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一说幢1吧:
幢1:一幢位于达道路附近的,建基30平,入证91平,三层,混合结构,全单边,大约投入250万;(可重建3层)
房子特点:八一实验,九年省级中小学位,重建后大约可租9000,2年后卖出大约可达7万/平,租值太低,可短线卖出。
然后去交易中心查册、看现场、每天看一遍这房子的评估报告。。。。。
计算基本成本、拍涨成本、佣金成本、税费成本、重建成本、不可预计成本、清场成本。。。
重点分析房子的查封原因、在住人的身份、是否有租约、学位的使用情况等等。。
不停地找爆点,不停地评估自己的拆爆能力。。。。
我这八年才换一次房,就第一次买老屋,还是拍回来的不交吉的老屋,现在想想,都觉得自己是个激进分子,广州话就是“胆生毛”。。。
交易中心查册:了解房子的所有情况,特别是查封情况,发现这是一起遗产析产案,老业主已故,没借贷案那么复杂。。。
看现场:
了解老屋的具体位置,位于达道路地段,静中带旺。。
外围环境,处于巷子的位置离路边大约20米,老屋没有公墙,多边形,全单边,主要采光是向东南三边(共约9米),西边背靠铁路局宿舍(不会西晒)。。
市场价格,旁边的和西边的石米楼,是铁路局宿舍,就是传说中的老破小,大约卖53000/平(三层以下),而这幢未重建,如果可交吉,不低于53000/平(不交吉按50%算大约26500/平),而附近重建后的东山独幢小洋楼,不低于70000/平。。
注:公墙 就是与其他楼宇公用的墙壁。
成交后的费用成本:
佣税费,成交佣金5%、卖方营业税5.6%(无证),卖方个税3%,卖方补地价1.6%,买方契税3%,一共18.2%的佣税费率。。
重建费+交楼标准,老东山,大约4000/平,建造总价约36.5万。。
清场费,律师费3-50000/案,清场赔偿10万以下。。
即整个交易成本:成交价+成交价*18.2%+36.5+15
如果按26500/平算,整个项目总成本大约336万。。。
评估报告 :
与其他拍卖房的评估报告的对比,与交吉的对比、与不交吉的对比,与不同性质法拍的对比。。
对比中发现,不交吉的法拍房子,大部分评估师都是进不了房子的,而评估师能进的房子一般都住租客,或其他使用人,能在勘察表上能签上业主名字的更是少中又少。。
而这老屋,却是这种情况。。。
1、遗产析产案,2、不交吉,3、评估勘察可以进屋,4、评估勘察表上业主签名。。。
基于以上四点,个人认为,老屋是其中一个业主在住,遗产析产多方放弃收购其余产权(包括在住业主),估计收楼的阻力比较少。。。
致电拍卖行,了解到这老屋是第三拍(这市场真的是欠老屋价值的一个公道,要是放中介,炒家早就秒了),这次不成交,就进入变卖流程。。。
算了下起拍价,是市场价的2.3折。
如果底价成交,就爽死了。。。。口水哗啦哗啦地流。。。。
综合了以上的评估与了解,我决定去拍拍拍。。。
明天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