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个人对生本教育的一点理解
109687458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寥寥草草442楼
现在的70后父母,如果不是用的教改前的课本,应该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学语文的情景吧。
那时候的教材特别简单,上课不用PPT教学,老师会一笔一划地把生字写到黑板上。老师个个都是板书高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看老师写生字。每个生字都会就部首、笔画、结构详细讲解,老师讲完以后,就让学生当堂写字。
中国字的架构比英文复杂多了,英文根本没有上下、左右、包围、半包围等等架子的说法。所以要把中国字写正确、笔顺写对,进而再写出美感,对启蒙阶段的小孩子来说,很不容易的。我个人认为,学中国字,用毛笔写是最好的。一是毛笔字比钢笔字写得大,大就容易看清楚字的架子;二是以毛笔写字容易感觉到提、捺、点等各种笔锋,钢笔的感觉就不太明显。(设想,我们老祖宗以前若是不用钢笔,而是用鹅毛笔写字,估计汉字也没有那么多运笔的讲究了,顶多“up stroke” “down stroke”就足够了。)
现在的语文课本,内容多,老师上课忙着分析课文、让学生讨论。至于生字嘛,虽然讲了,但是没时间像我们以前那样,条分缕析、慢慢细细地讲来,又要求学生早早开始写周记,所以怪不得小孩子就经常不按规矩写字,或是大写错别字啦。
闲扯了那么多,话归正题。汉字难写,所以要多写,而且要从小抓起。但庆幸的是,汉字毕竟不像英文单词量那么大,常用的汉字就那么多,所以学到小学毕业,学到的汉字基本上够用一辈子了。因为练习做得多,所以说起来,“师本教育”客观上促进了小孩子多写字。
那时候的教材特别简单,上课不用PPT教学,老师会一笔一划地把生字写到黑板上。老师个个都是板书高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看老师写生字。每个生字都会就部首、笔画、结构详细讲解,老师讲完以后,就让学生当堂写字。
中国字的架构比英文复杂多了,英文根本没有上下、左右、包围、半包围等等架子的说法。所以要把中国字写正确、笔顺写对,进而再写出美感,对启蒙阶段的小孩子来说,很不容易的。我个人认为,学中国字,用毛笔写是最好的。一是毛笔字比钢笔字写得大,大就容易看清楚字的架子;二是以毛笔写字容易感觉到提、捺、点等各种笔锋,钢笔的感觉就不太明显。(设想,我们老祖宗以前若是不用钢笔,而是用鹅毛笔写字,估计汉字也没有那么多运笔的讲究了,顶多“up stroke” “down stroke”就足够了。)
现在的语文课本,内容多,老师上课忙着分析课文、让学生讨论。至于生字嘛,虽然讲了,但是没时间像我们以前那样,条分缕析、慢慢细细地讲来,又要求学生早早开始写周记,所以怪不得小孩子就经常不按规矩写字,或是大写错别字啦。
闲扯了那么多,话归正题。汉字难写,所以要多写,而且要从小抓起。但庆幸的是,汉字毕竟不像英文单词量那么大,常用的汉字就那么多,所以学到小学毕业,学到的汉字基本上够用一辈子了。因为练习做得多,所以说起来,“师本教育”客观上促进了小孩子多写字。
2011/05/05回复
寥寥草草443楼
“人教版”的语文课本,在每篇课文后都给出了背诵或熟读的要求,老师也都严格执行。(不清楚“生本教育”的老师有没有这个要求)
《黄冈小状元》的练习册是非常配合这项要求的,经常有按照课文的原话填空的题目。
我不知道,对于“人教版”的课文,有没有背诵的必要。有的课文很好,童趣盎然;有的课文就是一副大人腔,没啥意思。唉,权当达到一个让孩子讲话通顺、培养语感的目的吧。
《黄冈小状元》的练习册是非常配合这项要求的,经常有按照课文的原话填空的题目。
我不知道,对于“人教版”的课文,有没有背诵的必要。有的课文很好,童趣盎然;有的课文就是一副大人腔,没啥意思。唉,权当达到一个让孩子讲话通顺、培养语感的目的吧。
2011/05/05回复
jocelyn1025445楼
以我从周围公立学校(包括省一级小学)了解到的情况看,师本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压力大,效果也谈不上多好。首先是功课多,有的学校低年级好点,孩子个把小时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功课多的,一二年级学生就很忙碌。高年级的孩子往往功课做到十点十一点。既没有户外活动的时间(学校的课间休息时间,不许学生下楼,体育课被挤占。回家后晚上忙着做作业,也没空),也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
从效果看,因为教学进度快,学了后面忘了前面也很常见。很难说老师灌输的知识,孩子掌握得有多扎实。
归根到底,我们的大纲进度快。横向比较别的国家,我们小学阶段数学的进度要快一两年,到了中学阶段,理科学习内容普遍偏难。中文起步阶段,汉字难写。让孩子识字,写好汉字就花了相当的功夫。而且,大纲是统一的,不管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差异,老师只能按同一进度教学。我们小学阶段教学的起点高,目标高,老师不讲究教学方法的话,学生压力不大就怪了!
在我看来,师本和生本的一大差异,是注重“教”还是注重“学”。生本教育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孩子有好的学习体验,保持学习兴趣。功课不那么重,有多的时间广泛阅读,这些为孩子到高年级,或者中学阶段更为艰深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师本教育,孩子差不多从低年级就要为了完成功课努力拼搏,到了高年级,或者中学阶段,可能已经精疲力尽了。殊不知,这才是人生的起步阶段。
从效果看,因为教学进度快,学了后面忘了前面也很常见。很难说老师灌输的知识,孩子掌握得有多扎实。
归根到底,我们的大纲进度快。横向比较别的国家,我们小学阶段数学的进度要快一两年,到了中学阶段,理科学习内容普遍偏难。中文起步阶段,汉字难写。让孩子识字,写好汉字就花了相当的功夫。而且,大纲是统一的,不管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差异,老师只能按同一进度教学。我们小学阶段教学的起点高,目标高,老师不讲究教学方法的话,学生压力不大就怪了!
在我看来,师本和生本的一大差异,是注重“教”还是注重“学”。生本教育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孩子有好的学习体验,保持学习兴趣。功课不那么重,有多的时间广泛阅读,这些为孩子到高年级,或者中学阶段更为艰深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师本教育,孩子差不多从低年级就要为了完成功课努力拼搏,到了高年级,或者中学阶段,可能已经精疲力尽了。殊不知,这才是人生的起步阶段。
2012/01/07回复
jocelyn1025446楼
“学习”二字,可以拆开来解读为“学”新知识,技能,反复练“习”至熟练掌握。通常西方式的教育,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启发式的讨论比较多。东方式的教育,注重精通,练习比较多。从效果来看,各有千秋。东亚这些人口稠密的国家,竞争激烈,选拔人才大都以应试教育为主。这样的现实,短期内几乎是无法改变的。即便出国留学,国外的名校,虽然不以学习成绩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要求更为全面,申请的难度也一点不小。
如果说生本教育,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课外大量阅读的学习方式比较西方化。那么公文教育,这种来自日本的学习方法有很浓厚的东方色彩。每天坚持花十几二十分钟,完成一份公文作业(数学,或者英语),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引导为辅。表面上看,和我们的题海战术相像。但区别在于,孩子每天集中精力,短时间完成适合的作业(内容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出发点低,孩子都从能轻松做到的地方开始,既有利于保持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也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老师注重孩子学习能力的差异,学习进度依据孩子的能力和完成情况来制定。基本上是学生拉动,而非老师推动式的学习方式。
低出发点,每天坚持十几二十分钟,养成好学习习惯(专注,时间观念强),基础打牢。半年到一年之后,学生往往能超学年学习(一年级学生学到二年级,或者更高年级的内容)。一方面学到知识,另一方面系统培养自学方法,并且培养孩子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品格。好的学习效果,以及培养孩子自学自习和提倡因材施教的理念,使得这种东方式的学习方法在北美也很有影响。
好方法要有好的效果,一是孩子的能力提高(到一定阶段,自然会在成绩以及各个方面有所体现),二是孩子保持学习兴趣。再扩大范围,就还有孩子行为品格方面的培养...... 不论东方式的还是西方式的方法,好的教育核心都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育是种社会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小范围的文章好做,大范围的改变不易。
如果说生本教育,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课外大量阅读的学习方式比较西方化。那么公文教育,这种来自日本的学习方法有很浓厚的东方色彩。每天坚持花十几二十分钟,完成一份公文作业(数学,或者英语),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引导为辅。表面上看,和我们的题海战术相像。但区别在于,孩子每天集中精力,短时间完成适合的作业(内容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出发点低,孩子都从能轻松做到的地方开始,既有利于保持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也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老师注重孩子学习能力的差异,学习进度依据孩子的能力和完成情况来制定。基本上是学生拉动,而非老师推动式的学习方式。
低出发点,每天坚持十几二十分钟,养成好学习习惯(专注,时间观念强),基础打牢。半年到一年之后,学生往往能超学年学习(一年级学生学到二年级,或者更高年级的内容)。一方面学到知识,另一方面系统培养自学方法,并且培养孩子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品格。好的学习效果,以及培养孩子自学自习和提倡因材施教的理念,使得这种东方式的学习方法在北美也很有影响。
好方法要有好的效果,一是孩子的能力提高(到一定阶段,自然会在成绩以及各个方面有所体现),二是孩子保持学习兴趣。再扩大范围,就还有孩子行为品格方面的培养...... 不论东方式的还是西方式的方法,好的教育核心都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育是种社会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小范围的文章好做,大范围的改变不易。
2012/01/07回复
mountie楼447楼
推荐一篇文章:《中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跑线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78cae96f0100wzdq.html
这篇文章已发表在中国《校长》杂志2011年11期上(2011年11月8日出版)
这篇文章已发表在中国《校长》杂志2011年11期上(2011年11月8日出版)
2012/05/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