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个人对生本教育的一点理解

91341458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经纬经纬261楼
我家还有几本买重了的英文原版“Magic Tree House", 有兴趣的家长可告诉我,我很愿意给你寄去。
2009/12/04回复
九月微凉:
骏爸应该和妈妈网申请开个家有学童的附属版:生本专版,自己做版主:)
查看原文
谢谢各位如此抬举。另开一个专版压力较大,也较难向大众推介,还是继续在这个热闹的学童版发帖子,好让更多的家长了解生本。
2009/12/04回复
ryangavinryangavin263楼
很感谢骏爸和Jocelyn的意见!
2009/12/04回复
ryangavinryangavin264楼
经纬:
我家还有几本买重了的英文原版“Magic Tree House", 有兴趣的家长可告诉我,我很愿意给你寄去。
查看原文
听大家都说这套书好,我昨晚也赶紧上网买了2本看看。希望我儿子会喜欢。
谢谢经纬的推荐!
2009/12/04回复
贪靓妈贪靓妈265楼
顶顶顶顶顶顶
2009/12/04回复
cubibencubiben266楼
经纬:
我家还有几本买重了的英文原版“Magic Tree House", 有兴趣的家长可告诉我,我很愿意给你寄去。
查看原文
我也非常愿意接受
2009/12/04回复
转一个郭教授博客里的一所农村小学的生本老师的留言:

  “今天我区举行了市级和区级“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的授牌暨实践研究开题仪式,我们邀请了省教研室和市教育局、教科所的领导、教研员及全区各校的校长和部分教师一百二十余人参加了活动。中庄小学一年级生本班的师生为大家展示了两节生本课。中庄小学生源较差,[ft=,,Times]90%都是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子女,虽然生本教育实验尝试研究在该校只进行了短短的两个多月的时间,但学校和教师却对它情有独钟;虽然他们的课堂和活动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却充满了浓郁的生本的味道,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真是让人欣喜异常,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今后我们要在教育过程中更加坚定信心、自觉践行生本教育的理念,结合东区实际、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本实验研究,让我们一起来耐心地聆听生本教育花开的声音,更为处在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们也能受到快乐的教育,也能享受到生本教育的幸福做出我们教育人应有的贡献!”
2009/12/04回复
cubibencubiben268楼
mountie:
很高兴不断有家长对生本教育感兴趣。本坛还有一些关于生本的帖子值得读一读:转载《人民教育》特别报道《 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http://www.gzmama.com/thread-1115452-1-1.html生本教育为何取消平时考试?http://www.gzmama.com/thread-1118977-1-1.html转载——骏景小学家长心目中的生本教育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0117-1-1.html到底有哪些学校开展生本教育?(一楼有汇总)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0335-1-1.html育才实验学校校长的一篇文章《生本教育——最好的素质教育》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3143-1-1.html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语文顾问汪惠迪女士谈生本教育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5265-1-1.html小学开展生本英语,到底难在哪里? http://www.gzmama.com/thread-1225776-1-1.html生本学校的学生,成绩到底如何?http://www.gzmama.com/thread-1236979-1-1.html小学生本语文的教学思路http://www.gzmama.com/thread-1403988-1-1.html转贴:生本的孩子不怕考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167899一些第一手教学骨干对生本的听课报告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125960一个生本家长的啰嗦话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124352另外,郭教授的博客和生本教育研究网都有很多内容:郭思乐教授博客http://user.qzone.qq.com/622000354生本教育研究网http://sb.eact.com.cn/生本教育体系研究网http://esi.scnu.edu.cn/
查看原文
骏爸真的是太热情了!
非常感动!
其实有心了解的人自然会在坛子里搜索“生本”挨个挨个看的
当然,置顶能更容易引起新人的关注

我也会不遗余力地向我身边的朋友介绍生本教育的
希望大众的声音强烈了,政府能更重视
2009/12/04回复
cubibencubiben269楼
小诸葛之母:
转一个郭教授博客里的一所农村小学的生本老师的留言:  “今天我区举行了市级和区级“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的授牌暨实践研究开题仪式,我们邀请了省教研室和市教育局、教科所的领导、教研员及全区各校的校长和部分教师一百二十余人参加了活动。中庄小学一年级生本班的师生为大家展示了两节生本课。中庄小学生源较差,[ft=,,Times]90%都是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子女,虽然生本教育实验尝试研究在该校只进行了短短的两个多月的时间,但学校和教师却对它情有独钟;虽然他们的课堂和活动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却充满了浓郁的生本的味道,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真是让人欣喜异常,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今后我们要在教育过程中更加坚定信心、自觉践行生本教育的理念,结合东区实际、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本实验研究,让我们一起来耐心地聆听生本教育花开的声音,更为处在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们也能受到快乐的教育,也能享受到生本教育的幸福做出我们教育人应有的贡献!”
查看原文
赶快去喊九月来看看5

不过九月是内心很强大的人哈
2009/12/04回复
cubiben:
赶快去喊九月来看看5 不过九月是内心很强大的人哈
查看原文
如果你说的九月是我,我只能说我内心一点都不强大;

也许我理解力出了问题了?

我可想不明白我的内心是否强大和这段话有什么关系,

您可否做个详细说明?
2009/12/05回复
大鸟大鸟271楼
我也支持生本,我小孩以后也是读华阳,骏爸的小孩是哪一年上一年级?
2009/12/08回复
转个贴:“中国孩子为什么缺少创造力”(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d68c10100f328.html),补充201楼的内容,反思一下我们“基础扎实”的教育。

前不久,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

一个第一和一个倒数第五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普通教育的教育结果,也让人们可以看出中国普通教育中最缺少的是什么。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强,这是世界许多教育发达国家所羡慕的。但这只表明,中国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强,多做练习、多背数学公式,多抠数学习题,结果自然会好。中国的普通教育培养了很多具有数学天分的人才,但在现实中数学在各领域的应用却很狭窄,所谓的数学家不少都去搞象“哥德巴赫猜想”之类的高端数学命题去了。

中国的孩子缺少想象力吗?不缺!中国的孩子没有创造力吗?有!但为什么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发挥不出来或是体现不出来。为什么中国的学生会被人们视为书呆子,大学毕了业,还会被人认为是无用之人。

在学校,孩子们要做个好学生,孩子的大脑就像一个图书馆一样,只要能把知识装进去,这“图书馆”就是一流的,装的越多,说明“图书馆”的质量越高。但人大脑这个“图书馆”的功能不仅仅是“知识的宝藏”,它的真正效能应是一个“知识的喷泉”。不论是普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要想培养人才的创造力,就需在教育的过程中完成人们大脑从知识的宝库到知识的喷泉的转变。一个人吸收的知识再多,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应用,那是典型的书呆子。一个人的知识再学高八斗,如果没有创造力,也只能算是个懂得些之乎者也已焉哉的穷酸秀才。

在这里,应当反思的是中国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更应当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的心态。读书好的学生未必就要有创造力,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也不要求有创造力。在这种环境下,还会有人觉得孩子们有创造力重要吗?

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端,到了大学阶段,这种现象更突出。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这几年这么突出,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没到市场上人才已饱和的阶段。大学生就业难,从深层上讲是大学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需求变化。换言之,市场上需要的人才,大学培养的不多,市场上饱和的人才,大学却培养出一大堆。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真谛又是什么?人们会说,教育是为了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也有人会认为,教育是进入精英阶层的阶梯。有的人会说,上了大学好当官,也有的人讲,只有读书好才能有前途。至于古人云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都被人们背得发酸了。但这一切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吗?

对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创造力。在21世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将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不论是新的产品的研发、新行业的崛起、新的管理意识,这一切离不开人的创造力。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正日益革新,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要更加突出专业化、职业化。而这一切,都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人才战略的角度观察,21世纪的竞争将更加集中在人才的竞争上,有人将此比喻为“人才战争”。

人才竞争的基础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教育体制、高质量的的大学、具有远见的教育理念、人才的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体现着教育的功能。面对21世纪,教育的地平线也是人才的地平线,因为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现实和未来发展最关键的基础。只有拥有创造力的人才,一个民族才有前行的动力,一个国家才会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社会才能更加富有活力。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2-8 12:52 编辑 ]
2009/12/08回复
师本教育“基础扎实”的代价之一是牺牲了学生的创造力。当然如果觉得创造力根本不重要,就另当别论了。
2009/12/08回复
培养听话的乖孩子的代价,往往是牺牲了思辨中很有力的部分:质疑和反思的力量,没有质疑和反思,何来创新的力量?
2009/12/08回复
经纬经纬275楼
Joycelyn 和九月总能推旧出新,从不同的perspective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很让人欣赏!
2009/12/08回复
呵呵,讨论是学习的好方法!

关于中西基础教育,有很多stereotype:通常认为国内传统教育基础扎实,西方基础教育孩子压力小,玩得多,必然基础没那么好云云。其实凡事都有两面,比较一下看得更清楚。我从教育“强省”湖北出来,对应试教育的压力感受颇深。有朋友像麦子爸爸一样,当年是奥数尖子,在国内学业一帆风顺,但出了国做不成他期望的顶尖人才(遇到的问题和麦子爸爸类似),哪怕是奥数金牌得主,在华尔街做的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多年前曾和他探讨过这个现象,有很多感慨。

另外西方很多国家,美加和澳洲都很重视阅读,不少孩子学龄前就能自主阅读,并不像国内普遍认为的那样,孩子成天就只是玩。只不过学习方式不同,更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和生长发育需要罢了。回头看看,传统的教育方式效率不高,孩子牺牲了很多乐趣,还未必有好的结果,郁闷呀,实在是不吐不快!

空口无凭,给个实例:2002年1月,布什总统就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教育改革法案,其中关于阅读改革的力度之大令全球瞩目,根据法案中包含的一个名为“阅读第一”的计划,联邦政府将在今后5年内向各州拨款50亿美元,帮助公立学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财大气粗不说,人家这是有钱用在刀刃上。中国政府也不缺钱,4万亿拉动经济增长的财政预算够有气魄,但用在教育上的有多少?!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2-9 16:47 编辑 ]
2009/12/09回复
再来做个中西对比,看看教育经费的绝对值和相对数。

                                                          去年中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公布 占GDP比例3.48%

                                                               2009年11月20日 16: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0日电(侯冬华)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近日公布《关于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称,200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00670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48%,比上年的3.22%增加了0.26个百分点,同比高于去年0.22%的增幅。

  此前有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32%,比2006年的3%增加了0.32个百分点。

  这里,对于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出现了两种数据,3.22%和3.32%,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

  中新网记者致电教育部新闻办询问得知,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公布了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据,修订后GDP总量增加了7776亿元。根据修订后的数据,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的确为3.22%,比2006年增加了0.22个百分点。对比可知,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加速增长。

  据了解,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十多年来,这一目标仍未达到,有教育界人士呼吁,将“4%”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力争早日达标。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2-9 10:07 编辑 ]
2009/12/09回复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这一目标,从1993年提到了2006年,实现目标的时间,也从2000年推迟到了2010年。但让人尴尬的是,从2002年开始,政府教育投入占GDP的份额竟然持续走低。当美国1999年的教育投入就达到了7%,印度2003年的教育投入达到了5%时,我国的教育投入,却一直没有超过3.5%。

    1999年美国教育投入高达6350亿美元,占GDP的7.7%。美国成为世界上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国家,从而为其成为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美国重视教育的传统集中体现在州一级,各州40%的经费都用于教育,地方政府的财产税主要支出于教育。  

    如果说发达国家不好比,看看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吧。巴西是拥有1.8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全民免费义务8年教育和全民社会保障制度。巴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很大,法律规定联邦政府预算的18%,州政府预算的25%都要用于教育。从托儿所、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和大学,凡是公立的都不收费。除大学和部分高中外,从托儿所到初中,政府都免费提供教材、文具和午餐。为保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8年义务教育,每个贫困家庭除了每月免费领取基本食品外,还可以有三个孩子每月享受政府提供的助学金。每个孩子每月的助学金约等于50元人民币。进城农民的子女,带原籍学校开具的转学手续,可以在公立学校上学,享受与城里学生同等的待遇。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2-9 10:07 编辑 ]
2009/12/09回复
国外的人喜欢阅读我觉得和有一家人围坐读圣经,读书的习惯有关,而国外的火车上,路上,拿本小说到处看的各种年龄段,特别年轻人的情况比比皆是,国内呢,人人玩手机的多,看小说的人似乎少见。

阅读也需要氛围:)
2009/12/09回复
猜你喜欢

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陪着你慢慢长大-----我的儿童教育实践与反思

课外辅导之思考

如果孩子出现这6种学习现象,家长一定要伸出援手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广州天河区各小学排名与评价

热点推荐

广州新开大型商超开业啦 逛完要足一日!

人气高企的大头虾越南菜 每次吃都要等位

巽寮湾退潮超好玩!抓虾摸螺娃玩到不肯走

618分享有礼!无限复购的好物推荐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花了1h验收贴砖 这2点要重点检查

孩子劝架学校颁见义勇为奖 我却很担心

儿子成绩中等还早恋了 点样处理好

化学实验礼盒备起来 好过电子产品

重温湖南柴火鱼 159元双人套餐吃饱饱

唯馨花厨 西餐厅也有好吃的儿童套餐

西瓜跌破1元每斤 广州什么时候有?

试水广西客家菜白七刀 白切口味很清淡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