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个人对生本教育的一点理解

109690458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九月微凉:
关于:“不知您是否注意到,越是前面的问题越多,越是后面的问题越少。如果我们的教育使得学生问题越来越少……”用个朱德庸的漫画《绝对小孩》来回答:你不觉得我们的教育都把爱提问题的孩子当成问题小孩吗? (乖孩子好像都不能乱问呢)。质疑绝对需要一种氛围,一种鼓励。关于教育逐渐变得:中国式的教育下,幼儿园小孩通常都能说几句英语,小学生通常比较敢说英语了,中学生开始腼腆,成年人不做英语专业的,很多干脆不讲不讲终于不能开口讲了。
查看原文
(*^__^*) 嘻嘻…… 9494
2009/12/02回复
jocelyn1025:
转帖链接:http://club.baby.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897878&highlight=%C2%F3%D7%D3%B0%D6%B0%D6我是麦子的父亲,我从个人的经历出发,觉得现行的数学教育方法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理工科类人材的。从旁人的观点来,我自身的数学学习路程是成功的,小学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武汉市第一;中学高一获得武汉市第三;进入大学数学系后,成绩依然拔尖,单科成绩全系第一。看起来是个完全成功的数学教育,系里的教授也曾寄以厚望,但我最终放弃了数学理论研究的道路。 原因在于我的逻辑推理能力绝对一流,但发散型思维却很欠缺,只能发展成一个普通的数学工作者。而一个人的基本思维模式是很难在20岁后还能改善的。举个例子,比如平行线原理“过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于之平行”,这是一个人开始学几何就学到的公理,在我整个中小学阶段从没想过还有其它的可能,一直到大学接触到了非欧几何,才知道如果假设“过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于之平行”或“过线外一点有无穷条直线于之平行”都可以构造出另外的几何学。这些几何当时是毫无用处的,但到90世纪,宏观和微观物理学的发展却真正发现了这些几何的用处。而提出这两种几何的是什么人呢?是几百年前的两个大学生,他们只是不服气未加证明的平行线原则能做公理,就自己弄个反的来玩。而请大家问问自己周围的孩子:过线外一点有几条直线于之平行呀?我想只用一种答案,那你再问他:怎么证明呢?看看他们的反应也许有好处。再举个例子,国内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唯一的声音,到了大学。我接触到了一本书,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我才发现达尔文进化论其实有很多不清晰的,直的思考的地方,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开始审视自己的基本观念,不仅仅是数学,而是全方面的,彻底的抛弃了单纯的唯物主义。获得偌贝尔文学奖的哲学著作只有两本,一本就是《创造进化论》,还一本就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我国中小学理科教育过于强调解题能力,而世界观的教育则限制了孩子个性的发挥,让我感到目前孩子在理科类发展的最大制约在于“思辩”。也就是从没有把两个不同的观点摆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自己比较思考,而只是让他们不加分析地接受一种观点。至于平常举行的论辩,如就“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进行正反辩论,那只能培养孩子社会能力。在严谨的理科类教育中就没有提出过多种观点让孩子进行严谨细蜜思辩的训练。我想是不是传统观点“在科学上,1就是1,2就是2,来不半点马虎”在作怪。在现行的教育下,孩子们都是通过做大量习题来提高,但大家一看就知道,那其实都是用完全重复的方法去解决的熟练训练。这是在限制孩子的思维,我中小学参加了过多的数学竞赛,做了大量的题,逻辑思维是得到了锻炼,但到了后来才认识到限制了自己的发散型思维。 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奖得主后来都没发展到数学研究的道路上。原因就在于为了得奖,他们进行了大量训练,而国外是不进行这些训练的,这让他们获奖但同时也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可以说他们是应试应赛教育的牺牲者。如果发现孩子具有理科类长处的话,就必须要从很小就开始弥补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性格和心理品质相当重要,地位决不低于理科方面的天赋。学理论的必须要有批判性的思维,有藐视权威的个性。在中国这个不鼓励张扬个性的大环境里,宁可过也不要不及。对家长自己来说从孩子出生就要把他当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应该做什么事都要和他讲道理,询问他的意见,那怕最后还是强行制止他的一些无理要求。要告诉他,家长不是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对,老师也一样。如果孩子做题和书上的答案不一样,要引导他首先认为书错了,但在最后下结论前必须要他再次核查自己的思路。我一直到大学还在考场中指出那卷子题出错了,还当面指出我们系主任的所谓优秀教材有根本性错误,结果他考试给了我89就不给我90。不过我要提醒的是,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性格方面也一样,没有十全十美的。叛逆的性格,藐视权威,坚持己见。对理论研究是有利的,但是如果最终没有走上理论研究的道路,在社会中却不一定有利。所以性格方面的引导一定要慎重,在没把握孩子的发展方向以前,要采取中性的引导,不让他过分藐视权威。当然,能做到“人格上尊重权威,科学上藐视权威”那当然最好,但这不过是个说词,每个人都会有或左或右的偏差的。 不是将来只有从事理工科的孩子才需要进行这样的教育,对单纯的使用来说,一个从事文科艺术类的人来说,也许初中小学的数理知识就完全够用了。但数理的真正好处在于可以锻炼人的逻辑推理,综合归纳,比较辨析,抽象思维能力。这对任何方面都是有好处的。而现行的教育恰恰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这里主要是孩子的母亲,应该很多都是从事纯文类的,可以下回想孩子时期数理教育现在在自己身上起作用的究竟有多少呢。我的孩子是个女儿,对女儿来说走上理工科类的可能就比男孩少很多,但我希望她将来在中小学的数理学习中不仅仅只学到生活中用到的基本计算,我希望能通过数理学习让她严谨深刻的看待问题,能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能从整体宏观上去把握问题。[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2-2 15:38 编辑 ]
查看原文
谢谢您的转贴,读后很受启发。
2009/12/02回复
经纬经纬223楼
认真读了九月link的一位妈妈的陪读生涯,那么熟悉。庆幸孩子还能9:00以前上床,否则我可能也熬不到今天。我突然有了一个非常silly的想法,既然每个学校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作业,使用同一个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能有多大差别呢???I mean 除了考试成绩以外???那变成说差别也就在成绩上。那些作为家长渴望看到的学习的动力(motivation), 阅读的兴趣(interest),批判性的思维(critical thinking), 解决问题的能力(problem solving skill)是根本无法通过学校去培养的,那只能有老各位关注孩子的家长自个解决了。择校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升学,听起来是个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的silly question.  早明白这个道理就不用在师本学校里“转辗反侧”了......
2009/12/02回复
涵雅妈涵雅妈224楼
虽然身边没有孩子进生本学校,但我个人支持生本教育!!
2009/12/02回复
经纬:
认真读了九月link的一位妈妈的陪读生涯,那么熟悉。庆幸孩子还能9:00以前上床,否则我可能也熬不到今天。我突然有了一个非常silly的想法,既然每个学校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作业,使用同一个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能有多大差别呢???I mean 除了考试成绩以外???那变成说差别也就在成绩上。那些作为家长渴望看到的学习的动力(motivation), 阅读的兴趣(interest),批判性的思维(critical thinking), 解决问题的能力(problem solving skill)是根本无法通过学校去培养的,那只能有老各位关注孩子的家长自个解决了。择校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升学,听起来是个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的silly question.  早明白这个道理就不用在师本学校里“转辗反侧”了......
查看原文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一样米养百样人

同样的教材,遇到不同的老师,遇上不同的孩子,再加上不同的家长可以产生各种化学作用,最终构成的排列组合数是庞大的,所以,无需杞人忧天。

每个孩子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

[ 本帖最后由 九月微凉 于 2009-12-2 22:16 编辑 ]
2009/12/02回复
经纬经纬226楼
我相信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家长的关注“makes huge difference", 毕竟是一对一的教育。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通过大班教育,我在思考老师能起多大的作用???我之前是认同好老师胜过好学校的说法,但是再好的老师如果不得不遵循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规则,她的能量又如何放射让孩子们受益呢?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本是否比师本占据绝对优势?
2009/12/02回复
ryangavinryangavin227楼
经纬:
认真读了九月link的一位妈妈的陪读生涯,那么熟悉。庆幸孩子还能9:00以前上床,否则我可能也熬不到今天。我突然有了一个非常silly的想法,既然每个学校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作业,使用同一个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能有多大差别呢???I mean 除了考试成绩以外???那变成说差别也就在成绩上。那些作为家长渴望看到的学习的动力(motivation), 阅读的兴趣(interest),批判性的思维(critical thinking), 解决问题的能力(problem solving skill)是根本无法通过学校去培养的,那只能有老各位关注孩子的家长自个解决了。择校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升学,听起来是个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的silly question.  早明白这个道理就不用在师本学校里“转辗反侧”了......
查看原文
今晚又回到这个论坛了,想不到已经有那么多的新发表。

对中国的教育模式,我是一直不认同的。在教育这方面我一直比较崇洋媚外,我觉得国外会教你如何做人,会教你学习的方式,会尊重每个学生和每个家长;不是像国内只会死板地灌输知识,而忽略了从小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基本道理。很多东西,很多方面都让你感觉到社会的不平等。。。

所以我很想问问九月和经纬,既然你们也觉得国内的教育方式是如此地有问题,偏离了我们的期望,为何就为了学习点牢固的中文就接受这里的教育。毕竟,小孩的性格和习惯都是从小就培养起来的,等到他们到了10多岁,会不会就已经被国内的教育而同化呢?

再次,我也很高兴能在这里认识你们大家。我们都在为了小孩而不断地学习。
2009/12/02回复
对于孩子到了10来岁会不会被同化,我觉得九月之前说的“用繁入简易,由易入繁难,有条件的,选择让孩子的成长期经历繁复一点,到走出这个纷繁的社会,也许就会容易一些”有一定道理。孩子小适应力强,从不受尊重、习惯了不平等,到受尊重、感受到平等非常容易适应,还有新鲜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几乎不存在适应的问题。我们现在的环境也是一种环境,有十几亿人生活的环境。呵呵...... 反过来就比较难受了,回国会看很多事情不顺眼。有得有失,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完美的。

学校教育只是一部分,不必看得太重。不追求分数,不追求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类拔萃,反而有多一点空间。不妨学学池莉,看看如何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帮孩子减压。她女儿去英国前,也还是全面发展,性格纯良敦厚。整个小学期间“疯狂玩耍”。出国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更好,这母女俩很是扬眉吐气,顺便发点牢骚,可以理解。呵呵......孩子既适应现有的环境,又有好的性格和习惯,要求比较高,但并非做不到,看父母如何引导,这就是父母要做的功课!再想想,所谓的好坏、优劣都是个比较而言的事,如果能适应不同的文化,孩子的生存能力会更强,未来的路会更宽广,回国受几年教育还是有意义的。就当作“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劳其筋骨、苦其心志、......”5

我见过几个初中毕业随父母移民去国外的人,学识和能力不错,性格很好,不管是回国还是在国外的,都发展得很好。楼上不必担心,儿孙自有儿孙福。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2-3 00:52 编辑 ]
2009/12/03回复
经纬:
我相信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家长的关注“makes huge difference", 毕竟是一对一的教育。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通过大班教育,我在思考老师能起多大的作用???我之前是认同好老师胜过好学校的说法,但是再好的老师如果不得不遵循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规则,她的能量又如何放射让孩子们受益呢?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本是否比师本占据绝对优势?
查看原文
好的教育应该着眼于如何让孩子释放自己的能量,这是生本优于师本的核心。
2009/12/03回复
经纬经纬230楼
我们回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中文的环境。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孩子应该回到中国来学习感受。要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routine),目前的硬式教育还是提供了土壤的。至于性格培养,与家庭教育关系更密切些,虽然不排除外界的影响。没有一种教育体制是完美的,我们之所以选择中国基础教育,也是认为它有可取之处,也就是九月和我都提到的“牢”,“严”,“苦”,这里的苦指的是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国外的孩子比较缺乏这些方面的体验。这样她们会更加“appreciate"自己所拥有的生活,而不会”take it for granted".  当然我不得不承认到中国后也经历了“culture shock", 孩子们每次暑假回美国都不愿意再回来。但我们始终坚定这个决定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经历,尤其在她们年幼的时候。生活在两种文化之间,不时感受到两种文化的冲击,对我们全家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我认为我们能有这样的机会还是很幸运的。
2009/12/03回复
经纬经纬231楼
”好的教育应该着眼于如何让孩子释放自己的能量,这是生本优于师本的核心。“

Joycelyn, 说的好!精辟!
2009/12/03回复
jocelyn1025:
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提出的一个观点引起黄全愈深思。萨博认为不同的教育会培养出两类不同的孩子。一类被称为“聪明的孩子”:他们能够知道答案,能理解别人的意思,能很快抓住要领,完成作业,乐于吸收知识,善于操作,长于记忆…… 另一类则被称为“智慧的学生”:他们能提出问题,能概括抽象的东西,能演绎推理,寻找课题,运用知识,善于发明,长于猜想……  “我刚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时,自己都吓了一跳。怎么看,萨博讲的聪明孩子都是我们中国学生。”  “有一次,我到某重点中学作报告,互动非常活跃。突然,有个老师发言:‘今天我们的学生按年级排座位,初一在前面高三在后面。不知您是否注意到,越是前面的问题越多,越是后面的问题越少。如果我们的教育使得学生问题越来越少……’”黄全愈久久沉默不语。  如果经历了中国的基础教育,孩子们变成一个个不善于提问,缺少创造力的“知识桶”,这难道不值得中华民族去反思吗? “我们的课文都是‘范文’,孩子从来都被要求带着崇敬的心态去理解、模仿。而美国学校则要求孩子谈自己的体验。我们考的是‘老师讲什么?’美国考的是‘学生想什么?’因此,我们的孩子总是忙于背范文、抄笔记,美国孩子总是忙于思考问题。”  “教育不能仅仅培养聪明的孩子,现代教育需要培养的是智慧的学生。”经过若干年潜心研究,黄全愈于2006年5月推出了新作《培养智慧的孩子——天赋教育在美国》。在这本书里,他系统地回答了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应该怎样教孩子”的问题,为改变中国传统基础教育开出了很多具体的处方。      “中国要在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继续强力推行新课改,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人才的素质。”黄全愈努力使自己平静地说完这段话。       黄全愈的博客上,一个读者发帖道:“素质教育是以一个点为圆心向外不断扩张的、陀螺样的图形,孩子可以不断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是由内而外的、自主式、发散性的;而应试教学让我看到的是一个无缝焊接的圆环,孩子们都要向圆心看齐,是由外向内、被动式、聚敛性的。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两种人:一种是内控型人,我自己的事情我做主;另一种是外控型人,我的事情你做主。我们的学生聪明者太多,智慧型的太少……”[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2-2 13:30 编辑 ]
查看原文
黄全愈的书,我最早读的是《素质教育在美国》,当时受到很大的震动。后来又读了他的《玩的教育在美国》,觉得一般般,就没再关注他的其它书了。不知《培养智慧的孩子——天赋教育在美国》如何?
2009/12/03回复
看了一点简介,《培养智慧的孩子——天赋教育在美国》里面有一部分说:教是为了不教PK不教是为了教,这就是本书阐释的“自学”与“自教”的概念。中国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学生的自学,而美国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自觉学习VS自我教育,孰优孰劣?

这一点跟生本似乎有相通之处。
2009/12/03回复
mountie:
黄全愈的书,我最早读的是《素质教育在美国》,当时受到很大的震动。后来又读了他的《玩的教育在美国》,觉得一般般,就没再关注他的其它书了。不知《培养智慧的孩子——天赋教育在美国》如何?
查看原文
哈,我跟你一样,也是对黄的第一本书很喜欢,甚至还买来送人,送儿子的老师。后面的就越来越不敢恭维了,一本比一本差(第二本勉强看完,第三本完全看不下去),不是说他说的教育有问题,而是书写得很勉强,趁乘势而为的感觉。看第一本的时候,我儿子已经4岁多了,感觉他写的许多正是我所想的所做的,相见恨晚哩:)
2009/12/03回复
jocelyn1025:
好的教育应该着眼于如何让孩子释放自己的能量,这是生本优于师本的核心。
查看原文
真是精辟!
2009/12/03回复
jocelyn1025:
好的教育应该着眼于如何让孩子释放自己的能量,这是生本优于师本的核心。
查看原文
精辟!
2009/12/03回复
小诸葛之母:
哈,我跟你一样,也是对黄的第一本书很喜欢,甚至还买来送人,送儿子的老师。后面的就越来越不敢恭维了,一本比一本差(第二本勉强看完,第三本完全看不下去),不是说他说的教育有问题,而是书写得很勉强,趁乘势而为的感觉。看第一本的时候,我儿子已经4岁多了,感觉他写的许多正是我所想的所做的,相见恨晚哩:)
查看原文
第一本书的确是他多年思考的结果,在国内也引起很大的轰动。趁出名多写几本,为出书而出书,他竞也未能免俗。

如果《天赋教育在美国》是他第一本书之后进一步思考的总结,还是值得读一读。
2009/12/03回复
经纬经纬238楼
刚听写完四会字,发现人教版第一学期总共生字是500,试问华阳小学要求需要达到多少字数?谢谢!
2009/12/03回复
华阳的不太清楚。广州市花都区育才学校也是开展生本教育,一年级总识字数为2000
2009/12/03回复
经纬经纬240楼
谢谢,那还是有差别的!我找时间要拜读您推荐的《素质教育在美国》。我记得你在某处提到给孩子弄了个英文原版图书馆,我极力推荐"Magic Tree House" by Mary Pope Osborne, 这个系列应该有40多本了,Ms.Osborne 还在继续撰写。你的孩子一定会喜欢的。
2009/12/03回复
猜你喜欢

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陪着你慢慢长大-----我的儿童教育实践与反思

课外辅导之思考

如果孩子出现这6种学习现象,家长一定要伸出援手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广州天河区各小学排名与评价

热点推荐

广州赏梅正当时 从化花海错过要等明年

长见识了!萤火虫动漫嘉年华好热闹

怒省2300!苹果15免费维修成功

寒假还没有开始 寒假作业布置了一堆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纠结 用热水器划算还是用天燃气划算

国补国补又来啦

老公看王刚师傅学做菜 成品还不错

朴朴的羊扒中看不中用 肉质很一般

广州塔下的惊喜 好听音乐市集开集!

干饭人的最爱!青椒炒牛肉好下饭

今天买到一块好牛腩 做清汤腩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