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走进孩子的心灵(0--6岁宝宝父母必读)连载

60298429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谢谢楼主分享!!
2009/12/01回复
feier7878feier7878302楼
支持周老师。学习吓~~
2009/12/02回复
wbb071229wbb071229303楼
顶一个!
2009/12/02回复
感谢楼上几位朋友的支持!
2009/12/02回复
让孩子独自面对困难


周周和晓晓在小区花园玩“奥运宝宝向前冲”的游戏,她们把长凳当赛道,以长凳之间的一个个底边长约40cm的水泥方柱为关卡,抱着柱子从一条长凳跨越到另一条长凳就算过了一关,最后那条长凳为终点。一人在“赛道过关,另一人攀附在葡萄藤上曰“吊环”。我惊讶于孩子们的想象力,她们大概是看了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获得的灵感吧。先周周“吊环”,晓晓过关,晓晓的运动能力较强,轻轻松松就过关了。轮到周周过关了,她紧紧地抱着柱子,左脚跨到另一条长凳上,费劲地想挪右脚过去,试了几次没成功,她求助于我。我说:“你再试试,一定可以的。”周周慢慢地把右脚挪到石凳边沿,再一使劲,终于跨了过去!小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微笑,那种战胜困难后的满足感溢于言表!接下来周周用同样的方法跨越了剩下所有方柱,到达终点,从长凳上一跃而下,双手举过头顶欢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孩子们一遍遍玩着这个游戏,乐此不疲。这时,一位老奶奶走过来,在其中一条长凳上坐下来,周周发现了这个“障碍”,我远远地观察,看周周如何消除这个“障碍”。周周跳下长凳,走到老奶奶跟前,看着老奶奶,想说又怕说,犹豫了一会,转向我喊:“妈妈,妈妈。”我鼓励她:“你说呀。”周周说:“妈妈说。”我继续鼓励:“你会说的呀,你说了,奶奶会答应的。”说完,我走得更远了。周周看求助无望,意识到只能靠自己了。大概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吧,终于鼓起勇气对奶奶说:“奶奶,请让一下。”老奶奶(老奶奶之前一直没注意到周周)惊讶地看着她:“为什么呢?”周周说:“因为我要做奥运向前冲。”老奶奶笑了:“好,好,那你向前冲吧。”说完愉快地起身走了。周周欢快地说“谢谢。”转过头对我会心地笑了,我朝她竖起了大拇指!


我的感悟: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家长在身旁,他会本能地求助于家长,这时如果家长帮助了孩子,就剥夺了孩子学习如何战胜困难的机会,孩子会形成遇到困难就求助或退缩的惰性。家长适当的鼓励,适当的离开,让孩子有机会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自己寻求办法战胜困难,这样不仅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磨练坚强、耐挫折的意志品质。





[ 本帖最后由 周令瑜 于 2009-12-2 19:48 编辑 ]
2009/12/02回复
刚才发另一篇,怎么都发布上去,显示“有不良信息”,我反反复复找了几遍都没发现什么不良信息呀,真奇怪!
2009/12/02回复
sh520xwsh520xw307楼
留印,这类书籍我买了十多本了,看的时候很有感触,过几天就忘光了,真的要时不时看一看才行
2009/12/02回复
毛毛君毛毛君308楼
继续关注周姐姐的文章!!!
2009/12/02回复
jasmine46jasmine46309楼
好贴,顶上去!
2009/12/03回复
淘淘淘淘310楼
谢谢分享,写得太好了!

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我们对宝宝平时也是奉行爱和自由的教育,经常给她鼓励
但是我发现宝宝的抗挫折能力很低,过份自尊和敏感

宝宝现在不到两岁半,她一岁半的时候,如果因为她的一些表现好玩我们爆笑的时候,她就会以为我们是在笑话她而委屈地大哭,当然,我会解释给她听我们笑是因为觉得她可爱,但是时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有什么好的教育调整办法吗?

另外,她自己也会嘲笑别人,当然我知道孩子的世界里是没有恶意的,但是她的表现太明显了.有一次一个邻居的小孩过来玩,我家有个扭扭车,那个小孩的发音不是太标准,音调有点偏差,她就狂笑,后面人家走了还追到门口学小哥哥的语音再说了一次.平时我们大人要是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她也很爱纠正我们,她会自己跟着儿童MP3之类的学一些歌,学得很快,听几次就会唱了,有时候叫我们唱,我们唱跑调了,她就会很认真地纠正. 有时候我们会一起看书,我讲故事给她听,如果我靠记忆来讲,有些细节不一样了,她也要纠正我,我不改正她就不罢休

我反省自己,平时并没有刻意纠正她的错误,相反,我总是很宽容.我也从来不嘲笑她(上面所说的偶尔因为她可爱而忍不住的大笑除外,不过那个并不是嘲笑)

说到这儿,再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她看书,上面有个大大的红苹果,她就说,苹果真好吃啊,我要咬一口,然后把嘴凑上去,阿乌一口

我和宝宝外婆见了忍俊不禁,她的神色马上变了,笑脸凝固了,板想脸,说"外婆,你不要笑",又转向我,"妈妈,你也不要笑",但我们脸上的笑意没有办法那么快退去,她的表情就慢慢变得委屈,眼泪就象断线的珠子往下掉,我们要好不容易才安抚下来

希望周周妈妈可以帮我支支招,这种性格类型的宝宝,要怎么培养才好
2009/12/03回复
稍后上帖,呵呵
2009/12/03回复
有好几位妈妈发了站内消息给我,说想报名参加“家长团”,感谢这几位妈妈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大家报名在帖子里留言就行了。
2009/12/03回复
vtracyvvtracyv313楼
学习学习
2009/12/03回复
rbdbx061rbdbx061314楼
又来看看,学习
2009/12/03回复
真好
2009/12/04回复
谢谢楼上几位妈妈的支持。
上帖了,呵呵
2009/12/04回复
如何和幼儿园配合,做到家园共育?

孩子上幼儿园后,很多家长走入一个误区:孩子上幼儿园后,教育的担子就交给了幼儿园,自己“无事一身轻”了。经常会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在幼儿园没学到什么,没什么变化。殊不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远远超过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如果只靠幼儿园,家长不和幼儿园沟通配合,教育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无效!在我多年的幼儿园工作历程中,真正做到和幼儿园保持良好沟通,并积极配合的家长寥寥无几。那些配合较好的父母教育理念都很好并且非常耐心,经常主动和幼儿园老师沟通,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他们的孩子各方面都发展得比其他孩子要好。

讲两个实例吧。我们幼儿园有个小女孩叫晨晨,4岁,从别的幼儿园转来的。来园的时候,妈妈对老师说:“这孩子都4岁了,还是什么事情都要靠我们,吃饭要喂,衣来伸手,出门要抱。我想纠正她这个坏毛病,让她独立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说:“没问题,不过需要您的配合哦。”妈妈连连点头表示一定配合。

晨晨刚来幼儿园时,确实象一只“懒猫”,什么都不干,等着老师帮她。比如,开饭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拿起勺子开吃了,她坐在那一动不动,等着老师喂呢;起床时,别的小朋友都自己穿衣服了,她也是一动不动,眼巴巴瞅着老师,等着老师给她穿呢。刚来园时,我们一切都顺着她,给她喂饭、帮她穿衣叠被,让她感受到老师是爱她的,并不会因为她什么都不会干而轻视她。

没多久,晨晨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某天老师把她领到无人处,悄悄地对她说:“晨晨,老师觉得你很聪明,会很多本领,老师知道的就有画画和唱歌,不知道你还有别的本领吗?”晨晨得意地说:“我还会跳舞,还会讲故事呢?”老师继续诱导:“还有吗?”晨晨想了一下接着说:“还会认数字。”老师循循善诱:“你会这么多本领啊,真能干!今天老师还要教你更多的本领,想不想学?”晨晨一下子来兴趣了,说:“想学”。就这样,在老师不露痕迹地引导下,晨晨愉快地跟老师学习各项生活技能,没多久就学会了穿衣服、叠被子、收拾餐具等等,而自己吃饭她原本早就会了。在幼儿园里,晨晨每次独立做好自己的事情后,老师都及时给予肯定,晨晨更来劲了,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晨晨在家里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因为妈妈爸爸忙于工作,经常要加班,主要是奶奶负责她的日常生活。奶奶还是传统思想,要吃饱,怕冻着。晨晨少吃一点饭,奶奶就要追着再塞点;穿衣服慢一点,奶奶生怕冻着宝贝孙女,夺过赶紧给她穿上了。至于收拾整理旧更不用说,说晨晨添乱,怕晨晨打破碗!因为家庭的不配合,晨晨就成了“两面人”:在幼儿园,什么都是自己来;在家,什么都不干!

还有一个例子。周周的好朋友乐乐比周周大4个月,一直很胆小。在周周一岁两个月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乐乐了,乐乐很喜欢和周周玩,曾经有一次,还把唯一的一块蛋糕分给了周周。但乐乐从未和我们说过话,就算我们主动找乐乐说话,她也不会回答我们,对其它人也是这样。据我观察,乐乐的胆小是因为她的主要带养人是奶奶,奶奶的性格有些内向,并且对乐乐的限制挺多的,比如不允许到沟里玩、不允许到斜坡上玩、不允许。。。。总之是很多的不允许。奶奶还喜欢在旁边念念叨叨,总是想左右乐乐的想法。而乐乐的爸爸对乐乐保护过多,比如周周爬到高一点的石头上(大人完全保护得到),乐乐也跟着爬了上去,乐乐妈牵着乐乐的手,保护乐乐,而乐乐爸在旁边担心得要命:“快让乐乐下来,小心摔跤!”比如看到周周坐在吊环上荡秋千(吊环离地大约有有一米多高),乐乐爸惊呼“你们胆子真大”。有一次,乐乐嘴角摔了一条小口子,不到米粒大,也不深。乐乐爸急得不得了,送到社区诊所缝了一针,为了这事,两口子还吵了一架(乐乐妈认为不要缝)。乐乐爸不准乐乐做出任何看起来有点“小危险”的行为。

乐乐妈为了改变乐乐胆小的性格,在乐乐2岁半的时候就送去了幼儿园,这是一家收费较高、教育理念相对科学的幼儿园。乐乐上了一年幼儿园后,并无太大改变。我分析,是因为奶奶和爸爸的教育方式并没有改变。以前很少碰到乐乐爸妈,交流甚少,这几个月随着交往的增多,乐乐爸妈和我们逐渐熟络,交流也就多了。乐乐妈是一所职校的校长,乐乐爸也是老师,乐乐妈的的教育方式还是比较放手的,但乐乐爸不放手,过度保护、包办代替(乐乐近4岁了,吃饭还靠喂)。但是乐乐爸妈的感情很好,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两个家庭是小区一千多住户中仅有的爸爸妈妈同时陪孩子在户外玩的家庭。我和乐乐爸说,孩子的胆小就是因为家长的限制过多、包办代替、过度保护导致,孩子其实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对孩子应该“放养”,不应该“圈养”。乐乐爸亲眼看到我们是如何对待周周的,逐渐接受了我的这些观点,态度慢慢转变了,对乐乐放手了许多,一些刺激的游戏(比如前文提到的百果园的拓展项目),只要周周被允许,乐乐也能被允许参加了。虽然奶奶并无太大变化(这个影响不太大,因为乐乐白天在幼儿园,回家后就是爸爸妈妈带,奶奶带的时间不多),不过随着乐乐爸的教育方式的转变,乐乐的胆子逐渐变大了,不仅和我们打招呼,而且还会主动和我们说话,和周周在一起更是说个不停了!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上幼儿园后,主要的教育任务还是在于家庭,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要大于幼儿园。那么我们如何和幼儿园保持良好够通、做好家园共育呢?几点建议:

1、
选择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幼儿园;
2、
入园时把孩子的性格特点、习惯、爱好、体质等详细情况写在纸上交给老师保存(大部分幼儿园有幼儿基本情况表格),让老师了解你的孩子;并且把你的教育观和老师仔细沟通,也借此了解老师的教育方式,交换意见;
3、
定期和老师做当面交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尤其是孩子的情绪、行为习惯、和其他孩子相处等方面,不要简单询问“学了什么”就了事,实际上很多隐性的东西比如性格变化、能力的提高等等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只能靠家长细心观察方能了解;
4、
如果孩子是坐校车上学,家长没有机会经常接触老师,可以通过电话、QQ等方式和老师沟通;
5、
关注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栏并积极投稿,按时填写每期的家园联系手册,注意不是敷衍老师,而是认真填写,把孩子在家的微小变化(包括情绪、性格、习惯、能力、健康等方面)详细向老师汇报,有什么希望老师配合的地方也可以写下来;
6、
积极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各项活动,比如六一庆祝活动、家长开放日、户外亲子郊游、园内亲子活动、运动会等等。幼儿园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比如庆典活动的摄像、化妆,外出活动的看护、提供车辆等等,我们能做到的要尽全力协助;
7、
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来,比如有的幼儿园需要家长给小朋友讲解职业(比如医生、消防员等等)的特点,如果我们是从事该项工作,我们就要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和幼儿园合作;
8、
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请家长在家里和孩子共同完成的小实验、小游戏或是户外体验(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水变成冰的实验、做手工、观察秋天的变化等等)。
9、
孩子有任何情绪上的变化都要第一时间和幼儿园沟通,共同寻找原因,沟通探求解决方案。
2009/12/04回复
回淘淘:
你的孩子的故事同样在周周身上发生过。
前面有一篇《孩子也要面子》,你看了吗?类似的故事还发生过几次,从那以后,我们会关注周周的情绪,如果她要求我们不要笑,我们不再做任何的解释,赶紧忍住笑。

再小的孩子就也有自己的情绪,他们也懂得要面子。如果我们不想要孩子嘲笑别人,最好是我们先不要“嘲笑”孩子,虽然我们是善意的,虽然我们只是觉得孩子可爱,但是孩子是不会这么理解的,他们还不懂得分辨是“善意”还是“恶意”。他们只觉得我们在不应该笑的时候笑了,这样很不尊重他们。
2009/12/04回复
jtianjtian319楼
收藏了。。。
虽然有些观点并不认为全对,
但是给了育儿方法很多参考。
谢谢分享
2009/12/04回复
猜你喜欢

别轻易给孩子换幼儿园!

【分享】雷军:我如何培养我的女儿

培养匠心精神,从学习手工制作航模班开始

(原创)中国式陪读妈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不让孩子学习钢琴,会不会担心孩子长大后怨父母

(连载)从自然型父母向智慧型父母转变---丹娜的亲身经历

热点推荐

妈网618团购 1元秒杀价值2500元产品

中了虚假宣传的计 买到半死包榴莲不让换

助力孩子高考 提前为他备了几十万创业基金

大家帮鉴定下 他的爱是否只是性的外衣?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按项目进度管理表施工 装修有序进行

地铁直达华农 带娃实现捞鱼自由

墨尔本的秋天 淘金小镇感受异域风情

分享一套精美绘本 可以教父母讲解

89年离异大厂程序员 省内找另一半

天台漏水 重新做防水还是搭棚子好

同事双胎要请两个保姆 一个要6000工资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