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个人对生本教育的一点理解

91327458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jocelyn1025:
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二位的意见都很有道理。至少后进生,在师本教育的频繁考试中,遭遇的挫折更多也更早一些。生本教育下,没有这么大的竞争压力,孩子的学习兴趣大一点,还多一点回转余地。剩下的问题是,既然生本教育让孩子不光在日常学习中相对轻松,更有学习动力,而且在终端考试中也有明显的优势,为什么不能推广得更快一点,面积更大一点呢?!(以前也问过小诸葛之母类似问题。)另外一点疑惑,论坛里关注生本教育的看来看去,好像总是这些老熟人,现在也差不多聚齐了。生本教育是不是在教育界,在家长心目中,也像在论坛里一样,还很小众?[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9 01:08 编辑 ]
查看原文
哈,好像我已经也回答过你这个剩下的问题哦。

生本推广的阻力很大,首先是掌握教育发展方向的人士不敢尝试,不愿意放弃多年来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里还有经济的因素在其中),天河的实验学校较多也得益于该区教育部门的领导能顶着压力、冒着失败的风险给生本一些空间。生本实验要求的一些教育政策的照顾,比如不参加大范围的统考(终端考试除外),而学校领导和老师即使理解了生本的理论,也还需要有魄力才敢实验。我感觉教育界人士,越是权威越是所谓的有经验,就越不愿意尝试改变,即使想改,也不愿意伤筋动骨地改。

我觉得,要进行这样一种涉及根本的教育改革是做到很难全面铺开的,能给你小范围尝试就不错了,因为我们的社会太急功近利了。生本目前的推广效果看似热闹,谁知道里面有多少是真的支持,而不是被其终端考试大面积的好成绩吸引呢?
2009/11/29回复
邦邦妈咪:
可能你从国外回来还是思想太单纯了,我们是D国教育,孩子从小是灌输式愚民教育,灌输孩子爱D,这是公立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教育一直延续到孩子考研究生甚至博士课程都有政治课。其实D国的教育系统一直在是否让孩子有独立思想与让孩子没有思想的教育中挣扎。期待国内教育改变是不可能的,就像中国的大学,都是D立大学,不可能出有思想的大师。所以即使是生本教育不错,也不会全面推广,这是中国的现实残酷所在。只能是家长自己做好准备,或者未来送孩子出国,或者用家庭教育弥补孩子独立思想教育的缺失。[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11-29 10:54 编辑 ]
查看原文
深有同感!虽然有希望,但现实真的很无奈,也很残酷。所以才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或多或少受益于生本。
2009/11/29回复
九月,其他我就不跟你辫论了,否则又会重复许多已经说过的话:)

只回答你这个问题:

“小诸葛之母,你也是一个自己孩子没读过生本,自己也没有正式参与过生本教育的理想主义者而已,对理想主义者,我只能说一句:人不务实就不能实现理想。”

我是正式参加过生本教育研究的人,时间虽然不长(脱产大半年时间吧),但跟随研究老师一起听过很多课(不是那种取经似的听课),跟各个课题组做课评,讨论课堂的情况,帮助老师更好地体现生本的理念。另外,我还有十多年的生本妈妈的经验,这些算不算有实践而非从理论到理想?

在与生本近距离接触当中,一直听实验老师笑称“贫下中农爱生本”,这个“贫下中农”的意思其实就包含了学校环境和学生生源、家庭环境都很贫乏可怜的意思,那些家庭哪有那么高素质的家长去帮孩子查资料做手工啊,你所了解的几所学校(包括华阳)这种条件的学校和家庭是很特别的。生本的大部分实验学校是“贫农”学校。这些“贫农”学校我也去听过好些课(有所学校硬件不错,但生源很差,很多家长是汲着拖鞋进教室开会的农民,普通话不会说,要说他们对孩子有多少帮助,我真的不信),有些学校也不是从一年级就开始做生本的,是校长求变,老师希望把课堂上3分之2 的打瞌睡的孩子拉回到课堂上来,才把生本请进了学校。

不说了,煮饭去:)
2009/11/29回复
邦邦妈咪:
可能你从国外回来还是思想太单纯了,我们是D国教育,孩子从小是灌输式愚民教育,灌输孩子爱D,这是公立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教育一直延续到孩子考研究生甚至博士课程都有政治课。其实D国的教育系统一直在是否让孩子有独立思想与让孩子没有思想的教育中挣扎。期待国内教育改变是不可能的,就像中国的大学,都是D立大学,不可能出有思想的大师。所以即使是生本教育不错,也不会全面推广,这是中国的现实残酷所在。只能是家长自己做好准备,或者未来送孩子出国,或者用家庭教育弥补孩子独立思想教育的缺失。[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11-29 10:54 编辑 ]
查看原文
呵呵......这是核心!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在其次。就算学同样的内容,启发式的教育还是灌输式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思维方式也会有很大不同。更何况,生本教育和师本教育的学习内容也不尽相同。一个是大量阅读和讨论,一个是有限的几本教材。这两种学习方式确有相当差异,也难以兼容,能有一小块生本教育的试验田就很难得了。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9 19:07 编辑 ]
2009/11/29回复
To 经纬

前面提过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和蒙氏以及其他一些教育方法的理念相通。去年李跃儿教育论坛(国内早期教育很不错的一个论坛,可以看看)有个超长热贴(小巫也有发言),一个二十来岁从小受蒙氏教育的人“就我个人情况说说蒙氏孩子和中国现在的教育环境可能会有的冲突”(http://bbs.liyueer.com/viewthread.php?tid=40380,原帖超长,如果只看阿卡卡西本人的发言,可以点击:http://bbs.liyueer.com/viewthread.php?tid=40380&extra=&authorid=26510&page=1,还有篇网友致阿卡卡西的贴也不错:http://bbs.liyueer.com/viewthread.php?tid=40716)。看过之后你对蒙氏教育,以及国内的环境会有更直观的感受。虽然现在的环境已经比过去开放很多,但短期内也难有根本性的改进,所以阿卡卡西这类人在国内比较碰壁。很多父母的难题还不仅仅在于培养孩子懂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更多的在于是否让他有头脑、有独立的意志,因为你也不知道孩子未来自由的边界在哪里。当然你家情况不同,没有这样的纠结,取舍比较容易。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9 19:06 编辑 ]
2009/11/29回复
小诸葛之母:
九月,其他我就不跟你辫论了,否则又会重复许多已经说过的话:)只回答你这个问题:“小诸葛之母,你也是一个自己孩子没读过生本,自己也没有正式参与过生本教育的理想主义者而已,对理想主义者,我只能说一句:人不务实就不能实现理想。”我是正式参加过生本教育研究的人,时间虽然不长(脱产大半年时间吧),但跟随研究老师一起听过很多课(不是那种取经似的听课),跟各个课题组做课评,讨论课堂的情况,帮助老师更好地体现生本的理念。另外,我还有十多年的生本妈妈的经验,这些算不算有实践而非从理论到理想?在与生本近距离接触当中,一直听实验老师笑称“贫下中农爱生本”,这个“贫下中农”的意思其实就包含了学校环境和学生生源、家庭环境都很贫乏可怜的意思,那些家庭哪有那么高素质的家长去帮孩子查资料做手工啊,你所了解的几所学校(包括华阳)这种条件的学校和家庭是很特别的。生本的大部分实验学校是“贫农”学校。这些“贫农”学校我也去听过好些课(有所学校硬件不错,但生源很差,很多家长是汲着拖鞋进教室开会的农民,普通话不会说,要说他们对孩子有多少帮助,我真的不信),有些学校也不是从一年级就开始做生本的,是校长求变,老师希望把课堂上3分之2 的打瞌睡的孩子拉回到课堂上来,才把生本请进了学校。不说了,煮饭去:)
查看原文
呵呵,我看到的就是广州生本嘛,广州生本确实给大家那样的印象,就是家长有闲有能力的(这些家长的孩子读哪里都会相对优秀)才能协助孩子进入生本状态,也许是那几个学校的地区能力使然,优点让生本的孩子似乎在各种竞赛和考试中证明了生本的实力,

缺点让贫者(时间上贫乏的不敢生本);

我就听说了一个实例,父母离婚爷爷奶奶带孙子读生本,爷爷奶奶不会摆弄电脑啊,打印机,印资料的,结果读不下去,只好转学。

这些传言,这些情况也抑制了生本的推广,不能在一些学校搞有钱有闲生本,一些搞贫农生本吧?

非主流一定要变得更好,才能成为主流,主流才能让更多人受惠。
2009/11/29回复
小诸葛之母:
哈,好像我已经也回答过你这个剩下的问题哦。生本推广的阻力很大,首先是掌握教育发展方向的人士不敢尝试,不愿意放弃多年来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里还有经济的因素在其中),天河的实验学校较多也得益于该区教育部门的领导能顶着压力、冒着失败的风险给生本一些空间。生本实验要求的一些教育政策的照顾,比如不参加大范围的统考(终端考试除外),而学校领导和老师即使理解了生本的理论,也还需要有魄力才敢实验。我感觉教育界人士,越是权威越是所谓的有经验,就越不愿意尝试改变,即使想改,也不愿意伤筋动骨地改。我觉得,要进行这样一种涉及根本的教育改革是做到很难全面铺开的,能给你小范围尝试就不错了,因为我们的社会太急功近利了。生本目前的推广效果看似热闹,谁知道里面有多少是真的支持,而不是被其终端考试大面积的好成绩吸引呢?
查看原文
在功利的环境里,能说服学校或者家长乐于采用生本教育,只能靠终端考试大面积的好成绩。不论什么理由,只要有帮助都应该去推动。只有生本教育实行到一定阶段,培养出一大批人才,才能引起更多观念上的变化。
2009/11/29回复
jocelyn1025:
在功利的环境里,能说服学校或者家长乐于采用生本教育,只能靠终端考试大面积的好成绩。不论什么理由,只要有帮助都应该去推动。只有生本教育实行到一定阶段,培养出一大批人才,才能引起更多观念上的变化。
查看原文
这个角度上,我倒是很希望教育界有更多保持了理想和变革热情的人。我相信,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的。

私心上,我希望更多的私校能够更早一步的进入生本教育的方式来,反正这些学校硬件存在着呢,不过这些私校,南奥有自己的北师大体系教材(听说写得不错),哪里肯改?

祈福特色在双语,星河湾特色在类似公立名校,估计都很难接受变化,反而办学特色不强的学校推广起来也许比较有机会先一步推广出去。

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私校,我个人是喜欢私校的,公校太死板,私校自由一些,办学也相对容易有自己特色,当国内升学不是唯一目标的时候,轻松一点自然关注素质更多一点。既然如此,为何不先走一步,变成生本教育?

[ 本帖最后由 九月微凉 于 2009-11-29 20:15 编辑 ]
2009/11/29回复
其实经常的保持对生本的讨论挺好,这样造就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人认识生本,对日后生本的发展总是有点好处的。
2009/11/29回复
九月和经纬,在国外生活时间比较久,看问题更单纯,更有热情!呵呵......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9 20:48 编辑 ]
2009/11/29回复
ryangavinryangavin131楼
我是这里的一个新生。我下午无意中来到这个帖子,很惊喜地发现了这个我一直想探讨的话题。

各位的发言都很有水准和见解,我想我日后会一直关注这里,成为这里的一份子。

我大儿子9月份刚上一年级,接受普通公校的师本教育。可以说,我是很不喜欢国内死板的教育。参加过学校的公开课后,我更加加深了这种看法。我现在有个想法,想在2年级的时候帮我儿子转到八一学校的生本班。不知道各位对此有什么看法?我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意见!!

我个人一直认为小孩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塑造优秀的品格。我不想让我儿子学习的积极性从此被死板的教育而埋没。。
2009/11/29回复
九月微凉:
呵呵,我看到的就是广州生本嘛,广州生本确实给大家那样的印象,就是家长有闲有能力的(这些家长的孩子读哪里都会相对优秀)才能协助孩子进入生本状态,也许是那几个学校的地区能力使然,优点让生本的孩子似乎在各种竞赛和考试中证明了生本的实力,缺点让贫者(时间上贫乏的不敢生本);我就听说了一个实例,父母离婚爷爷奶奶带孙子读生本,爷爷奶奶不会摆弄电脑啊,打印机,印资料的,结果读不下去,只好转学。这些传言,这些情况也抑制了生本的推广,不能在一些学校搞有钱有闲生本,一些搞贫农生本吧?非主流一定要变得更好,才能成为主流,主流才能让更多人受惠。
查看原文
那倒是,我们在这里谈生本,大家都很容易联想到广州几所知名的实验学校,其实我觉得虽然他们得益于生本,但并不代表他们的全部做法都是生本的。

而且虽然我是极力推崇生本的,但并不是说生本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如果家长认为读了生本就什么都好了,那还是不读生本好。你所看到的一些个案,其实与生本的内涵是无关的,但也无奈,因为生本的实施需要人去做,自然就会带有做的人的特点和认识,存在一些偏差也是自然的。比如你说的这个爷爷奶奶带着孩子读生本,结果因为不会使用电脑而转校的事情,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爷爷奶奶的认识,他们以为用不了电脑就无法读生本,二是学校的问题(具体说是老师的问题),老师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这个问题其实也和生本无直接关系,是老师的责任心问题,生本学校一样存在责任心不强或者对孩子的表现不够敏感的老师),没有考虑到每个孩子的情况,可以说,他们并没有做到真正的生本。这也是我儿子从生本学校转到原来的非生本学校的缘故。但即使是这样的老师也能让大多数孩子得益于生本的实施,所以虽然我儿子转学了,但我也并不否认他的老师(生本的)对班上其他孩子的好(他对我儿子确实做的不够生本 ),他们有他真的是有福了。

我也是喜欢私立学校的,但私立学校其实也其问题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无法在应试中不败,时间一长,如果不采取新的教学改革,这种私立学校只好转而向公立学校学习,她不可能在夹缝中生存太久。我儿子他们学校如今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儿子曾经的老师跟我说,学校越来越像公立学校了,越来越注重成绩而不看其他。私立学校如果既想保持那种活力,又在应试中立于不败,唯有生本这条路。

另外,你说的传言我想其实还是归因于家长对生本班的误解,而老师又无暇去做家长的工作,所以就只好让传言和误会存在下去。

生本的做法就目前而言是统一的,只是老师的要求会根据自己生源的不同而不同。

[ 本帖最后由 小诸葛之母 于 2009-11-29 22:03 编辑 ]
2009/11/29回复
是啊,广州的私校越来越像公校,我也深有此感,这是多么的无趣啊,私校不能保有特色,迟早会被挤出历史舞台的,生本确实是私校的一条生路。
2009/11/29回复
ryangavinryangavin134楼
如果小孩一年级读的是师本,二年级转去读生本,根据你们的经验,这会有什么问题吗?

万分感谢你的回复!
2009/11/29回复
九月微凉:
是啊,广州的私校越来越像公校,我也深有此感,这是多么的无趣啊,私校不能保有特色,迟早会被挤出历史舞台的,生本确实是私校的一条生路。
查看原文
不会不会,这个不用担心:)

因为社会需要、ZF需要、投资商,大家都需要私立学校,所以无论如何都不会消失的,只是理想的私校会不会有多少就是个问题了。
2009/11/29回复
jocelyn1025:
在功利的环境里,能说服学校或者家长乐于采用生本教育,只能靠终端考试大面积的好成绩。不论什么理由,只要有帮助都应该去推动。只有生本教育实行到一定阶段,培养出一大批人才,才能引起更多观念上的变化。
查看原文
我觉得现在倒是一个契机,ZF现在似乎很重视教育改革,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果生本能入他们法眼,我相信会引起重视的。
2009/11/29回复
ryangavinryangavin137楼
谢谢啦! 
2009/11/29回复
猜你喜欢

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陪着你慢慢长大-----我的儿童教育实践与反思

课外辅导之思考

如果孩子出现这6种学习现象,家长一定要伸出援手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广州天河区各小学排名与评价

热点推荐

广州新开大型商超开业啦 逛完要足一日!

人气高企的大头虾越南菜 每次吃都要等位

巽寮湾退潮超好玩!抓虾摸螺娃玩到不肯走

618分享有礼!无限复购的好物推荐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花了1h验收贴砖 这2点要重点检查

孩子劝架学校颁见义勇为奖 我却很担心

儿子成绩中等还早恋了 点样处理好

化学实验礼盒备起来 好过电子产品

重温湖南柴火鱼 159元双人套餐吃饱饱

唯馨花厨 西餐厅也有好吃的儿童套餐

西瓜跌破1元每斤 广州什么时候有?

试水广西客家菜白七刀 白切口味很清淡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