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我儿子那一年就是07年,绝对是入学高峰,从今年幼儿园的扩招就足见3年后小学的状况了。
我现在打算买一套小小的学位房,只是把户口迁过去,人不入住,因为只买得起小的。不知道3年后会不会又来卡我们这些小户型的啊?我看有些帖子说学校查得很严看是不是入住的啊。
学位房会越来越紧张
125027447房产楼市
东风东小学据说就是官二代,富二代特别多。学生的攀比心态很强。反而不利于小孩的发展。
所以东风东的学位房我一直没有考虑。这个因素其实与投资无关。学位房主要是东山的学位房。要好一点的小区,兼顾其它。
东山的,又是小区商品房,又有学位,又要有电梯,标价25000是最起码的。今年有的小区已经看到了,明年恐怕全部都要踩过这条线。
2010/11/07
全部回帖

原帖由 <i>炒房团连长</i> 于 2010-11-19 12:44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094825&ptid=1868503"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br />
<br />
<br />
你这个就是想象,有点离题。请重新思考。不管我占几个学位房,我只用一个学位。这是事实。再就是,你看看各个小学,有空座位吗?如果没有空座位,就说明学位是不够的,学位并没有浪费啊。<br />
<br />
确实存在“浪费了 ...
我说的不是浪费,是你提供的数据有重复统计的可能性.
因为统计登记有40%的一人多户,因此学位的紧张推断前提里面的"由于学生多而学位紧缺"不能成立.
小学有无空座位证明学位够不够?这点你不也是在臆测吗?
你有无入过所有的小学去现场调查?你有无去过每个小学的每个班级每天上课时间去记录到场的人数?
2010/11/19回复

原帖由 <i>炒房团连长</i> 于 2010-11-19 12:40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094613&ptid=1868503"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一户多房”,或“人户分离”问题,并不是分析问题的关键,因为有一个指标,就是我谈到的“每百户居民学位需求比例”。这个比例就是5%~10%,或许更低。<br />
<br />
一个学位房小区或学位房地段,有3000个甚至5000个房产证, ...
你又拿一些没有出处的信息来讨论.
每百户居民学位需求比例,是什么部门的统计结果?
一个地段3000-5000个房产证,200户读一年级,你的数据从何而来?
既然你要专业地证明观点,请把你观点中每个数据都列明出处.否则你也只是一种臆测而已.
2010/11/19回复

原帖由 <i>炒房团连长</i> 于 2010-11-19 13:03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095521&ptid=1868503"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比如天河某些地段,小学一年级的一个班居然超过60人。而东山就没有这个情况,东山各个小学的班级,一般就是40-50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br />
当然,归咎于“学位不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是说“如何分析和防范 ...
你忽略了另一个情况:回乡工作带走孩子的父母.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调查报告显示,62.05%的购房者暂不打算买房,而60%以上的开发商则认为今年房价继续上涨,超过八成的开发商表示今年采取扩张策略。 事实上,珠三角的部分白领们正在酝酿甚至返乡工作,由此形成一股“白领返乡潮”。此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或有280多万农民工回流湖南省
湖南省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截至2008年10月底,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203万人,其中跨省转移902万人,占75%。跨省转移的农民工中,又有70%在广东就业。
也就是简单一看,你所提出的"需求"里有接近一半(1600万-794万户籍人口)都可能返乡了.
而且再从我上次的新闻分析,许多你口中的"每百户需求"的学位,只能选择得起民办小学,而非公办学校.为什么?
给不起钱罗.赞助费给不起,楼更加买不起.
2010/11/19回复

huangboli:
我相信我儿子那一年就是07年,绝对是入学高峰,从今年幼儿园的扩招就足见3年后小学的状况了。我现在打算买一套小小的学位房,只是把户口迁过去,人不入住,因为只买得起小的。不知道3年后会不会又来卡我们这些小户型的啊?我看有些帖子说学校查得很严看是不是入住的啊。
查看原文我觉得这是一个隐患。但目前只是隐患而已。我建议最好不要买低于40平米的学位房。
一是面积太小不好用。
二是万一学位房特别紧俏之后,对户型过小的学位房说不定又会有什么限制。
一是面积太小不好用。
二是万一学位房特别紧俏之后,对户型过小的学位房说不定又会有什么限制。
2010/11/19回复

广州第一穷人:
<br />你又拿一些没有出处的信息来讨论.每百户居民学位需求比例,是什么部门的统计结果?一个地段3000-5000个房产证,200户读一年级,你的数据从何而来?既然你要专业地证明观点,请把你观点中每个数据都列明出处.否则你也只是一种臆测而已.
查看原文因为这种数据都在街道,很难找到成套的数据。
虽然我说的“地段有3000-5000套房产证,每年200个学位”没有直接数据支持,但我也不是信口开河。
1、我有印象。
有的街道在年终总结或墙报之类的宣传资料上,会有公布。
当然,我也承认这种数据是不完整的。何况我也只是“有点印象”。
2、我亲自数过
我确实数过1-2个地段招生范围内大概有多少房子,这个学校招生人数是多少。应该可以说是“抽样调查”吧。
大致结论就是“小几千套房包围一所标准小学,大约200个学位(每年)”。
3、我计算过
你可以推算,
a、每100户房子,95套有人住。
b、95套有人住的房子,10套出租
c、85套自住的房子,75套有孩子
d、75套有孩子的房子,60套是中学生和小学生;(15套孩子是大学生或孩子已经毕业、未成家)
e、再把60套房除以12(小学6个年级,中学6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布5人。
那么就是,每100套房,每年有5个小学一年级学生。
虽然我说的“地段有3000-5000套房产证,每年200个学位”没有直接数据支持,但我也不是信口开河。
1、我有印象。
有的街道在年终总结或墙报之类的宣传资料上,会有公布。
当然,我也承认这种数据是不完整的。何况我也只是“有点印象”。
2、我亲自数过
我确实数过1-2个地段招生范围内大概有多少房子,这个学校招生人数是多少。应该可以说是“抽样调查”吧。
大致结论就是“小几千套房包围一所标准小学,大约200个学位(每年)”。
3、我计算过
你可以推算,
a、每100户房子,95套有人住。
b、95套有人住的房子,10套出租
c、85套自住的房子,75套有孩子
d、75套有孩子的房子,60套是中学生和小学生;(15套孩子是大学生或孩子已经毕业、未成家)
e、再把60套房除以12(小学6个年级,中学6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布5人。
那么就是,每100套房,每年有5个小学一年级学生。
2010/11/19回复

如果我们就假设,现实中的学位配置就是按照“每百户居民配置每年5个小学入学学位”。
假如:空置房变成真实的学位需求,假如投资房变成学位需求。也就是说:投资客卖房,或空置房业主也卖房,买家大多是“要求小学入学”的自住客。或者以前投资客买的房子,现在大都是由自住客买,
那么:“大事不好”了。
出租房和空置房,占15%左右。这个比例已经可以把学位需求闹到天翻地覆了。现在的“学位供应和学位需求之间”关系,1-2个百分点的变化都是非常剧烈变化。
因为这将导致“每百户居民的学位需求”大大增加。如果是5%变为6%,也就是每年200人入学变为每年240人入学。那么,每个班多加一排椅子,或者周边学校调剂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由5%变为7%,事情已经很难办了。因为这相当于每年入学名额由200人变为280人。赞助生、借读生、插班生肯定是没有的,一律是地段生。而且必然要求“在学位房必须住满3年、或住满5年”等限制。
如果由5%变为8%呢?甚至变为10%呢?我们前面就已经大致算过了,2-3年之内学位需求翻番(与去年、今年相比)是可以预期的,这相当于5%变10%了。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0-11-19 17:39 编辑 ]
假如:空置房变成真实的学位需求,假如投资房变成学位需求。也就是说:投资客卖房,或空置房业主也卖房,买家大多是“要求小学入学”的自住客。或者以前投资客买的房子,现在大都是由自住客买,
那么:“大事不好”了。
出租房和空置房,占15%左右。这个比例已经可以把学位需求闹到天翻地覆了。现在的“学位供应和学位需求之间”关系,1-2个百分点的变化都是非常剧烈变化。
因为这将导致“每百户居民的学位需求”大大增加。如果是5%变为6%,也就是每年200人入学变为每年240人入学。那么,每个班多加一排椅子,或者周边学校调剂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由5%变为7%,事情已经很难办了。因为这相当于每年入学名额由200人变为280人。赞助生、借读生、插班生肯定是没有的,一律是地段生。而且必然要求“在学位房必须住满3年、或住满5年”等限制。
如果由5%变为8%呢?甚至变为10%呢?我们前面就已经大致算过了,2-3年之内学位需求翻番(与去年、今年相比)是可以预期的,这相当于5%变10%了。
[ 本帖最后由 炒房团连长 于 2010-11-19 17:39 编辑 ]
2010/11/19回复

maomi:
学位房对一个有孩子的家庭到底有多重要呢?我觉得没某些妈妈和媒体想象的那么重要,个人认为家庭教育的影响会更大。我和老公都觉得小学对孩子学习的影响并不是很重要,孩童时代让他玩的开心些,学得轻松些。初中才是孩子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我觉得一定要读好学校的。不过广州现在好的初中都私立化了,孩子本身学习好,父母有一定的条件,就争取给他上个好初中吧。不过我这个观点跑题了,lz本帖的重点是阐述学位房将来的紧俏性,而我想说的是其实大家不要把重点小学看的太重要,为了购买所谓的好学位,让家庭承担过重的压力。
查看原文你说的很对,我也觉得小学不重要,我小学不爱学习,成绩很差,可到了高中,成绩很好,也是重点大学毕业
2010/11/21回复

原帖由 <i>炒房团连长</i> 于 2010-11-19 17:32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108185&ptid=1868503"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如果我们就假设,现实中的学位配置就是按照“每百户居民配置每年5个小学入学学位”。<br />
<br />
假如:空置房变成真实的学位需求,假如投资房变成学位需求。也就是说:投资客卖房,或空置房业主也卖房,买家大多是“要求小学 ...
我同你说一个现实情况.
那就是,从08年开始,广州有大批外来人返乡.
有数据为证:
广州火车站出现民工返乡潮 湖北已有近30万人回家_资讯_凤凰网
2008年11月9日
广东应届大学毕业生回乡人数年增三万多- 中国日报网
2010年5月14日
换句话说,现实中的学位需求其实是下降而并非增长之中.因此才有大范围的放松招生范围,还有放松招生居住年限政策的出台.
2010/11/22回复

想问下楼主,那些没有那么多新新人口的区域,如越秀荔湾会不会没有抢得那么厉害呢,因为房子数量有限,那生源也是有限的,小学基本上会先满足本地生源才照顾赞助的吧!
2010/11/22回复

原帖由 <i>炒房团连长</i> 于 2010-11-22 20:03 发表 <a href="http://www.gzmam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193737&ptid=1868503"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br />
<br />
<br />
究竟是谁买房?不把饭喂到嘴边就不吃饭了吗?<br />
我就是把我的想法和观察结果与亲们分享,不是劝说谁去买学位房,更不是企图说服谁相信我所说的。<br />
<br />
谁有购买学位房的需求,谁就自己去跑市场,自己去收集和分析 ...
说想法和观察结果可以,但不能够将一些不存在不全面的数据作为推导的理由得出一个误导的结论.
其次,老兄从开始说老城区不如番禹的学校
到今日的危言耸听不顾现实政策与数据的推论,令本人难以同意.
2010/11/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