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华南理工大学房租涨八倍!海归博导亲自晒工资称难以生存!(7月15更新)

124626511房产楼市

全部回帖
很少有耐心看铁,而且是这么长的铁一楼一楼爬完.
越看越心酸越看越心惊.
那个什么WISEBOY能否闭嘴,真让人想爆粗.你要不是脑子被门夹了,就是被电打了.再要不就是五毛.你的角色就是帮着地主和刘三姐对歌的那些让人憎恶的文人(原谅我想不出更贴切的形容词了)
什么叫美国的次贷是因为美国人买不起房?是因为他还不起好不好.为什么还不起?是因为他透支消费.什么叫美国的医疗免费但要排队要等两个月所以不如要求全额自摸的天朝医疗好?你什么逻辑?你朋友有钱还是没钱?大把钱就去私人医院治撒,别讲的好象美国就没有能掏钱治病的地方了.谁叫你等了?也脑子被门夹了被电打了不转了没电了坏掉了?没钱?没钱那就等两个月撒,总好过没钱只能等S吧?

半夜注册个马夹,发泄一下.此人言论实在叫人严重不齿
2010/07/17回复
6 顶192楼,在美国教师属于被人尊重的专业人士,这里? 哼!

我相信很多选择当教师的人,当初的初衷都是希望有份安定的生活,相对单纯的上班环境。买房占了一半的收入也就咬牙忍了,起码这房子是自己的,至少能用个几十年,租房用了一半收入,这又是为了什么?
2010/07/17回复
wiseboywiseboy163楼
来骂人的:
很少有耐心看铁,而且是这么长的铁一楼一楼爬完.越看越心酸越看越心惊.那个什么WISEBOY能否闭嘴,真让人想爆粗.你要不是脑子被门夹了,就是被电打了.再要不就是五毛.你的角色就是帮着地主和刘三姐对歌的那些让人憎恶的文人(原谅我想不出更贴切的形容词了)什么叫美国的次贷是因为美国人买不起房?是因为他还不起好不好.为什么还不起?是因为他透支消费.什么叫美国的医疗免费但要排队要等两个月所以不如要求全额自摸的天朝医疗好?你什么逻辑?你朋友有钱还是没钱?大把钱就去私人医院治撒,别讲的好象美国就没有能掏钱治病的地方了.谁叫你等了?也脑子被门夹了被电打了不转了没电了坏掉了?没钱?没钱那就等两个月撒,总好过没钱只能等S吧?半夜注册个马夹,发泄一下.此人言论实在叫人严重不齿
查看原文
如果真有五毛的话, 那高校应该有吧, 我想问问华工有五毛么? 言论是自由的,不要只听批评政府的而无法接受给政府说公道话的言论.

什么叫美国的次贷是因为美国人买不起房?是因为他还不起好不好.为什么还不起?是因为他透支消费.

照你说不是中国人买不起房, 而是中国人不敢透支消费.

什么叫美国的医疗免费但要排队要等两个月所以不如要求全额自摸的天朝医疗好?你什么逻辑?你朋友有钱还是没钱?大把钱就去私人医院治撒,别讲的好象美国就没有能掏钱治病的地方了.谁叫你等了?也脑子被门夹了被电打了不转了没电了坏掉了?没钱?没钱那就等两个月撒,总好过没钱只能等S吧?

你去过美国没? 好歹也是同学QQ上告诉我的, 可不是杜撰或网络转载, 别以为在美国弄了绿卡的就都有钱了, 也别以为在美国刷盘子比在中国当教师还好赚, 私人医院与公费医疗的差别太大了, 不是特别有钱的估计都会等公费医疗, 不信你去香港或美国消费下私人医院, 估计你就会怀念中国的自费医疗.

中国的医疗现在也有保险, 像广州很早就有了医疗保险, 城市的医疗保险我不熟,
我老家农村也有每年交20块的合作医疗, 生孩子可以报销70%, 我妈妈高血压入院至少也报销了50%以上, 好似还可以在医院免费买多少钱的药, 但相对药店就贵多了, 今年起60岁老人每年可以领600, 虽然很少,但农村人还是乐赞党和政府的政策好,人总是要知足的.

再请你了解下胆囊炎(或阑尾炎)这种病 , 也不是天天痛, 相对胃痛频率会高些, 一旦痛起来的感觉比胃痛厉害.


[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10-7-17 10:52 编辑 ]
2010/07/17回复
你总算开始讲点道理了.
我只问你一句话,你所说的这些保险这些报销,是否这些华工的老师们正在享受到的?
如不是,就不要拿出来比.前面几百楼慢慢陈述出来的问题除了说明他们的待遇低下,还说明了什么?
2010/07/17回复
einsleinsl165楼
终于大体大所有的回复看了一遍。很想发表自己的言论。
总体来说这话题华工的老师抱怨待遇差,而有人不解,认为当前教育市场化,功利化,老师不应该特殊化。我想虽然政府把教育市场化,但是国人心里虽不认可却仍然作为帮凶,实在悲哀。
我首先声明,我不是老师,只是局外人对这事件发表意见。
教育乃国家之本,教师本应该受到大家的尊敬,政府需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保障和待遇。这样才能吸引更好的人才进入教师行业。提高他们的保障不在于他们是博士,不在于他们的高学历,而在于他们是老师,肩负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所以请不要把他们和民工想比较。我这里不是说民工低级,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记得那段历史,我们把知识分子叫臭老九,应该受劳动教育,那是民族的耻辱,请不要再重演。

说到当前教育功利化,老师只顾捞外快。当然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本人也鄙视。但是有没有人想过是谁让当中大部分的他们走上捞钱的道路?就是生活的所逼。我所在企业是个德国公司,公司最高层,包括董事会成员,他们的称号都是同一的,什么什么博士,而不是国内的什么什么董事长,总监。这反映了德国人对博士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请不要抱怨国内博士的虚假,因为这部分来源于我们对博士这个称呼的不尊重。

不要嫉妒老师的高福利,因为这样才能吸引真的好人才去培养我们的孩子。诚然我们部分老师让我们不耻,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提高他们的待遇,才能让真正的好老师多起来。让我们的孩子不要在成长的过程已经坏掉。

[ 本帖最后由 einsl 于 2010-7-17 12:17 编辑 ]
2010/07/17回复
fffftfffft166楼
华工的有一部分教工的收入确实是低到没人敢相信的地步,所以很多人回贴说“不相信”“愚人节”“别骗人”之类的话,更有一部分人以身边有认识的教师有房有车就否定其他人的话,到底现在是人人平均分配,大家拿的钱一样多,还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请各位自行分析。事实上,正规的工资正是如此的低,普通中级职称的拿到手的钱就两千出头。
    大家可能会说,这么低的收入,大可以走人,没必要诉苦。其实,留在这里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这里很多人读了多年书,习惯了学校的相对干净、单纯的环境,考虑到子女的读书等问题,再把学校给予的3.5元的房租(几十至两百元/月)换算成社会上的一千至三千/月,相当于收入提高了两者的差值。那剩下的两三千元用以解决吃饭刚好够,也就妥协认可了这样的付出/收入。
2.走人,一要找新单位,搞调动,二也担心自己不再是应届,年龄一天天增大,用人单位也没这么欢迎,每年新出来的应届生这么多,有一些换工作的担忧。只好凑和着应付。
3.  名气大的学校,如果能够接到项目,申请到基金,再有得力的学生,那境况可以大大改善,即很多人所说的“身边的有楼有车衣着光鲜的教授”,为了这样的预期也捱下去。

  我认为这次的事情,不是简单的提房租有反对意见,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物价、房价不断上涨的冲击下,高校的部分教工没有额外收入,基本收入在这种情况面前日益显得捉襟见肘。如果有了提租金、重病、家里人急需用钱等问题,根本没有应付的能力。
2010/07/17回复
fffftfffft167楼
刚才去午饭了,继续说,我的楼上的说得好,教师的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其次还有科研、论文等。在这个论坛里面妈妈很多,打个比方,你希望你的保姆穿得破破烂烂,身上有着可能不知道的病来带你的小孩,然后保姆说自己收入很低生活艰难,你回应说“这里就这样,你不想待就走吧,这收入说出去别人只会当愚人节,隔壁的保姆过得多舒坦。”
  换成老师,拿着微薄的工资,精神上带着可能不知道的压力或者走歪路的诱惑来上课教育你的子女,你放心吗?难道说反正我的小孩不在这间学校,这里有什么问题是他们内部的,不影响到我无所谓。
  高校还是一个相对旧模式的管理方式,因此才有了饭堂、职工幼儿园、附属学校、廉租房等各种措施,这种种配套作为一种福利及隐性收入,才把教师们留在了这个工作岗位。把这些福利当作收入加在剩下的工资里面,才能够生存下来。在社会上各种人,诚然自己生存压力很大,但在说别人的同时,能否考虑一下别人的处境,只会简单的说“还有这么便宜的房租,知足吧”“有这样的福利,我们早就没这回事”,而不想一下大家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果教师有其他人那么光鲜的收入,再拥有这么多的福利,才可以这样批判。在发言前,能否处身置地考虑一下别人的情况。这里的绝大多数人不是什么非主流,脑残之类的,都是要面子的,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仿造事实说自己生活多差来博取同情,何必呢。
   在华工上课,按1毛6/学生/课来计算,一节课按50个学生(一般是三、四十个人一个班),45分钟下来课时费人民币8元整。上半天课共4节,课时费32元,剩下的半天备下课,改下作业,再开下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的会议,剩下属于自己的时间有多少?这种课时费算到收入里面,意义大吗?
2010/07/17回复
做为家属,每天计算钱过日子,买菜还得到五山的菜场买,孩子放暑假想出门去玩,我们还得先算算荷包里的钱够不够,有人说不想待可以走人,年轻的、还没结婚的可以潇洒拍拍屁股走人,可怜我们年纪大了走不了了。
2010/07/17回复
wiseboywiseboy169楼
来骂人的:
你总算开始讲点道理了.我只问你一句话,你所说的这些保险这些报销,是否这些华工的老师们正在享受到的?如不是,就不要拿出来比.前面几百楼慢慢陈述出来的问题除了说明他们的待遇低下,还说明了什么?
查看原文
我来就是一直在讲道理,只不过某些道理你不能接受或者没看明白, 中国人历来就太关于接受别人的观点, 更会没弄明白别人的道理就爆粗.

华工老师们是否享受到保险与报销,我不清楚,希望华工老师做个解答.我说得都是我知道的具有一定事实依据, 而不是想当然.

[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10-7-17 15:19 编辑 ]
2010/07/17回复
einsleinsl170楼
不得不说,你所说都是实话。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强国梦还是在夜里做吧
2010/07/17回复
yzouyingyzouying171楼
博导应发6882,税后3187,扣掉的社保公等有3700元之多??不知道是不是公积金很高呢。
2010/07/17回复
郁妈郁妈172楼
最近几年,我们学院的年轻教师流失很多。前几天吃饭,一个05年来的老师感概,他那一年学院进了5个,如今只剩他一个人了。

最近几年进来的年轻人,一般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买房父母给首期甚至全款的。或者老婆工作单位好,在电信、移动之类的。

如果夫妻都在华工,双方父母在农村,那就真的是要喝西北风了。
2010/07/17回复
snowbirdsnowbird173楼
讲得很好,都是高房价惹得货
2010/07/17回复
snowbirdsnowbird174楼
顶192楼,一看到那个wiseboy,就恶心极了
2010/07/17回复
baobei07baobei07175楼
我只想说广东是中国最不重视教育的省之一,只重视经济效益,教师这个职业在广州根本没有职业荣誉感,一个做老师的朋友说被人问起职业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教师,只说自己是个打工的,更符合实际些。

[ 本帖最后由 baobei07 于 2010-7-17 19:08 编辑 ]
2010/07/17回复
wiseboywiseboy176楼
中国还是具有充分的言论自由的,我去年来妈网讨论的议题都比这个更为激烈, 也不见妈网出了啥问题.今年没怎么说话,是因为难见这么激烈的议题.

你最近才来妈网, 所以觉得好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你自己不明真相不是你的错, 但发表这样的消息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就不应该了.


[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10-7-17 19:22 编辑 ]
2010/07/17回复
能受到影响的老师还算好的, 有些老师当初就因为在华工只能和别人分享一间房,拥有一张床,所以没要的,就算现在你穷死了,不管你现在有多需要那张床,华工也不会再给你了.涨房租,跟这些人也没关系了.
还有,今日一线晒的那些补贴,有谁都拿到过?去问问吧.反正我从来没见过所谓的住房维修补贴.
公积金和住房补贴要买房才能取,可是,租都租不起的人,买房有可能吗?
2010/07/17回复
wiseboy:
我来就是一直在讲道理,只不过某些道理你不能接受或者没看明白, 中国人历来就太关于接受别人的观点, 更会没弄明白别人的道理就爆粗.华工老师们是否享受到保险与报销,我不清楚,希望华工老师做个解答.我说得都是我知道的具有一定事实依据, 而不是想当然.[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10-7-17 15:19 编辑 ]
查看原文
我在这里就华工老师们是否享受到保险与报销做个说明吧,不完善的地方请其他华工的老师帮忙补充,不准确的地方请其他华工的老师帮忙指正。

华工的保险不同于国家的社保,是独立于国家社保外的一种学校等事业单位内部的实行的一种保险。目前我们的保险主要是养老保险,这部分从学校工资中根据老师不同的职称级别扣取不同比例的金额。如果中途要离职走人的话,这笔养老保险支取程序就会变得相当的繁琐复杂,学院学校财务人事等等部门全部要跑个遍,最后层层签名层层审批后这笔钱到底能拿到多少,到底要离职几年后才可以拿到,真的是个很难说清楚的事情,最最好的情况就是能和学校协商将这笔钱转作离职需要支付给学校的赔偿费,多的看能不能要回点,少的就一定得交清,不然你的档案户口迁移这些就有得麻烦了。

华工也有医疗保险,好像是2008年底还是2009年初进校的老师就好很多,他们和大家一样是享受的国家医疗保险,就是和大家一样有个医疗存折,每个月不管你看病不看病,都会有70元还是80多元的一笔医疗补助进账,你可以用这笔钱自主择院去看病买药。但是像我这样早上2-3年进校的老师就和以前的所有老师一样,享受的是所谓的学校的公费医疗。公费医疗要求老师必须去华工校医院就医,校医院是属于社区医院的性质,本身规模比较小,很多医疗设备都相对落后。医院科室的设置也相对比较少,对于妈妈来说很不方便的是校医院没有产科,只有一个妇科。先前也已经有华工妈妈详细解释过校医院不具备唐氏这样的基础检验的检测条件,必须自费到大医院去做,后期的产检也基本都是要自费去到别的医院做的。顺产的话能在学校报销下2000元就真的是要谢神了,剖腹产的话就得完全自费。校医院的药费又分为自费药和非自费药两类,其中非自费药,老师根据医院的一份药品级别名录自己出8%-15%,别的部分算是我们享受到的学校公费医疗的补贴。校医院的医疗药品较为缺乏,很多时候医生也会很明白地告诉你本院没有能很有效治疗该病的药品,告诉我们具体的药名,建议我们自己自费去外面的药店购买。一些重大疾病可以由医院开证明转院到大医院去做,目前为数不多的开到转院证明的,好像转到暨大医院多一点。但是这个转院要办理的手续也是相当地折磨人,慢性病还好点,真的是急性的重病都还是自费保命优先。一般像感冒拉肚子这些,我们都宁可自己在就近的药店买了吃,凭借年轻的身体底子应付一下就好了。不注意的话,偶尔校医院还会开出过期药或者是差不多临期1周内的药,再拿回去退的话很得罪人,所以最后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年轻教师还无所谓,但是等你年纪大一些再离职了,那么你去到外面的医院所有的病完全得自费,这也是部分年纪大点的老师很害怕轻易离校的原因之一。校外的医院完全自费的医疗成本太高了,真的是有个慢性病或者重病什么的确实很焦虑。据说学校每年为我们这些享受公费医疗的老师补贴给校医院差不多六千万到七千万的一笔医疗费用,我们也很心痛这笔医疗补贴的支出,很多45岁以下的老师还是更愿意把这份公费医疗换成一份国家医疗保险的,毕竟国家的医疗保险就医的选择要大很多,也让人感觉到踏实一些,老了或者离职了,心里都还有点底。可是我们是没有自行选择参加公费医疗还是国家医疗保险的权利的,而自己也没有资格再去自费购买一份国家的医疗保险,这是为国家政策不允许的。

养老和医疗大致是这样。其他的还有差旅补助这些了,一般来说大部分老师因公出差的话,可以报销国内的火车卧铺。机票也有可以报销的,但是不是太规范,具体能不能批更多要看你自己和领导的关系了。就我入校这几年,曾有一个很心酸的事件,华工机械学院一位老院士,因为要去外地出差,原本申请坐飞机去,但是不知何故院方居然没有给批,最后就只能坐的火车,回校后很快就去世了,家人悲痛万分。老院士年纪确实也大了,身体也一直不是很好,我不敢说是来回火车一路的颠簸要了老院士的命,但是作为校方理应爱惜一下这些为学校鞠躬尽瘁一辈子的老学者,毕竟是一位院士啊,中国总共才有多少位院士?那个年代的这批老学者,他们是真正做实事的一批人,为学校为国家都献出了自己的一身,结局确实很可惜也很可怜,至今回忆起来都很心酸。

因为大学城校区的关系,我们还有一份计入工资账目的交通补贴,这个是每天补助20元,要求你每天去到大学城3个打卡点中的任意一个打卡,上班的时候打一次,下班的时候打一次,这样就有20元了,一个月每天都去的话共计有240元,是一笔不小的补贴了。如果你哪天没有课,想在家备课而没有去南校区打卡的话,就没有20元的补贴了,最后发工资的时候,财务会按照打卡天数统计,和公司职员坐班一个样。

通讯费是没有任何补贴的,但是要求每个老师的手机是必备的,要求随时能联系到你。

学校和每个学院都有工会,每年运动会的时候可以有个纪念品发,前年发的一床毯子,去年发的一件运动衣。偶尔校工会还会组织一些不定时的比赛,参加的老师也有机会得到一些差不多价值的纪念品,但是每个学院都只有几个名额。工会近几年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号召捐款,会随捐款动员邮件附上一个建议捐款额,偏偏这几年中国的天灾人祸还真的多,所以有时候真的是谈捐色变。今年省里分配给学校的省内扶贫任务,我的独生子女补贴左手刚拿到,右手就被财务建议捐出了,有时候真的不舍得,但是大家都知道在这样的事业单位不得不捐。这种建议捐款还算好的了,有个别老师不怕被领导给小鞋穿,装作不懂捐个五十敷衍一下或者实在扛着不捐也是有的。最怕就是那种一定得捐的,因为那个额度会比一般的建议捐款额更大。大家别笑话我们这些老师的穷酸样,连人家国际巨星都有舍不得而假捐的,何况是我们这些苦苦挣扎的边缘人,但愿老天保佑国泰民安。

暂时好像就想到这些补贴,描述得有出入,不够准确,或者不够明白的地方还请其他同事补充更正。

[ 本帖最后由 azhuwei 于 2010-7-18 00:28 编辑 ]
2010/07/18回复
azhuwei:
我在这里就华工老师们是否享受到保险与报销做个说明吧,不完善的地方请其他华工的老师帮忙补充,不准确的地方请其他华工的老师帮忙指正。华工的保险不同于国家的社保,是独立于国家社保外的一种学校等事业单位内部的实行的一种保险。目前我们的保险主要是养老保险,这部分从学校工资中根据老师不同的职称级别扣取不同比例的金额。如果中途要离职走人的话,这笔养老保险支取程序就会变得相当的繁琐复杂,学院学校财务人事等等部门全部要跑个遍,最后层层签名层层审批后这笔钱到底能拿到多少,到底要离职几年后才可以拿到,真的是个很难说清楚的事情,最最好的情况就是能和学校协商将这笔钱转作离职需要支付给学校的赔偿费,多的看能不能要回点,少的就一定得交清,不然你的档案户口迁移这些就有得麻烦了。华工也有医疗保险,好像是2008年底还是2009年初进校的老师就好很多,他们和大家一样是享受的国家医疗保险,就是和大家一样有个医疗存折,每个月不管你看病不看病,都会有70元还是80多元的一笔医疗补助进账,你可以用这笔钱自主择院去看病买药。但是像我这样早上2-3年进校的老师就和以前的所有老师一样,享受的是所谓的学校的公费医疗。公费医疗要求老师必须去华工校医院就医,校医院是属于社区医院的性质,本身规模比较小,很多医疗设备都相对落后。医院科室的设置也相对比较少,对于妈妈来说很不方便的是校医院没有产科,只有一个妇科。先前也已经有华工妈妈详细解释过校医院不具备唐氏这样的基础检验的检测条件,必须自费到大医院去做,后期的产检也基本都是要自费去到别的医院做的。顺产的话能在学校报销下2000元就真的是要谢神了,剖腹产的话就得完全自费。校医院的药费又分为自费药和非自费药两类,其中非自费药,老师根据医院的一份药品级别名录自己出8%-15%,别的部分算是我们享受到的学校公费医疗的补贴。校医院的医疗药品较为缺乏,很多时候医生也会很明白地告诉你本院没有能很有效治疗该病的药品,告诉我们具体的药名,建议我们自己自费去外面的药店购买。一些重大疾病可以由医院开证明转院到大医院去做,目前为数不多的开到转院证明的,好像转到暨大医院多一点。但是这个转院要办理的手续也是相当地折磨人,慢性病还好点,真的是急性的重病都还是自费保命优先。一般像感冒拉肚子这些,我们都宁可自己在就近的药店买了吃,凭借年轻的身体底子应付一下就好了。不注意的话,偶尔校医院还会开出过期药或者是差不多临期1周内的药,再拿回去退的话很得罪人,所以最后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年轻教师还无所谓,但是等你年纪大一些再离职了,那么你去到外面的医院所有的病完全得自费,这也是部分年纪大点的老师很害怕轻易离校的原因之一。校外的医院完全自费的医疗成本太高了,真的是有个慢性病或者重病什么的确实很焦虑。据说学校每年为我们这些享受公费医疗的老师补贴给校医院差不多六千万到七千万的一笔医疗费用,我们也很心痛这笔医疗补贴的支出,很多45岁以下的老师还是更愿意把这份公费医疗换成一份国家医疗保险的,毕竟国家的医疗保险就医的选择要大很多,也让人感觉到踏实一些,老了或者离职了,心里都还有点底。可是我们是没有自行选择参加公费医疗还是国家医疗保险的权利的,而自己也没有资格再去自费购买一份国家的医疗保险,这是为国家政策不允许的。养老和医疗大致是这样。其他的还有差旅补助这些了,一般来说大部分老师因公出差的话,可以报销国内的火车卧铺。机票也有可以报销的,但是不是太规范,具体能不能批更多要看你自己和领导的关系了。就我入校这几年,曾有一个很心酸的事件,华工机械学院一位老院士,因为要去外地出差,原本申请坐飞机去,但是不知何故院方居然没有给批,最后就只能坐的火车,回校后很快就去世了,家人悲痛万分。老院士年纪确实也大了,身体也一直不是很好,我不敢说是来回火车一路的颠簸要了老院士的命,但是作为校方理应爱惜一下这些为学校鞠躬尽瘁一辈子的老学者,毕竟是一位院士啊,中国总共才有多少位院士?那个年代的这批老学者,他们是真正做实事的一批人,为学校为国家都献出了自己的一身,结局确实很可惜也很可怜,至今回忆起来都很心酸。因为大学城校区的关系,我们还有一份计入工资账目的交通补贴,这个是每天补助20元,要求你每天去到大学城3个打卡点中的任意一个打卡,上班的时候打一次,下班的时候打一次,这样就有20元了,一个月每天都去的话共计有240元,是一笔不小的补贴了。如果你哪天没有课,想在家备课而没有去南校区打卡的话,就没有20元的补贴了,最后发工资的时候,财务会按照打卡天数统计,和公司职员坐班一个样。通讯费是没有任何补贴的,但是要求每个老师的手机是必备的,要求随时能联系到你。学校和每个学院都有工会,每年运动会的时候可以有个纪念品发,前年发的一床毯子,去年发的一件运动衣。偶尔校工会还会组织一些不定时的比赛,参加的老师也有机会得到一些差不多价值的纪念品,但是每个学院都只有几个名额。工会近几年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号召捐款,会随捐款动员邮件附上一个建议捐款额,偏偏这几年中国的天灾人祸还真的多,所以有时候真的是谈捐色变。今年省里分配给学校的省内扶贫任务,我的独生子女补贴左手刚拿到,右手就被财务建议捐出了,有时候真的不舍得,但是大家都知道在这样的事业单位不得不捐。这种建议捐款还算好的了,有个别老师不怕被领导给小鞋穿,装作不懂捐个五十敷衍一下或者实在扛着不捐也是有的。最怕就是那种一定得捐的,因为那个额度会比一般的建议捐款额更大。大家别笑话我们这些老师的穷酸样,连人家国际巨星都有舍不得而假捐的,何况是我们这些苦苦挣扎的边缘人,但愿老天保佑国泰民安。暂时好像就想到这些补贴,描述得有出入,不够准确,或者不够明白的地方还请其他同事补充更正。[ 本帖最后由 azhuwei 于 2010-7-18 00:28 编辑 ]
查看原文
哇。说得真是好象人间炼狱阿。一个月辛苦跑22天才得240的补贴居然是不小的补贴。这样教师哪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搞教学和科研啊?
强烈要求华工的工会组织罢工那!!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2010/07/18回复
猜你喜欢

这样的幼儿园该不该换

继续广州租房还是佛山买学位房

六上换老师,为什么总是换我们的班的?就因为家长不团结吗?

本地户口,却公办民办都不接收怎么办?急!

上这个幼儿园还是启蒙中心

大家留意学位午休房的升值潜力

热点推荐

初三差生马上中考 还有希望冲普高吗?

永旺十元均一价又来啦 人气火爆值得冲

在国补加持买笔记本 便宜了近1000!

2025年首场十元均一来啦!限时14天!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想问一问 姐妹们家里都是谁做饭?

老苹果换到新苹果的快乐 有补贴快冲

二刷哪吒看2D版本 解放耳朵跟眼睛

一人晒一张广州春景 花城称号不是盖的

俄罗斯追极光!酒店早餐出品不错

干货必看 精装房改电位要注意什么?

把春天吃进肚子!现包小芹菜饺子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