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个人对生本教育的一点理解

106728458家有小学生

几个月前,我在妈网大量转贴生本教育的相关文章,当时就有网友建议我全面谈谈个人的理解和看法。说实在的,我对生本教育也只能算是一知半解。网上已经转载了大量的文章,专家们的理解和表述比我深刻多了。现在,我对生本教育也已经过了狂热的时期,进入一个更冷静的审思阶段。沉静下来,我依然选择生本。这种冷静下来的思考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以下是我对生本教育的一点浅见,管窥蠡测,只为抛砖引玉,希望不会引来板砖。


    第一,我觉得生本教育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孩子认识世界,是先具体再抽象的,是归纳性的思维。无论是生本语文、生本数学还是生本英语,都提倡先让孩子大量接触具体的东西,让学生自己找规律、谈想法,让他们自己的思想去碰撞,一步一步接近真理,在此过程中不断有人提出观点、互相辩驳、否定观点,很象人类历史上对一种学科的探索过程,孩子在这过程中学会的方法、锻炼的思考能力比接收的知识更为重要,理解更为深刻。且不说学生在此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多于老师给予的东西,甚至老师自己在此过程中都会深受启发。而师本教育下,更多的是老师把消化过的知识有条理、有步骤地直接告诉学生,采用的方法更多的是演绎性的,先告诉学生抽象的东西,再举例子讲方法,学生被动接受,思考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压抑了,实际接受到的东西往往少于老师给予的东西。

    第二、在生本课堂上,老师尽量少讲授、多鼓励,学生在小组和全班面前的表达机会大大增多,这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和演讲能力都很有好处。而在师本教育下,老师传授知识多,要抓紧时间在课堂上讲完,学生表达的机会大大减少。

    第三,生本教育的教学流程更加科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点更接近“因材施教”的理想。生本教育的预习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老师布置详细的任务,小组内部还有分工。学生自学,这是第一遍学习;小组讨论,互学互启;这是第二遍学习,小组代表在全班面前汇报,加上辩论和点评,这是第三遍学习。三遍学习,虽有重复,但各有趣味。老师最后针对这三遍学习中学生仍未掌握的内容加以讲解。如果学生水平高,老师最后讲的就少,如果学生水平低,老师需要讲授的内容就多,因此我说更接近“因材施教”的理想。师本教育下也有预习,但没有把预习跟课堂流程整合起来,预习的结果没有在课堂上表达出来,老师并不知道学生在预习中学会了多少,上课时还是照本宣科。

    第四,生本教育认为在一个时段内,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点和接受知识的进度是不一致的,有的孩子先接受某一方面的知识,后接受另一方面的知识,其他孩子可能相反,尽管有先有后,到达终点时大致是一致的,因此,在此时段内不宜进行考试,该时段结束后则要考试,即中考和高考。这一点就象婴幼儿学讲话,各个孩子在哪个月龄学会哪几个词哪几句话,完全不相同,你不可能一岁九个月考一次,两周岁考一次,两岁三个月再考一次,这些考试意义不大。尽管前面进度不同,到三至四岁时,所有孩子都学会说话了,水平也比较一致了。而师本教育则忽视了孩子对知识的兴趣点和接受知识的进度不一致,当天教过的东西当天学会,本周教过的东西要本周掌握,“堂堂清,周周考,月月结,年年审”的现象十分普遍,把整个学习过程变成对高考的备考过程,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第五,我比较认同生本教育对教学内容的删减和改造。生本教育认为,很多内容是不用教的,学生自己会感悟和领会。例如,语文课教组词、教造句、教分段、教段落大意、教中心思想等等,其实学生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感悟和领会到。有人说,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多数是上语文课时偷看小说得来的,就是这个道理。生本语文认为需要教的主要是识字,其它内容,就靠广泛阅读和大量表达,而不是靠老师在课堂上教。生本教育采用自己的教材,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删减改造和教学先后顺序的调整。



很高兴不断有家长对生本教育感兴趣。本坛还有一些关于生本的帖子值得读一读:

转载《人民教育》特别报道《 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15452-1-1.html

生本教育为何取消平时考试?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18977-1-1.html

转载——骏景小学家长心目中的生本教育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0117-1-1.html

到底有哪些学校开展生本教育?(一楼有汇总)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0335-1-1.html

育才实验学校校长的一篇文章《生本教育——最好的素质教育》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3143-1-1.html

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语文顾问汪惠迪女士谈生本教育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5265-1-1.html

小学开展生本英语,到底难在哪里?
http://www.gzmama.com/thread-1225776-1-1.html

生本学校的学生,成绩到底如何?
http://www.gzmama.com/thread-1236979-1-1.html

小学生本语文的教学思路
http://www.gzmama.com/thread-1403988-1-1.html

转贴:生本的孩子不怕考
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167899

一些第一手教学骨干对生本的听课报告
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125960

一个生本家长的啰嗦话
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124352

另外,郭教授的博客和生本教育研究网都有很多内容:

郭思乐教授博客
http://user.qzone.qq.com/622000354

生本教育研究网
http://sb.eact.com.cn/

生本教育体系研究网
http://esi.scnu.edu.cn/


[ 本帖最后由 mountie 于 2009-12-4 11:36 编辑 ]
2009/11/17
精选回帖
Many thanks! Can hardly imagine how to deal with 3 kids! Maybe you could share the experience later.[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5 10:24 编辑 ]
2009/11/25回复
281楼
1970/01/01回复
413楼
1970/01/01回复
415楼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芬兰教育有着别国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芬兰整个社会尊师重教,教师贵为最受向往的职业,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朝这个职业方面发展,因此能培养出大批敬业、专业、乐业的老师。老师的收入比较高(当然不会是最高),可以保证他们安心、专心、醉心于自己热爱的工作。这里甚至都不提老师的“献身精神”,因为他们专心致志、乐在其中,难以让人联想到烈士般的“献身精神”。

有这么好的社会氛围,有这么优秀的老师,政府自然不用多管。指定教材?不必了!学校排名?不必了!考核老师?不必了!组织统考?不必了!恰恰是这种宽松的环境,更有利于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于是他们的课堂如有魔力,他们的老师如有磁性,他们的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

但是,假设他们的政府脑子进水了,要对教育“加强”管理,指令一道接一道,统考一次连一次,考核一轮加一轮,让这些优秀的老师戴着镣铐跳舞,恐怕也跳不出优美的舞姿。

反思我们中国的情况,也许我们的师资力量不及芬兰,但我觉得好的老师还是很多的。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了吗?中国的政府历来是强势政府,觉得什么事情都要“加强管理”。殊不知,生命需要的是激扬而不是控制。控制也许可以使差的、懒的老师和学生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对好的、积极的甚至一般的老师和学生,却会是一种抑制。宽松的、激扬的方法,也许不会彻底消除差生,但会使大多数人得到提升,而对于最好的那一部分老师和学生,天空才是他们的极限。

生本教育,盼望的就是这种宽松的发展环境。
2010/05/14回复
经纬经纬板凳
对于准生本家长,或者将要接受生本教育的孩子来说,我们期待这样的宽松的发展环境...
2010/05/14回复
mountie:
芬兰教育有着别国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芬兰整个社会尊师重教,教师贵为最受向往的职业,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朝这个职业方面发展,因此能培养出大批敬业、专业、乐业的老师。老师的收入比较高(当然不会是最高),可以保证他们安心、专心、醉心于自己热爱的工作。这里甚至都不提老师的“献身精神”,因为他们专心致志、乐在其中,难以让人联想到烈士般的“献身精神”。有这么好的社会氛围,有这么优秀的老师,政府自然不用多管。指定教材?不必了!学校排名?不必了!考核老师?不必了!组织统考?不必了!恰恰是这种宽松的环境,更有利于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于是他们的课堂如有魔力,他们的老师如有磁性,他们的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但是,假设他们的政府脑子进水了,要对教育“加强”管理,指令一道接一道,统考一次连一次,考核一轮加一轮,让这些优秀的老师戴着镣铐跳舞,恐怕也跳不出优美的舞姿。反思我们中国的情况,也许我们的师资力量不及芬兰,但我觉得好的老师还是很多的。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了吗?中国的政府历来是强势政府,觉得什么事情都要“加强管理”。殊不知,生命需要的是激扬而不是控制。控制也许可以使差的、懒的老师和学生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对好的、积极的甚至一般的老师和学生,却会是一种抑制。宽松的、激扬的方法,也许不会彻底消除差生,但会使大多数人得到提升,而对于最好的那一部分老师和学生,天空才是他们的极限。生本教育,盼望的就是这种宽松的发展环境。
查看原文
呵呵......骏爸是位理想主义者啊!有点明白为啥骏爸是生本教育的铁杆楼主了!5 也许每个人都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挣扎!
2010/05/14回复
进来了解一下生本教育
2010/05/30回复
但是,听业内教育人士透露:生本教育的小学(华阳)对口中学(47中名雅苑初中)语文统考成绩不如非生本教育的小学对口中学(47中汇景实验学校),是不是说,生本教育对孩子的未来潜力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孩子上初中参加中考则可能会吃亏,而且华阳是生本和传统两个都一起抓,如果不是这样,47中名雅苑初中成绩可能更吃亏
2010/05/30回复
经纬经纬7楼
听说生本教材审批未通过,下学期至少我知道华阳小学要启用人教版教材。在家长的反响中,有人欢喜有人忧。作为选择华阳的家长,对生本教育包括生本教材的认可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此改变,无疑对部分家长是一个冲击。任何变化都会伴随正负面影响,聆听各位的高见。暑期愉快!
2010/07/03回复
个人也在选择时犹豫。哪个参加生本的学生家长发一下言吧!
2010/07/03回复
文蔚文蔚9楼
之前N年已不在广州,再回来,家中小女已是学龄前儿童,于是乎,上哪所小学,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已成头等大事。

周末,偶然在妈网上看到“天河区哪些小学比较好”的帖子,钻了进去,发现很对胃口,于是周末2天如饥似渴的读完了整整60页的帖子,给自己扫了下盲,对一些小学有了些初步的了解,非常感谢邦邦妈妈 。过程中,又被骏爸关于“生本教育”的一个链接吸引到这里,发现这里更是藏龙卧虎。今天大半天,不吃不喝不如厕,把20页的帖子又是一气看完,虽说看的头有些疼,不过真的感觉受益菲浅,非常感谢骏爸、小诸葛之母,还有其他那么多热情而又专业的BB&MM。

女儿求学的路才刚刚开始,自己还在生本与师本间徘徊,但在家里,我想我做的这些应该还算比较生本的,从本质上,我还是希望孩子能够自主自由的学习,希望自己能持之以恒,也希望各位BBMM能有更多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来分享,以使我能获得更多的借鉴。

小女子在此先谢了~~
2010/12/20回复
九月微凉:
儒家思想培育顺民而摒弃了质疑和思辨的力量,没有了质疑和思辨,就没有创造力。
查看原文
现在,我们所强调的是一个“度”。不管生本还是人教版的,要是两者能结合那是最好不过了,可是,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很累了。关健是制度的问题:应试教育,不知还要到什么时候?6
2010/12/20回复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

  • 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
  • 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
  • 看图能够记住30%;
  • 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
  • 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
  • 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

注:蓝色是被动学习,红色是主动学习;

美国缅因州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做过类似的研究,结论跟戴尔差不多,只是把阅读和聆听掉了个个。认为阅读比聆听记住的东西更多。这个结论与我们的经验更加贴近一些。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课堂实录(选自《直击美国课堂》)来详细了解一下学习金字塔的应用。


我们听的是6年级的历史/语文课。6年级在这所学校里已经算初中了。老师讲的内容是前历史时期。

首先,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块石头和一些油彩,让学生假设手中的石头是化石,让学生在石头上画画,想画什么都可以,但必须是学生对前历史时期的理解。学生们很兴奋,开始埋头在石头上画画,有的学生嫌不过瘾,还拿了两块石头。有些学生画的是前历史时期的原始人,有的画的是前历史时期的洞穴,有的画钻木取火的场景。有一个学生最有意思,画的动物非牛非兽,可能这就是他对前历史时期的理解吧。萧愚注: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

在学生们画画的时候,我在教室里随意转了转,发现教室的四周摆满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场景,有的是生活场景模型,有的是学生收集来的图片资料,有的是学生手工制品,当然,我还发现了我们中国的兵马俑模型。萧愚注:看展览能够记住50%)

画完了,学生们就请这些变得花花绿绿的“化石”去外面晒太阳,老师进入了第二个环节——一个非常年轻的历史学者来给同学们讲前历史时期的钻木取火。在出示了钻木取火的图片和相关文字内容后,这位历史学者开始拿出实物,向学生们演示如何做钻木取火的工具。(萧愚注: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

然后把学生分成5人一个小组,发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们很快做好了。(萧愚注:动手做能够记住90%)

历史老师一边让学生们摆弄工具,一边开始启发学生:这个工具是怎样工作的,里面涉及了什么样的技术原理,这个工具除了可以钻木取火,还能用来干什么。在现在的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技术工具?它与现在的新技术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回答得很踊跃,显然他们对自己能亲手做出几千年前的工具感到好奇和兴奋;通过动手制作和巧妙地提问,老师轻易地把几千年的时光轻轻地拉过。萧愚注:参与讨论,发言能记住70%)最后,老师号召同学们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材料来制作实用的工具。

不要以为这节课就结束了。第三个环节是扮演与回答。老师已经事先布置了家庭作业----阅读两本故事类的历史书籍(萧愚注:这才是真正的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请两位同学扮演书中的主人公,其他同学就这两本书中的内容提问,这两位主人公回答。我注意到其中一本书的书名是《寒冷的洞穴》(可能是讲原始人生活的)。显然,6年级的学生还很调皮,有的学生的提问相当“高难度”,而主人公的回答也相当俏皮和幽默,教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萧愚注:做报告,给别人讲能够记住90%)(选自《直击美国课堂》一书,作者:王秋英)

通过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到。主动学习是美国课堂的主旋律。
而我们的课堂,照本宣科、单向灌输是主流。

我们印象中的上课,基本等同于听课。老师带张嘴,学生带双耳朵就可以了,一堂课就这么混下来了。实际上这种上课效率是很低的,基本记不住什么东西,

当然,如果老师思路清楚,语言感染力强,可能还好些,就怕有些讲课如念经的老师,让人昏昏欲睡,纯属浪费学生的时间。

我们看到许多小学生的预习作业,非常莫名其妙。这些知识应该在课堂上由老师帮助孩子记住,学会,如果孩子们预先学会了,还要老师干什么?


真正的预习作业就像上面这个老师布置的,是让孩子自己读书,第二天在课堂上应用。而不是像我们一样,仅仅是把课本的内容反复地抄写,这种做法大多时候是在浪费孩子们的时间。

国外的孩子学得轻松,但国外的优秀学生并不少,原因在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语文,历史这类文科的内容,更需要孩子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全部感官。我们的许多孩子虽然脑瓜聪明,解题能力强,但往往口才不佳,动手能力差,这种刻板的文科教学方式难辞其咎。

其实这节课更可贵的不仅仅是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应用,而是通过体验式的学习,给孩子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更容易激发起孩子们对那段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老师相当于利用短短的一堂课,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播下了知识的火种,相信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之后,会利用各种方式,读书,看视频,网页浏览等等,继续关注和探究这段历史(可惜没有网页搜索能够记住多少百分比的统计,估计效果一定不会差)。这种“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才是最有效率的学习。
2011/01/21回复
许多家长喜欢问,怎么让孩子更聪明?
可也许比这个问题更有价值的是:孩子是怎么变笨的。

孩子是怎么变笨的?

让孩子变笨的最快方法就是让其失去自信,失去自我。

一个失去自信的人,伴随他的必然是唯唯诺诺,
必然是毫无主见,必然是盲信盲从。

一个人的自信又是怎么失去的呢?

很简单,当你谈论一个问题,总是被权威人士否定,
久而久之,自信就会慢慢失去。

另一方面,如果凡事都由老师和家长包办,安排,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余地。
很多孩子也会从此放弃独立思考,放弃自我,
从而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对权威俯首帖耳。

如果孩子恰好遇到一个糊涂又不负责的老师,
则孩子很大可能会从此笨起来。

所以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始终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我看到孩子如果因为言听计从,认真完成了老师的考前作业,
从而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分数,我不仅不会感到高兴,
反而感到担忧。我担忧孩子会因此失去独立思考,会因此变笨。

很多孩子在学校里,是考试的奴隶,是老师的童工。
没有灵魂,缺乏生气,目光呆滞,精神萎靡,
这种学生,别说创造力,连一点点灵气也被剥夺得精光了。
有鉴于此,我提出策略型应试这个思路。
这个思路的本质,就是说要站着考试,而不是跪着考试。

站着考试,除了站高一线之外,还有一个思路就是要守住底线。
守住底线的意思就是,无论怎么诱人的分数,也不能以让孩子变笨为代价。
那个分数也许是王后的毒苹果,外表光鲜,里面却是有毒的。

为何西方人那么重视孩子想象力的保护,创造力的保护,
对灌输式、包办式的教育非常警惕?

我想一个根本考虑在于,保护想象力其实就是保护孩子的自信。
保住了孩子的自信,也就是保住了孩子独立思考的火种。
2011/01/22回复
生本教育确实是对老师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1/01/22回复
对一个学生来说,学习一般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自学,一种是上课。



“上课”也有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我国意义上的上课,这种上课基本可以叫做“听课”,这种听课的特点是老师单向灌输为主,只有简单的问答。另一种是西方意义的上课,这种上课已经跨越了“听课”这个阶段,最近介绍了不少西方老师的教学方法和上课实录,应该可以给大家一种直观认识。

我在上学的时候有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听课”给我带来的收获很少,
可以说,我大部分的知识都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

“听课”的效率为什么差?是因为老师水平低吗?

应该说,有讲课者的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易中天老师也无法克服的。下面我就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大家看看上面这张图。图中画的是什么怪物呢?

形状看起来像一条鱼,可是又有蹄子、犄角和斑点,活像一头奶牛。
这个怪物的名字就叫鱼牛,它是怎么来的呢?

这幅图来自一个德国童话。

童话讲,池塘里住着鱼和蝌蚪。蝌蚪长大了变成青蛙,可以自由地到陆地活动。青蛙从陆地回来后就把见闻讲给鱼听。一天他谈起了奶牛:“这个动物身形庞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斑点,还有大大的乳房。”鱼听了青蛙的讲述,觉得这真是一只奇怪的动物,于是脑子里浮现出了这个怪物的样子(如上图所示)。

在这个故事中,青蛙可以看作讲课的老师,而鱼则可以看作听课的学生。按理说,老师讲的东西没错,牛就是那个样子啊。可是,学生是没见过牛的,所以,他就按照自己的想象建构了一只鱼牛。可是,老师并不知道学生脑子里生成的是一条鱼牛,他还以为自己讲的很准确呢。

庄子说,夏虫不可以语冰,也是类似的意思。根据这句话,后人杜撰了一个“三季虫”的故事。

一天,孔子的一个弟子碰到一个浑身绿装的人,那人问:你是孔子的弟子吧?请问一年有几个季节?

孔子弟子说:当然是四个季节了。那人反问:明明是三个季节,你怎么能说是四个呢?两人争论不休,然后去孔子理论。

孔子听完事情的原委,转过身对弟子说:一年确实是三个季节。
那人得意洋洋地走了。


孔子弟子见那人走了,便问老师,一年明明是四个季节,您怎么说是三个呢?孔子说:你没看到那人浑身是绿色吗?其实他是一只蚂蚱,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活不到冬天,在他的世界中,只有三个季节。


还有一个故事讲了类似的道理。晋惠帝有一天到园子里游玩,听到青蛙在叫,就问,青蛙为什么叫?有大臣趁机禀报。现在天下正闹饥荒,饿死了不少百姓。晋惠帝听后,说了句雷人的话:“何不食肉糜?”

肉糜就是肉粥的意思。这个皇帝就像那条鱼一样,以为百姓之饿就如同自己饿了一样,可以通过喝肉粥解除。结果闹了笑话。

上面这几个故事,我想可以帮我们弄明白听课效率差的根本原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经验,有固定的思维方式,老师讲的知识,与他头脑中固有的经验结合起来,可能形成的只是一个鱼牛一样的怪物而已。即便孩子们频频点头,实际上可能什么都没听懂。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阅读要注意可理解输入”,那个孩子听妈妈讲拿破仑的故事,妈妈讲了半天哲理,孩子点头似乎是懂了,可实际上孩子可能只是在自己脑子里画了一个鱼牛而已。

还有我写的“高潮在第几段?”那个老师不顾孩子们的感受,硬塞给孩子们一个所谓的“高潮”,孩子们大眼瞪小眼并不奇怪。

为什么所有的教育家都对“灌输”这个词深恶痛绝,原因就是上面这个。

一对一的灌输尚且会出现鱼牛,大家想想,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会出现多少头鱼牛?

美国老师讲课一般都有个口头禅,“Does it make sense?”意思就是“你们听懂了没有?”如果学生没有听懂,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不必顾忌课堂纪律的问题。这就不是单向灌输了,成了对话与交流。

前面介绍了“学习金字塔”、“动手能力”等文章,还有一些美国课堂的实录。大家看到美国的课堂,尤其是小学生的课堂,是很少让孩子“听课”的。让孩子多探索,多动手,多看,多走,多接触,这些做法实际上就是丰富孩子自己的经验。让鱼亲眼看到真实的牛,亲手触摸到真实的牛。让夏天的虫子有机会看到冬天的景况。把关于牛的知识,关于冬天的知识,建立在自己的实际经验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这就是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

除了知识的学习之外,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也要考虑孩子的体验。对比我们的小学生守则和西方的小学生守则就会发现。我们的守则比较抽象一些,西方的守则都是从具体的细节入手。西方的道德教育越来越强调体验,一个典型就是体谅教育,这方面以后还要介绍。

所以,我们不要看到美国的课堂挺热闹,就认为这是在哄孩子玩,实际上,背后是有很深的教育理论为基础的。

有人会说,“百家讲坛”也是讲座形式,不也是挺受欢迎吗?
一方面,“百家讲坛”不是每个人的讲座都受欢迎。另一方面,即便是易中天来讲,也不是人人都喜欢听。百家讲坛的特点是开放性的,想听就听,不想听的可以换台,可是教室不一样,不想听也不能换台,必须老老实实的假装听得很入迷,很明白。

可以说,我的听课生涯从上学第一天起就没怎么愉快过,更喜欢“我的学习我做主”。这种自己做主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说“听课”是低效的,实际上,光看课本也是不够的。我购买了大量参考书。我看的参考书绝对是班里最多的。这些参考书不仅仅是习题集。还有很多能够丰富课本的背景材料。比如,学某个历史课文的时候,我要读比这个课文多几倍的背景材料。做某个习题的时候,我要参考几倍的同类型题目。现在有了互联网,简直是自主学习者的大救星。许多背景材料一搜就能一目了然。

本文是从另一个角度向你证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意味着更高的学习效率。

另外,本文通过上面几个故事,揭示了“建构主义”这个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建构主义已经在西方教育界成为主流,“单向灌输式的讲课”已经基本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消失,这样的转型可不仅仅是“让孩子快乐”,最主要的考虑是“效率”二字。

有效教学是西方半个世纪前提出的口号。有效教学,既指有效率的教学,也指有效果的教学。一堂课下来,班上90%以上的人都能完成老师的教学目标才是有效的教学。而传统的课堂,一般面向前三分之一的学生,中间三分之一似懂非懂,后面三分之一的学生基本被抛弃。有效教学在我国还很难实行,大部分课堂都是无效教学。相对应的,就是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过是走过场,浪费时间而已。

只有学会了自主学习,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一个自主学习者,也会通过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课后积极向老师提问,达到有效利用老师的目的。

那些被动接受老师喂食的学生,只能在鱼牛的想象中浪费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
2011/01/22回复
猜你喜欢

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陪着你慢慢长大-----我的儿童教育实践与反思

课外辅导之思考

如果孩子出现这6种学习现象,家长一定要伸出援手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广州天河区各小学排名与评价

热点推荐

关于不合理的高价停车费 业主有话说

打卡天河城浪漫的花卉展 每个角度都出片

中央最新定调 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怒了 物业未征业主同意就上涨停车费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4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广州2校,终止办学!

社保买在荔湾区,租房子在白云区,请问可以

中央最新定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不用去清远,广州也有自己的鹤岗

探秘桂黔滇,半个月旅游新体验6-贵阳周边游

陪伴终于有了收获

暑假陈家祠研学建筑, 获奖啦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