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关于学而思的那些事

3210065家有小学生

曾经,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家长,在低年级,我及时地给叉烧报了学而思。


可能与很多家长的初衷一样,


不一定是为了民校(毕竟还小),只是想开拓他的思维。







事情的发展,并非如所愿。




虽然


孩子并不抗拒两-三小时的课程 ,


上课也能跟着老师走


每周作业要督促,基本能完成,


当然家长的辅导还是需要的。


但是


作业的过程中,孩子直接按上课学的公式,套入题目解题,


问其所以,却不知所然。


更别提开拓思维,


举一反三。




持继了一段时间 ,


情况仍未有改变,


于是,我们放弃了。







补充一下,我们只是提高班的水平,所以学的内容,其实还没有去到奥数级别,


学习的内容只是比学校的进度快、多。


学而思会教孩子用一些比较简便的方式解决问题,


只是上完课,


只孩子记住了公式,


没有弄清楚为什么。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 ,我不断在问自己,
我这样做是不是耽误了孩子 ,
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增长,
身边越来越多孩子上,而且不是一科数学,而是语、数、英三科。
一科几个小时,还没有计算课后做题的时间 。
别人的孩子能坚持,
为什么我们放弃了。。。。。。

2017/09/08
全部回帖
我个人认为小四之前应该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毕竟之前的内容也简单,只要家长稍为上心是不需要报课辅班的, ...
想走竞赛路线的肯定越早开拓越好,但超常儿童不到5%,不是超常孩子的话上不上就看孩子是不是喜欢啦,喜欢的话当提前预先也没什么不好
2017/09/09回复
x9w5x9w5板凳
kk773:
你家的试过一对一?
查看原文
试过,还不错。
2017/09/09回复
收藏看看
2017/09/09回复
找对老师的话。小朋友们会很高兴很开心
2017/09/09回复
门罗门罗6楼
草原的风:
很多同学上了课外班后在学校就不怎么认真听老师讲课了,因为他们觉得反正都要去课外机构再学一遍的。于是很多解题方法和要求也不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跟着课外机构跑了。学校老师表示很无奈,学校才是系统地有步骤地教授知识啊!课外机构就是赶进度一味拔高是不是有点拔苗助长了?
查看原文
同意
2017/09/09回复
yuanfangmama:
六年级,刚上了暑假的数提、英尖,秋季班数学放弃了,英语继续报,想考外国语学校
查看原文
数学为啥放弃呢?一直以为学而思的英文是否比较应试?
2017/09/11回复
csswsg:
深有体会,准备先退英语,听了几节课,我真不明白英语真是这样教?
查看原文
数学继续?
2017/09/11回复
草原的风:
很多同学上了课外班后在学校就不怎么认真听老师讲课了,因为他们觉得反正都要去课外机构再学一遍的。于是很多解题方法和要求也不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跟着课外机构跑了。学校老师表示很无奈,学校才是系统地有步骤地教授知识啊!课外机构就是赶进度一味拔高是不是有点拔苗助长了?
查看原文
有更甚者是,由于机构有些解题与学校不一样,让孩子 有点蒙了,或是搞混了。
2017/09/11回复
RACHELLUO:
因人而异,如果觉得没可能学的出来就算了
查看原文
我也很矛盾。其实,如果孩子 不是那种特别聪明,能套用公式也不是坏事,起码是能应付考试,适应当前升学需求。
2017/09/11回复
GeorgeQ:
数学是基础学科,能接受的话多学一些没坏处的,学而思也并不是一味教公式,还是很强调方法技巧的。。
查看原文
可能我没有遇上对的老师。虽然老师对叉烧挺好的。
2017/09/11回复
大玥玥:
如果找对老师 你小盆友会很喜欢课外班
查看原文
嗯嗯。音乐就是,他没有太多的天赋,过程也很痛苦,但坚持了五六年
2017/09/11回复
雨欣妈: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没有绝对的好坏
查看原文
教育孩子不是一般的累
2017/09/11回复
xuanyanma:
我个人认为小四之前应该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毕竟之前的内容也简单,只要家长稍为上心是不需要报课辅班的,有能力之余可以适当做下课外能力题,一般小孩到六级级初一思维自然开拓了,提前去开拓思维真的是对小孩好吗,
查看原文
赞同,所以我只能把精力放在习惯了,男生啊男生,我是不懂你的心
2017/09/11回复
yellowann:
嗯嗯。音乐就是,他没有太多的天赋,过程也很痛苦,但坚持了五六年
查看原文
都唔错啦
2017/09/11回复
大玥玥:
都唔错啦
查看原文
累啊,好老师可遇不可求
2017/09/12回复
yellowann:
累啊,好老师可遇不可求
查看原文
嗯嗯嗯
2017/09/13回复
因人而异吧,学家的课内容深课程紧作业多。但是相对的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我家娃是直接进的尖班,目前在超班。因为是很懵懂进去的,上过好几个老师的课也从未刻意选过老师。不过感觉接触过的老师都是先讲解原理再在理解的基础上解题的。孩子们都能跟上,有时甚至还有不同的思路,老师也很愿意给机会让孩子上台分享。不存在硬套公式的情况。
2018/05/02回复
猜你喜欢

孩子问题,家长之责

别妖魔化学而思,这就是个兴趣班

女儿上补习机构被虐到哭,求同情!

课外辅导之思考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什么时候报名学而思合适呢

热点推荐

打卡冰雪城堡 炎炎夏日也能快乐玩雪

卜蜂莲花五折感恩日到了 各种打折买起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险 这些权益你要知道

请神容易送神难 34岁小叔擅自入住新居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外地生参加港澳台联考 必须报机构吗?

这样子参与孩子的学习,行吗?

队友反对我和男同事吃饭 如何劝他

婚介场所有什么特别?收费竟那么高

大家乐的特价餐很给力 还不到20蚊

逛下北方超市 山东的蔬菜到超乎想象

小尝新晋潮汕刨冰 创意冰沙食起来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