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个人对生本教育的一点理解

93195458家有小学生

几个月前,我在妈网大量转贴生本教育的相关文章,当时就有网友建议我全面谈谈个人的理解和看法。说实在的,我对生本教育也只能算是一知半解。网上已经转载了大量的文章,专家们的理解和表述比我深刻多了。现在,我对生本教育也已经过了狂热的时期,进入一个更冷静的审思阶段。沉静下来,我依然选择生本。这种冷静下来的思考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以下是我对生本教育的一点浅见,管窥蠡测,只为抛砖引玉,希望不会引来板砖。


    第一,我觉得生本教育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孩子认识世界,是先具体再抽象的,是归纳性的思维。无论是生本语文、生本数学还是生本英语,都提倡先让孩子大量接触具体的东西,让学生自己找规律、谈想法,让他们自己的思想去碰撞,一步一步接近真理,在此过程中不断有人提出观点、互相辩驳、否定观点,很象人类历史上对一种学科的探索过程,孩子在这过程中学会的方法、锻炼的思考能力比接收的知识更为重要,理解更为深刻。且不说学生在此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多于老师给予的东西,甚至老师自己在此过程中都会深受启发。而师本教育下,更多的是老师把消化过的知识有条理、有步骤地直接告诉学生,采用的方法更多的是演绎性的,先告诉学生抽象的东西,再举例子讲方法,学生被动接受,思考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压抑了,实际接受到的东西往往少于老师给予的东西。

    第二、在生本课堂上,老师尽量少讲授、多鼓励,学生在小组和全班面前的表达机会大大增多,这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和演讲能力都很有好处。而在师本教育下,老师传授知识多,要抓紧时间在课堂上讲完,学生表达的机会大大减少。

    第三,生本教育的教学流程更加科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点更接近“因材施教”的理想。生本教育的预习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老师布置详细的任务,小组内部还有分工。学生自学,这是第一遍学习;小组讨论,互学互启;这是第二遍学习,小组代表在全班面前汇报,加上辩论和点评,这是第三遍学习。三遍学习,虽有重复,但各有趣味。老师最后针对这三遍学习中学生仍未掌握的内容加以讲解。如果学生水平高,老师最后讲的就少,如果学生水平低,老师需要讲授的内容就多,因此我说更接近“因材施教”的理想。师本教育下也有预习,但没有把预习跟课堂流程整合起来,预习的结果没有在课堂上表达出来,老师并不知道学生在预习中学会了多少,上课时还是照本宣科。

    第四,生本教育认为在一个时段内,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点和接受知识的进度是不一致的,有的孩子先接受某一方面的知识,后接受另一方面的知识,其他孩子可能相反,尽管有先有后,到达终点时大致是一致的,因此,在此时段内不宜进行考试,该时段结束后则要考试,即中考和高考。这一点就象婴幼儿学讲话,各个孩子在哪个月龄学会哪几个词哪几句话,完全不相同,你不可能一岁九个月考一次,两周岁考一次,两岁三个月再考一次,这些考试意义不大。尽管前面进度不同,到三至四岁时,所有孩子都学会说话了,水平也比较一致了。而师本教育则忽视了孩子对知识的兴趣点和接受知识的进度不一致,当天教过的东西当天学会,本周教过的东西要本周掌握,“堂堂清,周周考,月月结,年年审”的现象十分普遍,把整个学习过程变成对高考的备考过程,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第五,我比较认同生本教育对教学内容的删减和改造。生本教育认为,很多内容是不用教的,学生自己会感悟和领会。例如,语文课教组词、教造句、教分段、教段落大意、教中心思想等等,其实学生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感悟和领会到。有人说,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多数是上语文课时偷看小说得来的,就是这个道理。生本语文认为需要教的主要是识字,其它内容,就靠广泛阅读和大量表达,而不是靠老师在课堂上教。生本教育采用自己的教材,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删减改造和教学先后顺序的调整。



很高兴不断有家长对生本教育感兴趣。本坛还有一些关于生本的帖子值得读一读:

转载《人民教育》特别报道《 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15452-1-1.html

生本教育为何取消平时考试?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18977-1-1.html

转载——骏景小学家长心目中的生本教育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0117-1-1.html

到底有哪些学校开展生本教育?(一楼有汇总)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0335-1-1.html

育才实验学校校长的一篇文章《生本教育——最好的素质教育》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3143-1-1.html

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语文顾问汪惠迪女士谈生本教育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5265-1-1.html

小学开展生本英语,到底难在哪里?
http://www.gzmama.com/thread-1225776-1-1.html

生本学校的学生,成绩到底如何?
http://www.gzmama.com/thread-1236979-1-1.html

小学生本语文的教学思路
http://www.gzmama.com/thread-1403988-1-1.html

转贴:生本的孩子不怕考
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167899

一些第一手教学骨干对生本的听课报告
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125960

一个生本家长的啰嗦话
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124352

另外,郭教授的博客和生本教育研究网都有很多内容:

郭思乐教授博客
http://user.qzone.qq.com/622000354

生本教育研究网
http://sb.eact.com.cn/

生本教育体系研究网
http://esi.scnu.edu.cn/


[ 本帖最后由 mountie 于 2009-12-4 11:36 编辑 ]
2009/11/17
精选回帖
Many thanks! Can hardly imagine how to deal with 3 kids! Maybe you could share the experience later.[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5 10:24 编辑 ]
2009/11/25回复
281楼
1970/01/01回复
413楼
1970/01/01回复
415楼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经纬经纬沙发
Joycelyn, 感谢你的分享,是得好好向您学习。每天面对三个孩子,中英文阅读,数学,游戏“一个都不能少”。朋友说我收获的是三份喜悦,我笑曰“三份耕耘也”。是的,“痛并快乐着”... 在新的一年里,祝愿所有的父母成就这份“甜蜜的事业”。
2010/01/07回复
mountie:
我们家阅读开展得不错,但数学方面还有待加强。向您学习
查看原文
骏爸太谦虚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吧!您双语育儿做得很好,我虽然买了英语读物和学习资料,但几乎没带孩子学过,完全放羊,这方面是望尘莫及呀!有时候觉得孩子要学的东西很多,自己能力有限,分阶段慢慢来吧。孩子的阅读保持每天有一定的量,数学没花这么多气力,幼儿园教了不少,我也偷点懒。能做的就是找合适的资料,带她玩,再略加引导。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10-1-7 09:29 编辑 ]
2010/01/07回复
经纬:
Joycelyn, 感谢你的分享,是得好好向您学习。每天面对三个孩子,中英文阅读,数学,游戏“一个都不能少”。朋友说我收获的是三份喜悦,我笑曰“三份耕耘也”。是的,“痛并快乐着”... 在新的一年里,祝愿所有的父母成就这份“甜蜜的事业”。
查看原文
你一定很高效,才能带好三个孩子,还中英文阅读,数学和游戏“一个都不能少”!有机会也和大家分享一下经验吧。
2010/01/07回复
经纬经纬5楼
与其再起一座楼,不如坛里的各位在此分享一下育儿经验吧。其中的酸甜苦辣相信各有滋味。
由于中美时差的缘故,我常常工作到凌晨。每晚要去孩子们房间多次给她们盖被子。每次看到她们恬静的面庞,我的心在那一刻都会"melt", 白天所有的frustration顿时烟消云散。从孩子们身上,我们真的学会很多,学会耐心,学会理解,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有言传身教的重要。孩子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我们为此要付出毕生的精力。
我有subscribed Great Schools's e-newsletter (http://www.greatschools.org), 近期有关于阅读和家庭作业的一些文章 http://www.greatschools.org/stud ... child.gs?content=21 . 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2010/01/07回复
本人也非常认同生本教育,但是,中国现在才开始进行研究,起步是否慢了点呢?而且,老师的素质是否跟得上呢?

想起现在死板、生硬的师本教育,就觉得可惜,又一代人被传统的教育所扼杀了。
2010/01/08回复
谢谢经纬的介绍:)
2010/01/08回复
链接不错,关于阅读的其他文章也很好。学习了!
2010/01/08回复
聪聪妈咪:
本人也非常认同生本教育,但是,中国现在才开始进行研究,起步是否慢了点呢?而且,老师的素质是否跟得上呢?想起现在死板、生硬的师本教育,就觉得可惜,又一代人被传统的教育所扼杀了。
查看原文
积极一点想,起步慢也比没有好。很多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相信再多几年,会逐渐改善的。
2010/01/08回复
经纬经纬10楼
在线的生本家长能否分享你们孩子准备期末考试的学习安排?师本基本是“做卷子”比赛,考前一个月练下来几十张卷子估计离100分也不远了。孩子每天回来都说要考100分,我不知该鼓励还是... 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学生100分的压力和意义究竟在哪里?
2010/01/12回复
经纬:
在线的生本家长能否分享你们孩子准备期末考试的学习安排?师本基本是“做卷子”比赛,考前一个月练下来几十张卷子估计离100分也不远了。孩子每天回来都说要考100分,我不知该鼓励还是... 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学生100分的压力和意义究竟在哪里?
查看原文
呵呵,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大环境下,生本的孩子期末也会有"做卷子"冲刺滴,但没有几十张这么夸张,三门功课加起来有十几张吧.今晚老师没有布置笔头作业,让孩子自己查漏补缺,孩子却感觉像要放假一般,一会打打乒乓球,一会画画....要他认真复习,还说考前要放松心情,不能制造紧张气氛。
2010/01/12回复
很不错,顶起来.
2010/01/12回复
ceceilyceceily13楼
好像儿子的生本班没有那么多卷子要做,只是这周才开始在课堂做模拟题,每天语文和数学各做1套,总共也就不超过6套吧!英语就只有口头练习,上周就在课堂练完了,这周的英语都没上课。
明天考试,今晚好像也没有什么可以复习的8 。我想不在于临阵磨枪吧!想我以前考试之前,都是玩,一点书都不再看,关键在平时,而非考前一晚。
2010/01/12回复
经纬经纬14楼
我和女儿今晚go over 所有的卷子,看着她的分数一步一步向100分逼近,感慨谈不上万千却也不少。感觉拼音的基础还不错。不过这么应试不知真正能学多少?晚饭后她问我可不可以看“窗边的小豆豆”,"of course", 看着她能暂时脱离“卷子”的压力,我也为她高兴。还好再过两天就结束了,我为她庆幸...
2010/01/12回复
4men7014men70115楼
我家的华阳一年级,英语只是上周考试时做的卷子,语文到昨天一共4张,数学好像也是4、5张的样子。今天考试,昨天没作业,老师说要孩子自己复习,我们家的就自己看书画画,没学习。
2010/01/13回复
经纬经纬16楼
一年级应该轻松才对,否则好容易熬到大学?可如今轻松反倒另类了。我只是鼓励孩子认真对待,至于分数我有意无意降低了要求,认为没必要增添不必要的压力。要不我们的孩子都成了分数的"奴隶"了...
2010/01/13回复
在郭教授的博客里读到一篇即将刊到《现代教育论丛》的文章——《“大”语文的根本——开放》,该文对语文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值得一读,转载如下:

“大”语文的根本——开放

**株洲市景炎学校    洪跃强

        语文是什么,是人生、社会、自然的浸透情感的场景画册。里面是众生相、众物相的各种剧照。它的构成,应该由近景中景远景错落有致的图片组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其意境即为远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其意境即为中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其意境即为近景。这应该是语文本来的样子。但传统语文教学将语文缩小成语文教材,老师以上完语文教材为使命,学生以学完语文教材为目的。更有甚者,将教材再缩短为基本以阅读为主、轻视写作、忽视语文活动等的简单教学行为。短视思想导致功利行为,大家都以为,语文这东西要好好不到哪里去要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大家都乐得无为。语文教学因此得了近视眼,大家只看近镜头,盯着眼前的考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这其实就是一种大语文观念。大语文的学习是一种整体性、渗透性的学习。新概念的大语文教学观是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背景中, 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思想。《课程标准》也指出:“各地区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的语文学习要立足课堂,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中去,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学习、发展。这个“大”的根本就是“开放”。

        如果借用一下政治术语——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语文教学结论——只有真正的语文教学开放才能做成大语文的事业,只有真正的大语文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能型人才。这些年对于大语文的理论研究和和实践探索应该是有点成绩的,几乎所有中学语文老师都听说过或者说过这个词,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应该实施,但真正实行的寥寥。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图省事,现在语文教师当中以语文当职业者多,作为事业的少;二是缺少成熟理论的指导,做起来难度大;三是方法体系的建立难。所以有意识者,有时想到了就做一点,没意识者就按照课本按部就班的照本宣科。

        开放,就是要放开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就是要开阔教学的视野。作为语文教师,有太多的枷锁要解开,所以做到心态开放、教材开放、戏台开放、方法开放、评价开放,是教师也是语文破茧成蝶的必由之路。心态开放就是教师要从主演的角色自觉退回到配角的角色,这个过程好像是教师失“色”的一种退守,其实是教师境界的一种升华,教师其实成为了运筹帷幄的导演,成为了一部成功剧作的灵魂。教材开放就是要以课本为基本篇目,尊重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要及时发现生活和阅读中间丰富多彩的“教材”。戏台开放既是指教学地点不拘泥于教室的灵活性,又指讲台交给学生,不要由老师独占。戏台开放为学生精彩提供了空间与可能性。方法开放是所有开放的制高点,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一切有利于学生积累语文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大语文教学才有希望实现。评价开放就是不能简单的依靠一考定终身,而要实行多渠道多方位的评价体系。

        要实现大语文的开放,就要建立语文教学的几大相关体系,如建立阅读体系、写作体系、活动体系、评价体系等,这是我校成为生本实验学校以来正在努力探索的突破点。

        阅读体系:包括课内体系和课外体系。两者加起来就是大阅读。语文学习,一定要广博阅读。很多人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语文是可以不要老师也可以学好的科目,但不可以缺少阅读。我们以课本为基本篇目,尊重教材,又必须跳出教材。著名生本教育专家郭思乐教授说得很好:不能在乎一词一句的得失,不要在乎一个知识点的得失,不要在乎一篇文章的得失。没有一篇文章是非学不可的。郭教授说的这句话我充分认同。我们要在乎的是学生的参与度和阅读面,在乎学生的真实写作状态。初一生本实验班里,我们将全册教材的诗歌整合起来阅读,学生获得了更充分更集中的印象,我们又将冰心的《繁星》《春水》等引入课内和课外阅读,进行专门的赏析。学寓言童话,我们利用郑渊洁到株洲签名售书的事情,掀起了阅读、品评郑渊洁童话的热潮,还在课内课外将《伊索寓言》通读完,学生能自己总结童话寓言的写作发现。我们还将课前故事、成语等作为班级语文特色建设的小插曲。

        建立写作体系:主要包括课内作文、课外自由写作、博客空间写作等形式。大写作,就要多写作,就要形式多样地写作。学什么写什么体现读写结合,生活中有什么就写什么体现写作和生活的紧密关联。生活是常青树,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作文题材应源于生活,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提取作文素材,学生的积极性就高,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写出的文章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充满生活情趣,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读景物描写单元到学校桃李园写作秋天;读郑渊洁写童话;读冰心的诗歌和伊索寓言做读书笔记和续写等;电脑室上博客写作课,师生互评博客;写作文谈外号,进行生活录音和家校人物录像,捕捉生活片段等作文序列话训练;家长参与作文评价等等。练笔的形式有文章赏析、随感、观察素描、命题作文等。淡化文体要求,少作字数限制,鼓励学生有感即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妙瞬间。一个学期下来,我校的生本班平均写作积累量达到五万字,多的达到八万字。这绝不仅仅是一个量的积累。学校校园网及时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语文组积极为学生向各杂志、报社推荐优秀习作,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大语文阅读和大语文写作是大语文的精髓。因为读是吸纳,写是输出。有吸纳,有输出,才有新陈代谢,才可以维护语文的正常体系的生长和平衡,才可以使语文真正担当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使命。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两大辅助体系。

        建立活动体系:开展社团活动和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要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教学是第一渠道,语文学科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切实抓好课外活动实践这块阵地,通过课外活动去扩大知识领域,平时根据课文内容,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去寻求解答。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建立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开放性书吧,组织同学交流家中的课外读物,加大了同学们的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与思维,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较快的发展与提高。多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从而形成各种技能技巧。如作一些简单的社会调查,根据不同学年不同时期搞一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剪报和手抄报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开展读书讨论会等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均能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和展示。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文学社、小记者团、青年志愿者队等社团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深入社会,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用他们的心去感受,用他们的笔去记录社会人生,使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通过活动,学生就会意识到生活中到处有语文,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我校现有《株洲日报》小记者近三百人,2009年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近百篇。

        建立评价体系:语文学习的评价要真正落实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不能以考定成绩。我们按期末评研占百分之七十、学期学习表现占百分之三十的比例对学生进行学期评价。学习表现评价包括前置作业与写作、课堂学习、课外阅读、阶段性评研、语文个性学习等方面。评研简单的说就是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学习的状况、效果、问题、困惑、感悟、收获的过程,是师生、生生间都参与研究、讨论,最终师生都求得发展的过程。评研的形式更活泼,更为学生所接受,更突出学生合作探究,给学生一个交流、合作、领悟、提升的平台。学期末评研由学校统一组织,采用一评一研的形式。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不用考试的办法行吗,今后中考之类的会好吗?提高应试能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比如一个学期可以集中两三周的时间进行这类训练,初中三年可以在最后一个学期多点考本的训练。只要学生的积累和能力真正上来了,考试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坚信这一点,而且也正在被实验带来的变化所证明着。

        大语文体系的建立,是以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根本发展作为基点的。它把语文教学纳入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在学习语文的空间上不仅指学校教育,而且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语文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学习课内知识后激发出来的疑点和兴奋点往往会延伸到课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选择思维发散点,有计划地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信息世界,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让学生睁开眼睛看,竖起耳朵听,张开嘴巴说,拿起笔来写,激发学生求知、求异、求新的兴趣,将“封闭式”的语文教学转向“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深入开发人的智力,培养出面向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开放性大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2010-1-19
2010/01/20回复
我孩子是在沙河小学上学,她们的语文就是生本教材。入学初期还担心会跟不上班,现在没有这种现象,对学习的兴趣也很浓,每天要认很多生字,现在和以前相比,认识并记住了很多字。
可是听说升学考的时候还是要转为普通教材,所以现在已经开始麻烦同事们帮我把普通教材全留着8
2010/01/22回复
祝大家新春愉快!虎年吉祥!!!
2010/02/13回复
猜你喜欢

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陪着你慢慢长大-----我的儿童教育实践与反思

课外辅导之思考

如果孩子出现这6种学习现象,家长一定要伸出援手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广州天河区各小学排名与评价

热点推荐

实名羡慕 朋友孩子高考广东省1600多名

红树林观白鹭!这个宝藏海岛大家赶紧冲!

就业形势严峻 普通家庭孩子读书不好点算?

广州遛娃打卡梵高画展 看展拍照做星球灯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小学已注册想换学校 还能操作吗?

2024装修交流群 超多福利杜绝踩坑

被问爆了这些孕妇照是在哪里拍的

实名羡慕,朋友孩子高考广东省1600多名,浙

跌幅最低是亚运城天峯?大V的脸要肿了?

青春痘,怎么抗战

打卡象湖里创意文化街区

孕期如何防止/缓解妊娠纹?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