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文结束,爬楼很累,建议点选“只看该作者”)
99918835谈天说地
其中有个学生问:“面对现在如此难的就业局面,读书是否无用?”
如果是你,怎么回答他?
[ 本帖最后由 浅水.千张纸 于 2009-6-28 10:38 编辑 ]
2009/06/22
全部回帖
浅水.千张纸楼4楼
liyifan:
再说了....树大招风...您这篇原创如果弄得太精彩了.....没准被隔壁的黑芝麻眼红了去,要求转到理财版,那咱不损失大了去了.....
查看原文他挪过去,我再挪回来,再不行,我就挪自己床上,搂着抱着谁也不让抢。
2009/06/24回复
liyifan6楼
老大,千万别这么说,再说您小号大号抡着玩......别把自己给抡进去了
为了避嫌,日后在谈版得用羽珊妈申精,在理财版得用浅水申精.........5 5 5
不过也可以考虑赶在您走马上任前加精,咱也好退休前赶紧混个好人缘.....
赶紧,麻溜地写对策,文章的关键性章节都还没作完,就想拿高分.......
为了避嫌,日后在谈版得用羽珊妈申精,在理财版得用浅水申精.........5 5 5
不过也可以考虑赶在您走马上任前加精,咱也好退休前赶紧混个好人缘.....
赶紧,麻溜地写对策,文章的关键性章节都还没作完,就想拿高分.......
2009/06/24回复
浅水.千张纸楼7楼
扶正歪楼,回到主楼,本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令全球经济体元气大伤,同时,此次金融危机反映出许多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产品(衍生品)上的无序开发,也反映出了许多国家在金融监管上的严重失职。
经验教训十分深刻。
总的来说,经验教训有6条。
这6条经验教训只有一条对我们有用,另外那5条适宜转交国务院专家智囊团慢慢总结研究。
我留下来的这条,值得大家在做投资,做理财,做财务规划前细细研读。
这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太远!
[ 本帖最后由 浅水.千张纸 于 2009-6-25 14:32 编辑 ]
经验教训十分深刻。
总的来说,经验教训有6条。
这6条经验教训只有一条对我们有用,另外那5条适宜转交国务院专家智囊团慢慢总结研究。
我留下来的这条,值得大家在做投资,做理财,做财务规划前细细研读。
这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太远!
[ 本帖最后由 浅水.千张纸 于 2009-6-25 14:32 编辑 ]
2009/06/24回复
浅水.千张纸楼9楼
什么是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太远?
开公司、搞企业、做生意,努力工作赚来的钱,都属于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赚来的钱放在银行吃利息,买基金,跑去证券公司买股票,找保险公司买保险,利用钱生钱,利用购买金融产品实现收益的事就属于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否则就是吹泡泡,虚一点可以,但不可以虚到极致。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合理反映。
也就是说,你永远不可能长期脱离实体经济去搞虚拟经济。
对我们个人来说,就是你必须先有一份正常稳定的收入,然后才可以去谈投资理财。
各位拿去投资的钱永远应该是保障了基本生活开销后的闲置资金,而不是关系全家大小衣食住行的必用金。
千万千万切记,永远只拿自己的闲钱去投资。
闲钱投资才可以保证你的心态好,赔得起,输得起,等得起。
不过,国人总有赌徒心态,喜欢孤注一掷的去博,赌徒心态并非完全不好,只是高风险高收益,赌来的钱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
[ 本帖最后由 浅水.千张纸 于 2009-6-27 13:57 编辑 ]
开公司、搞企业、做生意,努力工作赚来的钱,都属于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赚来的钱放在银行吃利息,买基金,跑去证券公司买股票,找保险公司买保险,利用钱生钱,利用购买金融产品实现收益的事就属于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否则就是吹泡泡,虚一点可以,但不可以虚到极致。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合理反映。
也就是说,你永远不可能长期脱离实体经济去搞虚拟经济。
对我们个人来说,就是你必须先有一份正常稳定的收入,然后才可以去谈投资理财。
各位拿去投资的钱永远应该是保障了基本生活开销后的闲置资金,而不是关系全家大小衣食住行的必用金。
千万千万切记,永远只拿自己的闲钱去投资。
闲钱投资才可以保证你的心态好,赔得起,输得起,等得起。
不过,国人总有赌徒心态,喜欢孤注一掷的去博,赌徒心态并非完全不好,只是高风险高收益,赌来的钱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
[ 本帖最后由 浅水.千张纸 于 2009-6-27 13:57 编辑 ]
2009/06/24回复
浅水.千张纸楼11楼
大家看明白了吗?
虚拟经济永远不要离实体经济太远!
永远不要以为光靠虚拟经济就可以改变人生,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
先搞好实体经济,再玩虚拟经济。
先勤劳致富,再学习钱生钱,就算学会了钱生钱,也不要荒废自己的主业,正业,不要彻底抛弃自己的主营业务,主要收入来源,更不要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专职炒股炒基金炒期货。除了那些有志于在金融行业一直混饭吃的人,可以沉溺于这个虚拟经济的游戏中,其他人,务必要跟股市保持适当的距离,参与,但不要沉迷。
各位亲爱的MMS,这可是世界金融史,历次金融危机泡沫破灭后汇集全球智慧总结出来的金玉良言啊!
[ 本帖最后由 浅水.千张纸 于 2009-6-24 15:53 编辑 ]
虚拟经济永远不要离实体经济太远!
永远不要以为光靠虚拟经济就可以改变人生,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
先搞好实体经济,再玩虚拟经济。
先勤劳致富,再学习钱生钱,就算学会了钱生钱,也不要荒废自己的主业,正业,不要彻底抛弃自己的主营业务,主要收入来源,更不要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专职炒股炒基金炒期货。除了那些有志于在金融行业一直混饭吃的人,可以沉溺于这个虚拟经济的游戏中,其他人,务必要跟股市保持适当的距离,参与,但不要沉迷。
各位亲爱的MMS,这可是世界金融史,历次金融危机泡沫破灭后汇集全球智慧总结出来的金玉良言啊!
[ 本帖最后由 浅水.千张纸 于 2009-6-24 15:53 编辑 ]
2009/06/24回复
rachel1233814楼
xyycd:
偶像级人物,我来学习滴,顺道顶贴,呵呵
查看原文2009/06/24回复
浅水.千张纸楼15楼
本贴将出现几句含金量极高的话,
第一句是:知识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边际递减效应的东西,永远越多越好!
第二句是:虚拟经济永远不要脱离实体经济太远。
第三句是:永远不要成为别人的猎物!
[ 本帖最后由 浅水.千张纸 于 2009-6-25 14:32 编辑 ]
第一句是:知识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边际递减效应的东西,永远越多越好!
第二句是:虚拟经济永远不要脱离实体经济太远。
第三句是:永远不要成为别人的猎物!
[ 本帖最后由 浅水.千张纸 于 2009-6-25 14:32 编辑 ]
2009/06/24回复
浅水.千张纸楼17楼
这个问题我思考好久了,浑浑噩噩的活了许多年后,终于发现,原来,我们只不过是别人眼中的猎物。
如果你一穷二白,身无分文,就不太容易成为别人的猎物。(除了美国,穷人都不放过,连穷人都成了金融机构的猎物。)
只要你有了点钱,你就成了别人眼中的猎物。
这社会上几乎所有的地方都会把你当猎物(说得好听点是”客户“,说得难听点就是”猎物“)
为了狩猎你,所有的机构都在精心地编织一只大网,慢慢慢慢地把你给网进去。
舒适的环境,动人的音乐,可口的美食,精致的生活,高尚的品位,热情的服务,迷人的微笑,都是这张网的组成部分。
为了把你的钱掏(套)出来,猎人们精心的设计出种种种种迎合你需要的东西——产品。
以下的话有可能会得罪某些人了,呵呵,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人建议跳过,忽略阅读。
就金融机构而言,一旦你的帐面上有点钱,你就进入他们的视线了。
他们会热情的给你打电话,给你升级贵宾身份,给你提供贴心的VIP服务,邀请你参加他们定期搞的各种投资讲座,理财沙龙,推荐那些自己正在销售的产品。
本来,这挺好的,谁不想在自己的理财生涯中获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
但问题是,销售机构通常都是带着销售压力,销售任务在从事这份所谓的理财工作。
不管适不适合你的需求,总之就是要把你账面上的钱搞出来,搞出多少算多少。
于是,我看到,在大盘疯狂冲上6000点时,各路专家还在疯狂的推荐高风险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在经济步入衰退时,也不懂奉劝投资者规避风险,专家其实也没比大家清醒多少。
因为他整天在说同样的话,说得多了,自己对自己形成了心理暗示,所谓的专家们几乎跟普通投资者一样疯狂的陷入了虚拟经济的游戏中,不能自拔,乐此不疲。
[ 本帖最后由 浅水.千张纸 于 2009-6-24 16:39 编辑 ]
如果你一穷二白,身无分文,就不太容易成为别人的猎物。(除了美国,穷人都不放过,连穷人都成了金融机构的猎物。)
只要你有了点钱,你就成了别人眼中的猎物。
这社会上几乎所有的地方都会把你当猎物(说得好听点是”客户“,说得难听点就是”猎物“)
为了狩猎你,所有的机构都在精心地编织一只大网,慢慢慢慢地把你给网进去。
舒适的环境,动人的音乐,可口的美食,精致的生活,高尚的品位,热情的服务,迷人的微笑,都是这张网的组成部分。
为了把你的钱掏(套)出来,猎人们精心的设计出种种种种迎合你需要的东西——产品。
以下的话有可能会得罪某些人了,呵呵,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人建议跳过,忽略阅读。
就金融机构而言,一旦你的帐面上有点钱,你就进入他们的视线了。
他们会热情的给你打电话,给你升级贵宾身份,给你提供贴心的VIP服务,邀请你参加他们定期搞的各种投资讲座,理财沙龙,推荐那些自己正在销售的产品。
本来,这挺好的,谁不想在自己的理财生涯中获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
但问题是,销售机构通常都是带着销售压力,销售任务在从事这份所谓的理财工作。
不管适不适合你的需求,总之就是要把你账面上的钱搞出来,搞出多少算多少。
于是,我看到,在大盘疯狂冲上6000点时,各路专家还在疯狂的推荐高风险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在经济步入衰退时,也不懂奉劝投资者规避风险,专家其实也没比大家清醒多少。
因为他整天在说同样的话,说得多了,自己对自己形成了心理暗示,所谓的专家们几乎跟普通投资者一样疯狂的陷入了虚拟经济的游戏中,不能自拔,乐此不疲。
[ 本帖最后由 浅水.千张纸 于 2009-6-24 16:39 编辑 ]
2009/06/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