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作为一名老师,对于全托,我是这样看的

85259542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cocolingcocoling461楼
看了这个帖子,一直在想全托的问题,因为我女儿就面临着这样的决择。直到看到一本新买的书《情商决定孩子命运》,才有所顿悟。
这本书除了讲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外,也讲了大人的一些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对照看了后,说老实话,我很惭愧,因为很多行为我都或多或少地有。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一些不好的习惯还是源于家长的不良教育,比如自卑、懒惰、无耐性等等。而小时候,我有过几次离开父母的经历,一是一两岁时进的托儿所,一是五岁时历时一年的全托,还有就是小学时到亲戚家寄读,寒暑假才回家的。这几次的离家经历真的没给我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反而是回想起来,有很多难忘而有趣的回忆。托儿所里面小孩子们的胡闹,全托时晚上阿姨给我们放幻灯片,讲故事,洗澡时一溜脱光光的小朋友拿着脸盘排队洗澡,小朋友们还相传那个独立厕所闹鬼的故事,等等,呵呵,都历历在目。至于寄读时与亲戚小孩的互动,有更多的故事,成年后相聚,亲戚还在取笑我们。
我是属于很敏感的人,所以真正挺受伤的,是至爱父母亲的家长作风和教育方式,让我整个青少年时期都非常的自卑。
回到本帖主题,不少家长列举了全托的小孩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但是这些小孩的家庭环境是怎样的呢?这些心理问题到底是全托造成的还是家庭教育造成的?可能这些更值得考究。有时候,一个极端的生动的例子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于以偏概全。如果真的是要写学术论文,这些应该是要避免的吧。更科学客观的做法,是不是应当设计详尽的调查问卷,调查家长们的教育方式、行为方式、教育理念,再跟孩子的表现结合起来,会不会有更真实的结论呢?
2011/02/10回复
cocolingcocoling462楼
另外,看幼儿园,要看它的师资、办学方针、硬件设备等,其他的社会因素,不需考虑太多。家长们的偏见,很容易影响小朋友的哦。
2011/02/10回复
cocoling:
看了这个帖子,一直在想全托的问题,因为我女儿就面临着这样的决择。直到看到一本新买的书《情商决定孩子命运》,才有所顿悟。这本书除了讲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外,也讲了大人的一些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对照看了后,说老实话,我很惭愧,因为很多行为我都或多或少地有。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一些不好的习惯还是源于家长的不良教育,比如自卑、懒惰、无耐性等等。而小时候,我有过几次离开父母的经历,一是一两岁时进的托儿所,一是五岁时历时一年的全托,还有就是小学时到亲戚家寄读,寒暑假才回家的。这几次的离家经历真的没给我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反而是回想起来,有很多难忘而有趣的回忆。托儿所里面小孩子们的胡闹,全托时晚上阿姨给我们放幻灯片,讲故事,洗澡时一溜脱光光的小朋友拿着脸盘排队洗澡,小朋友们还相传那个独立厕所闹鬼的故事,等等,呵呵,都历历在目。至于寄读时与亲戚小孩的互动,有更多的故事,成年后相聚,亲戚还在取笑我们。我是属于很敏感的人,所以真正挺受伤的,是至爱父母亲的家长作风和教育方式,让我整个青少年时期都非常的自卑。回到本帖主题,不少家长列举了全托的小孩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但是这些小孩的家庭环境是怎样的呢?这些心理问题到底是全托造成的还是家庭教育造成的?可能这些更值得考究。有时候,一个极端的生动的例子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于以偏概全。如果真的是要写学术论文,这些应该是要避免的吧。更科学客观的做法,是不是应当设计详尽的调查问卷,调查家长们的教育方式、行为方式、教育理念,再跟孩子的表现结合起来,会不会有更真实的结论呢?
查看原文
超赞!
2011/02/10回复
现在独生子女怕苦怕累,心理承受能力差,动不动就闹自杀。其实全是父母娇宠的结果。到幼儿园上个全托就说好可怜,至于吗?当然,在幼儿园肯定是不可能得到象在家里一样的照顾,但并不能说就是可怜。父母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吗?想想我们的上一辈,子女成群,而父母每天为了一家的生计起早贪黑地奔波着,哪有时间去陪孩子,能让孩子吃饱穿暖是他们最大的大事。每个孩子也就是这么长大了,谁又会谁又有空去想他们可怜不可怜。可我们的父辈照样人才辈出。他们坚强,独立,有责任心,更孝顺父母!反观现在的独生子女。。。
2011/02/10回复
所以说,全托与日托,还是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去抉择。

有信心、有能力通过自己及家庭成员一起教好孩子的,自然会选择日托;没时间、没自信或者家庭关系、观念不同步的,或许可以考虑全托。这是我的观点。

其实教育是一个充满乐趣同时又很崎岖的过程,在这个不断斗智斗勇、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其实可以收获很多,包括如COCOLING那样,修正自己的缺点。

我很看重每晚跟孩子的随意聊天,无论我多忙,每天睡前半小时,我必然坚持这个项目。我要通过聊天,走进他的心扉,了解他的喜与忧,帮助他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分享他的快乐。

另外,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非常清楚地知道,阅读确实能点燃智慧,孩子能在一个一个小故事中获得快乐、拓宽知识面,学会简单的交往技巧,甚至提高情商。全托的孩子每周在幼儿园最少待3个晚上,日托的孩子有7个晚上,换言之,日托的孩子能比全托的孩子每周多赢得3个晚上(我儿子每晚2小时)的阅读时间,不要小看这3个晚上,长年累月累计下来,收获绝对比全托的孩子多。当然,没有阅读习惯和丢给老人管的除外。

孩子的书占了书柜约1/3的容量,我们夫妻的书其实很多,为了给孩子的书腾出更多的空间,搬家时,我们把很多暂时不需要的文学书留在了旧家。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每周,我都会整理好孩子的书柜,大致做好本周阅读的进度计划,哪怕我很忙,每晚我都会抽时间陪他阅读;如果哪天要加班工作,我会捧着笔记本坐在他旁边工作,陪着他自己看。每当这个时候,我会安排儿子读前几天读过的书,让他温故而知新,儿子通常可以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桌子旁看1-2个小时,有时遇到不懂的会问问我。

儿子现在4岁半不到,虽然我从未有意识地教他认字,但是因为在书本中和生活中接触得多了,看《幼儿画报》之类的书,通常都认得故事中的那些字,再加上看图也可以猜字,所以他不需要我读也能看得津津有味。而类似于《忙忙碌碌镇》这些斯凯瑞金色童年的书,光是看图已经充满乐趣了,所以儿子3-4岁这一年的言语智商确实又有了新的一个飞跃。

寒暑假,是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光。因为儿子的阅读时间又可以增加了,通常他上午会出去疯玩2小时,下午增加1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然后玩玩具直到吃晚饭。晚饭后休息时就是一家3口的玩耍时间,儿子经常创编很多游戏跟我们玩,有时还会要我们模拟英语课堂(我们给他报了牛津少儿快乐英语的课程)。接着又是又是充满乐趣的阅读时间。每逢寒暑假,我能特别强烈地感觉到儿子的进步非常大,身体也由于户外活动多而强壮了。

这是我最近育儿的心得,也借这个帖子跟大家分享。


[ 本帖最后由 youranyisheng 于 2011-2-11 02:02 编辑 ]
2011/02/11回复
如果全托真是象有些妈妈们说的那样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估计国家也早该取谛幼儿园全托了吧。又为什么现在的名园大部分都是以全托为主呢?这又该做何解释呢,难道那些送孩子去名园全托的妈妈们都是傻瓜?都不爱自己的孩子?还是这些妈妈都无能呢?又有谁去调查过,是不是凡是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都是或者说大部分是全托出来的呢?还有就是又有谁去调查过,优秀人才是不是都或者大部分都出在非全托的孩子当中?
2011/02/14回复
chenjinyuchenjinyu467楼
路过~~
2011/02/14回复
GZHRGZHR468楼
学习。。。
2011/02/19回复
jojowon:
爱全托就全托,爱日托就日托吧,不过可以砸得出银子交得出赞助上全托的人也不要以为上全托就那么神,全托的那些名校就那么高人一等,很多人不是上不起,而是不用钱都不上,春节来给我家婆婆拜年的他的同事下属们个个都可以不用钱上市一幼市二幼,而且如果想上的话也有足够强硬的关系可以入读某些人赞到天上有地下无的东方红,不过个个都是选择了好的日托,带过来的孩子也一样表现出色,我们家LG两岁半就去市一幼全托,我是大学才开始离开家寄宿,我LG以超高分考上中大,我也一样考上了,虽然不同年,但分数也是一样的,还考上同一个系,我LG十八岁就入党了,我一样学生时代就入党了,我LG拿到的专业执业资格,我通通都有,我LG凭自己的努力晋身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我一样在H股上市公司管理层工作,没觉得我有比他逊色,唯一不同的,我和我爸妈的沟通交流比他和公公婆婆的交流多很多,当然,这不影响双方的关系.
查看原文
喜欢你的言论,也赞同你的观点
2011/02/19回复
isyannieisyannie470楼
我自己就是全托长大的。我的性格自认为没有受到什么不好的影响啊,和父母的感情很好,也没有觉得自己特别孤独什么的。那时候有老师让我周三不要回家,她照顾我的话就等于加班,我也开开心心的接受了,还觉得是因为自己乖老师很喜欢。说到底我觉得全托与否还是要看孩子性格的,不可一概而论。
今天13:09回复
alone0099alone0099471楼
可怜天下父母心...
纠结呀
2011/04/20回复
demitridemitri472楼
cocoling:
看了这个帖子,一直在想全托的问题,因为我女儿就面临着这样的决择。直到看到一本新买的书《情商决定孩子命运》,才有所顿悟。这本书除了讲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外,也讲了大人的一些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对照看了后,说老实话,我很惭愧,因为很多行为我都或多或少地有。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一些不好的习惯还是源于家长的不良教育,比如自卑、懒惰、无耐性等等。而小时候,我有过几次离开父母的经历,一是一两岁时进的托儿所,一是五岁时历时一年的全托,还有就是小学时到亲戚家寄读,寒暑假才回家的。这几次的离家经历真的没给我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反而是回想起来,有很多难忘而有趣的回忆。托儿所里面小孩子们的胡闹,全托时晚上阿姨给我们放幻灯片,讲故事,洗澡时一溜脱光光的小朋友拿着脸盘排队洗澡,小朋友们还相传那个独立厕所闹鬼的故事,等等,呵呵,都历历在目。至于寄读时与亲戚小孩的互动,有更多的故事,成年后相聚,亲戚还在取笑我们。我是属于很敏感的人,所以真正挺受伤的,是至爱父母亲的家长作风和教育方式,让我整个青少年时期都非常的自卑。回到本帖主题,不少家长列举了全托的小孩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但是这些小孩的家庭环境是怎样的呢?这些心理问题到底是全托造成的还是家庭教育造成的?可能这些更值得考究。有时候,一个极端的生动的例子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于以偏概全。如果真的是要写学术论文,这些应该是要避免的吧。更科学客观的做法,是不是应当设计详尽的调查问卷,调查家长们的教育方式、行为方式、教育理念,再跟孩子的表现结合起来,会不会有更真实的结论呢?
查看原文
赞同你的观点。一个人的成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将个人的缺陷片面归结到全托和日托的不同影响上,很可能找错了方向,也推卸了责任。
2011/04/20回复
很同意啊
2011/04/20回复
susansuhususansuhu474楼
我的孩子他爹根本都不赞成送孩子上幼儿园。我其实也不想送,可是有时候太累了啊!
2011/04/21回复
悠蓝悠蓝475楼
关于全托和日托的争议我做为一个母亲想说的是:再好的学校也没有家的温暖,再好的老师也不可以代替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两位妈妈说的话很实在也很令人感动“老师不是万能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总有天要离开妈妈的,好好珍惜和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吧。”
钱没有了可以再赚,工作没了可以再找,时间一去不再回,每个妈妈都很爱很爱自己的宝贝,好好珍惜和孩子的点点滴滴~分分秒秒吧。
2011/04/24回复
zouqiongzouqiong476楼
很有参考价值的帖子
2011/05/16回复
认真学习了
2011/05/16回复
angel8046angel8046478楼
娇情!!!!
2011/05/16回复
猜你喜欢

妈妈关注:虐童何时休!惩罚是教育孩子最失败的方式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分享】雷军:我如何培养我的女儿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热点推荐

下下周上4休5!多地机票暴跌80%

免费拍大片 花样年华旗袍照!

糟糕透的晚餐!避雷尊宝比萨这两个口味

打卡千年古盐田 学习下古人的制盐方式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尚南堂~~~

澄迈~雷公岛

罗驿古村~

别“硬拔”,已有10岁女孩中招!中疾控:进

装修避坑大全看完后再开工

海瑞公园~~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