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秋水yiyi 的帖子
这个我就回答你吧 ,
由香港的某些第三方的保险代理公司代理保险公司产品,然后以第三方代理公司的名义与最终的"零售"中介公司合作 .
保险公司是不会和中介公司合作的 ,而第三方的代理公司却不受此条款 .
投保手续为 ,首先和中介公司签约 ,然后中介公司带投保人到代理公司 ,代理公司再带投保人去保险公司签约 .
这里面具体涉及多少的手续和收费 ,我就不太清楚了 .
另外衍生的法律责任 ,我也不太清楚了 ,我不是法律专业的 ,不过我明白这是多重的转介关系 .
有个准客户在杭州 ,参与了某国内的第三金融中介公司的保险课程 ,对点保险公司是香港的某荷兰保险公司 ,这个准客户有机会成为中介公司的代理人.
我是蛮想把更优质的计划给介绍一下 ,可是这个准客户非要跟我计较到底能有多少"返点"的问题 ,这单子没法做~最反感就是投保不是注重保险而是注重"眼前利益"的人 ,没办法谈 ,保险不是这么做的 ,爱投保不投保 .
实际上如若这个准客户是要在这第三金融公司投保的话 ,他需要和这个中介公司签约 ,然后中介公司让投保客户到香港找到保险代理公司 ,最后这个代理公司会带投保人上这家保险公司签约 .
而这里面实际涉及的保费操作为 ,缴费到中介公司 ,然后中介公司转账到代理公司 ,代理公司转账到保险公司 ,而保险佣金则由保险公司发出到代理公司,然后代理公司发到中介公司 ,中介公司再分给这个代理人 .
实际上发生索赔纠纷的话 ,理论操作为投保人直接找保险公司 ,或者由中介公司→代理公司→保险公司,中介公司是没有与保险公司发生任何实际法律责任上面的代理关系 .
最早接触到香港的保险其实是在生宝宝之前,那时有大学同学去香港读书,自己在那边买了一份投资相连寿险。聊天的时候说起了,我就跟他要了一些资料。其实那时候自己什么都不懂的,06年的时候在平安买过一份投资相连,当时的经纪收了钱不做事,什么都不跟我说,等我发现的时候,户口里的钱已经亏得一塌糊涂了,最后是老公盯着,等差不多到本了,就退了出来,等于在里面浪费了快两年的利息,还亏了一些管理费。那个时候比较狠啊,每个月差不多扔5000进去,真的只能用扔来形容了。所以虽然我和同学要了资料,不过回家也没有怎么仔细看,只是留了个心,开始慢慢关注起来。
差不多10年年尾吧,因为想去香港生宝宝,就提前去了解了下情况,顺便约了同学的那个经纪出来谈。当时了解的是101的海外基金定投,可以投资全球市场,投资的品种也比较多,包括一些能源基金、生物医疗基金、世界各地的债券股票基金等等。因为有过国内投连的噩梦,我当时就提出了我的质疑:会不会又像之前一样,钱放进去一分不赚还要亏管理费?
当时在场的除了我们两公婆和经纪,其实还有一个经济师,据介绍是专门帮这个经纪管理投连险的客户的。如果我买了他的投连,负责二次管理的是这个经济师,他解答了我的疑惑。首先,基金定投的年期一定是要拉长的,只放个三五年在里面都不算久,所以我之前只放了不到两年,有起伏波动是正常的,不应该那么早退出来(但当时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咧


不过对于投资,我们家两个人都属于比较保守的。因为两个人家庭条件都还可以,我们比较倾向于保值,而不是追求高收益。所以当时即便觉得还不错,也都是没有跟那个经纪买101的投连。
先休息一会,陪宝玩会儿再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