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宝宝入园记】虫虫的蒙氏成长经历

168550768幼儿园早教

女儿虫虫五月刚满三岁,她是很多妈妈所说的“蒙氏孩子”,入园四个月,之前也发过一些贴,讨论孩子成长的问题,反而有很多妈妈关心孩子接受所谓蒙氏教育以后的成长如何,因为在国内的长成个案还很少。所以把她的一些经历和大家分享,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能吧最好的给孩子,至于是非对错,大家自己评判吧。
    虫虫两岁半前都由保姆带,她比较幸运,遇到的保姆都挺疼她的,我从事心理咨询,她爸爸从小被宠大,虫虫的小日子自然也过的比较自在,在赞美中长大,打骂几乎没有过,大声说也几乎没有,爷爷奶奶更是宝贝的不得了。不过我们对虫虫也有一定的要求,当然是自己认为对她负责任了,从小要自己走路,能不抱就不抱,吃饭要自己吃,不吃就饿肚子,两岁要自己穿衣服鞋子,当然老人会心疼,我当妈妈的也顶得住,为了孩子,有时候也会和老人顶两句。
    一岁以后原来的保姆身体原因回家了,又来了个新的,感觉不太好也不坏,我们给的是70分,她做事情也还过的去,有时候也偷偷懒,耍耍嘴皮子。本来保姆就是打一份工作,我们觉得也没必要要求太高。时间一长啊,我们发现她有时候对虫虫蛮大声的,虫虫那时候话还说的不太好,就会咿咿呀呀和她顶嘴,我们也不当一回事,就告诉她别太认真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后来孩子两岁的时候,我没再上班,自己做事,在家的时间多了些,慢慢发现些端倪。有时候我提早回来,发现保姆在大声的骂小孩,孩子在哭,我问发生什么事,保姆总是说小孩不听话。我们是不会责怪保姆的,一来保存她的面子,二来为免她心情不好,我们不在的时候她拿小孩出气。后来我就找机会和她谈,告诉她责骂对孩子心灵的影响,赞美对孩子的帮助等等,希望她可以学习。又有一次居然被我撞见她在小区里打虫虫,再后来我发现孩子在洗澡的时候老哭,睡觉的时候也哭,觉得越来越不妥,发现保姆在我们在的时候对孩子很好,关上门以后小声的骂孩子,还吓她。于是我自己陪伴小孩的时间就逐渐增加了,自己帮她洗澡,陪她睡觉,我陪的时候她挺好的。保姆就说,是孩子故意哭,想让我多陪。
    今年过年的时候,保姆回家了,我自己带虫虫,发现虫虫整个人的变化好大,好像呆呆的,不哭也不笑,看到什么也高兴不起来,是喜欢跟着我,有时候笑也是勉强挤出来的,反应好像很慢,胆子也特别小,我们纳闷两岁多的孩子怎么会这么深沉。跟了我两星期后开始动不动就哭,而且哭起来天塌地陷,没完没了的,没有两三个小时停不下来,也不要爷爷奶奶,也不要爸爸,只是死死的抱着我不放。爷爷奶奶很生气,说我把孩子带的六亲不认,爸爸也很没意思,开始不理虫虫了。我的职业嗅觉告诉我孩子心理出了问题。便去找她早教的老师谈。老师反映说阿姨经常骂孩子,有很多次虫虫是哭着去上课的,阿姨孩不给孩子哭。老师也说过阿姨。后来我和虫虫一个很要好朋友的妈妈聊天,她是报社的育儿版编辑。她也告诉我经常看见阿姨对虫虫不好,她也劝过。
    找到根源以后,我和虫虫爸马上把阿姨辞退了,感觉真的很对不起孩子,让她在小小的年龄受到精神虐待,而且三岁以前的经历是直接进入潜意识,影响她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在我的咨询中心里,太多的个案是因为小时候的心理挫伤造成的。唉,自己还是心理顾问呢,真是怪死自己了。那时候虫虫已经快两岁八个月了。在过年那段时间里,我尽心尽力地陪伴虫虫,对于成年人的心理治疗方法,在自己女儿身上根本没办法进行,她完全是无意识的。在她哭的时候,我尝试和她进行心灵层面的接触,发现她紧紧的关起自己的心门,完全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我和他爸爸知道她的苦,也知道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但就是没有办法施以援手,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全的接纳她,告诉她我们爱她。
    找幼儿园是同时进行的,经过保姆时间,虫虫的心灵已经不是健康的,对幼儿园的选择我们也特别谨慎。原来提前一年报了莱恩,打算九月份过去,那算是洛溪最好的了,可现在还有半年。去考查了慧源,觉得也不错,只是有一个小问题,所有孩子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那孩子的自我去哪里了,长大了还不得花时间去找么。先去本小区的过渡一下吧,可我观察了几天以后打消了这个念头,那里的老师骂小孩。后来我们亲自去莱恩找了下教导主任,本来想做点工作,让孩子提前入学的,后来聊了以后,打消了那个念头。里面的孩子学的太多了(可能很多家长会骂我了),我不想孩子从小当学习机器,我们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里主要任务是玩耍和学会怎么做人。最后只能选择蒙特梭利了,本来觉得学费太贵了,一个幼儿园花那么多钱。可这边的选择实在是没有,太远的也不想让孩子受罪。我们只想找一个爱孩子的地方,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后来发现我对“爱”的要求,在幼儿园中很难找到,我心中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是怎么样子,都要无条件的接受她,孩子不需要坐端正,表现的活泼向上,听话乖巧,老师同样爱她,她可以无拘无束的做自己。
    最后我们选择了孙园,进去之前我们和校长谈了一下午,也对于他们的经验很有疑问,可一时也没有找到更合适的,还是决定了。是很贵,但离我们家不远,也有校车,和我们的要求算接近,关键是我们看到老师很爱孩子,孩子也很自由,可以选自自己想做的事情。从小自己学会选择,正是我们想送给孩子的礼物。其他的,也没考虑那么多了。

[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10-11-29 14:57 编辑 ]
2009/06/30
精选回帖
发两个帖子供大家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986fe0100cli8.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986fe0100cp6p.html可以看看蒙氏学校的学习内容,蒙氏老师不易为。图片中用到的部分教具,国内的蒙氏幼儿园也都会用到。这个妈妈育儿有方,本身也在蒙氏学校教课,算是比较了解蒙氏教育的了。她的博客上还有不少相关的帖子内容不错,有兴趣可以浏览一下。[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7-10 17:34 编辑 ]
2009/07/10回复
mm1245mm1245119楼
很好的博客,谢谢推荐!
2009/07/11回复
无意中看到一个老帖:幼儿园的教育与蒙特梭利、奥尔夫等。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 ... ghlight=&page=1LZ作为一个有20多年幼教经验的园长,对蒙台梭利和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很熟悉,帖子还提到儿童感统失调的问题,以及对早教和幼儿园教育的一些看法,内容详细具体,很有参考价值,和大家分享。[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7-19 21:40 编辑 ]
2009/07/19回复
mathew妈mathew妈196楼
谢谢,留个印先。
2009/08/04回复
全部回帖
debbiedebbie沙发
lunaguan:
对于和父母和家人沟通,我的建议是:让改变从自己开始。你们家庭的沟通方式看起来是一种家族模式,父母比较急躁,下一代也比较急躁。要改变家庭相处的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长期不懈的坚持。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能要求别人改变,只能要求自己改变,因为一但要求别人,就容易产生矛盾。     如果自己学习了蒙氏教育以后,对孩子变的很包容,同时要求其它的成员也对自己的孩子那么包容,对其他人加以指责,说她们做的不对,很容易造成其他人的不快甚至反感(人性的弱点是喜欢赞扬抗拒批评)。如果自己学习了蒙氏的方方,对孩子包容,而且把这种精神的范围扩大,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里的“人之幼”是指心里学上说的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小孩),对父母及家人不完美的地方同样学会包容和接受。家人看见自己学习了蒙氏教育以后,不但爱孩子,还爱其他人,她们亲身感受到这种教育的好处,自然就会接受了。     我们家虫虫上了幼儿园以后,我也受过不少冷言冷语。一来我对自己的选择有信心,所以不太在意家人的说法。二来随着虫虫和我自己的成长,我对家人的态度更包容。在教育上遇到不同的意见,我也不会和别人争论,如果遇到对孩子有害的情况,我一般把孩子带走就算了,不会当面指出别人的问题,等合适的时候,会建议他们怎么做和为什么这样做。当然,如果老人比较难接受,那就算了。毕竟我们不能要求世界为我们改变。家人看到虫虫的成长和我的成熟,也逐渐发现这种教育的好处,现在也开始接受我的建议了。在闲暇时间,虫虫爸爸也会送一些书籍给爸爸妈妈读,让她们了解一下我们的观点。     其实,从一开始我和虫爸就有了共识,选择了蒙特梭利教育,就是选择少有人走的路,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要不断的挑战权威,挑战固有的经验,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和非议。但一路走过,路反而越走越顺畅,身边的世界也开始改变,难题反而成为我们整个家族前进的推动力。      这么罗唆了一大堆,不知道有没说出重点呢,其实关键就是:不要期望别人改变,自己做好就ok了。[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10-8-18 15:09 编辑 ]
查看原文
我看明白了
谢谢你,解开了我的疑惑.
其实是我自己做的不够,还有待修炼.身边的人都知道我脾气其实不好.有了小人以后,看过一些小巫和李跃儿的书,我懂得去接受他的一切(虽然有时候还是忍不住会发脾气).但对身边的人,仍然和过去一样,总是会很着急,会生气,会吵架.改变自己,身边的一切应该就会跟着改变了,我得尽量去做.
不过其实我已经收到一点点效果,老爸对我教育小人的方法还是很赞同.当然不是直接告诉我的,而是有一次在饭桌上,忘了聊起什么,他对LG说,我教育小人的办法是大家要学习的.哈哈,当时我还是小得意了一下,顽固的老头也软化了.
其实改变自己是最难的,但还是得努力,我得尽量变得好脾气
2010/08/26回复
孩子给了我们重新成长的机会, 加油。

[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10-8-26 20:08 编辑 ]
2010/08/26回复
非常谢谢LZ在616楼的回复及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看完后我心里松了一口气,以前心里一直两种声音在斗争,一方面是想顺应他的发展,一方面来自父母的压力,认为这样宠惯了孩子。孩子的爷爷和姑姑甚至认为只要不听话就应该挨打。那一段日子,儿子是哭了不少,想起这些心里愧疚得很。现在我也不纠结了,儿子每天都过得挺开心。昨天儿子第一天入园,适应得不错,虽然没能在孙园报上名,但是我想父母放松的心对孩子来讲同样很关键。
希望LZ坚持更新贴子,我会一直关注的!
2010/09/01回复
好久没来看虫妈的笔录了,今天又来看了,受益非浅呀!
2010/09/03回复
有一次,虫虫突然问我,“妈妈,是不是人只能当一次新娘啊?”

一早上,虫虫在吃早餐的时候突然说:“是不是上完幼儿园就上小学,上完小学上中学,上完中学上大学,上完大学。。(停了一下)”我们期待中“上完大学就当新娘啦。”我晕,她边说,边得意的看着我的结婚照。

从去年开始,虫虫开始收集新娘玩具,把头纱披在头上。每天晚上都要借我的结婚相册看完再睡觉。

虫爸爸说:“终于知道为什么女人这么期待当新娘了,原来从几岁就开始了。”

我想起那首歌“一世穿一次小玩意,是女人毕生大志”
2010/09/03回复
eorangeorang7楼
看了几个小时,终于把帖子看完了
做妈妈不容易,做好妈妈更难
2010/09/09回复
myyayamyyaya8楼
lunaguan:
如果孩子害怕做某件事情,先别强迫她,我们虫虫也是比较小心谨慎很小,我们会陪着她观察,问她有没有危险,她觉得没有危险,然后自己才会想去试试。好象有种水上滚桶,她说想玩,我交了钱,把她抱上去一半,她就不肯了,说等会,我就陪她在太阳底下看了半个多小时,然后问她可以了吗,她说还要再看看,又看了5分钟,她同意了,我才让她上去。上去以后,她也不象其他孩子那样在里面跑动。而是东摸摸,西看看,然后坐在里面飘,又把头伸出来看,想爬出来试试,我会告诉她,把头和身体伸出来容易掉到水里。最后才发现滚桶滚动的规律,虽然很快时间就到了,但她很满足。后来又要求玩了两次,就不再玩了。    最近所有的儿童攀爬架都不能满足她,她开始对攀岩感兴趣,可是又不敢上去,他爸爸就带她看了一下午,她看的很有兴趣,但没什么动作就回家了。到了第二次又让我带她去看,她坐在高高的岩壁下,看别人怎么穿安全带,怎么爬上去,最后怎么下来。我告诉她那是安全绳,那是保护垫,那是支撑点。看了半个小时以后,最后她说想试试,就上去了,她太小,连难度最小的道也爬不上去,教练把一点点她拉上去感受高度,到三四米的时候她说要下来了。她说太难了,我问她还上不上,她说不上了,又不肯走,接着看。看了一会,又上去了,不过是爬下面的练习点,我在下面保护。    打针的时候也是,她看到小朋友哭,很害怕,我陪这她说可以先观察一下,问她小朋友为什么哭,有没受伤,她说没有受伤,我告诉她会痛,但痛一会就没事了,她观察以后觉得我说的是对的,最后就壮着胆去打针了,打的时候哭了几声就没哭了。我问她是不是很痛,她说是,再问她现在还痛不痛,她说“已经不痛了,我不怕打针”。    我觉得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是认同她的恐惧,然后陪伴她看看自己恐惧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他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清楚了解全过程,给予适当的解释,当她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以后,恐惧就自然减少了。有时候还想试试,这时候家长要及时的给予正确的安全指引,告诉她怎么保证自己的安全,然后鼓励她尝试,并且保护好孩子的安全。孩子了解,并有了安全的经验以后,信心和勇气就自然增加了。不过整个过程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进度,不能勉强。有时候进度很慢,家长千万别急,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压力。     我自己没带过女儿看心理医生,我在了解孩子在哪方面存在问题以后,会在那方面生活中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不断的给孩子注入能量,直到某一天某一个点,能量足够了,孩子就会对自己的挫伤自行修复。不过这对一些没有经验的家长可能有点困难。    我觉得您的小孩在那次事件中肯定是受到惊吓,得到的经验是离开了妈妈就没有安全,所以一定要牵着妈妈的手。不过在陌生环境中不牵妈妈手乱跑的小孩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那次事件对您小孩的创伤程度我没办法正确评估,家长可以尝试多陪伴和理解,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和正确的安全指引,试试用我上面提到的方法,过一段时间孩子还没好转,可以考虑找有资格的心理医生咨询。
查看原文
终于看到楼主给我的回贴了.那时候天天上来等回贴,还以为楼主封贴不上来了.后来因为忙,好久没上来了.我想楼主也是因为太忙了吧,做妈妈的时间老是不够用.

这段时间其中忙的一个是看书,自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我找了大量的育儿书来看,我发现在育儿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发现自我,自我修复的过程,以前因为自己的粗暴,给女儿制造了不少的伤害,我希望能及早地帮她修正过来,只是有时候知道问题的存在,却不知如何解决.

我会继续关注楼主的贴,楼主加油哦~
2010/09/11回复
好贴,顶起来。
我也很认同蒙氏的教育理念,可是宝宝爸爸虽然对某些方面认可,但认为不要全盘接受,目前仍然会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
为此,我将虫妈的发言全粘贴下来(担心他没耐心爬这么多层楼,呵呵),给宝宝他爸看,希望能让他改变观念。
2010/09/13回复
zsqposszsqposs10楼
蒙氏加油
2010/09/16回复
最近几个月虫虫对自己的生殖器官开始感兴趣,她洗澡的时候会很仔细的看,并用手抚摸。我告诉她,那个地方很娇嫩,容易摸坏了。她问:“是尿道吗?”我楞了一下,看来幼儿园教她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并且准确的说出器官的名称。我说“是。”她问为什么不能摸,我告诉她:“因为尿道没有皮肤的保护,容易感染。就跟你的眼睛一样,眼睛闭上的时候有眼皮保护,摸眼皮不会感染,睁开眼睛摸会直接摸到粘膜,眼睛容易感染。尿道和眼睛一样,没有皮肤,只有粘膜,用手摸容易感染细菌,感染以后拉尿会很痛。”“知道了,尿道和眼睛一样不能摸”“口腔里面也只有粘膜,和眼睛和尿道样,容易感染,不能摸。”“知道,不要说了”。 。。。睡觉
    以后真的没看见她再摸了。
2010/09/16回复
debbie:
我看明白了谢谢你,解开了我的疑惑.其实是我自己做的不够,还有待修炼.身边的人都知道我脾气其实不好.有了小人以后,看过一些小巫和李跃儿的书,我懂得去接受他的一切(虽然有时候还是忍不住会发脾气).但对身边的人,仍然和过去一样,总是会很着急,会生气,会吵架.改变自己,身边的一切应该就会跟着改变了,我得尽量去做.不过其实我已经收到一点点效果,老爸对我教育小人的方法还是很赞同.当然不是直接告诉我的,而是有一次在饭桌上,忘了聊起什么,他对LG说,我教育小人的办法是大家要学习的.哈哈,当时我还是小得意了一下,顽固的老头也软化了.其实改变自己是最难的,但还是得努力,我得尽量变得好脾气
查看原文
真是用心的妈妈,而且一点就透,忍不住要多嘴一下,别见怪。我以前的脾气也很不好,也想改,怎么也改不掉,很痛苦,而且痛恨自己。后来才知道,根源在连自己也不接受自己,(《遇见未知的自己》有写的,强烈推荐有慧根的妈妈看)。我想您也先别急着批判自己了,不但要对身边的人好,接受他们,还要接受自己 。包括好的,不好的,别给自己贴不好的标签了,以后生气的时候就小声和发脾气的“小我”说,(哎哟我生气了,生气是可以的,我就是生气,)这时候气已经下一半了,盛下的一半找个没人的地方,找个替死鬼发出来,(我是在家里大声宣布,从现在起我生气了,大家别过来,以免误伤无辜,然后下楼跑一圈)。关键是生气以后我没有内疚感(哈哈,我是被允许的,我爱自己,生气的时候也爱,我接受生气的自己)
        在我们家了,每个人生气都是被允许的,我生气的时候,虫虫也知道妈妈生气了,不过和她没关系,是我自己的问题。她会安静的在旁边看着,老公也会回避一下,等我生完气以后,我会宣布,我需要安慰,虫虫就会过来摸摸我的背,老公也会抱抱。虫虫发脾气的时候,我和老公也会陪着她哭,然后跟自己说我们家孩子就是有性格。等哭够了就抱抱。老公生气的时候我也会闪,等他没事以后再陪他看电视。
       我经常在小区里看到小孩子摔一哭,家长就会说,“没事,(否定情绪)别哭了(哭是不好的,生气有罪),怎么这么小气(我是不好的),大方一点嘛(我应该更好)。”天啊,这一连串的心理暗示,把孩子都打跨了,我们大部分人就是在这种心理暗示下长大的(我不够好,我应该更好)。嘿,孩子就哭的更大声了。我就会悄悄的跟孩子说:“很难过吧(接受情情绪),很痛就哭一下(你是被允许的)看伤的重不重(我关心你的状况,回归现实),腿还能动吗(看造成的后果)”,孩子动一动,没啥事(接受后果)。然后就不哭了,“真棒,以后走路小心点就不摔了”(我是最棒的,可以自己承担,摔跤是自己的责任。)
2010/09/17回复
亲,一口气看完这篇帖子,脖子好酸哦!

我本人是在早教行业从事管理工作的,所以也格外重视员工的心态管理。除了对您在帖子中提到的蒙氏教育非常关注以外,对您提出的一些心理学领域的内容也很感兴趣。

您提到的张德芬的书籍我基本都看了,此外,还买了《向宇宙下订单》,只是还在修炼过程中,还没能像亲一样可以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亲也是《秘密》和《吸引力法则》的追随者吧?我是近两年才接触到《秘密》,也参加过教练技术的相关课程。课程刚刚走完的时候会感觉自己非常有能量,但随着时间就感觉到自己的能量在下降,我现在也很困惑团队的能量和激情问题,不知该如何让员工持续地保持积极正面的思考呢?怎样对员工进行切实有效的激励,让他们可以更有自信呢?亲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2010/09/18回复
再次留印。
2010/09/19回复
谢谢LZ的书籍推荐
2010/09/20回复
亲,终于读完了,也黏贴完了,拿回家给孩子的爸爸一起学习。真的很惭愧,现在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总是拿大人的想法来要求孩子。。。 很庆幸这个时候看到LZ的贴,还来得及。
现在要请教一下虫妈妈,我儿子3岁3个月了,刚上幼儿园(小区里传统公立的),最近发觉孩子爱赌气,想看其它小朋友的溜冰鞋,人家不给,拿走后他就蹲着赌气不吭声;和他做灯笼,不让他拿小刀时,也赌气半个小时;昨天在幼儿园,被同学踩了脚后还手打人(以前从未打过人,被打也不敢还手),老师说了他一两句后,他又跟老师赌气了。。。
请问虫妈,这时候我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孩子这时是处于什么敏感期啊,是还没完全适应幼儿园生活的一种表现吗?
2010/09/21回复
我觉得亲的孩子有点超成熟,睹气是他解决问题和处理情绪的方法,只是和普通的孩子不一样而已。正常的三岁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是哭闹,而他知道哭闹是不能改变结果的,只能自己生气了。说的严重一点,可能是孩子的哭闹没有被接受过,他一直不能释放自己的情绪,所以他学会了压抑。
   如果是我,我会告诉他,“别人不给你看溜冰鞋,你生气了。”“妈妈不给你拿刀,你生气了,但刀子很锋利,小朋友会把手划伤的。”然后给他时间独处。如果他的情绪获得认可,相信睹气的时间会缩短的。一个三岁的孩子,难道希望他能象成年人一样,一笑置之吗?有的成年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要生气啊。
    他动手打人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他不是主动攻击,我不知道对方踩他一下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但对于三岁的孩子,被踩了就是痛,打人只是他的本能反应,跟一只小狗被踩了尾巴咬人一口没有区别。家长要教育他的是第一,要远离危险,有人要恶意攻击的时候要离开或者阻止,大声说:“不要打我”“不可以”。第二,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打人是不适当的方式)比如说:大声说:“不要打我”告诉对方:“你打我了,很痛,请向我道歉”。不过孩子以前不敢还手,现在赶还手了,在我看来是他内在的力量成长了,开始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只是方法不对。老师简单的批评了他,孩子面对权威没办法只好用睹气的方式。家长不要打击孩子,要鼓励他的勇气,同时教会他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亲的孩子这些行为不是什么敏感期的表现,也不是不适合幼儿园,我反而觉得是孩子的正常情绪不被接受,所以他用另一种途径表达。另外幼儿园的老师不了解孩子行为动机,伤害了孩子的心了。
    如果一个长期压抑情绪的孩子突然被接受,他会有一段释放期,疯狂的释放压抑已久的情绪,很多家长熬不过去,还要面对外界的压力,“这孩子怎么拉”开始抓狂。我们接受虫虫哭闹以后,她闹了大半年,一点小事就大哭,这是正常的。所以亲要做好心理准备,当开始接受孩子的情绪后,会有一段日子不得安宁,能否坚持下去,还是恢复从前的“管教”,要当父母的下很大的决心。

[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10-9-21 14:02 编辑 ]
2010/09/21回复
[quote]原帖由 宝宝教育咨询师 于 2010-9-18 16:14 发表
亲,一口气看完这篇帖子,脖子好酸哦!

我本人是在早教行业从事管理工作的,所以也格外重视员工的心态管理。除了对您在帖子中提到的蒙氏教育非常关注以外,对您提出的一些心理学领域的内容也很感兴趣。

       亲真的给我一个大难题了,我带过的"团队"只有两个孩子,还有孩子他爸和几个阿姨。偶尔带带课也是临时的团队,大家高高兴兴一起把事做完就ok了,对企业真是一窍不通。《秘密》和《吸引力法则》以前看过,有一段时间照着邯郸学步,发现结果完全不是那个样子。虫虫四个月以后我开始疯狂的上课,有过您说的感觉,刚上完了感觉很棒,没过多久就被残酷的现实打回原型。自我又开始怀疑了,到底所学的是否真的有用,为什么到处碰壁。

       当时支持着我走下去的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一位我信任的导师告诉我的:“生命中所有的礼物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生活中的问题就是生命的礼物,他们会反复出现,直到我学会为止。”后来有几年没上班,期间疯狂的看了很多书,心理学的,教育的,历史书,名人传记,各种宗教的,还有儒道释。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道理,“危机”一词中机会总是在困难后出现的,“烦恼即菩提”。回顾自己的成长,如果没有经厉过那么多的事情,自己也不会去考虑人生的的问题,每一次经厉,都让我成长,过程可能是痛苦的,没有当初的问题,就没有今天的我。

       后来陪伴两个孩子成长的过程更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这一点,学走路要摔跤,学吃饭要吃的到处都是,学习处理情绪要经厉无数次的哭闹。问题陈出不穷,解决了一个又出现一个,没有学会正确的方法,问题就会继续出现,直到学会以后,她们就掌握了一种新的能力。旧的问题不再是问题,新的问题又出现,她必须学习新的能力。看着孩子的成长,我学会了无条件的接受他们的一切成长过程,信任孩子能处理好问题,信任她们处理问题的过程。这种信任加以扩展,到信任所有的人事物,乃至信任问题的本身,最后到了问题出现的时候会象看到老朋友一样高兴:“hi,又来送礼拉,我等很久了,谢了”

       当学会信任生命的每一个过程以后,每一次走投无路的时候,问题就会奇迹般的转化,最后不一定是我预想的结果,但一定是最好的结果。周遭的一切象进了快车道一样,没有阻力,只有助力,生命变的很轻易,自己也过的很快乐,身边的朋友甚至觉得我的相貌也改变了。原来《秘密》中的最大秘密是:吸引力法则要在无条件的接受一切现状,完全信任的状态下才可以生效,这是我亲身验证的。就象在水中,只要不挣扎,全身放松,水的浮力就会把我们托起来。

       所以亲在课程以后遇到问题,我敢保证,这只是成长的烦恼。掌握智慧大概有三个过程,知道,悟道,证道。知道以后,只是头脑上的了解,悟到了,才是情绪上的解脱,解脱了以后还要去验证,验证了才知道自己有没有毕业。知道了道理,情绪上并没有接受,所以在现实行不通,才是痛苦的根源,问题的出现正好告诉我们还要成长。信任一切人事物,信任一切过程,路会越走越顺。

     我想让身边的人成长的时候,不懂得激励,只会充分的信任,并欣赏他们的付出。让自己成为一片沃土,成为他们成长的坚强后盾。说了这么多,没有解决团队的激励问题,希望也会有一点点帮助。

[ 本帖最后由 lunaguan 于 2010-9-21 16:14 编辑 ]
2010/09/21回复
看到您给我的回帖了,终于理解了孩子的“苦衷”,我会支持孩子的,坚持到底。谢谢您的回帖,
2010/09/21回复
看着孩子的成长,我学会了无条件的接受他们的一切成长过程,信任孩子能处理好问题,信任她们处理问题的过程。

当学会信任生命的每一个过程以后,每一次走投无路的时候,问题就会奇迹般的转化,最后不一定是我预想的结果,但一定是最好的结果。

原来《秘密》中的最大秘密是:吸引力法则要在无条件的接受一切现状,完全信任的状态下才可以生效,这是我亲身验证的。就象在水中,只要不挣扎,全身放松,水的浮力就会把我们托起来。

我想让身边的人成长的时候,不懂得激励,只会充分的信任,并欣赏他们的付出。让自己成为一片沃土,成为他们成长的坚强后盾。

亲,您上面的这些话对我启发非常大,真的谢谢您。

您说得对,要无条件地接受和信任周遭的人事物,管理与育儿是相通的,可能当员工出现情绪或心态上的状况时,我内心并没有去接受,我没有接受他们的情绪和态度,我认为这样有问题,我想去矫正和改变这种状况的心态不但没有使他们的状况更好,反倒强化了问题本身。

不仅在顺境信任,逆境更需要信任,不仅在员工状态好的时候信任,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更要信任。如亲所说,“充分的信任,并欣赏他们的付出,让自己成为一片沃土……”

亲的每句话都耐人寻味,值得深思。真心渴望能听到您更多更精彩的见解。
2010/09/24回复
猜你喜欢

为了孩子今天又和老婆大吵

请问下大家,小孩在公共场所不听话大闹,妈妈们会发脾气打人吗?

吐槽下,二年半独带双胞胎的一些酸甜苦辣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50岁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体健康帮子女带孩子都不应该吗?(欢迎辩论)

热点推荐

618分享有礼!无限复购的好物推荐

裁员风波又来了 十几年的老员工也走了

免门票采摘!这里简直就是我的菜园

曾经辉煌的地王广场 现在好萧条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一岁四个月的娃 野蛮生长6颗牙

收藏 和设计师沟通5h整理出来的要点

马上升六 这情况去广州中学几率高吗

海洋工程日常 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逛工业风扬韬广场 看看有什么新亮点

我们的婚姻出问题了 做错事你会原谅吗

孕期需要大量的营养 如何食补?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