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儿子两岁多,开始颂读国学经典(俗称读经),记录的读书笔记和大家交流

131993680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这是送给赖老师的君子兰。

     君子兰还很小,还需要悉心培养。群里人开着玩笑说:

     赖老师,一不小心当上护花使者了哦!
   
     呵呵,这下可真成园丁了!
   
     其实您是真正的护花使者,不过您护的是祖国的未来之花,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赖老师说:鲜花有价,深情无价。人在深圳,心在天涯。志向经典,胸怀天下。佳节良辰,再谢大家!我把神童诗编完,电子书免费赠送给大家,以表谢意!
  
    大家纷纷表示感谢。
2009/09/10回复
keke321keke321122楼
我家的刚两岁的时候,我就让她去背三字经,过去不熟悉这个,读后发现这个非常有韵味哦,孩子没几天能背很长一段了,这种流传几千年的东西怎么可能很失败,不相信,一定是不错的,呵呵
2009/09/11回复
zzhsh634zzhsh634123楼
你的宝贝太幸福了
2009/09/11回复
fanny_mmfanny_mm124楼
支持!关注!
2009/09/11回复
 孩子们给我的启迪(2009-9-11)
   
  昨天教师节,我让女儿给现在的老师带去了鲜花,忘记叫她给以前的老师发信息表示节日的问候了。有点遗憾呢。
  
  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到了,我正在厨房忙,听到门铃响了,老妈去开门,我以为是女儿回来了,端菜出去的时候,发现只有老公回来了,女儿不见影子,书包也不在房间,就问老公,才知道女儿一下车,就和同学一起回母校去了。我感到很安慰,这些孩子,还是记得要向原来的老师说声节日快乐的啊。
  
  一会儿女儿回来了,我们问她见到老师没。她说,由于太晚,老师们都走了,出去参加庆祝活动去了,他们几个同学,就在老师教室的黑板上给老师留言了。我问写了什么,女儿说,写什么的都有。她自己写的是:#老师,节日快乐!¥#@到此一游(没淹死)。
  
  我们都被她逗笑了。虽然不是很有礼貌,但是能让老师一笑,也好啊!
  
  回家晚了,作业又多,女儿写作业速度又慢,加上中午不午休,到9点钟朗读英文的时候,已经是上下俩眼皮在打架了。我就批评她中午不好好休息。在一旁看书的辰辰说:“妈妈不要说姐姐,姐姐已经在读了。”我赶紧住了口,叮嘱女儿中午一定要午休好,就让她睡觉去了。
  
  看到姐姐刚刚读过的音标音频还在,辰辰就拿住鼠标,也学着姐姐的样子,点一个,读一个。读得还真好呢!孩子的模仿能力就是强啊!外婆在一旁直夸辰辰.
  
  读完国际音标,我给辰辰洗了澡,他说还要喝牛奶,我便给他泡了喝了,想让他再休息一下才睡觉,就说:今天我们的论语还有一点没读完,我们读完它吧!辰辰脆脆地应了声好,我们就播放论语第九篇子罕,辰辰说:妈妈,我是男孩子,跟着老师读,你是女孩子,跟着小姐姐读吧!我笑着答应了。老师一领读完,辰辰就和小姐姐一起,跟老师读了,我则用很快的速度最后读。
  
  12分钟的子罕篇读完了,辰辰就漱口睡觉了。
2009/09/12回复
楼上的这位,在三个月前,我和你一样的感觉,一样的说法。但是自从接触国学,和孩子们一起读经之后,我的感受全变了,观点全变了。
    我想,你肯定没有看完我在此贴的全部发言和日记的。难怪。90%以上的家长,都会有你这种感受的。
2009/09/13回复
几个群友相约一起游园读经。
    我们先带孩子们去游乐场玩了几项,几个孩子在一起玩了一阵,慢慢就熟悉了。看看时间,已是12点过了,我们就去吃饭,准备参加2点的读经。
     几个孩子在一起,吃饭吃得很好呢。月亮点的菜也不错。看到一个孩子吃小虾,个个都要吃。看到一个孩子吃面包,个个都要吃面包。一盘面包很快被他们消灭了。表现还不错呀。吃完饭,孩子们已经很熟悉了,一起玩得很开心。
      走到读经处,还早。慢慢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了。
   
      先是钟老师领着大家向孔子行礼。还真奇了,刚才一直叽叽喳喳的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整个课堂肃静得只听到钟老师的声音。
  
      行礼完毕,读书开始。领读的是一位小姐姐。我告诉辰辰:“跟着小姐姐读吧。”谁知辰辰一听“小姐姐”,就要站起来看。原来,他以为小姐姐就是天天带他读书的佳佳姐姐呢。
      小姐姐领读了三样各一段,用的是赖老师的累积法呢。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集体读经,还真是感到一种完全不同的气氛呢。我也是深深感到,读完这本书的这一段,马上又换另一样书的另一段,真的是有持续兴奋的作用呢。看看周围的孩子们,除了几个在闹觉的,都读得很认真。有几个孩子声音很响亮。

     小姐姐领读完,是钟老师领读。钟老师声音洪亮,带有磁性,还有种共鸣的感觉,很有吸引力。特别他的朗诵有一种难得的古韵,这是他的独特之处,也是他声音的魅力所在吧。
     跟钟老师读完,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呢。演讲的专家上台了,家长和读经的孩子呼啦啦走了许多,可能这时候是孩子们的午休时间,孩子们都要回去休息了吧。我看到辰辰反正已经睡着了,就没着急走了,成了坚持到最后的几位家长之一。每一位专家的演讲,总有他的独到之处,总会有所收获的。

     和朋友一起走出红荔馆,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这扇门的门里门外,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特别是看到最多的是孩子和家长的时候,不由感叹,经典就近在咫尺,这些人却不知道,或者不屑一顾,真是可惜了!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09-9-13 10:37 编辑 ]
2009/09/13回复
carrielicarrieli128楼
顶。。。
2009/09/13回复
初识孝道(2009-9-14)

        从小,我觉得自己算得上是个孝顺的孩子吧,由于是奶奶带大,和奶奶很亲,很小就想着长大以后要为奶奶做什么什么事。刚有点力气,就帮奶奶提水,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里有好吃的,总记着要给奶奶。可惜的是,我刚毕业,奶奶就去世了。我觉得都没来得及尽孝呢。
  
    我也关心爸爸妈妈,从小便是勤快的孩子,学习从来没有让父母操心过,在家体谅父母的辛苦,什么都做。工作之后,除了自己花的,微薄的积蓄,几乎全是拿回去补贴了家用和给父母买了东西。
  
    最近我接触了国学,认识了一群读经的家长,常看到大家谈经典,谈学习,谈孝顺,我才明白,我之前认识的孝道,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我自己所达到的,根本称不上“孝”。

    前不久,老妈病了,说身体不舒服很久了。到县城的医院检查了,没什么事。可是回家后又非常难受了,最后住了院几天才好了一点。听爸说,妈主要是胃口不好,几个月来,食量都很小。我们一开始都以为没什么,是不吃饭引起的虚弱罢了。后来住院了,才让我觉得不行了,一定要到深圳的大医院来好好检查一下才好了。于是坚决让妹妹把妈送来了深圳。
      
    初见到妈的那一下,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个瘦小得一阵风就能吹倒的老太太就是我妈。心碎了!那我们所不以为然的病痛,居然把老妈折磨成这样了,我真是太大意了。马上和妹妹带老妈去做了全套检查。还好,真没什么大事。我让妈在这里好好调养一段时间。
  
    向群友学习,我用心去陪伴老妈,了解老妈。才知道,这次的病,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可是,确实很严重,严重到村里人都以为妈去了医院回不来了。听妈这么一说,我更是自责:真是太自以为是了!差点就见不到老妈!
  
    多年来,第一次有空和妈在一起闲着相处了这么些日子,才知道,妈除了这次的病,她和爸的牙也都掉了好多,很多东西吃不动了,连酒也不能喝了。父母真的老了,到了需要儿女照顾,关心,安慰,陪伴的年龄了。在照顾妈的过程中,我也初初认识到了到底怎么样孝,才是老妈需要的孝,也在这过程中体会到了做孝女的快乐和平静。
  
    孝,其实不一定是以给父母多少东西来衡量的。能经常回去看看父母,比再多的东西都让他们开心。常常和他们聊聊天,比什么都让他们满足。倾听他们内心的真正需要,按他们自己真正的意愿生活,他们才真正安心。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在他们面前,就是给他们最大的安慰了。
  
    真希望,从这次开始,我慢慢学会做父母的贴心棉袄。

    再来复习一下《论语》中部分谈到孝的文字: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拜访孔子,并请教什么是孝这个问题时,孔子说“没有违背”。

    樊迟驾车时,孔子说,孟懿子问我什么叫作孝,我答复他“没有违背”。“樊迟曰:何谓也。”老师,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孔子说,没有什么,很简单,孔子说,作为父母、在活着的时候,儿女孝敬他——“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去世以后则“祭之以礼”,这就成了。

    别人不违背(自己)叫做无违,自己不违背叫不违。

    所以从孔子“无违”的回答可以推断出:孟懿子问孝是问“别人怎么对待我才算孝顺”,而不是问“我该怎么做才算是孝”。

    从本段还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孟懿子问孝的反应很冷漠:两个字就把他打发了,却向樊迟解释了一大堆,为什么呢?且和下段连起来分解:

    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儿子孟武伯也来问孝,孔子的答复,和答复他父亲的是两样的。孔子说作为父母、唯一担心的就是子女过得不好,所以你自己过得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了。

    从这两段来看:1)、孟懿子为什么问孝?做为父亲,他问孝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要求儿子孝。2)、孔子对于他的这种作为比较反感,所以只简单地说了两个字“无违”,也就是说“你儿子只要没有违背礼,就算是孝了”。同时向别人解释了无违的意思,言外之意是:做为子女,不要理会父母违礼的要求。3)、反感还有个深层次的原因,孝应该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孟懿子却想用孝去要求别人。

    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他问孝,孔子讲解很明白,他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养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饱,所以光是养而没有尊重的心,就不是真孝。
2009/09/15回复
支持LZ,读诗只是做为对主流教育的一种补充而已。

我儿子四岁,现在开始教他读唐诗,我觉得他很有兴趣。

比如,暮江吟这首诗,他会问白居易是住在哪里的人?其中一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他会问,这里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现在我们是一个星期学两首,到小学一年级之前,我想三百首唐诗应该就学得差不多了吧
2009/09/15回复
钥匙钥匙131楼
“无违”,从下文看,指的是“无违礼”,这是“孝”的外在表现形式。
“父母唯其疾之忧”,关于“其”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其”指的是父母,一种认为指子女,两种解释都通。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讲到了“孝”的核心——“敬”。
儒家讲究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比方说,子是提倡“礼乐”的,但是子也曾经曰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也就是说,“礼乐”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内在的核心是“仁”,脱离了这个核心,一切外在都毫无意义。
再回到“孝”,很显然,孔子认为“孝”的核心乃是“敬”。内心没有敬爱之心,就算给父母吃喝,难道能算孝吗?
2009/09/15回复
在这个帖子里,总能看到好多TX的真知灼见,受益匪浅!楼上的,看来也是论语造诣颇深的饱学之士,学习了!

    上昨天的读书笔记。希望也能抛砖引玉。

    (2009-9-15)
    昨天在群里,看到一位群友在发表对易经的看法。她说,孩子们从易经开始读,就是玷污了易经本身。易经,它代表了一种天人合一、万物变易的思想,它自身是个体系。
      
    我当时对她的说法就有点不认同。但是,由于读书不多,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今晨,读了易经系辞前七章后,在去买菜的路上,脑海里突然冒出易经中的几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xiu)如兰。这样的句子,给孩子读,是玷污易经吗?有什么书,自己是不愿意给人读,不愿意给孩子们学的呢?显然,给孩子读易经,是玷污易经,我是不能认同的了。
         
    至于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我这个以每周7卦(7篇)的速度往前读,至今尚未读完易经的人,肯定不敢给她下个结论,我甚至对各种关于易经的说法,连判读能力能力都没有。
        
    但是,今天早上,走在台风后的路上,看着台风过后的景象,不由想到:在易经里,的确是有过这样的感受:人活着,做的事,以符合天道人伦为好。万物都在变化,也都在不变。这个变化的观念,相信每个人在哲学里都学到过。
        
    我想到,台风来了,我们就要关门闭户,在安全的地方。这也是一种符合天道的做法吧。遵循自然的规律,爱护环境,也许也是易经表达的意思的一种?那么,这都是我们能接受的啊。
    从这里又联想到杨振宁教授说过的话。杨教授是著名物理学家,对自然科学有很深研究,又有深厚的国学底子,他的意见,应该有一定的权威性吧。他说,近代科学追求的是自然规律。我读易经,觉得也是求道,这里的道,是天道人伦,我理解为自然规律。还有,就是易经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不是很好吗?当然,这种精神境界,对幼小的孩子们来说,还是一件遥远的事情。将来由他们自己决定吧。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只是让孩子读。

    撇开这些不说,我觉得易经是本很好的识字教材,其一,句子短,孩子容易读。其二,字词重复率高,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我们的孩子,又为什么不能从小读易经呢?

    我也就读经的疑问专门发过一个帖,可是看的人不多。就好像我看到认识到国学的重要而让孩子读经的人一样少。
2009/09/16回复
钥匙钥匙133楼
呵呵,饱学之士不敢当,我原本理工科出生,对哲学有些兴趣,真正系统接触国学也就是去年才开始。
说小孩读易经是玷污了易经,这种论调很古怪。讲句玩笑话,只有易经自己才有资格说它是不是被玷污了,当然了,易经要说的话都在经文里,没有哪个卦爻辞上说:“幼童读之,凶。”
我想,易经不会那么脆弱,几个小孩读一读,就被玷污了。
易经当然是一部了不起的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每个卦爻辞都代表了一种变化的状态。在远古时代,用二进制来描述世界的变化,确实很牛。但是现在读它,有很多困难,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倒不是因为易经太深刻,而是太多人靠易经来达成一些其它目的了。我们知道易经分为“经”和“传”,这两部分形成的年代并不相同,“传”是对于“经”的解释,但是很显然,传的作者们夹带了很多私货,有真知灼见,但是也不乏牵强附会的地方,怎么去分别,会比较麻烦。
罗素曾经说过科学的作用在于树立了一个理性的权威,这个权威使得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无法否认它。通俗点说,科学之所以值得相信,是因为它不故弄玄虚,它可以很深奥,但是只要努力,任何人都能掌握它,一旦掌握了,就能实实在在的解决一些问题。
而我们国家有个不好的传统,有一种学问,“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仰之弥高,钻之弥深”,为什么呢,因为这门学问压根就不想让人看透,因为一旦看透了,人家拿什么混饭吃。所以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我不是说易经就是这样的学问,而是的确有些研究易学的人,靠这些伎俩来蒙人。
我想,关于自然,我们可以学习牛顿定律,电磁感应,麦克斯韦方程,相对论,量子物理。关于人性,我们可以学习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马斯洛等等。而对于国学,只有在现代观点的重新审视之下,才能焕发生命力。否则有什么好研究的,我们祖先都研究几千年了。

再说到小孩要不要学习国学,我觉得当然要。我女儿刚出生十几天,我正在考虑弄一个论语读本给她上学前读完,大概也就是全本论语三分之一的篇幅,比方说“学而时习之”这一段,我简直太喜欢了,而且小孩绝对能理解。而有些内容,现在的确没必要再读了。三字经之类,我不怎么喜欢,有些内容过时了,有些内容有更好的表述方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也会选一些,我个人对于世说新语也很喜欢。这些经典,对于增强汉语的语感,大有裨益。
易经里也有值得汲取的营养,但是小孩学习起来确实困难了些,孔子说他五十岁以后学习易经,就可以不犯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易经其实并不易。不过六十四卦的卦象倒是可以画给小孩看,还有阴阳二鱼,都是些很美观的图案,而且寓意深刻。
让孩子读经,其实也是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种下一些优良的种子,这些种子会不会长成参天大树,要靠孩子今后的成长经历来触发,更要靠孩子们自己的心血来浇灌。
2009/09/16回复
看到“笨笨的钥匙”TX的跟帖,我的脑海里马上浮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关于易经的起源、作者的:

    易经的起源很传奇。有一句话是这么概括的:“世历三古,人更三圣”,三古是上古,中古,近古。时代久远。那么易经是谁写的呢?“人更三圣”,是说有三位圣人的参与。其实不止三圣,我们读易经,可以看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所以公认易经第一位作者是伏羲氏。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 舜、大禹接着完善。
  
    周文王在伏羲氏八卦的基础上完善了易经的64卦,并且给每一卦写了卦辞。这卦辞很深奥。文王之后,他的儿子周公,给每一卦爻配上了爻辞。有了爻辞,还是一般人看不懂的天书。直到孔子出现。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天不生仲尼的话,易经,也许永远读不懂。孔子晚年喜易,苇编三绝,写了许多解释易经的文字,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十翼”,系辞,象传,彖传,系卦传,等等。这些,是孔子写的。但是也有许多专家学者指出不是他写的。后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易经帛书,从侧面证明了这些大多数是孔子写的。只不过有的不是出自他的亲笔,是他的弟子补充的。有了孔子的这些解说,我们才有可能了解易经的含义。

    由此可见,易经不只是一两个人写的,是古圣人的集体创作。

    其二,关于孔子“五十以学易”的解释:

       很多人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是五十岁才开始学易经的。其实经过考证,研读,这句话,可能另有含义。

    中国文化里的五行里的“五”和“十”代表什么?代表土。九五,六五,在易经的乾坤两卦里,把五和十解释得十分清楚。因为五,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六五: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状态。黄,中都是土,五也是土。五十里的这个“十”,是两个五的意思。还有一个九五。
  
    在乾卦里,达到了九五的状态,就可以称之为“大人”了。孔子认为,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是“五”,是“十”。所以,“五十以学易”,应该这样解释,“以五十学易”。这个“以”,在这里是“使用”的意思。孔子的另一句“五十而知天命”那个就表示五十岁。用了个“而”字。“以”和“而”是完全不同的。现在很多专家不能这样深入地去学习,所以把“五十以学易”里的“五十”,解释成了“五十岁”。这个其实也解释不通呀,因为还有“加我数年”。
  
    这句话,应该是孔子晚年说的,他晚年喜易,但是读易经,他认为自己并没有能达到“五”、“十”的状态,所以想请上天再给他几年时间,继续学易经,达到“五”、“十”的状态了,就没有遗憾了。

  其三,是关于易经本身和自然科学的关系的。此篇是易学家周易玄先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d16c1010009q6.html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09-12-27 11:00 编辑 ]
2009/09/17回复
(2009-9-17)
     早上我买菜回来在厨房忙,听到辰辰在和爸爸说再见,爸爸可能要上班去了吧。然后又听到他在对外婆说:“你说再见了没有?”外婆赶紧也说再见了。我觉得好笑,走出去,辰辰一看到我,立刻说:“妈妈和爸爸说再见!”我乖乖地说再见了。
      
     我读了书后,觉得口有点渴了,就请辰辰帮倒杯水来喝。他端到我面前,问:“说谢谢了没有?”我一边看着电脑,一边说谢谢。他扳过我的肩膀说:“眼睛看着我说谢谢!”我用眼睛看着他,诚恳地说了声“谢谢”,他才满意地走开了。
   
       我教他的许多东西,他都是这么力行的,最后反过来成了大家的小老师。
       不过,这个娃娃不是时刻都是这么招人疼的呀,这是他乖的时候的表现。当他不乖的时候,也是很令人疼的,不过,是“头疼”。
2009/09/17回复
钥匙钥匙136楼
“五十以学易”原来可以这样解释,受教了。
楼主对孩子的这份良苦用心,真让人佩服,其实我们对于孩子的爱,他们都能感应到,而且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回应。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将来也会是个有爱的人。
2009/09/18回复
  (2009-9-22)
  今天是辰辰三岁生日。原来,我打算给他买套他最喜欢的托马斯火车的正版玩具。但是,随着读经的深入,随着向读经群友们学习增多,我的观念改变了,不再想在物欲上满足孩子,而要给孩子精神上的营养。
  
  于是,一早起来,我就告诉辰辰,今天是你的生日,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在三年前的这一天,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成为我们家的一员,给了大家许多的欢乐。接着我就拿出辰辰的照片薄,和他一起回忆他出生前后的日子。他怎么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爸爸妈妈姐姐和奶奶怎么照顾他长大......然后,我告诉他,要感谢爸爸妈妈姐姐和奶奶,还有照顾过他的二姨和正在照顾他的外婆。
  
  不过,由于之前我已经答应过他,生日的时候要送托马斯火车的,就带着他到吉之岛买了一套最便宜的火车和轨道。他非常高兴。我还告诉他,爸爸和姐姐回家的时候,还会给他带生日蛋糕回来,大家一起庆祝他的生日。辰辰很兴奋,午睡起来,就不断问:爸爸和姐姐什么时候回来呀?
   
  以后孩子们生日,我要好好想想,在怎么过得有意义上花点功夫,在帮助孩子建立他的精神家园上花功夫,不在物质上想太多主意,花费太多了。
  
  三岁的辰辰,在听读结合学习国学三个月之后,要正式读国学了。我把孩子要读的内容调整了一下:从本周起,国学读易经(第七卦),孝经(1-6章),诗词启蒙(101-110首);英语则是听新概念英语1-11课,读机灵狗11-13本。数字数11-20。
2009/09/25回复
  (2009-9-24)
  正式读经第二天,实行了237。辰辰上午读了一遍,晚上读了一遍。还听了一遍。
  
  上午读的时候,按他的要求,是读一本讲一个故事听的。不过,在讲了一个故事之后,他读着读着就忘记提醒我要讲故事了,一直到快读完了,读累了才停下来了。中途还要求读以前读过的三字经。孝经和易经还读了两遍,是我趁他读得很有状态的时候多带他读的。
  
  晚上逛书店回来,我又带辰辰读书了。听赖老师说过,孩子晚上读书好,我就打算晚上也带他读一次。我说要读书了的时候,他自己指名要读论语学而第一,我就拿了论语来和他读了一会,然后读易经第七卦师卦。他又说要跟男的老师读,我就播放了CD,我们一起跟读了易经师卦和诗词启蒙101-110首。最后我领着他读了孝经1-6章。读完,辰辰很高兴地喝奶,去听爸爸讲睡前故事了。他自己的满足,我和老公的欣喜,他应该都感受到了。

  女儿还是早上读一遍,晚餐后读一遍。今天我注意听了女儿读书,发现她已经能把论语读得很流利。而她正在读的《乡党》篇,其实是很难读的呢,我读了好几遍都还是不太流利。看来孩子的进步就是比大人快得多啊,不管多大的孩子,就是比成人厉害,看来不服老不行啊。
2009/09/25回复
猜你喜欢

对待教育的两种看法,是家长太过焦虑吗?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女儿顺利报读清迈国际学校初中,悬了一个月的心总算放下了,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让2岁多的孩子学国学,会不会太早了?

发现儿子有一些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已经三年级了,该如何治疗呢?

海珠区的小学和越秀区的小学真的相差很大吗?

热点推荐

逆市入手!有人一年买了三套房

一生必看的演出千古情 舞台效果震撼

某猫售后扯猫尾 指纹锁刚用半年就失效

广东5家口碑亲子温泉酒店 娃玩得不想走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4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这些角落利用好 小房子也能越住越妙

客户一言不合就开骂 又是受气的一天

尝Awfully手工巧克力 包装好有心思

作业错一大堆 娃严重畏难不肯翻学

冬日整翻杯牛奶 桂花烤奶满屋飘香

西洋菜陈肾汤 降温来一碗暖笠笠

和德记猪杂粥 山泉皖鱼好大一盘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