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房会越来越紧张
125035447房产楼市
东风东小学据说就是官二代,富二代特别多。学生的攀比心态很强。反而不利于小孩的发展。
所以东风东的学位房我一直没有考虑。这个因素其实与投资无关。学位房主要是东山的学位房。要好一点的小区,兼顾其它。
东山的,又是小区商品房,又有学位,又要有电梯,标价25000是最起码的。今年有的小区已经看到了,明年恐怕全部都要踩过这条线。
2010/11/07
全部回帖
没看完就开始头大,哎!现代社会的压力好大呀!
2011/05/30回复

2005年,
1、户籍出生:65800人,比去年“增加2300人”。
2、非户籍出生:73900人,比去年“增长20500人”。
2006年,
1、户籍出生66410人,比去年多600人
2、非户籍出生79800人,比去年多6000人。
可见,明年的入学形势进一步恶化。尤其是今年入学难度增加,刺激大量非户籍人士加速入籍,79800名非户籍出生的学龄儿童当中,会有更多人在入学前转变为户籍学龄儿童。
事情往往如此,一旦有人排队,队伍就会迅速变长。人不知道从哪里全冒出来了。
要命的是2007年,也就是金猪宝宝年。
1、户籍人口出生,74439人,增加了8000多人。
2、非户籍人口出生:96790人,增加近8000人。
不管怎么说,2007年出生,后年入学(2013)的学龄儿童,必然挤爆广州市所有小学。
最起码比今年多20000人,也可能是30000人。到那时,只要能入公办小学,不管什么房都是学位房。赞助费肯定没有了(几乎没有了)。入学越是困难,赞助费完全不收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非户籍出生儿童以难以想象的效率变为户籍儿童。
可以说,今明两年,办理户籍的有关中介必然会大赚,业务量每年翻番,甚至翻两番都是可能的。
1、户籍出生:65800人,比去年“增加2300人”。
2、非户籍出生:73900人,比去年“增长20500人”。
2006年,
1、户籍出生66410人,比去年多600人
2、非户籍出生79800人,比去年多6000人。
可见,明年的入学形势进一步恶化。尤其是今年入学难度增加,刺激大量非户籍人士加速入籍,79800名非户籍出生的学龄儿童当中,会有更多人在入学前转变为户籍学龄儿童。
事情往往如此,一旦有人排队,队伍就会迅速变长。人不知道从哪里全冒出来了。
要命的是2007年,也就是金猪宝宝年。
1、户籍人口出生,74439人,增加了8000多人。
2、非户籍人口出生:96790人,增加近8000人。
不管怎么说,2007年出生,后年入学(2013)的学龄儿童,必然挤爆广州市所有小学。
最起码比今年多20000人,也可能是30000人。到那时,只要能入公办小学,不管什么房都是学位房。赞助费肯定没有了(几乎没有了)。入学越是困难,赞助费完全不收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非户籍出生儿童以难以想象的效率变为户籍儿童。
可以说,今明两年,办理户籍的有关中介必然会大赚,业务量每年翻番,甚至翻两番都是可能的。
2011/05/31回复

不管怎么说,2007年出生,后年入学(2013)的学龄儿童,必然挤爆广州市所有小学。
最起码比今年多30000人,也可能是40000人。
真相说出来可以吓死人的。
1、仅户籍出生的学龄儿童,2007年(2013年入学)比2005(今年入学)多了10000人。
这10000人就需要新建50所小学,或200个班。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根本没有可能。今后也绝不可能办到。最多就是增加了20个班,也许50个班。
2、非户籍学龄儿童,2007年出生又比2005年增长了23000人。
假如2005年出生的74000人在(2005~2011)期间有10000人变为户籍,父母或其中之一入籍,孩子自动入籍。就按15%计算。那么2007年出生的97000人,也会是15%入籍吗?
绝对不是,远远高于15%。因为许多人以前可以赞助入学,无需入籍。取消赞助费,刺激大量非户籍人士入籍,也许97000人当中有25%入籍。那么就是24000人入籍。
又多了14000人,又需要新增300个班。
2007年比2005年要增加500个班。而且,所有小学的赞助生比例都降低为零,也很难满足地段生(户籍学龄儿童)的入学需求。但我认为,不管怎么说,至少得保留一定比例的赞助入学指标,给非户籍学龄儿童一定比例的入学机会。
最起码比今年多30000人,也可能是40000人。
真相说出来可以吓死人的。
1、仅户籍出生的学龄儿童,2007年(2013年入学)比2005(今年入学)多了10000人。
这10000人就需要新建50所小学,或200个班。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根本没有可能。今后也绝不可能办到。最多就是增加了20个班,也许50个班。
2、非户籍学龄儿童,2007年出生又比2005年增长了23000人。
假如2005年出生的74000人在(2005~2011)期间有10000人变为户籍,父母或其中之一入籍,孩子自动入籍。就按15%计算。那么2007年出生的97000人,也会是15%入籍吗?
绝对不是,远远高于15%。因为许多人以前可以赞助入学,无需入籍。取消赞助费,刺激大量非户籍人士入籍,也许97000人当中有25%入籍。那么就是24000人入籍。
又多了14000人,又需要新增300个班。
2007年比2005年要增加500个班。而且,所有小学的赞助生比例都降低为零,也很难满足地段生(户籍学龄儿童)的入学需求。但我认为,不管怎么说,至少得保留一定比例的赞助入学指标,给非户籍学龄儿童一定比例的入学机会。
2011/05/31回复

去“家有学童”板块转了一圈,我真诚建议亲们立即购入“市一级公办小学”学位房。
区位不限。但对于热门地段的省一级小学学位房,由于出现各种不确定性,我个人以为,价值开始贬值。不确定性是个大问题。
假如你花费150万,买了一套70平米的热门地段的黄皮楼或石屎楼梯楼,却只有70%的希望入读。这还有什么必要?还不如在近郊(比如市桥)花个150万买个电梯100平米左右的,100%保证能入读“市一级公办小学”的学位房,省一级的当然更好。关键是保证就近入学和100%入读。最起码也要有95%的希望吧。
学位危机的爆发期就在明年,2012,,,,,亲们懂的。
区位不限。但对于热门地段的省一级小学学位房,由于出现各种不确定性,我个人以为,价值开始贬值。不确定性是个大问题。
假如你花费150万,买了一套70平米的热门地段的黄皮楼或石屎楼梯楼,却只有70%的希望入读。这还有什么必要?还不如在近郊(比如市桥)花个150万买个电梯100平米左右的,100%保证能入读“市一级公办小学”的学位房,省一级的当然更好。关键是保证就近入学和100%入读。最起码也要有95%的希望吧。
学位危机的爆发期就在明年,2012,,,,,亲们懂的。
2011/06/07回复

http://www.gzmama.com/thread-2233329-8-1.html
http://gzmama.com/thread-2294409-1-1.html
越秀区在已经交纳赞助费的次日,要求追加20000元。我觉得这无可厚非。因为学位太紧俏。明年看样子赞助费要翻番了,没错:是翻番。
既然明年要翻番,今年先涨50%,明年再涨50%,这样过渡比较好。如果明年直接翻番,对社会的冲击比较大。
http://gzmama.com/thread-2294409-1-1.html
越秀区在已经交纳赞助费的次日,要求追加20000元。我觉得这无可厚非。因为学位太紧俏。明年看样子赞助费要翻番了,没错:是翻番。
既然明年要翻番,今年先涨50%,明年再涨50%,这样过渡比较好。如果明年直接翻番,对社会的冲击比较大。
2011/06/07回复

亲爱的DEMI 版主,我有问题不明白,
为什么这么有说服力的帖子只获得了您“先不论对错,起码动了脑筋”的评价,低了一点吧?这么好的帖子,为什么不加精呢?我都申请数次了,要求加精。再次请求加精。
正如亲爱的DEMI版主已经证实了的,幼儿园学位紧张是“胎动”。越秀区突然“加两万”是临产前的异常。我判断:孩子要生了。
如果还有人认为:不是胎动,更不是临产。那我也无话可说。只能说:you wait,give you a little color to see see 的时候,八要哭鼻子啊。
为什么这么有说服力的帖子只获得了您“先不论对错,起码动了脑筋”的评价,低了一点吧?这么好的帖子,为什么不加精呢?我都申请数次了,要求加精。再次请求加精。
正如亲爱的DEMI版主已经证实了的,幼儿园学位紧张是“胎动”。越秀区突然“加两万”是临产前的异常。我判断:孩子要生了。
如果还有人认为:不是胎动,更不是临产。那我也无话可说。只能说:you wait,give you a little color to see see 的时候,八要哭鼻子啊。
2011/06/08回复

我感觉这5年来特别是奥运年+金融危机后,生孩子的人越来越多,我小区的小孩子好像一夜间冒出来似的,一拨一拨的。
而高考人数创新低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滞后影响?二是跟迁入广州人口的波谷时期有关?95年之后广州的外户籍人口大量增长是一个事实!
所以我小孩在2010年1月出生,2010年下半年坐不住了想买房,在买大房还是买学位小房之间徘徊了一段时间,最后决定先买个学位小房,目前在小区找了个还算舒适的房子在租,而那套小学位房则放租。我这样的决定我自己过后都经常反思:太功利了,呵呵~
而高考人数创新低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滞后影响?二是跟迁入广州人口的波谷时期有关?95年之后广州的外户籍人口大量增长是一个事实!
所以我小孩在2010年1月出生,2010年下半年坐不住了想买房,在买大房还是买学位小房之间徘徊了一段时间,最后决定先买个学位小房,目前在小区找了个还算舒适的房子在租,而那套小学位房则放租。我这样的决定我自己过后都经常反思:太功利了,呵呵~
2011/06/08回复

应该说“广州小学学位危机的爆发点,最迟是2013年”。
理由也是金猪宝宝还在幼儿园呢。前面的帖子里有详细的数据分析。据我估算,与2011年相比,2013年多了30000名学龄儿童要求入学。铁板钉钉的户籍出生人口就多10000多,还不要说最近5年,当初的大约“10万金猪宝宝”当中,有多少已经入户广州呢?20000?每年才4000人,不算多的。
但我最近将预测时间修改为“就是2012年”。看今年的样子,已经等不过两年了。学位已经饱和,再也经不起超过1000人冲击。越秀区就是因为多了1000人申请,就彻底不行了。明年增加的小学入读需求,又何止10000?我在前面也大致估算过,起码比今年多10000-20000人。
理由也是金猪宝宝还在幼儿园呢。前面的帖子里有详细的数据分析。据我估算,与2011年相比,2013年多了30000名学龄儿童要求入学。铁板钉钉的户籍出生人口就多10000多,还不要说最近5年,当初的大约“10万金猪宝宝”当中,有多少已经入户广州呢?20000?每年才4000人,不算多的。
但我最近将预测时间修改为“就是2012年”。看今年的样子,已经等不过两年了。学位已经饱和,再也经不起超过1000人冲击。越秀区就是因为多了1000人申请,就彻底不行了。明年增加的小学入读需求,又何止10000?我在前面也大致估算过,起码比今年多10000-20000人。
2011/06/08回复

看我198和199贴数据分析。
------------------------
2005年,
1、户籍出生:65800人,比去年“增加2300人”。
2、非户籍出生:73900人,比去年“增长20500人”。
2006年,
1、户籍出生66410人,比去年多600人
2、非户籍出生79800人,比去年多6000人。
可见,明年的入学形势进一步恶化。尤其是今年入学难度增加,刺激大量非户籍人士加速入籍,79800名非户籍出生的学龄儿童当中,会有更多人在入学前转变为户籍学龄儿童。
事情往往如此,一旦有人排队,队伍就会迅速变长。人不知道从哪里全冒出来了。
要命的是2007年,也就是金猪宝宝年。
1、户籍人口出生,74439人,增加了8000多人。
2、非户籍人口出生:96790人,增加近8000人。
不管怎么说,2007年出生,后年入学(2013)的学龄儿童,必然挤爆广州市所有小学。
最起码比今年多20000人,也可能是30000人。到那时,只要能入公办小学,不管什么房都是学位房。
真相说出来可以吓死人的。
1、仅户籍出生的学龄儿童,2007年(2013年入学)比2005(今年入学)多了10000人。
这10000人就需要新建50所小学,或200个班。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根本没有可能。今后也绝不可能办到。最多就是增加了20个班,也许50个班。
2、非户籍学龄儿童,2007年出生又比2005年增长了23000人。
假如2005年出生的74000人在(2005~2011)期间有10000人变为户籍,父母或其中之一入籍,孩子自动入籍。就按15%计算。那么2007年出生的97000人,也会是15%入籍吗?
绝对不是,远远高于15%。因为许多人以前可以赞助入学,无需入籍。取消赞助费,刺激大量非户籍人士入籍,也许97000人当中有25%入籍。那么就是24000人入籍。
又多了14000人,又需要新增300个班。
2007年比2005年要增加500个班。而且,所有小学的赞助生比例都降低为零,也很难满足地段生(户籍学龄儿童)的入学需求。但我认为,不管怎么说,至少得保留一定比例的赞助入学指标,给非户籍学龄儿童一定比例的入学机会。
------------------------
2005年,
1、户籍出生:65800人,比去年“增加2300人”。
2、非户籍出生:73900人,比去年“增长20500人”。
2006年,
1、户籍出生66410人,比去年多600人
2、非户籍出生79800人,比去年多6000人。
可见,明年的入学形势进一步恶化。尤其是今年入学难度增加,刺激大量非户籍人士加速入籍,79800名非户籍出生的学龄儿童当中,会有更多人在入学前转变为户籍学龄儿童。
事情往往如此,一旦有人排队,队伍就会迅速变长。人不知道从哪里全冒出来了。
要命的是2007年,也就是金猪宝宝年。
1、户籍人口出生,74439人,增加了8000多人。
2、非户籍人口出生:96790人,增加近8000人。
不管怎么说,2007年出生,后年入学(2013)的学龄儿童,必然挤爆广州市所有小学。
最起码比今年多20000人,也可能是30000人。到那时,只要能入公办小学,不管什么房都是学位房。
真相说出来可以吓死人的。
1、仅户籍出生的学龄儿童,2007年(2013年入学)比2005(今年入学)多了10000人。
这10000人就需要新建50所小学,或200个班。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根本没有可能。今后也绝不可能办到。最多就是增加了20个班,也许50个班。
2、非户籍学龄儿童,2007年出生又比2005年增长了23000人。
假如2005年出生的74000人在(2005~2011)期间有10000人变为户籍,父母或其中之一入籍,孩子自动入籍。就按15%计算。那么2007年出生的97000人,也会是15%入籍吗?
绝对不是,远远高于15%。因为许多人以前可以赞助入学,无需入籍。取消赞助费,刺激大量非户籍人士入籍,也许97000人当中有25%入籍。那么就是24000人入籍。
又多了14000人,又需要新增300个班。
2007年比2005年要增加500个班。而且,所有小学的赞助生比例都降低为零,也很难满足地段生(户籍学龄儿童)的入学需求。但我认为,不管怎么说,至少得保留一定比例的赞助入学指标,给非户籍学龄儿童一定比例的入学机会。
2011/06/08回复

2013年,有相当多的户籍学龄儿童无法入学。因为户籍学龄儿童比今年多30000人。
所以,根本不可能有赞助费,有也是天价,20万一个,30万一个都是可能的。亲们想想,连地段生都没学位了,何谈赞助生的学位?
当然,办法是有的。最后一招,就是所有班级都是60-70人。班级规模扩大40%,貌似勉强可容纳新增的30000名地段生。如果是这样,呵呵,破罐子破摔吧。既然班级已经由45人变成60人,何不再增加10人,变成70人?每个班再收10名赞助生,给老师补一补。否则,谁还干啊?
就是不知道一个班如果变成70人,妈妈们是否同意?教育局是否看得过眼呢?
所以,根本不可能有赞助费,有也是天价,20万一个,30万一个都是可能的。亲们想想,连地段生都没学位了,何谈赞助生的学位?
当然,办法是有的。最后一招,就是所有班级都是60-70人。班级规模扩大40%,貌似勉强可容纳新增的30000名地段生。如果是这样,呵呵,破罐子破摔吧。既然班级已经由45人变成60人,何不再增加10人,变成70人?每个班再收10名赞助生,给老师补一补。否则,谁还干啊?
就是不知道一个班如果变成70人,妈妈们是否同意?教育局是否看得过眼呢?
2011/06/08回复

我们单位最近2年生小孩子的也特别多~~~
2011/06/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