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举的例子,我没有反对。
我说最差的楼明年过25000,意思是说现在只有一部分楼刚刚踩到25000这条线,也包括你举例的一些楼事实上已经踩过这条线,到30000了。
但也存在许多(至少一半)楼盘目前处于还20000元左右。我的意思就是目前这些2万元的楼,明年全部踩过25000。
前面有位住锦城花园的妈妈,她说锦城已经2万5了。我说的意思是最差的明年都要过25000。那么现在已经过25000的那些楼盘,明年的价格大约是32000-33000。
总之,我的意思一直是很清楚的,也是一成不变的。就是明年这些学位房的涨幅大约25%-30%。我建议你把这个帖子重新读一遍,应该发现我的观点不仅始终如一,而且很清楚。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0-11-13 19:10 编辑 ]
学位房会越来越紧张
124994447房产楼市
全部回帖

炒房团连长:
我是说明年,都是被广州第一穷人争论的,有的事情一争就模糊了。希望你也看清楚一点。主观性太强,或者总是希望给谁扣个屎盆子,这种心可不大好。[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0-11-12 14:32 编辑 ]
查看原文你的素质不怎么样?用shi盆子这样的字眼。整个就是爆发户,无它。你的帖子我也不回了。怎么样说都好。
2010/11/14回复

原帖由 <i>炒房团连长</i> 于 2010-11-13 19:04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3913329&ptid=1868503"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你举的例子,我没有反对。<br />
<br />
我说最差的楼明年过25000,意思是说现在只有一部分楼刚刚踩到25000这条线,也包括你举例的一些楼事实上已经踩过这条线,到30000了。<br />
<br />
<br />
但也存在许多(至少一半)楼盘目前处于还20000 ...
如果升不够数,麻烦老兄走出来,为每位业主补个差价,谢谢!
2010/11/16回复

静观朝夕:
学位房有它的价值,但是也不能迷信只有进这样的学校子女才能教育的好,毕竟教育不仅仅是选个好学校就够了,家庭环境和父母的素养对子女的影响更为深远。
查看原文学位房,主要作用有两点
一是心理暗示。
对于心智不成熟,尚无法自控的小孩来说,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大。去一个“好学校”和去一个“差学校”,效果完全不同。好孩子变差,或差孩子变好,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心理暗示”,往往就在一瞬间。
我们不能指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天生具备各种优秀素质。
二是环境
周围环境好,孩子很容易变好。否则就难说了。
说实话,我觉得“教师的作用”包括“家长的作用”是次要的。孩子自身的因素,孩子周围的孩子的因素是决定性因素。除非家长花费10倍8倍的精力,专门栽培。
一是心理暗示。
对于心智不成熟,尚无法自控的小孩来说,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大。去一个“好学校”和去一个“差学校”,效果完全不同。好孩子变差,或差孩子变好,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心理暗示”,往往就在一瞬间。
我们不能指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天生具备各种优秀素质。
二是环境
周围环境好,孩子很容易变好。否则就难说了。
说实话,我觉得“教师的作用”包括“家长的作用”是次要的。孩子自身的因素,孩子周围的孩子的因素是决定性因素。除非家长花费10倍8倍的精力,专门栽培。
2010/11/16回复

亲们如果有什么不大清楚的问题,可以拿出来讨论。如果觉得我的分析或数据有任何错误,也请亲们指出来。
总之,广州市现有的学位数量,基本上是建立在800万人的基数上。但过去十年,广州人口已经由1000万人增长到1600万人。
户籍学龄儿童一直是“6字头”,但2007年出生的孩子(2013年入学)增长为“7字头”,2008年出生的孩子(2014年入学)增长为8字头。而且,根据2000-2010年是本市人口急剧增长期,可以判断2009年往后出生的孩子基本上只会增长,不会减少。我们可以判断,孩子越来越多,2011年出生的孩子由可能突破“10字头”。5年,户籍学龄儿童对学位的需求就几乎翻番了,但这5年学位的数量增长了吗?应该说很缓慢。
下面是户籍儿童数量(按年),把出生年份再往后推6-7年,就是这些孩子的入学时间。
2002:.59614
2003:59500
2004:63450
——————————————————————以上2010年前入学
以下2011年后入学—————————————————————
2005:65800
2006:66410
2007:71300
2008:80184
2009:79092
我们完全可以判断,入学浪潮已经形成了。2-3年后我们将迎来“第一波次的小型冲锋”,这个时间就是2007年出生的户籍学龄孩子,他们将在2013年入学。他们要求7万多学位,比现在的6万左右的学位保有量已经增加了10000个。
伴随7万多2007年出生的户籍学龄儿童的,是95000多非户籍学龄儿童。这95000多孩子的一部分,有的已经随父母之一的入籍而变成了广州户口,还有一些孩子将交赞助费入学。
2010年,在本市入学的非户籍学龄儿童是2004年出生的,其数量只有5万多。那么我们可以推测,2007年出生的非户籍儿童需要的学位数量,比现在(2010)要翻番。因为人口基数几乎翻番了。
两股浪潮汇集于2012-2013年。但对学位房的需求起码提前一年左右。假如明年9月孩子就要上学了,想必最懒惰的妈妈现在这个时候也开始行动了吧。
总之,广州市现有的学位数量,基本上是建立在800万人的基数上。但过去十年,广州人口已经由1000万人增长到1600万人。
户籍学龄儿童一直是“6字头”,但2007年出生的孩子(2013年入学)增长为“7字头”,2008年出生的孩子(2014年入学)增长为8字头。而且,根据2000-2010年是本市人口急剧增长期,可以判断2009年往后出生的孩子基本上只会增长,不会减少。我们可以判断,孩子越来越多,2011年出生的孩子由可能突破“10字头”。5年,户籍学龄儿童对学位的需求就几乎翻番了,但这5年学位的数量增长了吗?应该说很缓慢。
下面是户籍儿童数量(按年),把出生年份再往后推6-7年,就是这些孩子的入学时间。
2002:.59614
2003:59500
2004:63450
——————————————————————以上2010年前入学
以下2011年后入学—————————————————————
2005:65800
2006:66410
2007:71300
2008:80184
2009:79092
我们完全可以判断,入学浪潮已经形成了。2-3年后我们将迎来“第一波次的小型冲锋”,这个时间就是2007年出生的户籍学龄孩子,他们将在2013年入学。他们要求7万多学位,比现在的6万左右的学位保有量已经增加了10000个。
伴随7万多2007年出生的户籍学龄儿童的,是95000多非户籍学龄儿童。这95000多孩子的一部分,有的已经随父母之一的入籍而变成了广州户口,还有一些孩子将交赞助费入学。
2010年,在本市入学的非户籍学龄儿童是2004年出生的,其数量只有5万多。那么我们可以推测,2007年出生的非户籍儿童需要的学位数量,比现在(2010)要翻番。因为人口基数几乎翻番了。
两股浪潮汇集于2012-2013年。但对学位房的需求起码提前一年左右。假如明年9月孩子就要上学了,想必最懒惰的妈妈现在这个时候也开始行动了吧。
2010/11/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