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聪明宝宝是这样培养的,122楼最新更新“我是怎样让宝宝爱上学习的?”

63096403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任猪妈任猪妈201楼
留印学习
2010/11/17回复
花莹莹花莹莹202楼
好贴,收藏了慢慢学习!
2010/11/17回复
收藏了,慢慢学习.
2010/11/17回复
好贴
2010/11/18回复
cindy19cindy19205楼
谢谢那么有心的妈妈,请一直写下去帮助我们这些不太懂小孩心理及教育的妈妈。
2010/11/18回复
missskylymissskyly206楼
好贴,赞一个,
2010/11/18回复
missskylymissskyly207楼
BB15个月了一直受他人的赞,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妈妈成功的妈妈,
睇了LZ的贴,原来自己做得还不够
受教了,自我反省……
还有个问题想请教LZ你的画片是边度买得,
叫咩啊
我由头到睇了好几次都不是咩书,只知百几元一
2010/11/18回复
好帖,收藏了有空就来学习
2010/11/18回复
missskyly:
BB15个月了一直受他人的赞,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妈妈成功的妈妈,睇了LZ的贴,原来自己做得还不够受教了,自我反省……还有个问题想请教LZ你的画片是边度买得,叫咩啊我由头到睇了好几次都不是咩书,只知百几元一
查看原文
我是淘宝上买的,书名叫《智慧教育123》,今天单位事情比较多,没及时回复,见谅!

   同时也谢谢亲们的鼓励,谢谢了!

   抽时间再给大家整理一些发给大家,只要对大家教宝宝有点帮助就好。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
2010/11/18回复
留印学习
2010/11/19回复
其实小朋友都是一个小大人,不要以为他们小就什么都不会,其实是错滴,我个人认为到了自己的宝贝5岁以后,如果她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做法,我们作为大人的不妨让他们自己去尝试,等他们做完以后再跟他们进行分析,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重要性,因为他们也是家里的一份子。
2010/11/20回复
楼上的说得很好,这本书的前言中所阐述的就是这种教育思想。

进入智慧的天空
——从司马光、爱因斯坦的故事到幼儿教育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如果换个方式给孩子讲这个故事,结果该会怎样?

    用一根棍子先把落水者拉出水面,再叫大人把落水者救出;如果没有棍子,用绳子可以吗?既没有棍子,也没有绳子,还有其他的办法吗?如果孩子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是不是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身上穿的衣服可以吗?……如果我们这样启发孩子思考,放飞孩子的想象,想出更多更妙的方法,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将会是什么样?

    爱因斯坦在《自述》中写道:“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我没有被‘光是最快的’学说所禁锢,只不过比牛顿多想了一点点——如果能和光一样快,或者比光更快,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多年坚持不懈地思考,相对论就产生了。”

    孩子的教育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往往是多想一点点,往前多走一小步,一个惊人的想法、一个绝妙的智慧、一个新的发明、一个伟大的创造,也就可能诞生了。

    教育是用知识做梯子,激励思考、放飞思想,让孩子的天性和身心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用知识做笼子,把思想和身心禁锢起来,让孩子变成简单的记忆机器。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奴才。培养出智慧型的创新人才,我们的未来才会充满希望。

    给孩子一双智慧的翅膀,让孩子在更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读后心得:

    该书的教育理念比较认同,放飞孩子的思想,给孩子一双智慧的翅膀,让孩子在更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对孩子的教育,我和孩子爸都主张用平常心去对待,不要太功利,不能把家长没实现的愿望,逼迫孩子去帮助家长实现,这样对孩子太不公平了!不追求孩子成为所谓“天才”,只希望孩子心理健康,品格良好,童年快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就行了。至于以后孩子要走什么道路,往哪个方向发展,任其自然。所以对启发孩子多向思维,发散思维这一点还是比较赞成的,将来孩子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也无法预料,孩子只要爱思考,善于思考,想象力丰富,随着孩子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增加,一定比我们有才,随着社会的发展,没有理由不相信孩子的未来。
2010/11/20回复
jolly105jolly105213楼
贴子太好了,一定要顶
2010/11/22回复
missskylymissskyly214楼
贴子太好了,一定要顶
2010/11/22回复

一个故事引起的对幼儿教育的思考!


    现在众多家长都为幼儿的教育问题十分纠结,既想让孩子拥有轻松快乐的童年,又担心孩子无法掌握应有的知识,输在起跑线上,二者看起来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其实看看大禹治水的故事,认真思考一下,也许我们能打开这个死结。只要方法对了,孩子既可以在童年的游戏中快乐成长,又可以掌握应有的知识和能力。


   

    禹为鲧(音gǔn)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传说大禹治治水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经过十三年不懈的努力,终于战胜了洪水取得了圆满结果。




读后启示:


    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规律。孩子爱玩是天性,不让孩子玩,强迫孩子学习如同鲧治水,堵不是办法,只能造成孩子对学习的更大反感和抵触,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引导才是最好的办法,就像大禹用疏的办法治水。尊重孩子的天性,顺势而为,根据孩子爱玩的特点,巧妙地加以引导,把玩变成最好的学习,孩子玩的开心,学的轻松。家长教的轻松、愉悦。


大禹治水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


育儿也有三件宝:一是良好的理念;二是合适的方法;三是耐心和爱心。




[ 本帖最后由 syj3168 于 2010-11-22 10:55 编辑 ]
2010/11/22回复

良好的理念:


    引导为主,培养能力,培养习惯。我们说个简单的例子可能更能说明问题。就拿数的认知来说吧,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拿着书本,让孩子认1234……,让孩子记住这些数字。既枯燥无味又不易理解掌握,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如果我们尊重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引导孩子,用一些孩子喜欢的画片(或者积木),玩剪子、包布、锤的游戏,赢者一次赢取一张画片,直到画片没有为止,此局游戏结束。同时拿一张白纸记下每局各自赢取的画片数量。(家长记录的同时,孩子自然学会了认识数字,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激发,孩子自然而然会模仿大人学习书写数字。)


游戏学习法的优点:


1.增加亲子关系,锻炼宝宝的手、眼、身、心协调能力。(这种游戏不逊色于任何左右脑训练、协调能力训练的结果,家长轻松,孩子高兴。同时还节省了昂贵的培训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2.宝宝轻而易举的理解了数的概念,数的关系。孩子不仅学会了认识数字,而且知道了为什么1+1=2,也不用去死记硬背1+1=2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这样练习,不用教宝宝2+3=?,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出答案。所以说培养孩子的能力,胜过于教孩子做了N多道题。孩子学的怎么会不轻松?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学习?


3.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中学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孩子的主观积极性,培养孩子主动观察、主动思考、主动总结的习惯。而这些习惯和能力在孩子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真正体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会不聪明?孩子的能力怎么会不高?


4.玩中学效率更高,如果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认知是一个过程,学习数的概念是一个过程,学习数的关系又是一个过程,孩子兴趣不高,注意力不能很好集中,效率自然低下。如果用孩子喜欢的比赛,调动了孩子的兴趣,孩子的专注力迅速提升,具体的画片把数的认知、数的概念、数的关系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孩子面前,符合幼儿的理解和记忆规律,孩子一下子就理解和掌握,效率怎会不高?(儿童善于理解和记忆感兴趣的具体事物,我们拿出三样玩具和三张生字卡教孩子任两遍,过两天以后再拿出来,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三样孩子感兴趣的玩具孩子可以准确的认出它们,三张不感兴趣的生字卡孩子基本全部忘记。所以适合孩子特点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合适的方法:


    孩子最喜欢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孩子最容易理解、最容易掌握的方法才是最合适的方法。我们传统的教育大多都是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思维去教孩子,孩子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兴趣也不高,从而抑制了正常能力的发挥。而从儿童的心理出发,尊重孩子的特点,用孩子最喜欢,最直观,最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孩子学起来就会很容易、很轻松,兴趣也高,自信心、成就感也容易逐步建立起来。孩子的思维敏捷性、学习效率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耐心和爱心: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多年日积月累的结果。幼儿教育,需要不厌其烦的多次重复,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和思维方式。再用持之以恒的爱加以浇灌,我们才能收获甘美的果实。而耐心往往是决定我们教育成败的关键。



[ 本帖最后由 syj3168 于 2010-11-22 11:26 编辑 ]
2010/11/22回复
jieciyjieciy217楼
好贴,一定要顶
2010/11/22回复
linglinmalinglinma218楼
难得的好贴,写的太好了,方法很巧妙。需要仔细读读,如果能坚持做到,一定不错。
2010/11/23回复
猜你喜欢

【分享】雷军:我如何培养我的女儿

(原创)中国式陪读妈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一年级新生的学习习惯培养 (转载)

激励孩子成长的62句话

孩子需要怎样的快乐教育(十年教育实践的启迪)

热点推荐

牡丹花开了!洛阳三天两晚亲子游

妇儿的夜诊很方便 大人小孩都不用请假

京东外卖还在烧钱 满15减10好优惠

少年宫沙盘游戏体验 孩子的心灵疗愈之旅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梦回少女时光 让生活闪闪发光的小店

镇上的市场农产品真多 价格实惠

羊毛薅不尽 京外卖双叠加3元不到

第一次逛山姆 人多东西也多还会二刷

打卡江南西刨冰店 小巷深处有点神秘

新鲜木棉花煲猪排骨 健脾养胃清热解暑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