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原创)一个音乐老师的8年妈网教学日记(2020年持续更新)

90576294家有小学生

作为一名儿童音乐教育者,一直很想用文字去记载孩子们成长的点滴,但总因为工作的忙碌而搁浅。从古至今,儿童教育的主载都是家庭环境,虽然近代儿童教育已经趋向于社会化,但是家庭教育依然非常重要。提到家庭教育,很多妈妈会采用日记的形式去记载孩子成长的点滴,那么今天,我想以一名小提琴老师的身份记录每天孩子们学琴的点滴。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妈妈教育好家中的“小琴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2020年5月因为装修原因又再次回归妈粉,之前这篇长达8年的文章不知道为什么会被锁起来,所以就放弃更新了,现在既然又解封就来冒个泡吧,毕竟现在自己的孩子也开始了音乐学习,和当年只是老师身份去聊儿童学习乐器是完全不一样的立场。更新的第一篇我就想好好的吐槽一下这2年的辛酸史,从业12年,妈网8年,也没打过什么广告,凭借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弦乐团,弦乐品牌,教师团队,给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表演平台,比赛机会,从一个老师角度来说,人生赢家啊。但是无奈,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不爱练琴的亲儿子,于是一场场母子大战每天都在上演,今天帖子的主题就是“当音乐老师遇到了爱音乐但不爱练琴的孩子”

 

目 录

 

一、与伙伴一起学习会提高孩子的积极性(3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1-1.html

二、如何学习五线谱、学会先分析音乐再进行演奏(6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1-1.html

三、孩子是否适合走专业路线、如何合理安排练琴时间(10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1-1.html

四、孩子是否需要考级(18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1-1.html

五、如何让孩子接受节拍器训练、如何培养孩子舞台感(21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2-1.html

六、学龄前的孩子如何选择乐器、如何培养学琴兴趣(28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2-1.html

七、家长在孩子学琴过程中应当做好哪些角色(33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2-1.html

八、老师如何根据学生的情况去应材施教(34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2-1.html

九、学琴小诗分享(42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3-1.html

十、如何引导孩子充分利用练琴时间(47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3-1.html

十一、初学的孩子如何进行乐谱视唱(53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3-1.html

十二、《少儿小提琴集体课程》作者邵光禄老师大师课笔记(56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3-1.html

十三、初学乐器,集体课和一对一小课该如何选择(61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4-1.html

十四、如何学习打节奏(73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4-1.html

十五、乐器跑弦了,如何在家进行调试(78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4-1.html

十六、小提琴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不识谱、弓不直、夹不住琴(98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5-1.html

十七、师德随笔(100楼)

十八、李自立老师新作品音乐会有感(113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6-1.html
十九、新年写给学琴家长一封信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7-1.html
二十、微信玩转小提琴(献给不爱练琴的小琴童)
http://www.gzma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23105&pid=62513672&page=8&extra=#pid62513672
二十一、先做人再拉琴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11-1.html
二十二、广东省第十五届小提琴比赛、弦乐夏令营有感http://www.gzma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23105&page=12&extra=#pid79682629
二十三、再谈基本功~美国、意大利老师教学笔记分享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12-1.html
二十四、学琴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培养亲子关系更利于学好琴http://www.gzma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23105&page=12&extra=#pid79682629
2012/08/10
精选回帖
本帖最后由 zhouyuxia35 于 2013-7-21 11:15 编辑 提琴悦悦 发表于 2013-7-15 10:38 回复 zhouyuxia35 的帖子我觉得要看情况吧,如果是年轻的老师,不知道卡农那确实是不专业。但是如果是老 ...       谢谢您的回答哦,我家女儿学了一年了,我现在就很纠结,当初是想到现在老师的儿子那学的,因为他在我们这地方还比较出名的,但是他儿子说让他父亲让三个月到半年的启蒙期,说他自己也是由父亲启蒙的。可现在一年了,说都没说转他那边去,我觉得他父亲应该就是您说的那种自学成才的。但我们家长又不知道他水平如何。        还有一件事想问下您,关于考级的事,那个老师说明年考二级,到时一年考一级,还说我女儿等读六年级的时候都考六级了,不得了哦,但我看网上不是说一年都可以考二三级嘛,一年一级的进度会不会太慢了,而且我也不希望她年年去参加考级。
2013/07/21回复
173楼
1970/01/01回复
179楼
1970/01/01回复
242楼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一直关注着老师所写的心得,经验。感谢老师在百忙中还和我们一起分享,在这里让我学会了很多。
前几周儿子都学习五线谱,上周六琴买回来了,开始学习持琴和握弓,这几天都让他们练习持琴,他说妈妈我的左手好累啊,我想这个只能慢慢来,我现在每天都让他练习一下,我就帮他数数,第一天,我数了30下,琴头有时会掉下来,每天加多10下,昨天晚上坚持了一分钟,好很多了,琴头基本上不会怎么掉下来了,我想只能这样慢慢来,坚持每天都练习,应该会有效果吧。
老师你在这点是怎么看的呢的?我这个方法可以吗?请问还有什么好的办法
2012/10/23回复
一直跟进老师您的贴子,今天收获很大!“很多人在拿起弓子拉琴时,走下弓的时候容易向身体的后方运弓,解决方法是在下弓时逐渐微微的展开手腕,手肘也慢慢的推向于(琴头方向),上弓时慢慢的收拢手腕,手臂向胸口方向收回,还有夹琴时琴头是与鼻尖保持一致高度的”,这些方法对我家孩子正好有用,谢谢老师
2012/10/23回复
snoopy_liao:
一直关注着老师所写的心得,经验。感谢老师在百忙中还和我们一起分享,在这里让我学会了很多。前几周儿子都学习五线谱,上周六琴买回来了,开始学习持琴和握弓,这几天都让他们练习持琴,他说妈妈我的左手好累啊,我想这个只能慢慢来,我现在每天都让他练习一下,我就帮他数数,第一天,我数了30下,琴头有时会掉下来,每天加多10下,昨天晚上坚持了一分钟,好很多了,琴头基本上不会怎么掉下来了,我想只能这样慢慢来,坚持每天都练习,应该会有效果吧。老师你在这点是怎么看的呢的?我这个方法可以吗?请问还有什么好的办法
查看原文
刚开始夹琴,确实是会比较累。因为左手要不停的举着,换做大人刚开始接触也会很累。您的这个方法是先设定好时间,这样也可以。多加一次时间就给孩子一次鼓励或赞扬。我这有2个小方法。第一,刚开始夹琴时不要拿弓子,然后用左手把琴垂直举起到头顶,再把琴夹起来,这样会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琴头是不能低的。第二,练习时可以把琴头抵在墙上(轻轻触碰),与墙保持统一水平。也能让孩子自己看到琴头是否会越夹越低。
2012/10/23回复
杨子涵妈妈:
一直跟进老师您的贴子,今天收获很大!“很多人在拿起弓子拉琴时,走下弓的时候容易向身体的后方运弓,解决方法是在下弓时逐渐微微的展开手腕,手肘也慢慢的推向于(琴头方向),上弓时慢慢的收拢手腕,手臂向胸口方向收回,还有夹琴时琴头是与鼻尖保持一致高度的”,这些方法对我家孩子正好有用,谢谢老师
查看原文
谢谢子涵妈妈的关注。小提琴里右手运弓是最重要的。当孩子真的能驾驭的了弓子后,其实这些方法都已经是辅助性练习了。因为那时不用特意强调运弓方向也能把弓子走直了。所以现在就是先把基础打牢以后再往上学习就会很轻松了。
2012/10/23回复
提琴悦悦:
刚开始夹琴,确实是会比较累。因为左手要不停的举着,换做大人刚开始接触也会很累。您的这个方法是先设定好时间,这样也可以。多加一次时间就给孩子一次鼓励或赞扬。我这有2个小方法。第一,刚开始夹琴时不要拿弓子,然后用左手把琴垂直举起到头顶,再把琴夹起来,这样会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琴头是不能低的。第二,练习时可以把琴头抵在墙上(轻轻触碰),与墙保持统一水平。也能让孩子自己看到琴头是否会越夹越低。
查看原文
谢谢老师的回复,你给的两个方法,今晚让儿子试试。
十分感谢!
2012/10/23回复
桶妈妈:
写得很好,看完觉得有帮助。
查看原文
写得非常好,我也是一名钢琴老师
2012/10/23回复
非常感谢分享。。。有待学习、!
2012/10/25回复
谢谢老师分享!
2012/10/25回复
    眼看就快到11月份了,职称考即将来临。现在深感一句话,最好的学习时光真的是在校园里,那会坐在自习室里一坐就是一天,生活里除了学习和练琴其他真的没有什么可多考虑的。我这人比较重感情,昨天看到微博里分享一条关于父爱的帖子,顿时又热泪盈眶。(大意为: 和老爸聊天,帮他处理电脑问题于是使用了远程访问,后来没有关。我跟爸说,“爸我想买个pad看书”,于是我看到了爸在那边打字:“要多少钱啊”,然后逐字删掉,换上另一句话:“买呗”。)父爱总是世界上最无言的爱,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父爱的文章,离开家的那年,我15岁。爸爸站在背后看着我过马路。回头看见他的眼神留露出不安,我的心里一阵心酸。背着小提琴,行走在陌生的城市,幻想着在这里生根发芽。。。
    经常会有家长诉苦说孩子现在不懂事,不知何时才能长大。每次都会安慰家长,给孩子一点成长的时间。因为学音乐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善良。从小接受音乐的熏陶,心思会更加细腻。从小见证父母的辛苦付出,会更加的懂得感恩。当初在妈妈网开贴,本意是想记录一位音乐老师的教学点滴。这些可以是专业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方面的。我希望以后自己的孩子在读起妈妈以前记录的文章会有所触动,所以我一直很赞成家长们如果有时间可以用文字去记载孩子成长的点滴,通过不断的自检去陪伴孩子成长。
    这些日记我家先生去了台湾演出,听说会带回来很多音乐方面的书籍,拜读后分享上来。本月底有《丰收渔歌》作者李自立教授的音乐会,一定要过去学习。学习的不仅是处理乐曲的技巧与感情,更要学习的是一种对音乐执着的态度与精神。
2012/10/26回复
“很多人在拿起弓子拉琴时,走下弓的时候容易向身体的后方运弓,解决方法是在下弓时逐渐微微的展开手腕,手肘也慢慢的推向于(琴头方向),上弓时慢慢的收拢手腕,手臂向胸口方向收回”,老师,请问这个方法适合刚学的孩子吗?谢谢!
2012/10/30回复
jiangli_0402:
“很多人在拿起弓子拉琴时,走下弓的时候容易向身体的后方运弓,解决方法是在下弓时逐渐微微的展开手腕,手肘也慢慢的推向于(琴头方向),上弓时慢慢的收拢手腕,手臂向胸口方向收回”,老师,请问这个方法适合刚学的孩子吗?谢谢!
查看原文
这个方法最适合启蒙的孩子用。因为当能把弓子运用自如时,根本不用使用这些方法就能把弓子运的很直了。
2012/10/31回复
                                            小提琴教育家李自立——新作品音乐会有感
    昨晚参加了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李自立老师的新作品音乐会感触颇多。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老一辈艺术家对音乐的执着,让我很是感动。提到李自立老师,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他执教几十年,除了培养了大量的国内外音乐人才外,还创作出很多名扬中外的小提琴作品。代表佳作《丰收渔歌》、《喜见光明》等乐曲已经在小提琴界广为流传。李老师是一位很德高望重又很幽默的老师,几年前因为中风而不能再去拉琴,病重期间他依然没有放下对音乐的执着,坚持创作。本次音乐会也是由他的学生去演奏近五年来他所创作的新曲目。昨天当李老师蹒跚的走上台用颤抖的手拿起话筒激动地说到:感谢在我病重以来一直支持我的朋友和家人,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干到老,何况七十多岁的我还不老时,全场观众都被这样的场景所感动。这种对音乐的执着的态度,一定是值得我们后辈不断的学习与发扬的。
    昨天同去的还有著名的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育家赵薇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沈西蒂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音乐家。赵薇教授也是大家尊敬的老一辈小提琴教育家,除了专业教学成果显卓著外,在少儿教学方面议论著丰富,影响广泛。“快乐的学习音乐,幸福的度过人生”是她四十多年来教学的理念,而我个人也是非常的赞成这句理念。赵老师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师,每次的交谈都让人在很轻松的环境下学到很多东西。在接下来的日记中我会摘抄一些赵老师的快乐教学理念,分享给大家。
    本次音乐会让我感受的东西太多,对于小提琴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快乐学琴嘴上说很容易,但是真正的把它变成从孩子口里出来的话却很难很难。演奏是表演艺术,所以必须“敢上台,台上练”“多去听,多体会”。
    下次的内容我会普及一些音乐会的知识,教大家如何去欣赏高雅的交响乐。
2012/10/31回复
在妈妈网上唠叨有段时间了,不过从来没有把这里告诉我的学生和家长们。因为他们可以直接感触到我教学的理念。今儿有个家长兴奋的告诉我说妈网有个小提琴老师在写教学日记,对于小提琴启蒙教育很有帮助。我故意问她说:那您看了有何感触。她说道:让人感觉到这个老师很有爱,确实为孩子着想。听到这句话,心里真的很高兴,确实当初决定开始写教学日记并非想来招生,而是正真的想用自己的经验和语言把小提琴教学过程用文字记载下来。这不仅对我个人是一个不断的学习与反省,也为了让自己未来的孩子能以此为榜样,继续把小提琴事业发扬下去。
2012/11/02回复
很久没有发文章了,这周末过完会继续开始记录教学日记。最近一直都是上妈网来潜潜水,今天特别想发表下自己内心想法:今日看到才艺版块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很是欣慰,因为现在的音乐教育确实越来越普及,这也是一个好的现象,对于我们音乐教育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前景。但是妈网里很多妈妈都是年轻妈妈,对于很多东西不是很了解,所以才希望通过妈网来具体去了解。但是选择学习什么乐器是家长和孩子的选择,盲目的跟风和推荐自己所学乐器,会让很多不懂的妈妈更加的陷入一种困境,究竟该选择什么乐器比较好,或者是学习这个乐器的好处那么多,我家还是也选择这门乐器吧,等等等等....我觉得这样的选择与发展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影响很大的,更谈何快乐的学习音乐?希望妈网里这块小小的净土还是以交流和传授知识为主吧。
2012/11/15回复
提琴悦悦:
    很久没有发文章了,这周末过完会继续开始记录教学日记。最近一直都是上妈网来潜潜水,今天特别想发表下自己内心想法:今日看到才艺版块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很是欣慰,因为现在的音乐教育确实越来越普及,这也是一个好的现象,对于我们音乐教育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前景。但是妈网里很多妈妈都是年轻妈妈,对于很多东西不是很了解,所以才希望通过妈网来具体去了解。但是选择学习什么乐器是家长和孩子的选择,盲目的跟风和推荐自己所学乐器,会让很多不懂的妈妈更加的陷入一种困境,究竟该选择什么乐器比较好,或者是学习这个乐器的好处那么多,我家还是也选择这门乐器吧,等等等等....我觉得这样的选择与发展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影响很大的,更谈何快乐的学习音乐?希望妈网里这块小小的净土还是以交流和传授知识为主吧。
查看原文
老师真有心了,继续支持中。
2012/11/21回复
雨过天晴123321:
老师真有心了,继续支持中。
查看原文
客气了,给您推荐的珠影小提琴老师希望跟孩子有缘分。
2012/11/21回复
猜你喜欢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谈谈才艺培养这码事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很开心 昨晚得知女儿的英皇钢琴八级优良通过

小孩子学琴成功70%靠家长----钢琴、低音提琴教师郭东莹专访

热点推荐

实名羡慕 朋友孩子高考广东省1600多名

红树林观白鹭!这个宝藏海岛大家赶紧冲!

就业形势严峻 普通家庭孩子读书不好点算?

广州遛娃打卡梵高画展 看展拍照做星球灯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小学已注册想换学校 还能操作吗?

2024装修交流群 超多福利杜绝踩坑

被问爆了这些孕妇照是在哪里拍的

实名羡慕,朋友孩子高考广东省1600多名,浙

跌幅最低是亚运城天峯?大V的脸要肿了?

青春痘,怎么抗战

打卡象湖里创意文化街区

孕期如何防止/缓解妊娠纹?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