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前几个月越秀区教育局的一则搬迁公告,这里发一下。
因工作需要,自2017年1月18日起,越秀区教育局搬迁至新地点办公,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局机关办公地点由寺贝通津10号搬迁至华宁里48号(后座)。
二、财务基建审计科、中学和职业教育科、小幼教育科、安全保卫科(信访办)暂在寺贝通津10号过渡办公至2017年春节后,届时再另行公告。
三、搬迁后,原办理事项不变,各科室对外办公电话不变。
越秀区教育局
2017年2月27日
按照媒体的报道,旧址寺贝通津10号将作为七中的学生宿舍使用。这里也引用媒体的报道介绍一下新址的情况: 华宁里48号藏身在广卫路与越华路之间的一条小巷里,但别小看了它,这里紧邻越秀区政府大楼的后门,而且还是一栋民国时期的建筑。门口有两根3米高的罗马柱,还带有大型半拱装饰,整栋建筑凸显欧陆风格,也被粉刷一新。在二楼的一块门楼牌匾上刻着“太和书院香山鲍俊书”字样。鲍俊是晚清岭南著名诗人、书画名家,有“岭南大才子”之称,是珠海香山山场人,为香山文坛领袖。
其实这则搬迁公告隐含了两个信息:第一、七中本校未来很有机会会有住宿。
第二、也是很重要但大家可能不会留意的一点,就是越秀区教育局搬迁到广卫路附近之后,是将其行政驻地由原来的越秀东部实实在在地变成了越秀西部,而且基本是贴着立体学区和西部“重地”二中和东风西。
要知道越秀区教育局在原址上已经办公超过20年,如果只是为了让路七中做宿舍,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搬迁的时点恰恰是出现在去年下半年确定立体学区后?而且一般来讲作为ZF机构,换址是很重大的事情,背后会不会有更加重大的战略考虑呢?
我个人认为此次搬迁有工作的需要,但更多的是为了方面统筹立体学区的试点,加强对西部教育资源的投入,说白了就是立体学区只能搞好,而且必须搞好,越秀西部的教育必须做强,要不越秀将在与荔湾这个对手的竞争中失去优势。XZ驻地改为了越秀西部有很大的象征意义,是向外界发出“做强西部”的信号。可以假设到,未来随着越秀区教育局立足于越秀西,更多的系统内人员会选择在越秀西部定居,越秀各学校因为工作需要与越秀西部的联系也会越来越密切,无形中也会提升越秀西部的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