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生本教育的一点理解
108019458家有小学生
第一,我觉得生本教育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孩子认识世界,是先具体再抽象的,是归纳性的思维。无论是生本语文、生本数学还是生本英语,都提倡先让孩子大量接触具体的东西,让学生自己找规律、谈想法,让他们自己的思想去碰撞,一步一步接近真理,在此过程中不断有人提出观点、互相辩驳、否定观点,很象人类历史上对一种学科的探索过程,孩子在这过程中学会的方法、锻炼的思考能力比接收的知识更为重要,理解更为深刻。且不说学生在此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多于老师给予的东西,甚至老师自己在此过程中都会深受启发。而师本教育下,更多的是老师把消化过的知识有条理、有步骤地直接告诉学生,采用的方法更多的是演绎性的,先告诉学生抽象的东西,再举例子讲方法,学生被动接受,思考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压抑了,实际接受到的东西往往少于老师给予的东西。
第二、在生本课堂上,老师尽量少讲授、多鼓励,学生在小组和全班面前的表达机会大大增多,这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和演讲能力都很有好处。而在师本教育下,老师传授知识多,要抓紧时间在课堂上讲完,学生表达的机会大大减少。
第三,生本教育的教学流程更加科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点更接近“因材施教”的理想。生本教育的预习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老师布置详细的任务,小组内部还有分工。学生自学,这是第一遍学习;小组讨论,互学互启;这是第二遍学习,小组代表在全班面前汇报,加上辩论和点评,这是第三遍学习。三遍学习,虽有重复,但各有趣味。老师最后针对这三遍学习中学生仍未掌握的内容加以讲解。如果学生水平高,老师最后讲的就少,如果学生水平低,老师需要讲授的内容就多,因此我说更接近“因材施教”的理想。师本教育下也有预习,但没有把预习跟课堂流程整合起来,预习的结果没有在课堂上表达出来,老师并不知道学生在预习中学会了多少,上课时还是照本宣科。
第四,生本教育认为在一个时段内,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点和接受知识的进度是不一致的,有的孩子先接受某一方面的知识,后接受另一方面的知识,其他孩子可能相反,尽管有先有后,到达终点时大致是一致的,因此,在此时段内不宜进行考试,该时段结束后则要考试,即中考和高考。这一点就象婴幼儿学讲话,各个孩子在哪个月龄学会哪几个词哪几句话,完全不相同,你不可能一岁九个月考一次,两周岁考一次,两岁三个月再考一次,这些考试意义不大。尽管前面进度不同,到三至四岁时,所有孩子都学会说话了,水平也比较一致了。而师本教育则忽视了孩子对知识的兴趣点和接受知识的进度不一致,当天教过的东西当天学会,本周教过的东西要本周掌握,“堂堂清,周周考,月月结,年年审”的现象十分普遍,把整个学习过程变成对高考的备考过程,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第五,我比较认同生本教育对教学内容的删减和改造。生本教育认为,很多内容是不用教的,学生自己会感悟和领会。例如,语文课教组词、教造句、教分段、教段落大意、教中心思想等等,其实学生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感悟和领会到。有人说,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多数是上语文课时偷看小说得来的,就是这个道理。生本语文认为需要教的主要是识字,其它内容,就靠广泛阅读和大量表达,而不是靠老师在课堂上教。生本教育采用自己的教材,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删减改造和教学先后顺序的调整。
很高兴不断有家长对生本教育感兴趣。本坛还有一些关于生本的帖子值得读一读:
转载《人民教育》特别报道《 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15452-1-1.html
生本教育为何取消平时考试?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18977-1-1.html
转载——骏景小学家长心目中的生本教育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0117-1-1.html
到底有哪些学校开展生本教育?(一楼有汇总)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0335-1-1.html
育才实验学校校长的一篇文章《生本教育——最好的素质教育》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3143-1-1.html
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语文顾问汪惠迪女士谈生本教育
http://www.gzmama.com/thread-1125265-1-1.html
小学开展生本英语,到底难在哪里?
http://www.gzmama.com/thread-1225776-1-1.html
生本学校的学生,成绩到底如何?
http://www.gzmama.com/thread-1236979-1-1.html
小学生本语文的教学思路
http://www.gzmama.com/thread-1403988-1-1.html
转贴:生本的孩子不怕考
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167899
一些第一手教学骨干对生本的听课报告
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125960
一个生本家长的啰嗦话
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124352
另外,郭教授的博客和生本教育研究网都有很多内容:
郭思乐教授博客
http://user.qzone.qq.com/622000354
生本教育研究网
http://sb.eact.com.cn/
生本教育体系研究网
http://esi.scnu.edu.cn/
[ 本帖最后由 mountie 于 2009-12-4 11:36 编辑 ]
2009/11/17
精选回帖
jocelyn102570楼
Many thanks! Can hardly imagine how to deal with 3 kids! Maybe you could share the experience later.[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25 10:24 编辑 ]
昨天10:16回复
1970/01/01回复
1970/01/01回复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九月微凉沙发
广州生本的推广,首先自己解决了要靠父母协助的那一关,让时间上无法保障能够协助孩子学习的家长能够接受和认可的时候,就可以加大力度推广了。
说实在的,虽然说生本学校有很多,我觉得实际上切切实实在做生本的也就屈指可数的几家而已。
说实在的,虽然说生本学校有很多,我觉得实际上切切实实在做生本的也就屈指可数的几家而已。
2009/11/30回复
mountie楼板凳
九月微凉:
楼上,不得不提醒你一下,“臭老九”那代老师早退休了。事实上,那一代的老师很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和尊重。新一代的老师文凭响当当的,素质上也许还没有那一代人以生为本。新一代的老师和新一代的家长,新一代的孩子,各有特色,倒是没必要一定拿来和每一代人比;老是说生本生本,其实现在最不以学生为本的就是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在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改革中,为了面子工程,越改越程度深,越改内容越多,程度深化,内容变多自然作业多,学习时间长,需要父母协助的情况也多,玩乐的,学习其他东西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以生为本,让孩子开开心心的上学就是不应该从小学那么多东西,反正迟早,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把我们学过的微积分,解释几何,高数,物理公式,化学公式一一的忘记个一个二净,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学那么多?
查看原文您理解错我的意思了。我是说,因为教师在文革遭到不公平的待遇,使人不想当老师,改革开放后虽然社会地位高了,但工资仍低,仍然没有想当教师的动力,从而导致目前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我没有贬低文革那一代的老师呀。
2009/11/30回复
邦邦妈咪4楼
我们的教育给孩子很多无用的东西,反而有用的东西如实用写作能力的培养、沟通能力、规划能力的培养甚至自信心、领导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欠缺的。公司招人的时候,简历写不清楚的,不能自信表达的名校学生比比皆是。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就是灌输式的教育,根本没有目的去把孩子教育成为怎样有用的适应社会竞争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就是灌输式的教育,根本没有目的去把孩子教育成为怎样有用的适应社会竞争的人。
2009/11/30回复
现在是个转型期,教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不足之处,要家长费心去弥补。MW这个论坛很好,可以集思广益。
2009/11/30回复
小诸葛之母6楼
经纬:
我想请教小诸葛之母,以你对生本教育的研究,生本初级阶段(基础教育)需要多长时间?这个问题有些功利,因为我们计划在中国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按五年计划,老大上完五年级,老二四年级,老三二年级之后就撤退的话,这期间的基础教育接近“完整”吗?谢谢!
查看原文呵呵,这个可不好说,也不敢说有研究。
我觉得,得看你的取舍,看你需要孩子有什么样的基础?你们注重什么方面?就你这个时间计划而言,让孩子在生本班里建立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思维能力可能比在传统学校里度过这几年更合适。
我觉得,得看你的取舍,看你需要孩子有什么样的基础?你们注重什么方面?就你这个时间计划而言,让孩子在生本班里建立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思维能力可能比在传统学校里度过这几年更合适。
2009/11/30回复
小诸葛之母7楼
嘻嘻又哈哈:
嘿嘿,怎么这里这么多教育专家的。说实话,我是搞教育搞了十几年的人,都没这觉悟。这里有位妈妈(对不起,不知是男是女,在这混,姑且算是妈妈),这里有位妈妈很奇怪的,大概一年前的说法与这个贴的说法有出入的,嘿嘿还有就是很负责的说一声,以生为本,是对每位任课老师的基本要求,不要一刀子就划开了啥生本学校,啥师本学校,所有学校都要求以生为本,这是最基本的理论,再次嘿嘿。要求是提出来了,但每位教师在实践中能不能实行,那真要看造化了。所以别盲从啥生本教育不生本教育的,中国就是这样的了,靠自己吧,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就好。
查看原文你还好意思说,搞十几年的教育,就这点悟性和觉悟,当老师的人心理还这么阴暗,真是误人子弟,赶紧转行吧!
2009/11/30回复
小诸葛之母8楼
九月微凉:
广州生本的推广,首先自己解决了要靠父母协助的那一关,让时间上无法保障能够协助孩子学习的家长能够接受和认可的时候,就可以加大力度推广了。说实在的,虽然说生本学校有很多,我觉得实际上切切实实在做生本的也就屈指可数的几家而已。
查看原文怎样定义或者做到“切切实实”呢?真的很难,也可以理解学校不能完全体现生本的理念,因为这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还是不可以因为存在问题而否定学校对生本的尝试,毕竟对于参与实验的大部分孩子而言,他们是大大受益的。所以,我们都不要太吹毛求疵了,相比传统的学校,这些学校已经非常不错了,不可能十全十美的。
2009/11/30回复
mountie楼9楼
关于生本学生的家庭辅导,从网上一些生本家长的回复以及我自己接触到的生本家长来看,对生本学生的辅导只是在初期让孩子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这个方法其实并不难,方法掌握好后就可以放手了。以生本课堂的吸引力和生本作业的趣味性,学生在家学习更有主动性,家长可以更放心。
而师本的家长其实更难脱身,又是听写,又是检查,又是签名,直到家长确信孩子会自觉地去做那些反复抄写的作业,才可以放手。
而师本的家长其实更难脱身,又是听写,又是检查,又是签名,直到家长确信孩子会自觉地去做那些反复抄写的作业,才可以放手。
2009/11/30回复
昔我往矣10楼
我周围挺多孩子今年进了各个生本小学,我看这些一年级的孩子们都学的很轻松
就说我隔壁的女孩子,上的是八一,她的作业比我安排给我儿子的还少得多(我给儿子安排了练字),她的空余时间,基本上都拿来上兴趣班了,英语班,硬笔字班,芭蕾舞班,钢琴班。。。如果不上兴趣班的时候,就看电视,学习成绩如何不清楚,好像不怎么考试的吧
就说我隔壁的女孩子,上的是八一,她的作业比我安排给我儿子的还少得多(我给儿子安排了练字),她的空余时间,基本上都拿来上兴趣班了,英语班,硬笔字班,芭蕾舞班,钢琴班。。。如果不上兴趣班的时候,就看电视,学习成绩如何不清楚,好像不怎么考试的吧
2009/11/30回复
mountie楼11楼
经纬:
谢谢Joycelyn的推荐,我拜读了阿卡卡西的贴子,说实话有些震惊。蒙式孩子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产生如此“负面”(negative)的影响是我料想不及的。我之前了解到蒙式教育的一个弊端是强调“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而对孩子的社交能力(social skill)缺乏正面影响。而我是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social skill 和 communication skill的。欢迎新加入我们论坛的妈妈。我们有相同的目的走到了这里。开学三个月,我也郁闷了至少两个半月直到认识生本教育的理念。我原来并不知道中国也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换句话说我没想到师本教育给我作为家长带来那么大的困惑。几次冲动想坐到校长办公室,但终究还是抑制了这份“不成熟”的冲动。我希望下学期就转入生本学校。最最渴望之后五年不需要再择校了,因为九月前的择校可是给我们“初来咋道”的“外国人”上了生动的一课。相信我们都能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正确选择。
查看原文我本来打算送孩子到孙瑞雪的蒙氏幼儿园,后来,因为接送不便、赞助费高、幼儿园硬件差以及妈网上对蒙氏幼儿园的众多负面说法,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2009/11/30回复
昔我往矣12楼
我就是担心生本教育会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就像那个阿卡卡西,别人家的孩子还在棍棒底下出学子时,她家已经允许她不读书不工作不结婚做个未婚妈妈了
当然,我的担心是因为我不了解学校的情况
当然,我的担心是因为我不了解学校的情况
2009/11/30回复
mountie楼13楼
嘻嘻又哈哈:
嘿嘿,怎么这里这么多教育专家的。说实话,我是搞教育搞了十几年的人,都没这觉悟。这里有位妈妈(对不起,不知是男是女,在这混,姑且算是妈妈),这里有位妈妈很奇怪的,大概一年前的说法与这个贴的说法有出入的,嘿嘿还有就是很负责的说一声,以生为本,是对每位任课老师的基本要求,不要一刀子就划开了啥生本学校,啥师本学校,所有学校都要求以生为本,这是最基本的理论,再次嘿嘿。要求是提出来了,但每位教师在实践中能不能实行,那真要看造化了。所以别盲从啥生本教育不生本教育的,中国就是这样的了,靠自己吧,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就好。
查看原文如果你根本没去好好地了解生本教育,奉劝你了解清楚再说。如果你确认已经好好地了解过了,那么我想说一句,希望中国的老师并非都象你这样,如果都象你这样,中国的教育没有任何前途。
2009/11/30回复
mountie楼14楼
小诸葛之母:
你接触的是不是都是华阳或骏景的家长?这些学校的家长当然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指导,不过我想,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这样的能力(不光是时间充裕),你有条件的话去了解一下农村学校的家长吧,可能更有说服力:)
查看原文我接触到的是华阳的家长,网上回帖的家长也只是屈指可数的几家。
农村的学校开展生本教育,学生在家收集资料相对城市的学生的确比较困难,家长如果要孩子学好,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过,正因为这样,生本的意义更大,因为大家各收集一点,集腋成裘,在课堂上分享,学生受益更大,胜于只钻研一本课本。当然,穷到完全没有课外书籍的地方又另当别论。
农村的学校开展生本教育,学生在家收集资料相对城市的学生的确比较困难,家长如果要孩子学好,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过,正因为这样,生本的意义更大,因为大家各收集一点,集腋成裘,在课堂上分享,学生受益更大,胜于只钻研一本课本。当然,穷到完全没有课外书籍的地方又另当别论。
2009/11/30回复
经纬15楼
谢谢小诸葛妈妈的鼓励!
157楼的“教育工作者”谢谢你坚定我转学的决心!Grandma said "if you do not know how to say nicely just do not say it". 撇开你对生本教育的无知,你连最起码的做人应有的尊重都没有。It is unbelievable!!!
157楼的“教育工作者”谢谢你坚定我转学的决心!Grandma said "if you do not know how to say nicely just do not say it". 撇开你对生本教育的无知,你连最起码的做人应有的尊重都没有。It is unbelievable!!!
2009/11/30回复
jocelyn102516楼
昔我往矣:
我就是担心生本教育会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就像那个阿卡卡西,别人家的孩子还在棍棒底下出学子时,她家已经允许她不读书不工作不结婚做个未婚妈妈了当然,我的担心是因为我不了解学校的情况
查看原文应该不会,生本学校出的是一批孩子,不是一个,不存在阿卡卡西的孤独感和疏离感。而且我也不觉得阿卡卡西是个反例。从学识、能力来看她都非常优秀,至于她的生活方式,是她个人的选择,至少没有妨碍到谁。也许她(和她的家庭)早一点意识到国内教育环境的局限性,及早出国受教育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类的例子还有池莉的女儿(以前就《来吧,孩子》和九月、邦邦妈咪有过争议),高中去了英国,顺风顺水,对新的环境很适应。“传统师本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不尊重以及不平等待遇似乎已被国人“默默”接受”,在这点上池莉和经纬一样感触很深,在书中大吐苦水! 呵呵...... 我个人倾向于把阿卡卡西的例子看做是邦邦妈咪提到的“现实残酷所在”,而不是蒙氏教育的失败(南橘北枳,水土不同啊)。毕竟她还很年轻,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她的才智、生存能力和勇气会帮助她不断成长。而她所拥有的一些独特经历,也是绝大多数按部就班生活的人们所缺乏的,至少我比较羡慕。
类似的例子让我觉得,让孩子受什么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对家长是个挑战。如果我们没有勇气,没有热情,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孩子就有勇气和热情,以及其他的宝贵品质呢?!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30 23:31 编辑 ]
类似的例子让我觉得,让孩子受什么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对家长是个挑战。如果我们没有勇气,没有热情,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孩子就有勇气和热情,以及其他的宝贵品质呢?!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30 23:31 编辑 ]
2009/11/30回复
jocelyn102517楼
mountie:
我本来打算送孩子到孙瑞雪的蒙氏幼儿园,后来,因为接送不便、赞助费高、幼儿园硬件差以及妈网上对蒙氏幼儿园的众多负面说法,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查看原文话说回国内的蒙氏幼儿园,和生本教育一样也是发展中的事物,每个幼儿园对蒙氏的解读和实践不尽相同,远非十全十美,大家都还在不断探索。我很高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接触到蒙氏理念,对孩子在蒙氏幼儿园健康成长感到喜悦,也多一点对传统教育的反思。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30 21:54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30 21:54 编辑 ]
2009/11/30回复
九月微凉18楼
jocelyn1025:
应该不会,生本学校出的是一批孩子,不是一个,不存在阿卡卡西的孤独感和疏离感。而且我也不觉得阿卡卡西是个反例。从学识、能力来看她都非常优秀,至于她的生活方式,是她个人的选择,至少没有妨碍到谁。也许她(和她的家庭)早一点意识到国内教育环境的局限性,及早出国受教育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类的例子还有池莉的女儿(以前就《来吧,孩子》和九月、邦邦妈咪有过争议),高中去了英国,顺风顺水,对新的环境很适应。“传统师本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不尊重以及不平等待遇似乎已被国人“默默”接受”,在这点上池莉和经纬一样感触很深,在书中大吐苦水! 呵呵...... 我个人倾向于把阿卡卡西的例子看做是邦邦妈咪提到的“现实残酷所在”,而不是蒙氏教育的失败(南橘北枳,水土不同啊)。毕竟她还很年轻,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她的才智、生存能力和勇气会帮助她不断成长。而她所拥有的一些独特经历,也是绝大多数按部就班生活的人们所缺乏的,至少我比较羡慕。类似的例子让我觉得,让孩子受什么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对家长是个挑战。如果我们没有勇气,没有热情,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孩子就有勇气和热情,以及其他的宝贵品质呢?![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11-30 23:31 编辑 ]
查看原文我也觉得生本不会出比较极端的孩子(很抱歉我不知道阿卡卡西是谁,我对蒙氏实在是不甚理解,不了解就发布意见,这样的态度不好,但看回帖估计阿卡卡西是个比较极端的人物),去骏景论坛区看看这些朝气蓬勃的孩子吧,这些孩子让我想起明天的太阳:)
2009/11/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