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学位房会越来越紧张

125036447房产楼市

全部回帖
maomi:
学位房对一个有孩子的家庭到底有多重要呢?我觉得没某些妈妈和媒体想象的那么重要,个人认为家庭教育的影响会更大。我和老公都觉得小学对孩子学习的影响并不是很重要,孩童时代让他玩的开心些,学得轻松些。初中才是孩子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我觉得一定要读好学校的。不过广州现在好的初中都私立化了,孩子本身学习好,父母有一定的条件,就争取给他上个好初中吧。不过我这个观点跑题了,lz本帖的重点是阐述学位房将来的紧俏性,而我想说的是其实大家不要把重点小学看的太重要,为了购买所谓的好学位,让家庭承担过重的压力。
查看原文
你说的很对,我也觉得小学不重要,我小学不爱学习,成绩很差,可到了高中,成绩很好,也是重点大学毕业
2010/11/21回复
原帖由 <i>炒房团连长</i> 于 2010-11-19 17:32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108185&ptid=1868503"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如果我们就假设,现实中的学位配置就是按照“每百户居民配置每年5个小学入学学位”。<br />
<br />
假如:空置房变成真实的学位需求,假如投资房变成学位需求。也就是说:投资客卖房,或空置房业主也卖房,买家大多是“要求小学 ...
<br />

我同你说一个现实情况.
那就是,从08年开始,广州有大批外来人返乡.
有数据为证:
广州火车站出现民工返乡潮 湖北已有近30万人回家_资讯_凤凰网
2008年11月9日

广东应届大学毕业生回乡人数年增三万多- 中国日报网
2010年5月14日

换句话说,现实中的学位需求其实是下降而并非增长之中.因此才有大范围的放松招生范围,还有放松招生居住年限政策的出台.
2010/11/22回复
想小孩上一家好的小学人之常情了。
2010/11/22回复
gavinlzggavinlzg144楼
房价就是楼主这种人哄抬,造谣搞起来的,国家应该严厉打击乱发布消息的
2010/11/22回复
想问下楼主,那些没有那么多新新人口的区域,如越秀荔湾会不会没有抢得那么厉害呢,因为房子数量有限,那生源也是有限的,小学基本上会先满足本地生源才照顾赞助的吧!
2010/11/22回复
LZ真是用心讨论阿。路过再鼓掌一次
2010/11/23回复
原帖由 <i>炒房团连长</i> 于 2010-11-22 20:03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193737&ptid=1868503"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br />

<br />

<br />
究竟是谁买房?不把饭喂到嘴边就不吃饭了吗?<br />
我就是把我的想法和观察结果与亲们分享,不是劝说谁去买学位房,更不是企图说服谁相信我所说的。<br />
<br />
谁有购买学位房的需求,谁就自己去跑市场,自己去收集和分析 ...
<br />

说想法和观察结果可以,但不能够将一些不存在不全面的数据作为推导的理由得出一个误导的结论.
其次,老兄从开始说老城区不如番禹的学校
到今日的危言耸听不顾现实政策与数据的推论,令本人难以同意.
2010/11/23回复
团长观点有高度,有远见,支持!
感谢团长的无私分享!
2010/11/27回复
回楼上几位妈妈。

年龄这个概念,可能我的说法有些口误、或表达的也不清楚,原则上差不多就可以了。我们只是估算嘛。从入职到结婚,这个时期是估算。从结婚到生小孩,这个时期也是估算。

我们一般都将“新人入职”定义为步入社会的起点。从“新人入职”,到新人的孩子入小学一年级。中间的过程大约10年。这个10年就是估算,取社会平均值。

锦城花园25000,我说了啊。我说“现在有的小区已经看到25000,明年所有的小区均会踩过这条线”。
我提到的“有的小区”,就包括锦城花园。
明年所有东山的有电梯的学位房一律过25000。重点是说即使最差的电梯房也要25000。那时,锦城花园我个人估计大约会是32000-33000左右。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0-11-8 08:57 编辑 ]
=================================

引用本人早在去年11月(第23楼)的有关预测,现在看目标已基本实现。当然了,提前六个月楼价基本到位,并不代表楼价还可以继续超额完成任务。我判断,

1,象锦城花园和东风广场等越秀区学位房头牌,今年的均价基本上就是32000左右。继续明显上涨的几率也不大。可以说楼价表现会比较稳定吧。
2,所有越秀区(电梯,花园洋房)学位房的楼价一律踩过25000,这个判断继续有效。

请广州第一穷人评论,印象中你一直不断反驳我的这些判断。
2011/04/08回复
分析很到位啊,昨晚看新闻,现在幼儿园入学已经成大问题了,接下来就是小学了。
2011/04/16回复
洪峰的速度。先冲击幼儿园,然后冲击小学。这中间有3~5年的时间差。对于广州市而言,金猪宝宝是第一波人口洪峰。2012,这只是开始。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1-4-16 10:01 编辑 ]
2011/04/16回复
炒房团连长:
回楼上几位妈妈。年龄这个概念,可能我的说法有些口误、或表达的也不清楚,原则上差不多就可以了。我们只是估算嘛。从入职到结婚,这个时期是估算。从结婚到生小孩,这个时期也是估算。我们一般都将“新人入职”定义为步入社会的起点。从“新人入职”,到新人的孩子入小学一年级。中间的过程大约10年。这个10年就是估算,取社会平均值。锦城花园25000,我说了啊。我说“现在有的小区已经看到25000,明年所有的小区均会踩过这条线”。我提到的“有的小区”,就包括锦城花园。明年所有东山的有电梯的学位房一律过25000。重点是说即使最差的电梯房也要25000。那时,锦城花园我个人估计大约会是32000-33000左右。[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0-11-8 08:57 编辑 ] =================================引用本人早在去年11月(第23楼)的有关预测,现在看目标已基本实现。当然了,提前六个月楼价基本到位,并不代表楼价还可以继续超额完成任务。我判断,1,象锦城花园和东风广场等越秀区学位房头牌,今年的均价基本上就是32000左右。继续明显上涨的几率也不大。可以说楼价表现会比较稳定吧。2,所有越秀区(电梯,花园洋房)学位房的楼价一律踩过25000,这个判断继续有效。请广州第一穷人评论,印象中你一直不断反驳我的这些判断。
查看原文
52010年广州市户籍人口出生87153人,出生率10.87%。,自然增长率5.54%。,政策生育率96.16%。
广州2007年启动了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初步研究显示,广州户籍人口出现明显的老龄化趋势。荔湾区的老年人比例越来越高,天河则相反,新生人口多,学校学位抢手,以致家长为孩子读书被迫“逃离天河”。
民政部10日发布《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309万人,比上年增长了3.22%,占全国总人口的8.5%,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
=========================================================
现在的情况就是学位明显不足的为部分新生儿童多的地区而不是你说的番禺。
而且价格上升更多是因为货币因素,不是你所说的需求。这个趋势是老龄化社会,老人家越来越多,你说的学位问题去荔湾看看吧。。。
2011/04/16回复
天河区部分地段出现的“地段生数量远远大于学位供应,地段生也要被统筹”,这就是我在前面谈到的“第四方面军”。注意,2012-2013年开始,四个集团军同时发起攻击。第四军还是比较弱的一个军团。

什么是“第四军”:
就是本来假设每100户居民每年需要5个小学入学学位,但天河区部分地段超过了这个数字,每100户居民需要6个甚至7个学位。于是,就造成部分地段生无法就近入学。
2011/04/16回复
老穷,我专门找到一些资料供你参考。注意,到时候是“四个军”同时进攻。

===============================================

9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11-11 13:36  只看该作者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本楼地址

学位房问题我谈了这么多,本来是不应该谈的。要谈也是明年后年再谈,大家都在悄悄买货呢。是不是。由于只能再买最后一套,我也无所谓了。坦率地说,我也愿意将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与亲们分享。

学位房冲击波的四个集团军:

1、户籍学龄儿童出生率稳健增长
唯一在政府的处置能力范围内,正面进攻。

2、非户籍学龄儿童大幅、急剧增长
完全超出政府能力范围,断其后路。

3、非户籍学龄儿童在“0-5岁之间”悄然转化身份,成为户籍学龄儿童
重兵埋伏于包围圈右侧

4、学区地段的学位房“每百户居民对学位的需求”大幅增长
奇兵埋伏于包围圈左侧。

十面埋伏,全面包围。结果会是什么?大家懂的。

政府会考虑采取什么措施应对?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政府对现实毫无还手之力。如果真有解决方案,当然责无旁贷。如果是一个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呢?肯定采取“眼不见为净”的消极态度。

1、班级扩容。
一个班40人,扩容到50人,我算再扩容到55人。
这只能部分解决“一部分户籍学龄儿童”的入学。

这个办法就是大大降低教学质量。
两个家长管一个孩子,大家是懂的。让正、负班主任去管50名甚至更多的孩子,教学质量会怎样?能记住学生名字的教师都算优秀了。

2、市区拆迁
猛拆学区地段的房子。千方百计拆了市区的学位房。以减少学位房对学位的压力。

大家都去郊区住。至于郊区学位供应,那就另说了。建新校园最好,不建也是应该的,因为一直就没有。

郊区建设20多年了,是缓解了学位压力,还是增加了学位压力呢?我不否认郊区配套学校的作用,但过去20年的事实表明,郊区居民的增加速度远远高于郊区学位的增加速度。郊区的扩张,或者说市区面积的扩张,不仅没有缓解市区学位压力,反而加重了郊区居民对市区学位的依赖。

学位扩张的同时,学位需求的扩张更快。因为现在的学位扩张模式,都建立在发展商新建小区的基础上。扩张的学位数量,最多只能满足本小区的短期需求,甚至无法满足本小区业主的长期需求。

不管怎么说,只要市民大量被迁至郊区,矛盾就大大缓解了,被转嫁了。郊区还有民办小学,麻雀小学,开发商赞助的私立小学。总之,市民距离“又好又便宜”的公立小学,公立优质小学就越来越远,乃至遥不可及了。

3、暗中鼓励市区楼盘多用于出租,用于养老

学位房空置都好。但不要卖掉。
暗中激励业主不要卖房,尤其是学位房不要卖。只要学位房是出租屋,矛盾就被掩盖了,至少被转嫁了。
2011/04/16回复
屁娃妈屁娃妈155楼
原则上挺赞同。我儿子去年上幼儿园的时候,深深体会到没关系,想给赞助费都没路的痛苦,最后只好举家搬到郊区。幼儿园尚且如此,很难想象小学会怎么样?虽然有学位房,但也提心吊胆。咱们zf就喜欢给咱惊喜阿
2011/04/16回复
猜你喜欢

我是不是买到了假的学位房?求鉴定

放弃铁一小学位,改去大学城会不会有点“勇”??--更新

越秀区电梯学位盘点评(老东山+省一级+地铁+电梯)

在越秀买学位房的父母大部分能吃苦

实地考察华阳华成校区学位房,慎重比较之后选了侨苑小区

东风东学位房还是农林下路学位房呢?

热点推荐

大台风桦加沙即将到达 有点忐忑

停课说来就来 刚上了一天课又得接回家

甘青环线解锁大西北 10天自驾累并快乐着

跟着 TVB逛香港 首日就收获满格快乐

广西合浦特色菜鸭血粥 你吃过未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打卡新塘老字号 缩骨鱼三吃太绝了

玉林鹏垌古村攻略 值得周末奔赴

南海里水镇地标展旗楼 拍照出片的福地

南华西街漫步 满是时光的味道

晚9点的钱大妈 折扣蜜柚太绝了

终于逛了久闻大名的罗森 感觉一般

暖身补血!阿胶红枣桂圆鸡蛋汤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