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冰冰2017:奥园47.5万股,现价9.30元,市值441万港币,美的置业17.22万股,现价:20.80元,市值358万港币,没融资合计:799万港币.合计682万人民币,本金510万,开贴至今利润172万查看原文楼主最值得敬佩的是勇气和坚定。我没炒股经验,要我放一百万进股市都是不可想象的。
近期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入市近6年多来,年复合收益率达不到50%,我从来只学格老不学巴非特,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年复合收益率超越巴菲特,过去6年已经输给早期巴神了,早期巴神年复合收益率50%多!今天终于想明白了,同样的小资金时期捡烟蒂!就是因为我捡的烟蒂不够低价!我捡5pe的银行之类,巴神早期捡的都是2到3pe的烟蒂。如果6年前就开始投资港股而不是今天才转港股,我很大概率已经完成年复合50%的目标了
从中可以看出,获取高额收益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不是投资什么成长股,完完全全就是捡优质烟蒂投资。除了当年油价低估期还有5PE的中国石油,其他的都是3以下PE买入,可见一般情况下3PE股票巴菲特都嫌贵了。那么问题来了,只是这种方法不可能适用于伯克希尔,因为伯克希尔的钱太多了只能去投资特别大的企业,唯一一个中国石油算大优质烟蒂股巴菲特当时买中国石油都快买到了中国政府允许外资买入的上限了。跟这些50%收益率投资比起来伯克希尔投资的富国银行可口可乐之类简直是他不得已而为之的低收益投资。所以巴菲特在近20年来不止一次被采访时表示:如果自己管理小型基金能保证获取年化50%收益率。事实上他自己管理的小基金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很多人认为巴菲特价值投资过时的今天,目前还是达到这个收益率。在我们大A股里,就不要想找到这种价格的好公司了,在投资港股以来我做了很多功课学了很多,从港股近20年历史里我运用这种捡超低优质烟蒂股方法进行观察,发现了港股历史里也有过这类超过年化50%的投资机会。如2008年11月金融危机时吉利汽车跌入1至2PE估值,危机过后有20倍涨幅;如2011年融创中国每股收益近1元,股价最低跌至1.17元,PE也在1至2,随后股价慢慢回升至7元。在人心浮躁的今天,很多人认为抓妖股炒科技股才可以获取超额收益,很多人都认为烟蒂投资过时了,更有很多伪价投为了高成长支付很高的PE。而我认为这种认真发掘优质烟蒂股的方法一样可在未来大有可为。巴菲特多次表示自己管理小基金能达到50%收益率,我认为事实上他就是用这种方法在掘地三尺的寻找优质烟蒂股。投资之路学无止境,我自弃A股投港股以来发现很多在A股里从来没出现过的投资机会,烟蒂投资大有可为,但在沙滩挑黄金的同时也要认真小心咬人的螃蟹。
广州冰冰2017:从中可以看出,获取高额收益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不是投资什么成长股,完完全全就是捡优质烟蒂投资。除了当年油价低估期还有5PE的中国石油,其他的都是3以下PE买入,可见一般情况下3PE股票巴菲特都嫌贵了。那么问题来了,只是这种方法不可能适用于伯克希尔,因为伯克希尔的钱太多了只能去投资特别大的企业,唯一一个中国石油算大优质烟蒂股巴菲特当时买中国石油都快买到了中国政府允许外资买入的上限了。跟这些50%收益率投资比起来伯克希尔投资的富国银行可口可乐之类简直是他不得已而为之的低收益投资。所以巴菲特在近20年来不止一次被采访时表示:如果自己管理小型基金能保证获取年化50%收益率。事实上他自己管理的小基金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很多人认为巴菲特价值投资过时的今天,目前还是达到这个收益率。在我们大A股里,就不要想找到这种价格的好公司了,在投资港股以来我做了很多功课学了很多,从港股近20年历史里我运用这种捡超低优质烟蒂股方法进行观察,发现了港股历史里也有过这类超过年化50%的投资机会。如2008年11月金融危机时吉利汽车跌入1至2PE估值,危机过后有20倍涨幅;如2011年融创中国每股收益近1元,股价最低跌至1.17元,PE也在1至2,随后股价慢慢回升至7元。在人心浮躁的今天,很多人认为抓妖股炒科技股才可以获取超额收益,很多人都认为烟蒂投资过时了,更有很多伪价投为了高成长支付很高的PE。而我认为这种认真发掘优质烟蒂股的方法一样可在未来大有可为。巴菲特多次表示自己管理小基金能达到50%收益率,我认为事实上他就是用这种方法在掘地三尺的寻找优质烟蒂股。投资之路学无止境,我自弃A股投港股以来发现很多在A股里从来没出现过的投资机会,烟蒂投资大有可为,但在沙滩挑黄金的同时也要认真小心咬人的螃蟹。查看原文理论上是对的。实际上三分功夫七分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