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生本教育为何取消平时考试?

35278232家有小学生

生本教育取消了考试,以“评研”活动代替考试。也不参加除终端考试(小升初、中考和高考)之外的任何统考。这是对孩子认知和学习规律深刻认识之后作出的决定。

孩子掌握和领悟的进度有快有慢,有先有后。我一年级掌握这个知识点跟二年级掌握这个知识点,有什么区别?谁敢断定二年级才掌握好的那个人智商低?而年年考、月月考,则要求所有学生以统一步伐学习和前进,一步跟不上,就用成绩判定为“次品”,这是把人当工业品了,这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郭思乐教授有多篇文章分析频繁考试之害,可以读一读作参考。
2009/06/04
全部回帖
青蓝靛青蓝靛沙发
邦邦妈咪:
我特别支持生本教育,主要在于自己的职业经验,工作之后,我发现除了研究等深度知识性工作,大部分工作对人才需求的最主要能力就是语言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及相关的组织能力,相信妈网的妈妈写PPT或者提案PPT的有很多,在一年级妈群很多妈妈晚上加班做培训的案子或者年度规划的案子,大家都觉得其实学生时代受到这方面的训练太少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做一万道奥数题不及未来能够做到完成一篇逻辑清晰的报告,不及有能力做一次一个打动人心的演讲。另外大家看看自己身边的工作伙伴,写作能力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是不是容易当领导,薪水是不是容易提升,但是我们再数一数,能真正具有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优秀的是寥寥无几的啊。而我们传统教育的死读书形式完全忽视了语言的魅力,锻炼孩子表达能力的机会仅仅给一些班干部,大部分孩子是普通的,没有机会的,学习语言确根本没有实践PK的经历。毕业之后可能连一份简历、面试都应付不了,看看那些500强招人重要的提案环节吧,是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做不到的。所以生本教育是更符合时代的,美国的孩子小学三年就可以通过到图书馆、到网络搜集资料写论文,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模式做不到。华阳的生本教育是成功的,被证实的,如果我们的教育与国际接轨,我相信未来美国孩子、香港孩子的学习方式,也是我们小孩的学习方式。[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6-5 14:16 编辑 ]
查看原文
这个,我不大同意。

至少我周围的领导,之所以能当成领导“向上看”的功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揣摩上面的心思,迎合上面十分的重要。

表达能力,有笔头表达和口头表达之说,能写的人不一定会说,会说的人不一定会写。能说又会写的人倒真是寥寥。即便是在国外的那种教育,能说又会写的人恐怕同样寥寥吧?

国内的教育,以前缺“研究性作业”这一环,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学逐渐在补课了,比如在中学就有“城市建筑”方面的话题,或者讨论台湾问题。

所以对传统教育,没有必要那么悲观。

生本教育,最好的不是阅读,不是课堂讨论,而是有了"尊重别人"的意识。而国内这一点恐怕还是做得不大好的。
2009/06/05回复
萨迦派:
以我小孩的资质肯定是生本班了九月家的估计就的死读书了
查看原文
呵呵,从何见得?

作为生本班的准父母请你应该注意时刻平等和尊重别人的意识,

在讨论中坚持不牵连别人的孩子的是一种很好的人品和素质。

[ 本帖最后由 九月微凉 于 2009-6-5 15:55 编辑 ]
2009/06/05回复
青蓝靛:
这个,我不大同意。至少我周围的领导,之所以能当成领导“向上看”的功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揣摩上面的心思,迎合上面十分的重要。表达能力,有笔头表达和口头表达之说,能写的人不一定会说,会说的人不一定会写。能说又会写的人倒真是寥寥。即便是在国外的那种教育,能说又会写的人恐怕同样寥寥吧?国内的教育,以前缺“研究性作业”这一环,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学逐渐在补课了,比如在中学就有“城市建筑”方面的话题,或者讨论台湾问题。所以对传统教育,没有必要那么悲观。生本教育,最好的不是阅读,不是课堂讨论,而是有了"尊重别人"的意识。而国内这一点恐怕还是做得不大好的。
查看原文
说得真好,中国的家长和老师(长辈)在对待孩子平等和尊重的道路上,才刚刚开始迈步,不过有开始总是好的。
2009/06/05回复
"生本教育,最好的不是阅读,不是课堂讨论,而是有了"尊重别人"的意识。而国内这一点恐怕还是做得不大好的。  
帖子501 精华0 经验值2575  注册时间2008-3-12 最后登录2009-6-5  查看详细资料
  
尤其同意这一句,支持生本的妈妈似乎对传统教育都非常抵触,其实只要解决了“尊重学生”的问题,生本能完成的传统教育一样可以做到。
2009/06/05回复
关于竞赛成绩,那些到底凝聚了孩子、家长、校外辅导的多少心血,不如去看看几个竞赛得奖的父母的心得。

学校提供的教育是给大多数人的(中等学子)的,竞赛精英,要靠其他努力,我从来不从竞赛的得奖名单的多寡来判断一家学校,那挺多是一个辅助资料。

重视教育的父母更倾向让孩子读名校,
重视教育的父母+聪颖的孩子+多方的努力=打造一个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孩子

所以名校比较多得奖的孩子。

如此而已。
2009/06/05回复
candyxiao020:
"生本教育,最好的不是阅读,不是课堂讨论,而是有了"尊重别人"的意识。而国内这一点恐怕还是做得不大好的。  帖子501 精华0 经验值2575  注册时间2008-3-12 最后登录2009-6-5  查看详细资料  尤其同意这一句,支持生本的妈妈似乎对传统教育都非常抵触,其实只要解决了“尊重学生”的问题,生本能完成的传统教育一样可以做到。
查看原文
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热爱学习,再加上传统教育的扎实功底,孩子很可能做的更好。
2009/06/05回复
喜儿喜儿8楼
楼主看似在为生本做广告哦!其实生本好不好,问问读生本班孩子的父母就知道了!
2009/06/05回复
两年前开始听说"生本教育",是透过"小诸葛之母"深长的关于生本的贴子里了解.,那时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眼睛一亮啊!
几年过去了,生本应该更成熟了吧!我相信这应该是中国教育的大发展方向.每次看到有关生本教育的贴都会进来转转,看了这里的所有讨论,我还是很羡慕在读生本的孩子,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这样的学习环境~~只是,小学阶段一般就近入学的.,但也想问一句"华阳小学的赞助费大概要多少啊"???
2009/06/05回复
中国传统教育中最糟粕的东西是个“顺”字,

孝:是善良滴完成晚辈的道义,反哺和照顾长者的善心的体现

这是美德

顺:是无条件的遵从

这就是糟粕,就是不尊重的来源,不讲道理,好也要听,不好也要听是对双方的损害。

不把这孝顺的顺字给灭了,长者不会尊重年轻人,年轻人也不服长者,于是没有了尊重的基础。

[ 本帖最后由 九月微凉 于 2009-6-5 16:10 编辑 ]
2009/06/05回复
喜儿:
楼主看似在为生本做广告哦!其实生本好不好,问问读生本班孩子的父母就知道了!
查看原文
呵呵,郭思乐教授不给我钱,我怎么给他做广告。

见到好的东西,和大家分享而已。如果这叫“做广告”,那就算是做广告吧。

其实,本版有很多生本家长的回帖,分散于众多的帖子中,有的家长说过一次就不再说了。

[ 本帖最后由 mountie 于 2009-6-5 16:13 编辑 ]
2009/06/05回复
tinatimtinatim12楼
TO 楼上
华阳在广州小学各个学科的竞赛成绩不错,同时获取奖项的同学绝大部分都来自生本班,尤其是语文和英语学得出色的孩子,基本上都来自生本班,如果是是比较开放创新非传统家庭的孩子大可放心的选择生本班。

我觉得如果说出上面这样的话,说明妈妈还是不具备"生本"的思想,还是传统教育的观点,是成者英雄败者匪的观念.为什么一定要用"在广州小学各个学科的竞赛成绩不错"来衡量呢?如果华阳没有人获奖,那你是不是要否认生本教育呢?那华附获奖人数更多,是否意味着传统教育也值得肯定呢?这个逻辑很奇怪!

我觉得天河区天河北一带,外来的精英比较多,小孩整体素质比较高,与是否生本教育没有太大的关系,恰巧有间学校喜欢宣扬生本教育.即使这间学校是传统教育,一样是优秀的学生.
2009/06/05回复
还没看完,感觉这位爸爸真的是理解了生本的含义。对应试环境下的孩子来说,生本真的是保持孩子持续学习能力、不破坏其创造性的法宝。

也理解你对生本的推崇,知道是好东西,当然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获益。我也曾经在这里推介过,不过没你这么具体。
2009/06/05回复
mountie:
呵呵,郭思乐教授不给我钱,我怎么给他做广告。见到好的东西,和大家分享而已。如果这叫“做广告”,那就算是做广告吧。其实,本版有很多生本家长的回帖,分散于众多的帖子中,有的家长说过一次就不再说了。[ 本帖最后由 mountie 于 2009-6-5 16:13 编辑 ]
查看原文
我想楼主也不是打广告的。

因为楼主没有广告人的业病
2009/06/05回复
九月微凉:
呵呵,你去看看大学论坛的辩论,这些人都是从“满堂灌”的过程中一路走到可以走上精彩辩论台的。没有料,敢讲的就是扯淡;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到水到渠成的时候,自然不会不敢发言。
查看原文
那只是一部分精英,而说到教育,应该更多地从普遍情况来讲。
2009/06/05回复
小诸葛之母:
那只是一部分精英,而说到教育,应该更多地从普遍情况来讲。
查看原文
我就是觉得生本不适合普遍情况,特别是低年级。
2009/06/05回复
其实读生本教育的家长不一定非常抵触传统教育,只不过社会越来越开放,大家的选择越来越多,即使在华师附小,坚定的不让孩子参加奥数培训的家长也有相当的比例。这说明,对于教育孩子,家长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

传统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为主导,考试必然带来的是淘汰,分成成绩好的孩子,成绩差的孩子。过早的对孩子加以区分,这对于成绩差的孩子而言,这不是公平的,至少这个社会是不健康的。对于妈网这些重视家庭教育的妈妈而言,我们教育的孩子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们对教育投入的时间、金钱、眼光也是属于一分辛苦一分收获,但我们也不能不反思不去借鉴生本教育好的一面。

比如数学教育,看华师附小陈琴老师的博客,她班上几个学奥数的孩子连上语文课英语课都在做数学题,她概叹数学是一切么?美国的孩子有名的数学课程浅数学成绩不好,他们未来难道就比中国学奥数的孩子差很远么?相反美国教育体系出来的人才更加具有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中国教育体制的改变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家长的改变,家长对孩子教育要占据更多的主动权,家长的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能力,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我们占据的主动更多,应试体系也好,生本体系也好,其实都可以从容对待的。

[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6-5 16:23 编辑 ]
2009/06/05回复
比如南奥的生本比较成功是因为家长和学校有生本的基础和土壤,如果全国人民都有南奥的家长孩子老师学校的经济文化基础的时候,生本就可以成为主流教学模式,或唯一教学模式了。
2009/06/05回复
九月微凉:
你去看看我女儿的帖子,帖子会回答你问我的上面的那个问题的。后面的那个问题,很难以个人去解决。我个人的选择是,接受中国的基础教育,养成不怕苦的学习习惯,然后在5-6年级这个阶段,回到西方的教育。[ 本帖最后由 九月微凉 于 2009-6-4 17:26 编辑 ]
查看原文
九月啊,如果是这样,你就更不要多说啊,因为你可以让孩子在5、6年级就避开了应试教育这一套,而大多数孩子都只能在这个环境下成长,逃离不了的话,生本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了。

生本也没有让孩子可以不吃苦啊,这是两码事:)
2009/06/05回复
小诸葛之母:
九月啊,如果是这样,你就更不要多说啊,因为你可以让孩子在5、6年级就避开了应试教育这一套,而大多数孩子都只能在这个环境下成长,逃离不了的话,生本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了。生本也没有让孩子可以不吃苦啊,这是两码事:)
查看原文
这稻草是有适应性的,不是人人合适。

用楼主接近迷信的心态对生本,是不健康的。
2009/06/05回复
猜你喜欢

聚焦神学院小升初

对待教育的两种看法,是家长太过焦虑吗?

怎么提升劣势学科的信心

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从实际例子看,小学是否重点对于孩子影响真的很大

课外辅导之思考

热点推荐

下下周上4休5!多地机票暴跌80%

糟糕透的晚餐!避雷尊宝比萨这两个口味

免费拍大片 花样年华旗袍照!

打卡千年古盐田 学习下古人的制盐方式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练八段锦的感受

88㎡落地拥有豪宅标配,轻法式美貌暴击!

金顺烤肉三人套餐 动口不动手食饱饱

太平洋蛤蜊面浓浓芝士味 真香

阳光的魅力!有太阳的日子都出动啦

88㎡复古美式风客轻松打造你要的浪漫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