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个人对生本教育的一点理解

90616458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网上的电子版主要是来自当当,其内容并不完整,好些精彩的篇章在电子版上看不到。假如这篇《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电子版上就没有。我强烈建议大家去看一看,在网上左找右找,找到一个转载——http://www.zixiba.com/P/view/id-1862
2009/11/24回复
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

认字方面,很多幼儿园读过识字班的孩子应该会认至少1-2000字,我的孩子应该是1年级的时候,基本常见的汉字3000-4000都会认了,所以大量的阅读不成问题。

我希望她的拼音和写字会学得比较扎实,现在的用传统教育的方式学得也不错,拼音基本上可以说100%过关,字也写得可以;

这样的前提下,不管我是让孩子早一点或迟一点(最迟也不过读完小学)回到国外的学习系统,中文的基础都在那里,不用太过于担心白学一场。

不能往回头走,只能细心选择。
2009/11/24回复
九月微凉:
生本是实验性课程,我多么希望看见一个孩子全程读完生本课程的家长在这里推荐生本,所以很期待日后,骏爸多做这个具体而微的事情,让更多父母受益。至于今天,无论骏爸怎么说,他的儿子只是4岁,无论骏爸怎么去了解也不是亲身的体会,我啊,对非亲身体会是怎么都有点不感冒的。
查看原文
其实,即使真的给您听到一个孩子全程读完生本课程的家长在这里推荐生本,也算不得数,因为既然是“一个”,就难免有偏颇,有可能被捧上天堂,也有可能给踩下地狱。要有很多很多个孩子全程读完生本课程的家长在这里推荐生本,那才算数。我也期望有很多很多个孩子全程读完生本课程的家长在这里推荐生本。
2009/11/24回复
九月微凉:
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认字方面,很多幼儿园读过识字班的孩子应该会认至少1-2000字,我的孩子应该是1年级的时候,基本常见的汉字3000-4000都会认了,所以大量的阅读不成问题。我希望她的拼音和写字会学得比较扎实,现在的用传统教育的方式学得也不错,拼音基本上可以说100%过关,字也写得可以;这样的前提下,不管我是让孩子早一点或迟一点(最迟也不过读完小学)回到国外的学习系统,中文的基础都在那里,不用太过于担心白学一场。不能往回头走,只能细心选择。
查看原文
是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009/11/24回复
经纬经纬45楼
请问九月微凉的孩子是在师本学校吗?我冒昧的问一句,您对生本教育的担忧是否与“成绩考核”有关?谢谢。
2009/11/24回复
因为在国内的时间有限,所以我肯定对小学的升学,考试成绩不会很在乎,倒是中文,难得在国内受几年正统中文教育,一定期待孩子的中文学得比较牢。

生本我担心的东西:

1、实验性的教学模式,担心理想化的教学未必执行得合适,看了很多蒙氏幼儿园出来的孩子,我有明确的感受,这移植过程是不是出错了,怎么教出这样的后果?

2. 中文底子(写字和拼音据说在低年级的时候都没学好)不扎实,而日后孩子到国外没有补救中文水平的的时间和机会。

题外话:有一点,我对生本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要把多认字和学拼音学对字怎么把字正确书写闹出了矛盾呢? 写字,一个错的第一印象是很负面的东西,我宁愿孩子能够一次性把字的写法给掌握了。

拼音日后补救,是后来的课程才教吗? 那为什么不一次就学了呢?

---------------------------------

假设生本教育的大多数孩子的写字和拼音据说在低年级的时候都没学好这个前提成立,那么如果你的孩子仅仅读了低年级就回美国,这样的情况肯定是比较负面的吧。

我当时没有选择生本也不全因为这些理由,毕竟有其他的考量在,而且提供生本教学的学校也是很有限的。
2009/11/24回复
(*^__^*) 嘻嘻……,经纬这个问题问得好!不少家长的担忧都来自评价标准,用不同方式评价,结果可能会不同。不过之前骏爸有篇帖子“生本学校的学生,成绩到底如何?”看了觉得很振奋,而且按《朗读手册》的例子看,阅读量上去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提高了,成绩自然也会好的表现。我也相信是这样的逻辑,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有好的过程,慢慢也会有好的结果。

偶的期望是有更多的家长和学校接受生本教育,这样等偶家小妞读小学的时候,最好不必择校,也能接受生本教育了。就算她受的是师本教育,偶也要她多点阅读,在家生本一把。呵呵......
2009/11/24回复
“中文底子”这个事真是很难说。一个亲戚出国十几年才回来,很多中文不会写了。他可是在国内读完硕士出去的,算是受过完整的中文教育。没机会用,自然会退化一些。包括现在不少成年人,如果用电脑比较多,也未必写中文就流畅。有得有失,掌握两种(多种)语言,熟悉两种(多种)文化,理论上讲是好的,但要精通确实不易。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4 17:07 编辑 ]
2009/11/24回复
可能还有个体差异,每个人对语言的敏感度不同。
2009/11/24回复
jocelyn1025:
(*^__^*) 嘻嘻……,经纬这个问题问得好!不少家长的担忧都来自评价标准,用不同方式评价,结果可能会不同。不过之前骏爸有篇帖子“生本学校的学生,成绩到底如何?”看了觉得很振奋,而且按《朗读手册》的例子看,阅读量上去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提高了,成绩自然也会好的表现。我也相信是这样的逻辑,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有好的过程,慢慢也会有好的结果。偶的期望是有更多的家长和学校接受生本教育,这样等偶家小妞读小学的时候,最好不必择校,也能接受生本教育了。就算她受的是师本教育,偶也要她多点阅读,在家生本一把。呵呵......
查看原文
在家里生本,容易的是阅读和搜集资料的部分,难的是那讨论的气氛,人和人之间知识的碰撞,说到底,生本的想法还是很好的,希望日后能够合用一个教材,越做越普遍,变成主流教育模式。
2009/11/24回复
jocelyn1025:
“中文底子”这个事真是很难说。一个亲戚出国十几年才回来,很多中文不会写了。他可是在国内读完硕士出去的,算是受过完整的中文教育。没机会用,自然会退化一些。包括现在不少成年人,如果用电脑比较多,也未必写中文就流畅。有得有失,掌握两种(多种)语言,熟悉两种(多种)文化,理论上讲是好的,但要精通确实不易。[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4 17:07 编辑 ]
查看原文
嗯,底子很重要,环境和自己对中文的感情和使用也很重要。

我就出外了10多年,中文不错吧?
2009/11/24回复
九月微凉:
嗯,底子很重要,环境和自己对中文的感情和使用也很重要。我就出外了10多年,中文不错吧?
查看原文
不错!你不是也回来一段时间了么? 语言环境还是有影响的。有段时间,居然做梦说英语。LG更搞笑,上班对着老板说习惯了,梦话一半是英语,一半是白话。现在是梦到孩子唱儿歌(架不住她每天都唱啊)。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4 17:49 编辑 ]
2009/11/24回复
拼音是近代才出现的东西,古人没有拼音,照样认字,因此,认字之前并不是一定要先学拼音的。生本语文是先大量识字,稍后再教拼音,拼音是作为查字典的工具很快教完。生本教拼音其实教得很完整,但没有通过反反复复地做拼音练习去巩固。如果考试要考拼音,当然考不过师本的孩子。但要查字典或用拼音打字,生本和师本没多大差别。

识字方面,生本语文一下子认那么多字,开始时当然不可能个个的意义都掌握得牢靠。但是,大量的阅读很快就会让他们牢靠起来。生本语文较少抄抄写写的作业,老师对写字也不强调,孩子的字会写得差一些,对此比较看重的家长不得不自己努力了。
2009/11/24回复
mountie:
拼音是近代才出现的东西,古人没有拼音,照样认字,因此,认字之前并不是一定要先学拼音的。生本语文是先大量识字,稍后再教拼音,拼音是作为查字典的工具很快教完。生本教拼音其实教得很完整,但没有通过反反复复地做拼音练习去巩固。如果考试要考拼音,当然考不过师本的孩子。但要查字典或用拼音打字,生本和师本没多大差别。识字方面,生本语文一下子认那么多字,开始时当然不可能个个的意义都掌握得牢靠。但是,大量的阅读很快就会让他们牢靠起来。生本语文较少抄抄写写的作业,老师对写字也不强调,孩子的字会写得差一些,对此比较看重的家长不得不自己努力了。
查看原文
其实生本的方式和西方的语言教育方式更接近。美国老师较少纠正孩子的拼写错误,刚开始也不是从拼读学起。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更重要,很多问题是成长中的问题,孩子学到一定阶段会慢慢自我纠正。孩子学会自我纠正、自我肯定比需要通过考试或者老师的评价来获得肯定更重要。我记得九月之前有个转帖很好:“表扬和鼓励的区别”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095821&highlight=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4 17:33 编辑 ]
2009/11/24回复
有九月参与的帖子,气氛特别热烈,这在妈网可以作为一道定理了,呵呵。
2009/11/24回复
jocelyn1025:
其实生本的方式和西方的语言教育方式更接近。美国老师较少纠正孩子的拼写错误,刚开始也不是从拼读学起。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更重要,很多问题是成长中的问题,孩子学到一定阶段会慢慢自我纠正。孩子学会自我纠正、自我肯定比需要通过考试或者老师的评价来获得肯定更重要。我记得九月之前有个转帖很好:“表扬和鼓励的区别”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095821&highlight=[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4 17:33 编辑 ]
查看原文
生本的确是宽容犯错,很少纠错。只要孩子为学习所吸引,一直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这些错误孩子会自己去纠正。就象我们教孩子说话,家长不会有错必纠,但是只要孩子有学说话的兴趣,家长慢慢地就发现,孩子自己把错纠正过来了。
2009/11/24回复
九月微凉:
在家里生本,容易的是阅读和搜集资料的部分,难的是那讨论的气氛,人和人之间知识的碰撞,说到底,生本的想法还是很好的,希望日后能够合用一个教材,越做越普遍,变成主流教育模式。
查看原文
这个说到点子上了。九月对生本的理解是很深刻的。
2009/11/24回复
mountie:
生本的确是宽容犯错,很少纠错。只要孩子为学习所吸引,一直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这些错误孩子会自己去纠正。就象我们教孩子说话,家长不会有错必纠,但是只要孩子有学说话的兴趣,家长慢慢地就发现,孩子自己把错纠正过来了。
查看原文
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时候,常常犯错。我们都会鼓励他们,不会介意那些小错误,知道他们说得多了自然能说得更好。学习读写如果也有这样宽容的态度,能更好地鼓励学生。我欣赏生本教育有两点:一方面是学习的内容,注重阅读和思考。一方面是鼓励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状态。这两方面都是师本教育所欠缺的。
2009/11/24回复
九月微凉:
在家里生本,容易的是阅读和搜集资料的部分,难的是那讨论的气氛,人和人之间知识的碰撞,说到底,生本的想法还是很好的,希望日后能够合用一个教材,越做越普遍,变成主流教育模式。
查看原文
一个东东要变成主流,有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人推动,还需要有人甘当试验品呀!不少人只愿意尝试主流的东西,读非主流的一概怀疑或否定。其实主流的东东很多时候,也是从非主流发展来的。首先要理解非主流的东西有什么优点和潜力。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4 17:44 编辑 ]
2009/11/24回复
jocelyn1025:
一个东东要变成主流,有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人推动,还需要有人甘当试验品呀!不少人只愿意尝试主流的东西,读非主流的一概怀疑或否定。其实主流的东东很多时候,也是从非主流发展来的。首先要理解非主流的东西有什么优点和潜力。[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4 17:44 编辑 ]
查看原文
最早开始参加生本班的家长,的确让人佩服。现在,生本好歹还是做出些成绩来了,后面的家长可以更放心一些。
2009/11/24回复
猜你喜欢

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陪着你慢慢长大-----我的儿童教育实践与反思

课外辅导之思考

如果孩子出现这6种学习现象,家长一定要伸出援手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广州天河区各小学排名与评价

热点推荐

广州1h溯溪露营好地方 这里的鱼爆桶好钓

带娃参观消防救援大队 瞬间被帅叔叔圈粉

亲子陪伴时光 带娃打卡西宫达也绘本展

2蚊鸡的百佳月卡太划算了 一单就血赚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体验广东城际,25 分钟车程到东莞麻涌

不要买建筑时期太短的房子

打卡隆平水稻博物馆湖南米粉博物馆

香港行之交通篇

85后的生活

“怎么可以吃上?”广州的龙船饭,好吃得不

闲着没事来看看大海吧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