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住客来说,降了,哪怕降一万都是好事。
我一个同事,4月份被忽悠着看房了,当然她的要求比较高端,要珠江新城的次新房,还要学位,开始的时候只打算弄套学位,看完房被震惊过后,越看心理价位越高,当时看中了一套中海景晖园,2.6W,1百多方的样子,盘算着准备卖掉现在住的房子做首期,一步到位换套住得舒服又有学位的房子。虽然艰难,但是夫妻都还年轻,打算贷款走上房奴的道路,觉得钱用在买房上特塌实。刚刚的有能力又有需要的改善型刚需呀。
已经决定要买了,可当时野猪有点反价的意思,中介打电话不接,然后,第二天,新政就出了。
她也停下了看房的脚步,接近一个月没去看了。
回头看,她觉得太庆幸了。
就这样我身边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即便能承受得起,即便是刚需,也不等于一定要承受它,为什么不能等下来。
那样的房子能降个10万八万,10几20万不好么?那钱就不是钱了么?
而对于买不起的人来说,降了一点也许就买得起了
而对于无论怎么降都买不起的人群体来说,降多少也能给他们一点希望
对于真正的刚需来说,降当然比不降要好
但我个人认为,房价降,不一定房子就轮得到我们啊。比如现在房价1W7左右,很多人都是观望状态,其中不乏那些小型的工薪的投资客炒房者,当然我指的是小型的。也许这样的房价也让他们觉得承担有些吃力,也许他们的心理价位是1W2,不知道现在出手是否有利可图,就比如投资房产,用来放盘出租的,他会考虑这样的房价和他的租金的比例,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收回成本?也许这样小型的投资者占了不低的比例。如果房价一降,比如降到1W,也许,这样的房价对于我们来说还要考虑,还在勉强接受的范围,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远远低于他们的心理价位了,他们不用考虑;立即出手。于是,楼盘又没有了。又会回到供不应求的状态,房价又会继续上涨,比如又回到1W5。这样他们就能从中获益,利润用于更多的投资房产,而对于我们,仍旧还是面临一个偏高的房价。
妈妈们可以来讨论讨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