个个案,我接触的学生虽说不算多,但也有一定的广度。我愿意提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欢迎拍砖。楼里很多JMS有赞同的,有拍砖的,但无一例外地有良好的心态,她们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随意上纲上线,而且有理有据,对我的工作和研究确实有很大的帮助,这是妈网吸引我的原因。
对成绩的追求,貌似不光是老师这个群体在追求;从家长们择校时(包括我自己,将来也会成为家长)关注的问题可以发现,“该学校的教学质量”似乎一直是首位问题,也就是说,该校老师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学生的反馈(参赛成绩、考试成绩)上。所以老师不追求分数,你说可能吗?如果老师对成绩单纯地不在乎,恐怕到时这位老师会面临家长要求换老师的难堪局面。
另外,从你的留言可以感受你对老师那种怒气冲冲的心态,我猜测您的孩子也处于这种“老师逼家长,家长拼命逼孩子”的状况。不过,我告诉你,要取得好成绩,还真的不一定要做很多作业,不一定要占用学生很多的学习时间。但是关键是,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这个孩子智力不要太差,否则真的会学得辛苦。
咱中国教育为啥会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呢?那是因为,孩子要文理兼优,”全面发展“。试问,是否所有孩子都有这个才能?实际告诉我们,真的不可能,所以如果孩子能遇到一个心态好的老师,循循善诱,耐心不急躁,真的是孩子的福分。我不知道你对”老师逼家长,家长拼命逼学生“的见解从何而来,如果是你的孩子们的亲身经历,那我很同情你,尽管这2所学校是你自己选择的。
还是那句话,我们能陪伴孩子成长、分享他乐忧的时间并不多,一周有7天,我选择全部拥有。
谢谢关注!
[ 本帖最后由 youranyisheng 于 2011-2-9 02:44 编辑 ]
2011/02/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