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要好好学习才行
NO.257【至上家居杯日记大赛】【北欧宜家混搭风】【更新最全清单】~Ferry家70方穷装记~
4226191432装修家居
全部回帖
yiwannianmu921楼
2016/10/15回复
彼岸花924楼
Ferry178:
更新啦~~~欢迎来踩[url=http://www.gzmama.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36998&pid=82321453&fromuid=35057257][/url]
查看原文楼主能发一份预算的excel表给我参考一下吗?109079043@qq.com 准备要装修了,纯小白,正在学习做预算
2016/10/17回复
org01926楼
楼外楼:吐槽装修中遇到的槽点,欢迎大家接力(162楼)【小区】:番禺某小区【户型】:两房一厅两卫【 ...
2016/10/17回复
Ferry178楼927楼
彼岸花:
楼主能发一份预算的excel表给我参考一下吗?109079043@qq.com 准备要装修了,纯小白,正在学习做预算
查看原文亲,首页可以下载哟😃
2016/10/17回复
Ferry178楼935楼
-----------------------------------实木家具的风险---------------------------------------
之前大家也看到,我家北欧风,买了大量的实木家具,如餐桌,床,电视柜等
当然现在装修中还有很多是实木的可能性,木砧板、木地板、木门、木抽屉、木柜子、木柜门、木架子。。。
现在说说其中两件的变化吧,这里不是要怪责厂家的质量,因为这些并不属于质量问题,而是一个实木特有的缺点
第一件:瘦身成功的铁木砧板
铁木砧板是在淘宝找的广西边境买的,确实是很重一块,刚开我家的时候有一点点渗油,轻微味道,可是这家伙还算好打理,泡几天水,按说明保养一下,就算开光,开始服役了
现在已经过了半年,它居然自己瘦身了~~小了一大圈,这其实对于重量来讲也轻了,使用上提着危险变小了,其实是很不错的,而且也没有开裂,当然我也会定期观察下不用都补下水,太干抹下油~~
但是它瘦身之后,我原来的铁圈变得太大了,圈上去松松垮垮,现在已经完全用不了了~~~哎~~~铁圈应该没预料到有这样的后果吧
第二件:细微开裂的餐桌
昨天突然发现,餐桌的长边的中间,多了一条很明显的20cm长的裂痕~~~观察了下,它只是上面开裂,下面并没有
有点担心,赶紧跟厂家客服联系, 客服表示可以换货维修,不过运费自理
并提到实木有3个月的稳定期,稳定期后是会有可能开裂的,但是认为开裂不会继续
好吧,其实我也没有太在意这事情,我关心的是它是否会继续下去,毕竟我还有两年的保修期,不着急换
顺便就百度了一下实木的裂缝,发现关于白橡木裂开或者是实木裂开的例子不在少数,八到一个文章很客观的描述了这个白橡木开裂的事情
我才发现,其实我保养铁木砧板的办法,实木也是需要的
铁木砧板太干会开裂的现象,实木也是需要的
(说的好像铁木砧板就不是实木的样子~~~~(>_<)~~~~)
反正目前为止,我决定暂时不处理,观察它是否会继续,不继续我接受好了,反正换一张也可能还有开裂的风险
下面科普下,实木家具的风险吧,它主要的源头就是
实木VS湿度
实木在加工前,会进行干燥处理,进入房子后(特别是楼房而不是四合院),周围湿度的变化,就会对实木有甚多的影响,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开裂
另外南北家具的环境不同,我买的白橡木家具原产地在山东,也就是北方,过来南方,湿度变大,也可以理解为水土不服~~
下面是摘抄的文章:
实木家具的变形与开裂,业内说是常见问题,“不劈不裂,不叫实木”。实木家具一定会有一定的自毁概率,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这也是厂家和业主共同的噩梦。昂贵实木家具的损坏,对于业主置业来说,这是一种极其糟糕的体验——他不相信这么贵的家具会出这么多廉价家具都不会出现的问题——他们难免会陷入一种以价格论质量的思维圈子——也认为质量好必须代表不能开裂和变形。
在实木家具流行的开始几年(其实总共也没有几年),很多厂家达到了20%的维修率,10%的返厂。这抵消了实木家具原本稍高的利润。中国的制造业利润本身就非常可怜,所以有些厂家又重新回到复合材质。坚持纯实木的依然在扛着不菲的返厂成本和售后维修,只能通过成本预算来弥补。而在近期,进口木材的品种受限,多数大幅涨价,也让生产方进入一种更紧张的局面。在售后面前,他们会变得更不耐烦。
真实的背景
下面这一段话,这是和我们的工匠聊天整理得出的,是他的一个疑问。有一天在送货的时候,工匠老郑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家自己的家具没有问题,咱客户的家具会出问题呢?这本身是一个概率问题,但不能这样回答。
这是一个大部分忽略掉的根本因素:现代居住环境的变化,而不是家具本身。
我给他做了如下的解释:如果都是四合院,平房,我们的家具几乎是免维护的,因素是湿度。就是因为现在的楼房、地暖、暖气等因素,家具不接地气,湿度变化较大造成的。家具对温度是不敏感的。
我遇到过一些维修的诉求,希望我们去给他们修一些上楼的老家具。这些老家具有的已经二十多年,以前在平房一直好好的,搬迁新楼,有些人舍不得扔掉,就搬上了楼房,随之而来就是开裂与变形。这并非是个例,如果我们足够重视,有相关的联想,就能发现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我曾以为这个是不关键问题,历经多次之后,慢慢沉淀下来之后,发现这个环节,是最为关键的。
再说详细一些:如果木材含水率是12%,即为做家具的最佳湿度(各地区要求不同),北方楼房冬季采暖会导致极为干燥,地暖更会造成蒸腾效果,水分应为8%,夏季潮湿,水分应为20%,所以木材既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过于湿润。
白茬家具因为长期存放,尤其是桌椅,会采用过度干燥的方法处理以便存放过程中不过于变形,后果也很明显,就是严重缩短了家具的寿命。如果采用油漆全封闭,事实也证明只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环境的变化,成为实木家具最大的考验,但几年过去了,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似乎没有出路。第一证明了的确因使用环境变化带来了问题,第二厂家们没有与时俱进,继续采取缝缝补补的方式延续。
问题的解决之道
那么如何解决问题?涂装?配件?结构?板材?复合?到底解决问题的关键核心在那里,我们也一直苦苦探索。这不是说百分百的去解决问题,但至少可控制。
面板
面板越长,越宽,越厚,预应力越大,越无法控制,这和均匀材质有着较大的不同。随着简约盛行,很多桌面、茶几面都是单面板,这较大程度增强了开裂和变形的概率,如果是传统五合一装板,虽然会留下一圈收缩缝,但结构的确稳定太多,如果是复合材质或者贴皮家具,亦不用考虑太多,人们要实木,要简约,就是不要结构,问题会直接暴露出来。
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太多,一般来说,厚面板(超过40毫米厚度)需要在背后做燕尾穿心工艺,超宽面板(宽度超过80厘米)需要在背后做交叉枨以防下图的瓦状翘曲。如果面板与下方木框相连,必须保留一定的(即与木纤维十字交叉的方向)活动余地,否则在木材收缩的时候会将木板撑开。超长面板为防止驼背翘曲,一般控制在180厘米以内,如果有条件,尽量中间拦腰,整体不影响效果,变形率会降低很多比如门面板。
框架
框架本身是家具的支柱,他可以让面板变得轻薄而整体耐用,因为他们是受力的主要结构。如果面板足够厚,是可以直接当做框架的,那就是所谓的实木板式家具。框架的问题,一般较少,有部分是脱榫,大都是装板时候所留的槽太浅,没给芯板留下膨胀的空余,会直接撑开框架的卯榫或者其他连接结构。
这个问题在我们家具当中出现过多次。另外一个问题是因为置放的问题,比如衣柜的自重非常大,地不平一定要找好平面,否则时间一长,自重会导致整体框架变形,虽然不会严重损坏(木材是有弹性的),但影响开门和抽屉抽拉。
门板
门板因为是竖着的,不像桌面那样会面临进水、杂物等问题,又因为没有受力控制,所以最好是五合一装板卯榫结构,通俗的说就是门(或大抽屉面板)是由五块木材组合而成的。这样能够保障分力,也就各种变形会降低最低。我喜欢简洁的五合一,这算低调嘛。单板门因为简约受宠,但是有结构问题,因为通常只有铰链与其他结构相连,所以本身较容易变形,需要背后加强枨以增加稳定度。
抽屉
结构不好的抽屉一般会出现两个问题。1,内嵌面板在受潮后拉不开抽屉,或冬天取暖后缝隙过大。如下图所示,这是因为缝隙留的过大或者过小。如果想减少抽屉问题,抽屉面板顶面做5度斜面,会减少很多售后服务。2,抽屉底板如果是实木的,走向应为下图所示,原因是如果是错误的,膨胀的系数较大,会影响导轨的使用。
传统家具结构与现代家具结构
传统家具结构,大部分依赖卯榫,当然这指的是民国之前的家具。有太多的人有着这样的情节,说卯榫结构的家具是传世的。事实上大部分能看到的旧家具,都是卯榫结构的,当然,岁月已经淘汰掉了绝大部分,剩下的部分会让人们惊叹这些历经百年的旧家具仍然足够结实耐用。这是一个典型的管窥。绝大部分民用家具都在岁月的洗礼下支离破碎,只是你没有看到。任何结构都是有寿命限制的。
以现代的观点看,卯榫结构主要出现在仿古家具上,现代的家具极少会采用卯榫结构,除非是小件的家具,这种小件的卯榫通常是最简单的卯榫结构。
不受力的单独面板,以得高地板(比利时快步)为例,多层(并非传统胶合板)的确是提高单面板稳定度的最佳方法之一。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成本的限制和行业的懒惰,这种工艺还未在家具制造中几乎未被采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板式家具流行过后,实木家具重新开始的历史太短,不足以百花齐放。
传统卯榫与机械卯榫的优劣讨论
现代化的机械工具,已经将卯榫的制作变得非常简单,并且是特别高的精度。批量的工业化,总能给人们带来相对廉价的产品,这是普通人的福音。但是木材不是均匀材质,不像塑料金属,而且卯榫太复杂太复杂了,这让机械在创造性面前显得多么笨拙无力。
精度,对于某些卯榫而言是好事,比如燕尾榫,对于一些卯榫来说,后期的调整和破榫才是决定强度和寿命的关键,比如直榫。对于BT的粽角榫,机械是无能为力的。卯榫是复杂而多变的,尤其和木材这种天然材质结合在一起,手工自然无法让机械无法全部代替,很遗憾的是我们一直在重复重复重复,大量的工匠资源放在了那些古老笨拙的红木家具制作上,私下我会说他们在浪费资源制作垃圾,我不想伤害喜欢红木家具的人群的感情,不谈他们所代表的文化,就资源和创造而言,这的确是一种极其庞大奢侈的浪费,红木家具应该保留,但不应该是如此恐怖的规模,这种莫名其妙的复制还要进行多久?
引用一句网友的话:曾几何时,我们已渐淡忘了手工艺术、设计与创新的存在价值。沾沾自喜的站在老祖宗的牌坊下做辉煌梦。
现代家具除了椅子小件等可以用机械制作榫卯的,其他几乎完全抛弃了卯榫结构,部分采用的还在犹疑不决的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走向哪里。
个人认为,在现代化的应用面前,我们守旧,懒惰,而不管是欧洲人还是日本人,他们在不停地创新与发展,他们将我们最骄傲的东西变成一种基础,在此之上他们创造出了具备个性与灵魂的卯榫家具,机械与人工完美结合,占据着最高的设计领域,而经常说“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种话的人,又开始悄悄仿制他们设计的椅子,在国内明目张胆的开始销售。
原文链接 http://www.jiajumi.com/know/culture/5636.html
之前大家也看到,我家北欧风,买了大量的实木家具,如餐桌,床,电视柜等
当然现在装修中还有很多是实木的可能性,木砧板、木地板、木门、木抽屉、木柜子、木柜门、木架子。。。
现在说说其中两件的变化吧,这里不是要怪责厂家的质量,因为这些并不属于质量问题,而是一个实木特有的缺点
第一件:瘦身成功的铁木砧板
铁木砧板是在淘宝找的广西边境买的,确实是很重一块,刚开我家的时候有一点点渗油,轻微味道,可是这家伙还算好打理,泡几天水,按说明保养一下,就算开光,开始服役了
现在已经过了半年,它居然自己瘦身了~~小了一大圈,这其实对于重量来讲也轻了,使用上提着危险变小了,其实是很不错的,而且也没有开裂,当然我也会定期观察下不用都补下水,太干抹下油~~
但是它瘦身之后,我原来的铁圈变得太大了,圈上去松松垮垮,现在已经完全用不了了~~~哎~~~铁圈应该没预料到有这样的后果吧
第二件:细微开裂的餐桌
昨天突然发现,餐桌的长边的中间,多了一条很明显的20cm长的裂痕~~~观察了下,它只是上面开裂,下面并没有
有点担心,赶紧跟厂家客服联系, 客服表示可以换货维修,不过运费自理
并提到实木有3个月的稳定期,稳定期后是会有可能开裂的,但是认为开裂不会继续
好吧,其实我也没有太在意这事情,我关心的是它是否会继续下去,毕竟我还有两年的保修期,不着急换
顺便就百度了一下实木的裂缝,发现关于白橡木裂开或者是实木裂开的例子不在少数,八到一个文章很客观的描述了这个白橡木开裂的事情
我才发现,其实我保养铁木砧板的办法,实木也是需要的
铁木砧板太干会开裂的现象,实木也是需要的
(说的好像铁木砧板就不是实木的样子~~~~(>_<)~~~~)
反正目前为止,我决定暂时不处理,观察它是否会继续,不继续我接受好了,反正换一张也可能还有开裂的风险
下面科普下,实木家具的风险吧,它主要的源头就是
实木VS湿度
实木在加工前,会进行干燥处理,进入房子后(特别是楼房而不是四合院),周围湿度的变化,就会对实木有甚多的影响,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开裂
另外南北家具的环境不同,我买的白橡木家具原产地在山东,也就是北方,过来南方,湿度变大,也可以理解为水土不服~~
下面是摘抄的文章:
实木家具的变形与开裂,业内说是常见问题,“不劈不裂,不叫实木”。实木家具一定会有一定的自毁概率,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这也是厂家和业主共同的噩梦。昂贵实木家具的损坏,对于业主置业来说,这是一种极其糟糕的体验——他不相信这么贵的家具会出这么多廉价家具都不会出现的问题——他们难免会陷入一种以价格论质量的思维圈子——也认为质量好必须代表不能开裂和变形。
在实木家具流行的开始几年(其实总共也没有几年),很多厂家达到了20%的维修率,10%的返厂。这抵消了实木家具原本稍高的利润。中国的制造业利润本身就非常可怜,所以有些厂家又重新回到复合材质。坚持纯实木的依然在扛着不菲的返厂成本和售后维修,只能通过成本预算来弥补。而在近期,进口木材的品种受限,多数大幅涨价,也让生产方进入一种更紧张的局面。在售后面前,他们会变得更不耐烦。
真实的背景
下面这一段话,这是和我们的工匠聊天整理得出的,是他的一个疑问。有一天在送货的时候,工匠老郑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家自己的家具没有问题,咱客户的家具会出问题呢?这本身是一个概率问题,但不能这样回答。
这是一个大部分忽略掉的根本因素:现代居住环境的变化,而不是家具本身。
我给他做了如下的解释:如果都是四合院,平房,我们的家具几乎是免维护的,因素是湿度。就是因为现在的楼房、地暖、暖气等因素,家具不接地气,湿度变化较大造成的。家具对温度是不敏感的。
我遇到过一些维修的诉求,希望我们去给他们修一些上楼的老家具。这些老家具有的已经二十多年,以前在平房一直好好的,搬迁新楼,有些人舍不得扔掉,就搬上了楼房,随之而来就是开裂与变形。这并非是个例,如果我们足够重视,有相关的联想,就能发现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我曾以为这个是不关键问题,历经多次之后,慢慢沉淀下来之后,发现这个环节,是最为关键的。
再说详细一些:如果木材含水率是12%,即为做家具的最佳湿度(各地区要求不同),北方楼房冬季采暖会导致极为干燥,地暖更会造成蒸腾效果,水分应为8%,夏季潮湿,水分应为20%,所以木材既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过于湿润。
白茬家具因为长期存放,尤其是桌椅,会采用过度干燥的方法处理以便存放过程中不过于变形,后果也很明显,就是严重缩短了家具的寿命。如果采用油漆全封闭,事实也证明只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环境的变化,成为实木家具最大的考验,但几年过去了,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似乎没有出路。第一证明了的确因使用环境变化带来了问题,第二厂家们没有与时俱进,继续采取缝缝补补的方式延续。
问题的解决之道
那么如何解决问题?涂装?配件?结构?板材?复合?到底解决问题的关键核心在那里,我们也一直苦苦探索。这不是说百分百的去解决问题,但至少可控制。
面板
面板越长,越宽,越厚,预应力越大,越无法控制,这和均匀材质有着较大的不同。随着简约盛行,很多桌面、茶几面都是单面板,这较大程度增强了开裂和变形的概率,如果是传统五合一装板,虽然会留下一圈收缩缝,但结构的确稳定太多,如果是复合材质或者贴皮家具,亦不用考虑太多,人们要实木,要简约,就是不要结构,问题会直接暴露出来。
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太多,一般来说,厚面板(超过40毫米厚度)需要在背后做燕尾穿心工艺,超宽面板(宽度超过80厘米)需要在背后做交叉枨以防下图的瓦状翘曲。如果面板与下方木框相连,必须保留一定的(即与木纤维十字交叉的方向)活动余地,否则在木材收缩的时候会将木板撑开。超长面板为防止驼背翘曲,一般控制在180厘米以内,如果有条件,尽量中间拦腰,整体不影响效果,变形率会降低很多比如门面板。
框架
框架本身是家具的支柱,他可以让面板变得轻薄而整体耐用,因为他们是受力的主要结构。如果面板足够厚,是可以直接当做框架的,那就是所谓的实木板式家具。框架的问题,一般较少,有部分是脱榫,大都是装板时候所留的槽太浅,没给芯板留下膨胀的空余,会直接撑开框架的卯榫或者其他连接结构。
这个问题在我们家具当中出现过多次。另外一个问题是因为置放的问题,比如衣柜的自重非常大,地不平一定要找好平面,否则时间一长,自重会导致整体框架变形,虽然不会严重损坏(木材是有弹性的),但影响开门和抽屉抽拉。
门板
门板因为是竖着的,不像桌面那样会面临进水、杂物等问题,又因为没有受力控制,所以最好是五合一装板卯榫结构,通俗的说就是门(或大抽屉面板)是由五块木材组合而成的。这样能够保障分力,也就各种变形会降低最低。我喜欢简洁的五合一,这算低调嘛。单板门因为简约受宠,但是有结构问题,因为通常只有铰链与其他结构相连,所以本身较容易变形,需要背后加强枨以增加稳定度。
抽屉
结构不好的抽屉一般会出现两个问题。1,内嵌面板在受潮后拉不开抽屉,或冬天取暖后缝隙过大。如下图所示,这是因为缝隙留的过大或者过小。如果想减少抽屉问题,抽屉面板顶面做5度斜面,会减少很多售后服务。2,抽屉底板如果是实木的,走向应为下图所示,原因是如果是错误的,膨胀的系数较大,会影响导轨的使用。
传统家具结构与现代家具结构
传统家具结构,大部分依赖卯榫,当然这指的是民国之前的家具。有太多的人有着这样的情节,说卯榫结构的家具是传世的。事实上大部分能看到的旧家具,都是卯榫结构的,当然,岁月已经淘汰掉了绝大部分,剩下的部分会让人们惊叹这些历经百年的旧家具仍然足够结实耐用。这是一个典型的管窥。绝大部分民用家具都在岁月的洗礼下支离破碎,只是你没有看到。任何结构都是有寿命限制的。
以现代的观点看,卯榫结构主要出现在仿古家具上,现代的家具极少会采用卯榫结构,除非是小件的家具,这种小件的卯榫通常是最简单的卯榫结构。
不受力的单独面板,以得高地板(比利时快步)为例,多层(并非传统胶合板)的确是提高单面板稳定度的最佳方法之一。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成本的限制和行业的懒惰,这种工艺还未在家具制造中几乎未被采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板式家具流行过后,实木家具重新开始的历史太短,不足以百花齐放。
传统卯榫与机械卯榫的优劣讨论
现代化的机械工具,已经将卯榫的制作变得非常简单,并且是特别高的精度。批量的工业化,总能给人们带来相对廉价的产品,这是普通人的福音。但是木材不是均匀材质,不像塑料金属,而且卯榫太复杂太复杂了,这让机械在创造性面前显得多么笨拙无力。
精度,对于某些卯榫而言是好事,比如燕尾榫,对于一些卯榫来说,后期的调整和破榫才是决定强度和寿命的关键,比如直榫。对于BT的粽角榫,机械是无能为力的。卯榫是复杂而多变的,尤其和木材这种天然材质结合在一起,手工自然无法让机械无法全部代替,很遗憾的是我们一直在重复重复重复,大量的工匠资源放在了那些古老笨拙的红木家具制作上,私下我会说他们在浪费资源制作垃圾,我不想伤害喜欢红木家具的人群的感情,不谈他们所代表的文化,就资源和创造而言,这的确是一种极其庞大奢侈的浪费,红木家具应该保留,但不应该是如此恐怖的规模,这种莫名其妙的复制还要进行多久?
引用一句网友的话:曾几何时,我们已渐淡忘了手工艺术、设计与创新的存在价值。沾沾自喜的站在老祖宗的牌坊下做辉煌梦。
现代家具除了椅子小件等可以用机械制作榫卯的,其他几乎完全抛弃了卯榫结构,部分采用的还在犹疑不决的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走向哪里。
个人认为,在现代化的应用面前,我们守旧,懒惰,而不管是欧洲人还是日本人,他们在不停地创新与发展,他们将我们最骄傲的东西变成一种基础,在此之上他们创造出了具备个性与灵魂的卯榫家具,机械与人工完美结合,占据着最高的设计领域,而经常说“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种话的人,又开始悄悄仿制他们设计的椅子,在国内明目张胆的开始销售。
原文链接 http://www.jiajumi.com/know/culture/5636.html
2016/10/21回复
huyingjienic936楼
不错哟~学习下~
2016/10/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