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6)
早上我带辰辰爬山,带了口袋书去读。复习了三字经和弟子规。读到三字经“凡学者,宜兼通”、“幼习业,壮致身”,像是突然明白了意思:我们读经,就是要多读,要皆通,才能全面理解。孩子们从小就要去多学习,长大了,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弟子规,三字经,都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可是早上突然就明白了那几句的意思。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解。
也算是真正理解到了,国学经典一脉相承、贯通的意思。就说三字经里的这两处,在别的经典中也可以见到类似的观点。易经里说:童蒙养正。大学里说:格物,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天下。我读经不多,不熟,还说不好,只是些初初的领悟。这里,真是非常感谢赖老师把经典教育的观点传给了我,也非常庆幸,我自己在感觉国学好的时候,没有犹豫,就买下教材开始读了,更感谢赖老师和各位群友,给了我很多的教育、指点和影响,我才能有这些进步。
在听老师说了通读之后,重新来读三字经,感悟还真是不同。有很多东西,本来就在那里,哪怕天天看到,可以没有老师指点,没有实践,就是不太明白它的真谛。
在听赖老师和周老师说了经典的学习之后,终于,明白了这几句的意思。
摆在身边的东西,哪怕日用,哪怕不断有人告诉你,那是好东西,也只有自己真正领悟、真正实行了的时候,才是真正有用的时候。
今天我通读论语第八遍。
儿子两岁多,开始颂读国学经典(俗称读经),记录的读书笔记和大家交流
131980680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悠悠阳光妈妈164楼
楼主,我支持您啊。我家宝宝比楼主的儿子小一岁,每天都会教他读点书,从不解释。
10月带他回乡喝喜酒,他跟同年的小姐姐玩得来,有天早上他俩正玩着打井水,宝宝突然冒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和老公都呆了。
10月带他回乡喝喜酒,他跟同年的小姐姐玩得来,有天早上他俩正玩着打井水,宝宝突然冒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和老公都呆了。
2009/10/27回复
junsi166楼
越读越震撼!这样的好书,为什么以前就从来没有人向我推荐过呢?如果我小时候就读了《大学》,不,哪怕10多岁的时候,20多岁的时候读了她,那我的人生,应该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当我接触<大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体会.最近一个月我们懈怠了.因为老公极力的反对.我们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得力于读经,儿子已经能自己看书了.读到有趣的地方还会笑个不停.个别字要指点,读错音的时候也有.要及时纠正.
当我接触<大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体会.最近一个月我们懈怠了.因为老公极力的反对.我们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得力于读经,儿子已经能自己看书了.读到有趣的地方还会笑个不停.个别字要指点,读错音的时候也有.要及时纠正.
2009/11/03回复
美烧女楼170楼
(11月1日)
今天是培训活动的最后一天,一起去西冲海边徒步穿越。下午回来之后,我和露西又赶去东湖公园听讲座了。等回到家,已经是5点多了。辰辰问我去哪里了,我说去东湖公园读书了。他居然扁了扁嘴说:为什么不带我去?我确实很意外,因为之前每次带他去,他都要说不去的。这次没空回来带他去,他居然有意见了。原来,次次带他去参加读经班,慢慢地已经在他的小脑海里种下了这样的种子:每周是要去东湖公园读书的。
想起有一天早上,我和他爸爸一起带他去东湖公园散步。经过红荔书画馆的时候(读经班就设在书画馆里),他指着书画馆的大门说:“爸爸都不来这里的。”那语气里,还含有为自己和妈妈来这里的自豪呢。我当即表扬了他:辰辰真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也读得很好,来这里读书的小朋友,都读得很好呢。爸爸有时间的时候,也要来这里读读书才好啊。他一本正经地说:是的。
孩子的学习习惯,也许就是这样慢慢养成的。
我也是接触了国学,接触了累积法,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熏习,教化,等等,都是要在耳濡目染、日积月累中无形渗透,慢慢地、然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09-11-3 22:08 编辑 ]
今天是培训活动的最后一天,一起去西冲海边徒步穿越。下午回来之后,我和露西又赶去东湖公园听讲座了。等回到家,已经是5点多了。辰辰问我去哪里了,我说去东湖公园读书了。他居然扁了扁嘴说:为什么不带我去?我确实很意外,因为之前每次带他去,他都要说不去的。这次没空回来带他去,他居然有意见了。原来,次次带他去参加读经班,慢慢地已经在他的小脑海里种下了这样的种子:每周是要去东湖公园读书的。
想起有一天早上,我和他爸爸一起带他去东湖公园散步。经过红荔书画馆的时候(读经班就设在书画馆里),他指着书画馆的大门说:“爸爸都不来这里的。”那语气里,还含有为自己和妈妈来这里的自豪呢。我当即表扬了他:辰辰真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也读得很好,来这里读书的小朋友,都读得很好呢。爸爸有时间的时候,也要来这里读读书才好啊。他一本正经地说:是的。
孩子的学习习惯,也许就是这样慢慢养成的。
我也是接触了国学,接触了累积法,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熏习,教化,等等,都是要在耳濡目染、日积月累中无形渗透,慢慢地、然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09-11-3 22:08 编辑 ]
2009/11/03回复
美烧女楼171楼
早上带辰辰去爬山。我们出发的时候,外婆已经先去一阵了。
天气变冷了,给他穿上厚一点的衣服。他说:不去爬山。我说,我们要去爬山,要去找外婆。他是个孝顺的孩子,就不吭声了。
出了小区大门,要横过公路才能上山。往往,我是抱着他跑过去的。清晨的马路上,车很少,我们只是喜欢这个游戏。每当我抱着他跑过马路的时候,他总是咯咯地笑得非常开心!
一上山路,我说:汽车的声音好大!辰辰说:小鸟的声音好小呀!
到了环山公路上,辰辰说:怎么还没看到外婆呢?我们走了一圈,正要往下走,辰辰看到外婆了,非常高兴,就一起下山回家。
天气突然变冷了,辰辰看到外婆穿着一双破了一点的就拖鞋,就对我说:妈妈,外婆的鞋破了,你去给她买双新的吧!把外婆高兴得!我也夸奖了辰辰,答应给外婆买鞋。辰辰才放心了
天气变冷了,给他穿上厚一点的衣服。他说:不去爬山。我说,我们要去爬山,要去找外婆。他是个孝顺的孩子,就不吭声了。
出了小区大门,要横过公路才能上山。往往,我是抱着他跑过去的。清晨的马路上,车很少,我们只是喜欢这个游戏。每当我抱着他跑过马路的时候,他总是咯咯地笑得非常开心!
一上山路,我说:汽车的声音好大!辰辰说:小鸟的声音好小呀!
到了环山公路上,辰辰说:怎么还没看到外婆呢?我们走了一圈,正要往下走,辰辰看到外婆了,非常高兴,就一起下山回家。
天气突然变冷了,辰辰看到外婆穿着一双破了一点的就拖鞋,就对我说:妈妈,外婆的鞋破了,你去给她买双新的吧!把外婆高兴得!我也夸奖了辰辰,答应给外婆买鞋。辰辰才放心了
2009/11/04回复
美烧女楼172楼
(2009-11-5)
早上带辰辰去爬山。一路上,辰辰看到什么都要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小嘴巴就没休息过。
要爬坡了,看着我每天爬的这个坡,我突然很感慨!刚开始爬山的时候,我甚至不敢爬这个坡,只是爬旁边的那小山。后来开始带辰辰爬这个坡,有点气喘,脚酸,辰辰也要抱一两次。而一个月之后的现在,在我的眼里,这坡好像矮了好多,爬起来非常轻松,辰辰也是一口气爬上去,一口气走下来,也不用抱了。这和我们读经的过程,何其相似!
今天我们刚上坡,辰辰就问我:妈妈你带书来了没?我连忙说带了,从包里取出口袋书,翻到本周要读的德育启蒙,开始读起来。他也跟着读。又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见德育启蒙很浅显,就给他解释了一下。解释完毕,我正要继续往下读,谁知辰辰说:再从头读一遍吧。于是我们找了个石凳坐下,领着他把刚解释过的这一段读了一遍。
接着复习孝经。没想到的是,孝经已经读过那么久了,辰辰还能在我稍作提示下,背诵了孝经第一章。看他坐不住了,就一起在环山公路上散步,我自己一章一章地读完了孝经。
他偶尔要我把书给他看看,读上几句。
最后,我拿出易经口袋书,想读上一段。丢给辰辰一本有三字经的口袋书让他自己读。他读了一段,遇上不记得的地方了,就问我。我才发现我们的旁边,居然多了两个关注者。
一位年轻妈妈看到我们停下来了,就向前来问,我就向她介绍了读经和一些儿童教育要注意的地方,还从包里拿出张“大易教育”的碟送给了她。她很感兴趣。旁边的一位白发老人,则连说了好几次:你教孩子的方向对了!
读完书,要下山了,辰辰不愿意下去。站在那里不动。我开玩笑说:辰辰,我们不能总在这里的。只有树,才在这里不动的。辰辰说:树不动的,山也不动的。大楼也是不动的。小鸟是会动的。我连忙说:对,我们要动了。于是高高兴兴回家了。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09-11-5 16:18 编辑 ]
早上带辰辰去爬山。一路上,辰辰看到什么都要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小嘴巴就没休息过。
要爬坡了,看着我每天爬的这个坡,我突然很感慨!刚开始爬山的时候,我甚至不敢爬这个坡,只是爬旁边的那小山。后来开始带辰辰爬这个坡,有点气喘,脚酸,辰辰也要抱一两次。而一个月之后的现在,在我的眼里,这坡好像矮了好多,爬起来非常轻松,辰辰也是一口气爬上去,一口气走下来,也不用抱了。这和我们读经的过程,何其相似!
今天我们刚上坡,辰辰就问我:妈妈你带书来了没?我连忙说带了,从包里取出口袋书,翻到本周要读的德育启蒙,开始读起来。他也跟着读。又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见德育启蒙很浅显,就给他解释了一下。解释完毕,我正要继续往下读,谁知辰辰说:再从头读一遍吧。于是我们找了个石凳坐下,领着他把刚解释过的这一段读了一遍。
接着复习孝经。没想到的是,孝经已经读过那么久了,辰辰还能在我稍作提示下,背诵了孝经第一章。看他坐不住了,就一起在环山公路上散步,我自己一章一章地读完了孝经。
他偶尔要我把书给他看看,读上几句。
最后,我拿出易经口袋书,想读上一段。丢给辰辰一本有三字经的口袋书让他自己读。他读了一段,遇上不记得的地方了,就问我。我才发现我们的旁边,居然多了两个关注者。
一位年轻妈妈看到我们停下来了,就向前来问,我就向她介绍了读经和一些儿童教育要注意的地方,还从包里拿出张“大易教育”的碟送给了她。她很感兴趣。旁边的一位白发老人,则连说了好几次:你教孩子的方向对了!
读完书,要下山了,辰辰不愿意下去。站在那里不动。我开玩笑说:辰辰,我们不能总在这里的。只有树,才在这里不动的。辰辰说:树不动的,山也不动的。大楼也是不动的。小鸟是会动的。我连忙说:对,我们要动了。于是高高兴兴回家了。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09-11-5 16:18 编辑 ]
2009/11/05回复
美烧女楼173楼
(2009-11-8)
下午去孔圣堂听周老师讲论语。
每听一次周老师的课,就叹服一次。周老师博学多才,国学功底非常深厚,应该是学院派出身。论语中的某个字,都能讲得很精彩。某句话的引申,更是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听周老师的论语,有种非常通透的感觉。讲的是论语,又不仅仅是论语。正如周老师所说过的:要想真正理解论语,不通读六经,是不可能正确理解论语的。周老师的讲课,也体现了他通读经典,站的高度非同一般视角。既有根源,又自成一家。
这次的讲座,对我来说,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可能由于引起了我的共鸣吧!
讲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时候,周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解说。
《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等六经,诗经在其中。诗教,是儒教教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诗教,可以驱除邪念,激发人的纯良之性,和礼教,乐教的功能类似。真正的大诗人,富于想象,率性,单纯而又深刻,博爱,心怀众生。人类历史上第一流的人,原则上,都是诗人。
国共两党的相争,最终,是两党领袖在个人内涵、个人魅力上的竞争。在**作《沁园春 雪》的时候,就已经分出端倪了。这等的胸怀,这等的视野,是蒋先生所远不能比的。党为什么能胜利?因为**是诗人!
曹操为什么能战胜刘备和孙权?因为他是诗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是一般人能有觉悟的吗?
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因为刘邦是诗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得酬壮士的豪迈心声,又岂是常人所能拥有!
因此,要想把你的孩子培养成出色的人,请先把他培养成诗人吧!通过诗教教化出来的人,没有邪念,没有私欲,品格高尚。
要想生命有境界,有格局,必须成为诗人、艺术家!
周老师的话,也许有失之偏颇的地方,但是,引起了我的共鸣。
文字的表达能力太重要了!早就有这个感悟,在读论语雍也篇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时,更是感到了文字的魅力。再好的成果,如果表达起来辞不达意,又怎能更好地流传?中国人历来重视文采,一篇好文,可以流唱千古。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文字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也一直是想让女儿多读些文学作品,提高她的文学修养,因此,在接触到经典之后,我也不只是让她读论语易经等著名经文,古今优美的诗词和散文,我也全部一起买回来让她读了。到今天为止,刚好读完了《少年儿童诗词启蒙》,明天开始读《文学启蒙》了。希望我的女儿,即使不做文人,也能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
读书,不要带着太多的功利心而去让孩子读,使孩子读成为书的工具。没有道德的指引,没有美好理想的人,即使成为了专家,也只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正如周老师所说,只能是一个人格不完全的人,一个生命有了缺憾的人,一个精神上有残疾的人。本末倒置的教育,最终的结果就是害人害己,害社会。
非常高兴地听到周老师宣布了这样一个好消息:最近,孔圣堂在组建国乐班,免费招收古筝试学班学员,洞箫学员,古琴学员,剑舞学员。我马上给我自己和女儿都报了名。很高兴有这个机会重新拂动琴弦。这次,在读了这些书之后,我想我能坚持下去了。像每天要读经一样,每天也抽半小时来练琴。
下午去孔圣堂听周老师讲论语。
每听一次周老师的课,就叹服一次。周老师博学多才,国学功底非常深厚,应该是学院派出身。论语中的某个字,都能讲得很精彩。某句话的引申,更是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听周老师的论语,有种非常通透的感觉。讲的是论语,又不仅仅是论语。正如周老师所说过的:要想真正理解论语,不通读六经,是不可能正确理解论语的。周老师的讲课,也体现了他通读经典,站的高度非同一般视角。既有根源,又自成一家。
这次的讲座,对我来说,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可能由于引起了我的共鸣吧!
讲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时候,周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解说。
《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等六经,诗经在其中。诗教,是儒教教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诗教,可以驱除邪念,激发人的纯良之性,和礼教,乐教的功能类似。真正的大诗人,富于想象,率性,单纯而又深刻,博爱,心怀众生。人类历史上第一流的人,原则上,都是诗人。
国共两党的相争,最终,是两党领袖在个人内涵、个人魅力上的竞争。在**作《沁园春 雪》的时候,就已经分出端倪了。这等的胸怀,这等的视野,是蒋先生所远不能比的。党为什么能胜利?因为**是诗人!
曹操为什么能战胜刘备和孙权?因为他是诗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是一般人能有觉悟的吗?
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因为刘邦是诗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得酬壮士的豪迈心声,又岂是常人所能拥有!
因此,要想把你的孩子培养成出色的人,请先把他培养成诗人吧!通过诗教教化出来的人,没有邪念,没有私欲,品格高尚。
要想生命有境界,有格局,必须成为诗人、艺术家!
周老师的话,也许有失之偏颇的地方,但是,引起了我的共鸣。
文字的表达能力太重要了!早就有这个感悟,在读论语雍也篇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时,更是感到了文字的魅力。再好的成果,如果表达起来辞不达意,又怎能更好地流传?中国人历来重视文采,一篇好文,可以流唱千古。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文字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也一直是想让女儿多读些文学作品,提高她的文学修养,因此,在接触到经典之后,我也不只是让她读论语易经等著名经文,古今优美的诗词和散文,我也全部一起买回来让她读了。到今天为止,刚好读完了《少年儿童诗词启蒙》,明天开始读《文学启蒙》了。希望我的女儿,即使不做文人,也能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
读书,不要带着太多的功利心而去让孩子读,使孩子读成为书的工具。没有道德的指引,没有美好理想的人,即使成为了专家,也只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正如周老师所说,只能是一个人格不完全的人,一个生命有了缺憾的人,一个精神上有残疾的人。本末倒置的教育,最终的结果就是害人害己,害社会。
非常高兴地听到周老师宣布了这样一个好消息:最近,孔圣堂在组建国乐班,免费招收古筝试学班学员,洞箫学员,古琴学员,剑舞学员。我马上给我自己和女儿都报了名。很高兴有这个机会重新拂动琴弦。这次,在读了这些书之后,我想我能坚持下去了。像每天要读经一样,每天也抽半小时来练琴。
2009/11/09回复
美烧女楼177楼
(2009-11-8)
周老师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时,也是非常通透,和赖老师的观点类似,令人感叹:通读群经的大学者,看问题的高度和广度,就是不一样!
这句话,一般的注释,就是孔子的成长历程。周老师所讲,远比这深,广。
周老师说,这句话,并非圣人的成长历程,而是他的心路历程,他悟道的过程,他的进德之阶,他生命的成长历程。
15岁而志于学,学,指的是大学,是明明德之学。三十而立,是在精神上站立,对天道人道,有了真正的体悟。到了四十,就慢慢解除了心中的疑惑,困扰。五十岁的时候,就参悟到了自己的天命,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到六十岁的时候,已经到了所闻皆同,古今贯通,天人贯通的地步。七十岁的孔子,已经参通天道,与天合德,自然地处处符合天理人道。
听到周老师讲这段经文,怎么能相信他没有通读易经呢?这观点,这论调,和赖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怎能不让人相信,道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
周老师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时,也是非常通透,和赖老师的观点类似,令人感叹:通读群经的大学者,看问题的高度和广度,就是不一样!
这句话,一般的注释,就是孔子的成长历程。周老师所讲,远比这深,广。
周老师说,这句话,并非圣人的成长历程,而是他的心路历程,他悟道的过程,他的进德之阶,他生命的成长历程。
15岁而志于学,学,指的是大学,是明明德之学。三十而立,是在精神上站立,对天道人道,有了真正的体悟。到了四十,就慢慢解除了心中的疑惑,困扰。五十岁的时候,就参悟到了自己的天命,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到六十岁的时候,已经到了所闻皆同,古今贯通,天人贯通的地步。七十岁的孔子,已经参通天道,与天合德,自然地处处符合天理人道。
听到周老师讲这段经文,怎么能相信他没有通读易经呢?这观点,这论调,和赖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怎能不让人相信,道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
2009/11/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