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宝宝入园记】虫虫的蒙氏成长经历

167895768幼儿园早教

女儿虫虫五月刚满三岁,她是很多妈妈所说的“蒙氏孩子”,入园四个月,之前也发过一些贴,讨论孩子成长的问题,反而有很多妈妈关心孩子接受所谓蒙氏教育以后的成长如何,因为在国内的长成个案还很少。所以把她的一些经历和大家分享,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能吧最好的给孩子,至于是非对错,大家自己评判吧。
    虫虫两岁半前都由保姆带,她比较幸运,遇到的保姆都挺疼她的,我从事心理咨询,她爸爸从小被宠大,虫虫的小日子自然也过的比较自在,在赞美中长大,打骂几乎没有过,大声说也几乎没有,爷爷奶奶更是宝贝的不得了。不过我们对虫虫也有一定的要求,当然是自己认为对她负责任了,从小要自己走路,能不抱就不抱,吃饭要自己吃,不吃就饿肚子,两岁要自己穿衣服鞋子,当然老人会心疼,我当妈妈的也顶得住,为了孩子,有时候也会和老人顶两句。
    一岁以后原来的保姆身体原因回家了,又来了个新的,感觉不太好也不坏,我们给的是70分,她做事情也还过的去,有时候也偷偷懒,耍耍嘴皮子。本来保姆就是打一份工作,我们觉得也没必要要求太高。时间一长啊,我们发现她有时候对虫虫蛮大声的,虫虫那时候话还说的不太好,就会咿咿呀呀和她顶嘴,我们也不当一回事,就告诉她别太认真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后来孩子两岁的时候,我没再上班,自己做事,在家的时间多了些,慢慢发现些端倪。有时候我提早回来,发现保姆在大声的骂小孩,孩子在哭,我问发生什么事,保姆总是说小孩不听话。我们是不会责怪保姆的,一来保存她的面子,二来为免她心情不好,我们不在的时候她拿小孩出气。后来我就找机会和她谈,告诉她责骂对孩子心灵的影响,赞美对孩子的帮助等等,希望她可以学习。又有一次居然被我撞见她在小区里打虫虫,再后来我发现孩子在洗澡的时候老哭,睡觉的时候也哭,觉得越来越不妥,发现保姆在我们在的时候对孩子很好,关上门以后小声的骂孩子,还吓她。于是我自己陪伴小孩的时间就逐渐增加了,自己帮她洗澡,陪她睡觉,我陪的时候她挺好的。保姆就说,是孩子故意哭,想让我多陪。
    今年过年的时候,保姆回家了,我自己带虫虫,发现虫虫整个人的变化好大,好像呆呆的,不哭也不笑,看到什么也高兴不起来,是喜欢跟着我,有时候笑也是勉强挤出来的,反应好像很慢,胆子也特别小,我们纳闷两岁多的孩子怎么会这么深沉。跟了我两星期后开始动不动就哭,而且哭起来天塌地陷,没完没了的,没有两三个小时停不下来,也不要爷爷奶奶,也不要爸爸,只是死死的抱着我不放。爷爷奶奶很生气,说我把孩子带的六亲不认,爸爸也很没意思,开始不理虫虫了。我的职业嗅觉告诉我孩子心理出了问题。便去找她早教的老师谈。老师反映说阿姨经常骂孩子,有很多次虫虫是哭着去上课的,阿姨孩不给孩子哭。老师也说过阿姨。后来我和虫虫一个很要好朋友的妈妈聊天,她是报社的育儿版编辑。她也告诉我经常看见阿姨对虫虫不好,她也劝过。
    找到根源以后,我和虫虫爸马上把阿姨辞退了,感觉真的很对不起孩子,让她在小小的年龄受到精神虐待,而且三岁以前的经历是直接进入潜意识,影响她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在我的咨询中心里,太多的个案是因为小时候的心理挫伤造成的。唉,自己还是心理顾问呢,真是怪死自己了。那时候虫虫已经快两岁八个月了。在过年那段时间里,我尽心尽力地陪伴虫虫,对于成年人的心理治疗方法,在自己女儿身上根本没办法进行,她完全是无意识的。在她哭的时候,我尝试和她进行心灵层面的接触,发现她紧紧的关起自己的心门,完全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我和他爸爸知道她的苦,也知道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但就是没有办法施以援手,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全的接纳她,告诉她我们爱她。
    找幼儿园是同时进行的,经过保姆时间,虫虫的心灵已经不是健康的,对幼儿园的选择我们也特别谨慎。原来提前一年报了莱恩,打算九月份过去,那算是洛溪最好的了,可现在还有半年。去考查了慧源,觉得也不错,只是有一个小问题,所有孩子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那孩子的自我去哪里了,长大了还不得花时间去找么。先去本小区的过渡一下吧,可我观察了几天以后打消了这个念头,那里的老师骂小孩。后来我们亲自去莱恩找了下教导主任,本来想做点工作,让孩子提前入学的,后来聊了以后,打消了那个念头。里面的孩子学的太多了(可能很多家长会骂我了),我不想孩子从小当学习机器,我们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里主要任务是玩耍和学会怎么做人。最后只能选择蒙特梭利了,本来觉得学费太贵了,一个幼儿园花那么多钱。可这边的选择实在是没有,太远的也不想让孩子受罪。我们只想找一个爱孩子的地方,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后来发现我对“爱”的要求,在幼儿园中很难找到,我心中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是怎么样子,都要无条件的接受她,孩子不需要坐端正,表现的活泼向上,听话乖巧,老师同样爱她,她可以无拘无束的做自己。
    最后我们选择了孙园,进去之前我们和校长谈了一下午,也对于他们的经验很有疑问,可一时也没有找到更合适的,还是决定了。是很贵,但离我们家不远,也有校车,和我们的要求算接近,关键是我们看到老师很爱孩子,孩子也很自由,可以选自自己想做的事情。从小自己学会选择,正是我们想送给孩子的礼物。其他的,也没考虑那么多了。

[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10-11-29 14:57 编辑 ]
2009/06/30
精选回帖
发两个帖子供大家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986fe0100cli8.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986fe0100cp6p.html可以看看蒙氏学校的学习内容,蒙氏老师不易为。图片中用到的部分教具,国内的蒙氏幼儿园也都会用到。这个妈妈育儿有方,本身也在蒙氏学校教课,算是比较了解蒙氏教育的了。她的博客上还有不少相关的帖子内容不错,有兴趣可以浏览一下。[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7-10 17:34 编辑 ]
2009/07/10回复
mm1245mm1245119楼
很好的博客,谢谢推荐!
2009/07/11回复
无意中看到一个老帖:幼儿园的教育与蒙特梭利、奥尔夫等。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 ... ghlight=&page=1LZ作为一个有20多年幼教经验的园长,对蒙台梭利和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很熟悉,帖子还提到儿童感统失调的问题,以及对早教和幼儿园教育的一些看法,内容详细具体,很有参考价值,和大家分享。[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7-19 21:40 编辑 ]
2009/07/19回复
mathew妈mathew妈196楼
谢谢,留个印先。
2009/08/04回复
全部回帖
我LG通常对孩子很有耐心,但最近我发现他很不接受孩子胆小。比方说看电视节目或者动画片,有一点打斗的镜头。孩子就显得很害怕的样子,会躲得远远的。孩子这方面气质像我,比较敏感。我小时候也这样,稍微恐怖一点的电影看过之后,一定会做噩梦,屡试不爽。还记得半夜吓醒,看到房间里黑漆漆,模模糊糊的形状都能想象成各种妖魔鬼怪,又吓个半死。到现在我也不喜欢看恐怖片或者很惊险的镜头。

LG觉得我的反应比较搞笑,现在孩子明显像我,他很不喜欢,担心她大了也胆小如鼠。所以孩子越害怕,他越生气。孩子见LG发脾气就更害怕了。

一连几次LG为此冲孩子发火,我也有点生气,数落了他几句。把孩子搂在怀里,和她一起看之前不敢看的镜头。她很容易就放松了,看到后来哈哈大笑。LG也不再反应过度,再看电视的时候,遇到惊险点的画面会陪在孩子身边。所以真的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才更健康自信。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10-9-26 15:41 编辑 ]
2010/09/26回复
淼1025淼1025板凳
写得非常好,留记号慢慢看
2010/09/26回复
...........,,,,,,,,,,,,,,
2010/09/26回复
hh0215hh02155楼
lunaguan:
       就是想问一下,你宝宝是不喜欢交往还是恐惧交往。如果是恐惧交往,那就是心理问题,那就要注意。如果是喜欢独处,那就是性格问题,如果是性格问题,我倒不觉得不喜欢和人交往有什么不好。我自己也不喜欢应酬,遇到熟人也很少说话,不过大家也相处的愉快。虫虫爸是喜欢安静的,偏偏工作是销售,也做的挺好。虫虫是个独型侠,毛毛是个外交家,爷爷是闷罐子,奶奶是播音员,各种性格的人共存,世界才会平衡,所有人都外向积极,世界会疯掉的。[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10-9-26 13:42 编辑 ]
查看原文
应该不是不喜欢交往,他还是喜欢和小朋友玩,只是放不开不够主动去接触别人,可能真是性格问题,谢谢虫虫妈开导,其实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觉得性格不够大方会不太好,担心这种个性对他长大以后在社会上吃亏。也对,其实人有形形色色,也许是我们要求太多了,还是应该顺其自然,适当引导为好!
再次感谢虫虫妈~~
2010/09/27回复
jocelyn1025:
谢谢虫虫妈!这段时间和孩子幼儿园其他家长也聊过这个问题。发现成人儿时的经历很容易影响到自己的育儿方式。像我小时候出了错,会被打骂,还被赶出家门几次。就算我很不喜欢这样的教育方式,还是很容易受影响,有时候对孩子态度粗暴,我LG会提醒我注意。另一个妈妈的情况更极端。听她的口气,她父母对她很不包容,缺乏爱心,做过一些很伤她感情的事。生完孩子,产后忧郁了很久。现在好了很多,但也常对自己的孩子发火,打骂她,甚至威胁不要她,把她赶出家门。小女孩和小朋友相处时,也容易发脾气,而且要求多多,爱问小朋友讨东西(零食玩具什么的),显得比较贪心。她妈妈为此很生气。小女孩是我女儿的好朋友,我听女儿也提起过。我不确定是不是小女孩安全感不够,通过向同伴索要东西,物质上得到满足,心理上会比较安慰。虫虫妈你看呢?身边一些朋友的问题更严重,根源也是小时候的亲子关系不健康,影响到成年以后的很多方面,还有下一代的教养方式,真是根深蒂固,像烙印一样,很难摆脱。所以我觉得要经常反省,很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才行。
查看原文
      
         小女孩安全感够不够这里不能够确定,要看其它表现呢,不过很明显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情感上的,所以才向外索取。父母的力量不够,所以也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爱。要孩子健康,父母自己成长才是关键。

[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10-9-27 22:33 编辑 ]
2010/09/27回复
jocelyn1025:
我LG通常对孩子很有耐心,但最近我发现他很不接受孩子胆小。比方说看电视节目或者动画片,有一点打斗的镜头。孩子就显得很害怕的样子,会躲得远远的。孩子这方面气质像我,比较敏感。我小时候也这样,稍微恐怖一点的电影看过之后,一定会做噩梦,屡试不爽。还记得半夜吓醒,看到房间里黑漆漆,模模糊糊的形状都能想象成各种妖魔鬼怪,又吓个半死。到现在我也不喜欢看恐怖片或者很惊险的镜头。LG觉得我的反应比较搞笑,现在孩子明显像我,他很不喜欢,担心她大了也胆小如鼠。所以孩子越害怕,他越生气。孩子见LG发脾气就更害怕了。 一连几次LG为此冲孩子发火,我也有点生气,数落了他几句。把孩子搂在怀里,和她一起看之前不敢看的镜头。她很容易就放松了,看到后来哈哈大笑。LG也不再反应过度,再看电视的时候,遇到惊险点的画面会陪在孩子身边。所以真的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才更健康自信。[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10-9-26 15:41 编辑 ]
查看原文
     有时侯我们不喜欢某个人,或者某种特质,其实是不接受自己潜在的那一部分。比如说,自己不喜欢自己胆子小,所以胆子会特别大,也不接受胆子小的人,更不会接受自己的孩子胆子小了。所以根源还是要回到完全接受自己。或许还是要回到自己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上去寻找答案,建议看看武志红的《七个心理寓言》,那里写的比较透彻。虫虫爸看完那本书以后,就很接受虫虫的一切了。

[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10-9-27 21:01 编辑 ]
2010/09/27回复
hh0215:
应该不是不喜欢交往,他还是喜欢和小朋友玩,只是放不开不够主动去接触别人,可能真是性格问题,谢谢虫虫妈开导,其实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觉得性格不够大方会不太好,担心这种个性对他长大以后在社会上吃亏。也对,其实人有形形色色,也许是我们要求太多了,还是应该顺其自然,适当引导为好!再次感谢虫虫妈~~
查看原文
          看来不是心理问题也不是性格问题,不够开放主动接触别人是能力问题,孩子的内在力量还不够强大去“主动接触别人”,可以看作是四岁孩子的正常表现,长大一点就好了。父母的信任可以给予孩子信心上的支持,让孩子没有负担的成长。
2010/09/27回复
虫妈妈,继续写虫虫最近的表现啊,关注中。。。
2010/10/09回复
虫虫已经很完美了,有问题也是我的问题。有时候我烦躁,会吼她一两句,她楞一下,就自己玩去了。我再找她她也不记恨,有时候她做了蠢事,被我批评一两句,或者遇到不高兴的事情,自己哭一会,不到一分钟就好了。身心健康的四岁小姑娘,有四岁孩子应该有的问题,也会撒娇耍赖使小性子和妹妹争风吃醋,会虚荣嫉妒,也善解人意坚强独立有思想有见地,反正比我和他爸小时候都强多了。
    她上幼儿园每天早上7点半听到闹钟想就要起床,准备10分钟就要出门,起床的时候每天都睁不开眼睛,但她很满足,晚上会跟我说:“每天我都要做很多工作,如果早上不很早起来,就做不完了。”(虽然起床的时候要撒娇,要抱)“每天我都9点钟睡觉”(虽然有时候过了时间)好自律的孩子。我上班了还不能准时起床,经常睡过头迟到。
   虫虫还是个有爱心会体谅人的孩子,虽然每天都和妹妹抢玩具,把妹妹弄哭。半夜妹妹哭的时候她被嘈醒了,她也不生气,她会拍拍妹妹说,别哭,妈妈给你冲奶了,我冲奶的时候她会闭着眼睛拍妹妹,然后继续睡。
   虫虫很尊敬长辈,她会在我们给太爷爷太奶奶说电话的时候说:“你们什么时候过来住啊,我想你们了,太久没见到你们了。”虽然被他们唠叨的时候会生气。他们走了以后虫虫会问我,“为什么他们这么快走了”。爷爷奶奶出去旅行一段日子,她每天都问,爷爷奶奶什么时候回来,数着手指头算日子,爷爷回来了以后她很高兴,跟爷爷说,要爷爷在我们家住。虽然爷爷要她吃东西的时候她会急,大叫:“啊,不要,什么也不要。”她是忠于自己内心的,没有伪装。
   虫虫还跟别人相处的很好,对家里的阿姨她也很喜欢,阿姨休息的时候就问我:“为么阿姨不来啊。”虽然阿姨在的时候她会大声跟她说,“我不想跟你玩了”。家里来的客人,她不会很热情的叫人,有时候会逃走,但熟了以后就跟大家玩的很好,还愿意把自己的房间让给别人住。虫虫对人的友好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一点虚伪和客气。
    这么完美的孩子,没什么好写了,想封贴。

[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10-10-9 14:04 编辑 ]
2010/10/09回复
有一个全心全意爱她和接受她的妈妈,才有完美的孩子。
你们太幸福了
2010/10/09回复
留瓜,继续学习
2010/10/11回复
记号!
2010/10/12回复
mark , read it later.
为什么一定要英文?
2010/10/12回复
winbhwinbh15楼
留瓜,继续学习
2010/11/15回复
qilemaqilema16楼
学习啦!
2010/11/15回复
看到这,觉得有些羡慕和佩服你。
2010/11/15回复
debbiedebbie18楼
lunaguan:
真是用心的妈妈,而且一点就透,忍不住要多嘴一下,别见怪。我以前的脾气也很不好,也想改,怎么也改不掉,很痛苦,而且痛恨自己。后来才知道,根源在连自己也不接受自己,(《遇见未知的自己》有写的,强烈推荐有慧根的妈妈看)。我想您也先别急着批判自己了,不但要对身边的人好,接受他们,还要接受自己 。包括好的,不好的,别给自己贴不好的标签了,以后生气的时候就小声和发脾气的“小我”说,(哎哟我生气了,生气是可以的,我就是生气,)这时候气已经下一半了,盛下的一半找个没人的地方,找个替死鬼发出来,(我是在家里大声宣布,从现在起我生气了,大家别过来,以免误伤无辜,然后下楼跑一圈)。关键是生气以后我没有内疚感(哈哈,我是被允许的,我爱自己,生气的时候也爱,我接受生气的自己)        在我们家了,每个人生气都是被允许的,我生气的时候,虫虫也知道妈妈生气了,不过和她没关系,是我自己的问题。她会安静的在旁边看着,老公也会回避一下,等我生完气以后,我会宣布,我需要安慰,虫虫就会过来摸摸我的背,老公也会抱抱。虫虫发脾气的时候,我和老公也会陪着她哭,然后跟自己说我们家孩子就是有性格。等哭够了就抱抱。老公生气的时候我也会闪,等他没事以后再陪他看电视。       我经常在小区里看到小孩子摔一哭,家长就会说,“没事,(否定情绪)别哭了(哭是不好的,生气有罪),怎么这么小气(我是不好的),大方一点嘛(我应该更好)。”天啊,这一连串的心理暗示,把孩子都打跨了,我们大部分人就是在这种心理暗示下长大的(我不够好,我应该更好)。嘿,孩子就哭的更大声了。我就会悄悄的跟孩子说:“很难过吧(接受情情绪),很痛就哭一下(你是被允许的)看伤的重不重(我关心你的状况,回归现实),腿还能动吗(看造成的后果)”,孩子动一动,没啥事(接受后果)。然后就不哭了,“真棒,以后走路小心点就不摔了”(我是最棒的,可以自己承担,摔跤是自己的责任。)
查看原文
多谢你的提醒,想想确实是这样的,接受各种情绪,真的是挺不容易的。这本书我几个月前买了,可惜自己没看完,放在父母家忘记拿来了。下次回家拿回来再接着看。
像摔跤的现象,每个孩子都会发生。我一般都和儿子说,有点疼哦,来,看看有没事,疼就哭会吧。一般他自己哭一小会,让大人抱抱,就没事了。不过有时候还是会像大部分家长一样说,没事哦,自己爬起来看看。。。。。。。带孩子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近买了本《倾听孩子》,个人觉得是目前为止实用价值最高的一本书,很有用啊,我很喜欢。小巫和李跃儿的书虽然也很好,但是有时候遇到问题还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做,大概自己悟性不够好。
2010/11/16回复
最近发现虫虫喜欢哭,而且哭的很投入,哭的原因可以是任何事。比如衣服弄湿了,糖吃完了,爸爸碰了一下,爷爷拿了一杯水给她喝,要拉尿了。。。。她很耐心的等待可以哭的任何机会,然后全然的投入到自己的情绪里,任何安慰都会让她哭的更厉害。可以用天昏地暗和歇斯底里形容,而且她很痛苦,全身都在痉挛,不停的咳嗽。让我觉得哭的不是虫虫,而是寄居在她身体或者是灵魂里的小魔怪。不管任何时间地点,不管别人在做什么。哭的目的就是为了哭。有几次为了唤醒她,我只能轻轻的打她两个耳光,“快醒醒”让她惊呆一下,然后继续哭。然后抱着安慰她。这个过程好奇怪,好象从一个人换成另一个人。

       我一直对这件事比较郁闷,爸爸受不了她的哭,被她牵扯到情绪,**乱成一团。虫虫的小我发作起来非常有杀伤力。我也只能逃走到一边尽量不受影响。但有时候无处可逃。

       昨天翻开一本旧书《新世界  灵性的觉醒》刚好有书签的那一页,上面说的是“小孩的痛苦之身”(痛苦之身大概是指在无意识状态下的痛苦,比如某人见到某些事情就会莫名其妙的生气,或者某种事会让某人特别痛苦,而旁观者觉得其实是很小的事情,痛苦之身存在)“痛苦之身是存活在大多数人之内的半自动化能量形式,和一个狡猾的动物差不多,它的智力大部分都是应用在求取生存上,需要定期喂养,任何痛苦繁荣情绪经验都可以作为痛苦之身的食物。痛苦之身就是对不幸的瘾头。”“你需要更多的觉知,才能在自己身上看到痛苦之身,而在被人身上认出他是比较容易的。”“痛苦之身有静止期和活跃期,有的静止期可以是几个星期,几个月,罕见的更有几年,才会被某些事件触动而醒。”

      我对自己的“痛苦之身”已经比较了解了,它从小和我相伴,自小就被贯以“喊包”,我总是招惹爸妈的打骂,哭起来也是惊天地泣鬼神。“它以我的痛苦为食,不断壮大,我经历了很多痛苦,把它归咎到人生的不公平,一直陪伴我到虫虫出出生以后。那时候我老公说,他有时候不知道我为什么会那么痛苦,而我确实很痛苦。直到我学会了不加以任何判断的观察着我的情绪,心里不爽的时候我就象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自己的情绪,看着它来,看着它离开。这两年“痛苦之身”好像已经离开了我的身体。

     我对这本书和这种说法已经开始遗忘。 我知道虫虫的痛苦来源于我怀孕生产和她的婴儿期我的不成熟。我可以接受虫虫的情绪,可是不希望她沉迷于编织痛苦的网,把自己的人生包围起来。因为无论我们多么爱她,她还是要痛苦。一天里面99件事情都是快乐的,只要发生一件小意外“妈妈没有帮她开车门”她可以象猎犬扑向猎物一样疯狂的哭。(和我小时候一样)我一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有等待她自己哪一天觉醒。
2010/11/30回复
“小孩子的痛苦之身有时会以心情不佳或者退缩的状态表现。孩子会变得闷闷不乐,拒绝交流,也可能大发脾气,啼哭不休。或者尖叫,在地上打滚,而且变的很有破坏性。索求未遂的时候,痛苦之身就很容易被触动,而对孩子正在发展的小我来说,需求会很旺盛父母可能很困惑,无助,这些不快乐到底时从哪来的呢?这种情形,多少时因为孩子分担到了人类集体的痛苦之身,而人类集体痛苦之身追本溯源又回到了人类的小我身上。”
     “孩子也又有可能从父母那里承担了他们的痛苦之身,所以父母可能会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高度敏感的孩子也特别容易被父母的痛苦之身影响到。目睹到父母演出的疯狂戏码,带给孩子无法承受的情绪痛苦,所以这些敏感的孩子长大以后常常会又沉重的痛苦之身。很多父母想在孩子面前隐藏,所以商量好“我们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吵架”这骗不了孩子的。因为即使父母试着保持礼貌,但家庭中还是会弥漫着负面能量。被压抑的痛苦之身极度有毒性,甚至比公开的毒性还打,这个心灵上的毒害会被孩子吸收,而用来发展建立他们的痛苦之身”
    “父母通常会很想知道应该怎样应付孩子的痛苦之身。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时,他们应付得了自己的痛苦之身吗?他们是否在自己身上看到它?他们是否能够保持临在状态,使痛苦之身被触动得时候就能觉察到那股情绪,使它没机会转化成思想,并且因而变成一个“不快乐的人”。”
    “当孩子被痛苦之身攻击的时候,你所能做的就是保持临在,好让自己不被卷入情绪化的反应当中。这样孩子的痛苦只能在自己的身上找食物。痛苦之身有时非常戏剧化。不要随它演出,不要太认真的对待它。如果痛苦之身因索求不遂被触动了,不要立刻屈从于它的需求。否则,孩子就会学到“我越不开心,我就越能得到想要的。”这样会造成他的未来生活的功能失调。痛苦之身会对你的无回应而沮丧不已,因此在它平息之前可能会反弹得更厉害。所幸在孩子身上,痛苦之身表演的插曲通常比成年人来得短促。
   “ 等它平息下来之后一段时间,或是第二天,你可以和孩子谈谈这件事。但是不要告诉孩子痛苦之身得事。而是用问题的方式。比如说:“昨天你不停的尖叫的时候,是什么东西来了,你记得吗?它感觉起来如何,感觉好吗?那个来到你身上的东西,它有个名字吗?没有名字?那如果给它起个名字,它应该叫什么呢?如果你能看见它的话,它长的什么样子?能不能把它画出来看看?它离开的时候,它怎么样了?回去睡觉了吗?你觉得它还会回来吗?”
   这些只是我建议可以问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唤醒孩子的观察力,也就是临在。这会帮助孩子不与他的痛苦之身认同。你也可以用孩子的语言和他们谈谈你自己的痛苦之身。下次孩子的痛苦之身又出现的时候,你可以说“它又回来了,是不是?”当你谈到它的时候,尽量用孩子用过的字句来形容它,引导孩子去注意它的“感觉”起来是什么样子。抱持着有“兴趣”和“好奇”的态度,而不是批评或责怪。
“痛苦之身通常不会就此被制止了,也许孩子根本不听你说的话,但是,即使在痛苦之身活跃的情况下,在孩子的意识的背景中,还是有些微的觉只存在。几次之后,觉知会茁壮成长,而痛苦之身会减弱。孩子就会在临在中成长。有一天你会发现,居然是孩子反过来告诉你,你的痛苦之身此刻掌握了你呢。”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昨天我看到这些以后,马上和出差的虫虫爸爸通电话,原来虫虫最近的情绪问题是“痛苦之身”在发作。他马上认同了,说难怪没什么事她都要哭,把爸爸搞的很光火。我告诉虫爸,如果他觉得光火,就是自己身上的痛苦之身在认同了。他问我如何解决,我说只能不加批判的看着它,注意自己不要受影响。
     昨天在虫虫身上尝试了,她几次要发作的时候,我以观察者的态度对待她,她的痛苦之身没有发作,直到今天早上,起床很不愿意,我没配合她,她还是发作不出来。直到上了校车,她发现只剩后排坐位了,开始哭,我说那明天早点,她本来要停止哭了,可是车里的孩子一起学她哭,她马上发作起来了。最后老师抱着她走坐。
    等待虫虫的自我觉察。
2010/11/30回复
猜你喜欢

为了孩子今天又和老婆大吵

请问下大家,小孩在公共场所不听话大闹,妈妈们会发脾气打人吗?

吐槽下,二年半独带双胞胎的一些酸甜苦辣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50岁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体健康帮子女带孩子都不应该吗?(欢迎辩论)

热点推荐

广州1h溯溪露营好地方 这里的鱼爆桶好钓

带娃参观消防救援大队 瞬间被帅叔叔圈粉

亲子陪伴时光 带娃打卡西宫达也绘本展

2蚊鸡的百佳月卡太划算了 一单就血赚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体验广东城际,25 分钟车程到东莞麻涌

不要买建筑时期太短的房子

打卡隆平水稻博物馆湖南米粉博物馆

香港行之交通篇

85后的生活

“怎么可以吃上?”广州的龙船饭,好吃得不

闲着没事来看看大海吧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