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蒙氏教育的强项!也是出于对蒙氏教育的认同,从孩子三岁多,幼儿园开始数学教学之后,我就没费心去教她了。记得她三岁时的程度是:十以内能点数,会做五以内的简单加减,按顺序数到三四十。再往上进位就不清楚了,就算能背数也就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孩子四岁前后的一段时间,发现她非常喜欢数数和算数,能连续数到一百,进位很清晰。大冬天睡在被子里,还忍不住伸出两个手,算几加几等于?而且会举一反三。有次她先说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四,那四加四呢?想了想自己说等于八。继续问八加八等于多少?告诉她等于十六(之前自己也算出来过,刚开始我还纳闷她十个手指头怎么算出十六的

),她又问那一千加一千是不是等于两千?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进一步推断,两千加两千等于四千,四千加四千等于八千。再下来,又很高兴地说
八千加八千就等于十六千,呵呵...... 我们听了她自创的说法笑坏了!

5看来数量之间的关系她是明白的,只是个十百千万的转换还不熟。目前她四岁两个月,二十以内的加减基本能做对,谈不上熟练,超过十要用手指帮忙,或者一个一个数上去。简单的乘除也有概念。我觉得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远比很多男生小,在幼儿园的自由活动时间,最爱的是绘画和手工,即便这样,还有这样的吸收程度也很不错了。
因为我们没怎么教,又问了其他孩子的家长,也都说小朋友差不多时间,对于进位有了概念,估计是幼儿园教学的成果。最近,看了几本人教版的小学数学课本。发现一些概念的引入,比如个十百千,蒙氏用金色串珠来表示,单个珠代表一;十颗珠子串成一行,代表十;十颗珠乘十颗珠的方形平面板代表一百,十乘十乘十的立方体,则代表一千(详见下一楼链接中的图片)。二年级的课本中也有一样的方式,只是印刷在书本上只能是平面图形,不像蒙氏教具有实物那么具体感性。蒙氏数学这一概念的建立,三四岁的孩子就可以达到,无疑要早得多。而蒙氏教具中的二项式和三项式,表面看就像普通积木,孩子知道如何拼,并不难,蕴含的是初中因式分解的概念:可以直观地表达出(a+b)的二次方和三次方,以及(a+b+c)的二次方和三次方。有了感性的体验,相信孩子学到相关内容的时候,会觉得更有趣味,也比较轻松。
概念是形成思维的基础(不论是语言,还是逻辑思维都如此),教一个有概念的孩子,远比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教起要容易得多。蒙氏教具在概念引入方面,很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便于孩子形成基本概念,再进一步发展思维,确实是比较科学系统。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10-4-6 23:4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