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学位房会越来越紧张

124975447房产楼市

发表于 2010-11-7 10:21  只看该作者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本楼地址

东风东小学据说就是官二代,富二代特别多。学生的攀比心态很强。反而不利于小孩的发展。

所以东风东的学位房我一直没有考虑。这个因素其实与投资无关。学位房主要是东山的学位房。要好一点的小区,兼顾其它。

东山的,又是小区商品房,又有学位,又要有电梯,标价25000是最起码的。今年有的小区已经看到了,明年恐怕全部都要踩过这条线。
2010/11/07
全部回帖
原帖由 <i>炒房团连长</i> 于 2010-11-10 14:59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3832527&ptid=1868503"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br />

<br />

<br />
关于你例举的“凭出租合同就有学位”,应该是户籍老城区部分居民,他们本应“货币分房”或者是福利分房,但因种种原因错失了机会,正租住在公房或单位房内。<br />
<br />
现在谁能拿出租屋合同可以申请学位?我觉得不应 ...
<br />

1,广州市本身的人有几多钱去扫几百万的楼?
你一直在提倡外来人口买的哦!
2,你都知道楼会逐步升,那么25000的所谓"合理性"如何确定?点解不是25万或者250万呢?
3,而家你说的3房300万买得到吗?在东山一个50平的黄皮楼都叫到100万了,比老兄预测的所谓25000起步的楼早就超越了,你还说什么低价说什么需求?
给得起几百万成千万的人晨早送了个仔/女去出国或者读贵族学校啦,使鬼同你买这些楼...
2010/11/10回复
原帖由 <i>炒房团连长</i> 于 2010-11-10 15:09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3832925&ptid=1868503"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br />

<br />

<br />
关于你谈的最后一段。<br />
<br />
香港现在主流楼盘的价格在8-12万,哪里有2-3万的房子?香港楼价不应该被那些“毗邻深圳,距离深圳才两站路”的什么楼盘代表了。<br />
<br />
好一点的楼,两房300万,三房500万。普通一点的楼, ...
<br />

香港三房都是这个价而已!
建议你看看香港中原的报价.沙田的价钱都买到啦.
你说香港差过广州好多...去和鬼老讲下,保证笑疼别人肚子.

每年去香港生仔人有几多就知道了.还要是海关过不去的.

你要广州价钱超香港,首先无看到教育资源和收入水平的差距...
2010/11/10回复
天平女女的妈妈:
6 我从国家一级小学毕业不是也是这样,有啥啊,碰到负责的老师真心对学生的老师是关键,好学校也有些变态老师
查看原文
是啊,,,不就是读个小学嘛。。。。难道从国家一级小学毕业出来就很了不起与众不同了?!费这么大劲折腾什么呢??!5
2010/11/10回复
广州第一穷人:
<br />1,广州市本身的人有几多钱去扫几百万的楼?你一直在提倡外来人口买的哦!2,你都知道楼会逐步升,那么25000的所谓"合理性"如何确定?点解不是25万或者250万呢?3,而家你说的3房300万买得到吗?在东山一个50平的黄皮楼都叫到100万了,比老兄预测的所谓25000起步的楼早就超越了,你还说什么低价说什么需求?给得起几百万成千万的人晨早送了个仔/女去出国或者读贵族学校啦,使鬼同你买这些楼...
查看原文
老弟,请注意

第一,我从未说提倡外地人买楼。
我对所有在本市有住房需求的妈妈们谈了谈我的个人看法和对形势的分析。

现在局势很复杂,各种观点都有。但在我看来,脱离实际的居多。我不希望看到,妈妈们本来有条件提前安排一些事情,但出于“被误导”或错误判断形势,将孩子的未来也押上了赌桌。

买楼是重大决策,说到底也是一种“赌”。买?还是不买?难道不是在“赌”吗?
现在买了,赌楼价不跌。
现在不买,赌楼价下跌。

要我说,亲们:押什么都可以,但不要将孩子未来受教育的机会也押上赌桌。说到底,我这个帖子就是把“实实在在的形势”和盘托出。

第二、对于广州人的购买力,这个我绝对不怀疑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0-11-10 21:29 编辑 ]
2010/11/10回复
沿江西路,长堤大马路石公祠直街为2房一厅,自住后拆除一房成一室一厅,可恢复成2房。房间东向,阳台南向。房产使用期限70年,从2001年算起。但本楼为楼梯楼有20年楼龄。证未够5年。有以下优点: 1,楼梯间很大,设有楼梯门,本住户单独使用,可改造成杂物间(不计入面积,永久使用)放单车,小孩电动车或其它杂物最方便了。2,靠珠江。下楼2分钟就可以到珠江边散步,珠江夜游的泊位就在旁边。3,很快要通地铁6号线,离地铁站很近,下楼到地铁站只要5~10分钟。 4,赠送市一级真光中学和真光小学学位,学校就在隔壁。 5,光线很很好,也通风,出门就有生活平台达80方,小孩子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也可以在平台种菜种花,活动,晾晒衣物。 联系电话15800016369,刘生
2010/11/10回复
6

到底在强调什么,又在争论什么啊???
2010/11/10回复
谁都想把最好的东东给自己小孩,所以东山区的二手房才这么贵
我现在主要是做东山区的二手房,看到一些父母为了小孩到处奔波看房杀价,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2010/11/10回复
是啊,淘金那边的破房子都贵死了,越小越贵,都是学位惹的货!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没办法啊!
2010/11/11回复
现在买学位房子的,真正的老广州是不会买的,因为他们有各种房子,不同的学位房子都有几间了。还有不同的商品房子,还有拆迁赔的房子。

现在买学位的基本是外地人来广州事业稳定的,都是在外面有新楼。现在有孩子了才要买学位房子。是有能力有需要的。你的想法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

如果哪里价钱低,去哪里买。哪不是香港人,北京,上海的全来广州啦?
广州的也可以全跑去广州省二级城市买了。一样有重点学位。
但是为什么就在广州买呢?
能力的问题,现在的人一个比一个有钱。你不要看广州人很低调,有很多也是开二十来W本田YA阁车,资产过亿的。
在北京有二间房子的人,完全可以移民去美国了。但是你过美国的生活是如何开始?工作又如何开始?全家过去呆在吃老本?很多人说美国楼价比中国低:这个不一定是真的,要看是什么地方的比较了。如果美国乡镇跟中国一线城市对比,肯定是中国的高了。但是大家一样是大城市或者是一样的农村对比。。中国的会比美国的高吗?

你说的送外面读书,,也不是没有,也有很多人。但是多少比例就不知了。如外面的一些武术学校,艺术学校,国外的贵族学校,也有很多人儿子在国外读高中,就在国外上大学。
好像:手机一样,这么多品牌和款式都有人会选择,汽车这么多品牌的款式也有人选择一样,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样,情况也不一样。

炒房团长。运用数据说明,不一定准确,有可能会说大了,也有可能说小了,但是总的方向还是认可的。
2010/11/11回复
jisuijisui11楼
呵呵以前大学那么难考,现在普及了。让孩子只读好书没什么用了,要体商、情商、智商,财商一起培养才行。
2010/11/11回复
jisuijisui12楼
让孩子在市区污染、嘈杂、窄小的环境里度过幼年、童年、青少年。还是在郊区碧水蓝天,绿水青山的环境里度过,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0/11/11回复
多谢“进程的农夫”的理解。我觉得您跟帖的最后一段对我这个帖子的评价最好。我用实际数字说话,但数字一会大了,一会小了,但总体方向是对的。

这正是我正想说的意思。我这个用数据说话的帖子,

最开始的数据依据是人口数据,这是大趋势。但不够直接,也不够精确。中间还涉及到几个“大致估计和换算”,新人入职时间,从入职到结婚世界,再从结婚到生小孩时间。推理的环节太多,缺乏直接数据的支撑。

但后来,我就采用每年的小孩子出生数量的统计数据说话,这个数据就非常直接了,也更有说服力。

人口看大趋势,儿童出生数据看更精确分析。这样就比较好了。

学位越来越紧张是非常明确的。我们看到,2005年后“户籍学龄儿童”的出生率“由6字头在3年内就变为8字头”,太吓人了,完全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这正说明,2000年后入职的新人开始成家立业了。

2000年后入职的新人,从人口趋势的数据上看,增速异常凶猛。

1990-2000年,本市一共增加了300万人。
2000-2010年,本市一共增加了600万人。

2000年进入社会的新人,他们的孩子纷纷在2005年前后出生。因此,我们可以清晰地判断,“户籍学龄儿童”由6字头迅速变为8字头,这只是开始。还会在很短暂的时期内,比如2-3年内变为“10字头”甚至更高。

2013年,我们可能就会看到:每年出生10万或以上“户籍学龄儿童”。
这就是说,学位紧张到极度紧张,在未来10年内都是一个不争的趋势,根本看不到任何缓解的迹象。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0-11-11 11:17 编辑 ]
2010/11/11回复
政府准备好了吗?可以说毫无准备,甚至政府采取的诸多措施,正在进一步恶化学位紧张的趋势。

因为政府还在应民意要求,不仅在中心市区建居民住宅,还在郊区建住宅。需要学位的市民就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市区,能建设学校的地块本来就极少。建了住宅后更少,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在一个学区地段,每100户居民有多少学位房正在使用?我就不查阅资料了,有兴趣的亲们不妨自行研究一下。为什么要提这个话题?就是因为这个话题将成为最后一个引爆的炸弹。

现在,市区尤其是老城区,在学区地段内每100户学位房的实际利用率不算高。
有的人用学位房出租,
有的人的孩子早成家立业了。
有的人的孩子上小学几年级,有人的的孩子上中学。

都是学位房,但都没有使用。学位房就是特指“入学指标”,是能“上小学一年级的房源”。

但随着学位越来越紧俏,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学区房地段”购置学位房,那么“每100户学位房”使用率又将大幅增长。以前,一个学区地段的小区有500套房,有20名小朋友在读一年级。今后这个学区地段将有30名小朋友读小学一年级。

又麻烦大了,因为这个学区地段的学位容量就是“每年20人”。大家说,该怎么办?

这应是“学位紧张”最后的定时炸弹。现在孩子已经可以上幼儿园的妈妈也许不会遇到这个问题。但我怀疑,现在还没有宝宝的未来妈妈们很可能会遭遇这个问题。学位房也无法保证学位了。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0-11-11 11:39 编辑 ]
2010/11/11回复
原帖由 <i>炒房团连长</i> 于 2010-11-11 11:13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3854671&ptid=1868503"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多谢“进程的农夫”的理解。我觉得您跟帖的最后一段对我这个帖子的评价最好。我用实际数字说话,但数字一会大了,一会小了,但总体方向是对的。<br />
<br />
这正是我正想说的意思。我这个用数据说话的帖子,<br />
<br />
最开始的数据 ...
<br />
从2000年起,广州户籍人口出生率连续7年控制在10‰以下
广州户籍人口出生率下降 性别比仍超正常——中新网
2010年2月25日

全国老龄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传书在中国传统敬老节日——重阳节前召开的一次全国会议上表示,中国目前正处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时期。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而从今年起,中国老年人口将进一步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杨亚楠今年刚刚24岁,但从父母对自己奶奶的照顾中,这个“80后”的独生子女不难理解中国的“孝文化”和传统养老模式。

  “我只有一个奶奶了,奶奶经济上不能完全独立,只有不多的养老金,但是爸爸、叔叔、姑姑都很孝顺她,经济上是爸爸和叔叔供给她,平时她会在子女家中换着住。”杨亚楠说。

  对养老问题,比杨亚楠大6岁、在北京一家企业工作的程飒似乎考虑得更多。程飒认为,在独生子女十分普遍的情况下,将来的孩子大多是两个年轻人照顾4个老人,这其实是照顾不过来的。

  “像我,我是独生女,我老公家里还有个姐姐。老人不生病则已,一生病我们就会应接不暇。”程飒说。
============================
现实点讲句,如果过4,5年后,这班"社会中流"的生活压力大增要养老人家又要顾小孩的,再类似今年的物价狂飙几倍,有无甘多钱去接货?
须知目前的老城区的所谓电梯"一房"都搞到90方,3房成300平方.按照老兄所言的话,他地平均要拿几多钱出来?

我不怀疑学位房下跌空间很少,但你指定某个价格起是合理就很不应该!只有神仙和骗子才会做这种事.
2010/11/11回复
原帖由 <i>炒房团连长</i> 于 2010-11-11 11:31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3855314&ptid=1868503"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政府准备好了吗?可以说毫无准备,甚至政府采取的诸多措施,正在进一步恶化学位紧张的趋势。<br />
<br />
因为政府还在应民意要求,不仅在中心市区建居民住宅,还在郊区建住宅。需要学位的市民就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市区,能建 ...
<br />

上有老下有小,
再给几百万出来买楼?
物价升的多过的楼,又无现金流的话岂不是死硬?

买楼从长期看的确保值机会大,但不代表说无能力的都去高负债买贵楼不会死!
2010/11/11回复
wwwtttwwwttt17楼
就是
2010/11/11回复
天平女女的妈妈:
6 我从国家一级小学毕业不是也是这样,有啥啊,碰到负责的老师真心对学生的老师是关键,好学校也有些变态老师
查看原文
同意楼上的。我侄仔是朝天路小学的。但那里的老师我不觉得如何,年年收礼都收到手软了。。。侄仔毕业后请她们吃饭,她们不是高档的也不会去,,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宁愿侄仔是普通学校出来的。。。
2010/11/11回复
2010/11/11回复
学位房问题我谈了这么多,本来是不应该谈的。要谈也是明年后年再谈,大家都在悄悄买货呢。是不是。由于只能再买最后一套,我也无所谓了。坦率地说,我也愿意将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与亲们分享。

学位房冲击波的四个集团军:

1、户籍学龄儿童出生率稳健增长
唯一在政府的处置能力范围内,正面进攻。

2、非户籍学龄儿童大幅、急剧增长
完全超出政府能力范围,断其后路。

3、非户籍学龄儿童在“0-5岁之间”悄然转化身份,成为户籍学龄儿童
重兵埋伏于包围圈右侧

4、学区地段的学位房“每百户居民对学位的需求”大幅增长
奇兵埋伏于包围圈左侧。

十面埋伏,全面包围。结果会是什么?大家懂的。

政府会考虑采取什么措施应对?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政府对现实毫无还手之力。如果真有解决方案,当然责无旁贷。如果是一个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呢?肯定采取“眼不见为净”的消极态度。

1、班级扩容。
一个班40人,扩容到50人,我算再扩容到55人。
这只能部分解决“一部分户籍学龄儿童”的入学。

这个办法就是大大降低教学质量。
两个家长管一个孩子,大家是懂的。让正、负班主任去管50名甚至更多的孩子,教学质量会怎样?能记住学生名字的教师都算优秀了。

2、市区拆迁
猛拆学区地段的房子。千方百计拆了市区的学位房。以减少学位房对学位的压力。

大家都去郊区住。至于郊区学位供应,那就另说了。建新校园最好,不建也是应该的,因为一直就没有。

郊区建设20多年了,是缓解了学位压力,还是增加了学位压力呢?我不否认郊区配套学校的作用,但过去20年的事实表明,郊区居民的增加速度远远高于郊区学位的增加速度。郊区的扩张,或者说市区面积的扩张,不仅没有缓解市区学位压力,反而加重了郊区居民对市区学位的依赖。

学位扩张的同时,学位需求的扩张更快。因为现在的学位扩张模式,都建立在发展商新建小区的基础上。扩张的学位数量,最多只能满足本小区的短期需求,甚至无法满足本小区业主的长期需求。

不管怎么说,只要市民大量被迁至郊区,矛盾就大大缓解了,被转嫁了。郊区还有民办小学,麻雀小学,开发商赞助的私立小学。总之,市民距离“又好又便宜”的公立小学,公立优质小学就越来越远,乃至遥不可及了。

3、暗中鼓励市区楼盘多用于出租,用于养老

学位房空置都好。但不要卖掉。
暗中激励业主不要卖房,尤其是学位房不要卖。只要学位房是出租屋,矛盾就被掩盖了,至少被转嫁了。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0-11-11 13:41 编辑 ]
2010/11/11回复
猜你喜欢

我是不是买到了假的学位房?求鉴定

放弃铁一小学位,改去大学城会不会有点“勇”??--更新

越秀区电梯学位盘点评(老东山+省一级+地铁+电梯)

在越秀买学位房的父母大部分能吃苦

实地考察华阳华成校区学位房,慎重比较之后选了侨苑小区

东风东学位房还是农林下路学位房呢?

热点推荐

能摸贵价龟领白化龟!这个乌龟展太懂娃了

陪娃做幼儿园作业快疯了 差点直接上手帮做

不用跑腿无需等药 广中医就医体验太圈粉

打赏竟然变成了投诉 被顺丰客服气到了

误打误撞进了佬麻雀 被名字和装修圈粉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现炒现炖满满烟火气 雨天和铁锅炖更配!

谢添地纯牛奶 顺滑奶味太正了

猫奴的新据点!这家猫咖好治愈

台风天包租婆出来卖菜 牛马别抱怨了

莲藕胡萝卜炖骨 一口清甜润心肺

人均 60 + 吃蕉叶!这波羊毛薅值了

鱼仔店饮茶我真的会谢!上菜慢到离谱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