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学位房会越来越紧张

125033447房产楼市

发表于 2010-11-7 10:21  只看该作者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本楼地址

东风东小学据说就是官二代,富二代特别多。学生的攀比心态很强。反而不利于小孩的发展。

所以东风东的学位房我一直没有考虑。这个因素其实与投资无关。学位房主要是东山的学位房。要好一点的小区,兼顾其它。

东山的,又是小区商品房,又有学位,又要有电梯,标价25000是最起码的。今年有的小区已经看到了,明年恐怕全部都要踩过这条线。
2010/11/07
全部回帖
雪幽兰雪幽兰沙发
有学位房的,起码目前不用担心的啦
2011/04/16回复
我预测,三年后,凡是学位房(市一级小学)的赞助费都要上10万。至于说我们现在追逐的学位房(重点小学,名牌小学),赞助费会涨到“每年10万”。或许10万略有夸张,6万是最起码的。

市一级小学:赞助费一共6万
名牌小学:赞助费每年6万

不要以为不可能。车位怎么样?现在好一点的地段都50万一个了,随便哪里的一个车位没有25万也那不下来。亲们懂的。学位房要下手趁早。

赞助生的比例从30%降低到10%,不是谁良心发现,而是地段生越来越多。如果赞助生比例缩小一倍,由20%多降低到10%,那么赞助费翻两番(涨4倍)也并不奇怪。

现实资料:http://www.gzmama.com/thread-2200500-1-1.html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1-4-29 09:28 编辑 ]
2011/04/29回复
现在,考小学(本质是考家长)比升中学难;升中学比升大学难。升大学反倒最不值钱的。

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了自理能力。那么,对于家庭和家长的依赖就大大减少。家长的选择面就大很多。

但升小学就是在周围1-2公里内。什么选择都没有。100%的卖方市场。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1-4-29 09:33 编辑 ]
2011/04/29回复
http://www.gzmama.com/thread-2200614-1-1.html
一线名小学 赞助费已达16万。我预测3年后最少是50万~60万。也即“每年10万”

http://www.gzmama.com/thread-2200500-1-1.html
标准名小学 赞助费已达10万。我预测3年后可高达36万。

今后(两年内),我们将吃惊地听到“随便一个什么小学(市一级)都要收赞助费了”。

http://www.gzmama.com/thread-2200807-1-1.html
幼儿园紧张,补充一条。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1-4-29 10:22 编辑 ]
2011/04/29回复
昨天广日还登出半版要理性购买学位房呢,随时都有合并的可能,有的地段原来属于哪里的,如果合并又不知把学位房打到哪里去了,你所说的赞助费也没你说的那么高,我感觉你就是一中介,在这里还大吹特吹学位房了
2011/04/29回复
紫绮妈妈:
昨天广日还登出半版要理性购买学位房呢,随时都有合并的可能,有的地段原来属于哪里的,如果合并又不知把学位房打到哪里去了,你所说的赞助费也没你说的那么高,我感觉你就是一中介,在这里还大吹特吹学位房了
查看原文
不知说你什么才好。
2011/04/29回复
天河区的学位可能比较紧张,其他区来说,老人家多,学位都差不多的话就不会很紧张。
老城区老人家多,逐渐地就会有供应出来。

天河区外来人和后生多,所以学位会比较紧张。
2011/04/29回复
炒房团连长:
我预测,三年后,凡是学位房(市一级小学)的赞助费都要上10万。至于说我们现在追逐的学位房(重点小学,名牌小学),赞助费会涨到“每年10万”。或许10万略有夸张,6万是最起码的。市一级小学:赞助费一共6万名牌小学:赞助费每年6万不要以为不可能。车位怎么样?现在好一点的地段都50万一个了,随便哪里的一个车位没有25万也那不下来。亲们懂的。学位房要下手趁早。赞助生的比例从30%降低到10%,不是谁良心发现,而是地段生越来越多。如果赞助生比例缩小一倍,由20%多降低到10%,那么赞助费翻两番(涨4倍)也并不奇怪。现实资料:http://www.gzmama.com/thread-2200500-1-1.html[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1-4-29 09:28 编辑 ]
查看原文
迟早变成有钱有楼都不准读,只能够是关系户入读。
而且赞助费搞到过贵的话,的人不如出国读好鬼过,差不多钱的话。
2011/04/29回复
幼儿园入学学位日渐紧张。这决定了三年后,也就是2014年小学学位的紧张。

其实,幼儿园学位早在去年也就是2010年就出现相当程度的紧张,小学学位的紧张不会晚于2013年。形势发展,与本人在前面分析的非常吻合。

亲们不要拿自己的孩子的未来开玩笑,能自保的尽量早动手。到时候,哭都来不及。有的妈妈责怪甚至迁怒于我,说我是托,我觉得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请不要以一己之私,误导群众。

http://www.gzmama.com/thread-2209840-1-1.html
妈网小编的这个帖子太有价值了,黄金万两。
2011/05/04回复
继“金猪宝宝”之后,迎来“奥运宝宝”的冲击。明年“世博宝宝”,后年“亚运宝宝”。
2011/05/04回复
紫绮妈妈:
昨天广日还登出半版要理性购买学位房呢,随时都有合并的可能,有的地段原来属于哪里的,如果合并又不知把学位房打到哪里去了,你所说的赞助费也没你说的那么高,我感觉你就是一中介,在这里还大吹特吹学位房了
查看原文
想想之后,我还是跟你说说

你说的,包括广州日报说的,是某些重点学区的某些学位房。今年是归这个学校,明年可能归那个学校。这种现象一贯如此,而且一般就是几个地段是这样。

任何一所重点学校从未承诺些什么,都是“按惯例,该统筹的就统筹”。

我说的意思主要是小学的入学资格问题,是学龄儿童的数量即将超过、乃至远远超过小学学位的供应。

1、先是重点学区的学位供应小于地段生数量

导致部分地段生“被统筹”,赞助生的比例被迫大幅降低。地段生都保不住了,还怎么顾得上赞助生呢?那么,赞助费必然大幅提高。因为无法杜绝,按道理说也不应该彻底取缔赞助生。

2、再是大量学区(尤其是非重点小学)的供应也将出现供不应求

这将进一步恶化赞助生的入学资格。地段生也将大量被统筹。有可能出现极为昂贵的赞助费。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1-5-4 12:54 编辑 ]
2011/05/04回复
雪幽兰:
有学位房的,起码目前不用担心的啦
查看原文
2011/05/04回复
现在我们说的“学位房”,特指“重点学区的学位房”。到时候,三年后,学位房的意思是能就近入学(市一级)的房子都是学位房。
2011/05/04回复
ding..呵呵
2011/05/05回复
不管建多少保障房,也解决不了学位危机。

第一、建学校的经费都去建保障房了,学位供应计划更加不靠谱。
第二、没有建学校的场地,也没有师资力量,
第三、即使有师资力量,也没有财政经费。

我认为:一旦学位开始紧俏,就会越来越紧俏,而且毫无办法解决。
2011/05/17回复
请看我以前的数据分析。从数据上看,现在根本没有到紧张的程度,就i已经这样了。金猪宝宝还在幼儿园呢。另外,尤其注意:2005年广州市“非户籍学龄儿童”的数量开始大于“户籍学龄儿童”。2005年出生的宝宝就是2011年入学。

也就是说:学位危机才刚刚开始。

亲们懂的。

===============================

2002:.59614
2003:59500
2004:63450

——————————————————————以上2010年前入学
以下2011年后入学—————————————————————

2005:65800
2006:66410
2007:71300
2008:80184
2009:79092

注意,另有黑户约20000人,分布于各年度,可平均加在各年度统计中。每年加2500人。
趋势是很清楚的。原来每年6万多人,现在每年8万人。每年几乎多15000人入学。

现在的入学情况,也就是分割线上面的数据,可以说比较紧张,但还不至于“挤爆头”。但想想明年吧,数字直线上涨。

虽然明后年还有2年维持在6字头(也就是2011年和2012年),但要考虑到“赞助费”的情况。2005年以来,非户籍人口实际出生数字就高于户籍。那么,这些孩子也开始面临入学问题。途径主要就是赞助费。学校都会保留一定的比例接收赞助费。

下面,我要重点分析“非户籍学龄儿童”。

有几点关键要点。

第一、从2005年开始,“非户籍出生人口”从数量上开始超越“户籍出生人口”。

第二、多数“非户籍学龄儿童”不在本市就读。但也有一定比例的“非户籍学龄儿童”通过“交赞助费”的方式,在本市就读。
可见,“赞助费”的存在是合理的,不能取缔也不该取缔。非户籍学龄儿童总要有一定的渠道就读吧。总不能把所有的路子都堵死吧?没有赞助费,那么只有“抓阄”了。

第三、重大变局:
存在相当大“非户籍学龄儿童”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入学前”,身份变为“户籍人口”。
这样的人应该非常多。银行,机关,重点企业,包括外企,都有各种办法为员工办理“入户籍”。尤其是“入户籍”的条件就是已经为企业工作多少年。

有许多外地在穗就业人口本来对户籍根本是无所谓,觉得有户口和没有户口都一样。但他们有了孩子之后态度就完全变了。因为有户口和没户口的差别实在太大了,为了孩子,花点心机给点钱就把户籍转进来了。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父母之一由“非户籍人口”变成“户籍人口”,孩子也从“非户籍”变为“户籍”。

入学难度越大,这个因素就越明显。因为户籍的作用实在太大。

亲们,我来总结一下啊。

1、“非户籍学龄儿童”通过交赞助费就读。
数量越来越大,基数增长了100%都不止。

2、出生的时候是“非户籍学龄儿童”,等到入学的时候,已经变成“户籍学龄儿童”。

因为其父母之一的加入户籍了。

上面这两个因素是决定性的。
舆论不是都说了吗,现在广州市的小学,越来越多地流行普通话了。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不会讲广州话了,”非户籍小学生“和“出生是非户籍,入读前是户籍”的小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就是事实。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0-11-9 12:52 编辑 ]
2011/05/17回复
猜你喜欢

我是不是买到了假的学位房?求鉴定

放弃铁一小学位,改去大学城会不会有点“勇”??--更新

越秀区电梯学位盘点评(老东山+省一级+地铁+电梯)

在越秀买学位房的父母大部分能吃苦

实地考察华阳华成校区学位房,慎重比较之后选了侨苑小区

东风东学位房还是农林下路学位房呢?

热点推荐

大台风桦加沙即将到达 有点忐忑

停课说来就来 刚上了一天课又得接回家

甘青环线解锁大西北 10天自驾累并快乐着

跟着 TVB逛香港 首日就收获满格快乐

广西合浦特色菜鸭血粥 你吃过未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打卡新塘老字号 缩骨鱼三吃太绝了

玉林鹏垌古村攻略 值得周末奔赴

南海里水镇地标展旗楼 拍照出片的福地

南华西街漫步 满是时光的味道

晚9点的钱大妈 折扣蜜柚太绝了

终于逛了久闻大名的罗森 感觉一般

暖身补血!阿胶红枣桂圆鸡蛋汤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