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发现婴幼儿行为异常及干预的一些例子(陆续更新)
2966771058幼儿园早教
近年比较多关注行为异常的孩子,提供些例子供各位妈妈参考参考吧。
宝宝A:
初次见面孩子2岁2个月,妈妈介绍:不会讲话,只会发“妈”音,大小便不会说,不懂得跟别人交往,常抢人家的东西,稍不如意就大声叫喊。当时妈妈非常担心孩子会有自闭症。我也不能马上断定,请妈妈给我两个月时间。
孩子入托后,发现更多与其年龄不相符的行为:不会用水杯接水,不仅杯口对不准水龙头,水满了也不懂得关水龙头;见到食物就拿;不会自己吃饭,不会拿勺子、不会舀饭、喝汤就更难了;不知道自己憋尿憋屎,若老师不提醒就尿在裤子上;走路不是很稳,上楼梯有困难......
观察其家人:家里人口比较多,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一个保姆;每天至少两个大人接送,最多时五个大人;上学一定迟到,家人送到门口还依依不舍,直到老师下逐客令;妈妈每天放学第一个冲进课室,又亲又抱,然后拿出水果、点心、饮料......
一周后初步断定:照顾过度造成孩子丧失了自我。
对策一:禁止家长第一个并带食物来接孩子;对策二:请老师多关注这个孩子,多用语言帮助他学会自理;对策三:请老师耐心教孩子怎样得到同伴手上的玩具;对策四:提醒家长在家里不要过多替代孩子,让孩子感受憋尿、饥饿、冷热等,并学会提出相应要求。
一个月后的一天,老师跟我反映孩子今天打人了,我高兴了,这个孩子不是自闭症。两个月后,孩子基本上能自己吃饭、喝水,会用单字回答老师的问题,大小便在裤子上的次数越来越少;我非常肯定地告诉孩子的妈妈,孩子没有自闭症。
四个月后的一天,我惊奇地听到这个孩子对另外一个孩子说:“俾我玩啦。”真是太高兴了!
一年后,这个孩子除了说话没同龄孩子流利外,其他能力基本正常,只是性格还是比较固执,仍然备受宠爱。
由此例子可见,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很可能会害了孩子。
经常听到家长评价孩子“自我意识太强”,其实,自我意识对孩子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冷了、我饿了、我急尿了、我渴了想喝水、我想跟妈妈一起吃饭、我想玩一会儿、我不想去商场、我不想睡觉、我的玩具不想给别人......都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表现,家长不仅要照顾孩子的生活,更要尽早让孩子学会生活,不能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没有我的照顾孩子会饿死”......其实孩子什么都懂,也有其生存的本能,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孩子!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09-5-7 11:58 编辑 ]
2009/04/28
精选回帖
youran548楼
感谢LZ的好贴!学习中!再请教一下LZ,我的宝宝两岁两个月了还不肯主动讲话,该怎么办好呢?情况说明在我之前发的贴里,文字太多不知道该怎么精简,烦请您看一下链接,并赐教,谢谢 http://www.gzmama.com/thread-1639315-1-1.html。
2010/06/07回复
1970/01/01回复
dijie8464571132楼
我来看看了
2015/11/06回复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好贴
2009/05/09回复
让宝宝作主楼8楼
宝宝K
小女孩2个多月就来上早教了,平时妈妈一个人带孩子,由于嫌麻烦,很少带孩子出门,孩子在家也很安静,经常是妈妈上网她自己在床上玩。来上课也要外婆跟着一起来。孩子身体各方面发展还不错,就是很少见她笑,看人的眼神很畏缩,甚至见人就低头。到6、7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认生,虽然跟我们很熟悉,也不让我们抱。
宝宝8个月的时候开始日托,这时我们才发现这个孩子确实有些与众不同:极其害怕陌生人!宝宝并不是很哭闹,只要跟着班上的一个老师就可以了。于是,这个老师几乎专门负责她,吃喝睡都还可以。但是,宝宝对其他老师就很抗拒,只要不是她班上的老师,走到门口她就哭,抱她到外面玩她也哭,我一定要在她三米以外才行,甚至听到我在门口说话的声音都要赶紧躲到老师身后。据了解,孩子在家也是这样,除了家里的几个人,别人都不能碰他,连奶奶家都不能进去。
为了改变她这种状况,我每天都到他们班门口转转,故意让她看见我,当他们出来玩的时候,我也故意在她面前跟别的孩子玩。慢慢的,她不再见到我就哭,从距离三米到一米,不过还是不能碰她。
半年后,宝宝升中班了,为了她和另外一个孩子,原来班的一个老师也要跟着一起升。也许是因为孩子会走路了,跟其他孩子的交往多了,在中班的这大半年,宝宝明显进步了,不会一见到人就躲到老师的身后,自己班老师抱着的时候可以跟我拉拉手,妈妈抱着叫她跟我再见她也肯摆摆手。有一天,他们班进行蒙氏活动,每个孩子都坐在工作毯边认真地穿着“鱼蛋”,我轻轻走到她身边坐下,她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就又低头做自己的工作,当我伸手帮她收拾东西的时候,她一点都没抗拒,非常平静的从我手里接过托盘走到玩具架放好。我当时激动的心情真的很难形容!一年了,整整一年了,这个小宝宝终于可以跟我在30公分的距离里一起玩了!
可以说,幸亏了宝宝的妈妈信任我们,一直坚持送孩子上学,集体生活和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对孩子的帮助是最大的。如果这个孩子是在家里带的,情况肯定不是这样了,若家长没有意识到或引导不当,极有可能慢慢进入孤独的状态。
要提醒一下妈妈的是:对于这样的孩子一定要耐心,不能急,虽然要多带孩子外出,多见人,但绝对不能随便让人抱孩子,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才能去碰他抱他,否则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反抗,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2009年9月,一年半了,我可以跟她握手。
2010年3月,两年了,终于可以拥抱她了!!
2010年8月,妈妈跟我报喜:“孩子上幼儿园小班适应的很好,才两个礼拜就当小班长了,亲子园出来的小朋友就是不一样!”哈哈,好开心!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10-8-19 23:29 编辑 ]
小女孩2个多月就来上早教了,平时妈妈一个人带孩子,由于嫌麻烦,很少带孩子出门,孩子在家也很安静,经常是妈妈上网她自己在床上玩。来上课也要外婆跟着一起来。孩子身体各方面发展还不错,就是很少见她笑,看人的眼神很畏缩,甚至见人就低头。到6、7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认生,虽然跟我们很熟悉,也不让我们抱。
宝宝8个月的时候开始日托,这时我们才发现这个孩子确实有些与众不同:极其害怕陌生人!宝宝并不是很哭闹,只要跟着班上的一个老师就可以了。于是,这个老师几乎专门负责她,吃喝睡都还可以。但是,宝宝对其他老师就很抗拒,只要不是她班上的老师,走到门口她就哭,抱她到外面玩她也哭,我一定要在她三米以外才行,甚至听到我在门口说话的声音都要赶紧躲到老师身后。据了解,孩子在家也是这样,除了家里的几个人,别人都不能碰他,连奶奶家都不能进去。
为了改变她这种状况,我每天都到他们班门口转转,故意让她看见我,当他们出来玩的时候,我也故意在她面前跟别的孩子玩。慢慢的,她不再见到我就哭,从距离三米到一米,不过还是不能碰她。
半年后,宝宝升中班了,为了她和另外一个孩子,原来班的一个老师也要跟着一起升。也许是因为孩子会走路了,跟其他孩子的交往多了,在中班的这大半年,宝宝明显进步了,不会一见到人就躲到老师的身后,自己班老师抱着的时候可以跟我拉拉手,妈妈抱着叫她跟我再见她也肯摆摆手。有一天,他们班进行蒙氏活动,每个孩子都坐在工作毯边认真地穿着“鱼蛋”,我轻轻走到她身边坐下,她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就又低头做自己的工作,当我伸手帮她收拾东西的时候,她一点都没抗拒,非常平静的从我手里接过托盘走到玩具架放好。我当时激动的心情真的很难形容!一年了,整整一年了,这个小宝宝终于可以跟我在30公分的距离里一起玩了!
可以说,幸亏了宝宝的妈妈信任我们,一直坚持送孩子上学,集体生活和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对孩子的帮助是最大的。如果这个孩子是在家里带的,情况肯定不是这样了,若家长没有意识到或引导不当,极有可能慢慢进入孤独的状态。
要提醒一下妈妈的是:对于这样的孩子一定要耐心,不能急,虽然要多带孩子外出,多见人,但绝对不能随便让人抱孩子,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才能去碰他抱他,否则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反抗,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2009年9月,一年半了,我可以跟她握手。
2010年3月,两年了,终于可以拥抱她了!!
2010年8月,妈妈跟我报喜:“孩子上幼儿园小班适应的很好,才两个礼拜就当小班长了,亲子园出来的小朋友就是不一样!”哈哈,好开心!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10-8-19 23:29 编辑 ]
2009/05/09回复
让宝宝作主楼9楼
jzlnsweet:
楼主老师,我家宝贝非常认生,还有睡觉前爱闹,不知怎么调整?
查看原文65搂的例子应该对你有帮助。至于睡前爱闹,就要找找原因。睡前不要跟他玩激烈的活动,还要制造一个安静和比较暗的环境。有的孩子心理有些偏差,不愿意闭上眼睛或者恐惧黑暗,如果是这样就要陪着他慢慢调整。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一条小毛巾将孩子的眼睛盖起来,可以帮助他安静下来。
2009/05/09回复
让宝宝作主楼10楼
宝宝认生的主要表现和矫治方法
孩子认生最常见的原因是触觉失调,也就是“触觉防御过当”或“触觉防御过弱”。
一、主要表现
1、不让不熟悉的人触摸,拥抱更是不可以,有的甚至稍微靠近都不行;
2、不喜欢毛绒绒的玩具,毛衣、毯子等都不喜欢。
3、不喜欢穿新衣服,鞋子也老是穿那一双,不轻易更换。
4、经常向家长或老师投诉有人打他,其实别人可能只是碰了他一下而已。
5、手很重,拿轻的东西也用很大的劲,经常倒翻架子、椅子,倒水很困难。
6、经常被投诉打人,对喜欢的人或小宝宝会很用力地去“摸”他。
7、很难融入新的环境,很粘人。
8、对于需要用手或皮肤进行的活动都比较抗拒。
9、动作笨拙,直接作用于皮肤的反应比较慢。
二、主要原因:
1、剖腹产,没经过产道的挤压。
2、婴儿期缺乏皮肤刺激,经常被柔软的衣服包裹着,尤其是带婴儿手套。
3、婴幼儿期家人照顾过分周到,经常被成人抱着,基本没有摸爬滚打的经验。
4、婴幼儿的游戏内容越来越缺乏原生态的东西,塑料制品充斥孩子的生活,木、沙、水、泥基本与孩子绝缘。
5、穿着和用的衣物、毛巾等用品基本上都是全棉,过分柔软,缺少粗糙物品的刺激。
6、生活圈子窄小,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单纯。
三、可能出现的问题
1、情绪和人际交往不良。
2、学习障碍。
3、性格出现偏差,是孤独症的主要诱因。
四、预防和矫治方法
1、避免过度照顾,适当“放养”。
2、婴儿期注意进行触觉训练,多做抚触、被动操,适当拥抱孩子。(建议: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立即出现在他身边,用手抚摸以及语言安慰他,但不要立即抱起他,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以哭闹来“要挟”父母。当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尽情地拥抱他吧!)
3、婴儿期即可以用粗糙的毛巾、海绵等给他洗澡,多跟孩子玩毛绒玩具。
4、尽早让孩子学爬,不穿袜子,使孩子的皮肤尽可能多地接触地面(天凉可铺地垫)。
5、尽早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跑,即使摔倒也不必大惊小怪,摔倒是孩子学习自我保护的必要阶段。
6、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自由活动的场地,桌子底下、床底下、大纸箱都是孩子最好的游戏场所。
7、废物利用,为孩子提供半成品,旧衣服、旧袜子、碎布、纸、木、石子、水、泥和家里的瓶瓶罐罐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8、手重的孩子不要指责他“打人”,而是请他再来一次——“轻轻地摸一摸”,帮助他控制手的力量。还可以请他帮忙拿装满水的碗、倒水等。
9、泥塑对触觉训练很有帮助,小婴儿可以玩面浆、面团。有些机构用沙盘游戏治疗孤独症或心理障碍。
10、挤压、揉搓孩子也是很有作用的,跟孩子一起钻到被窝里玩,是很好的触觉训练游戏。
11、用吹风机吹孩子的颈后、面部、手臂等,注意热度和距离。
12、让尽早孩子接触冷、热、粗、硬、软等东西或食物。
13、儿童乐园的波波池可以经常去。
14、孩子的衣服不要都是全棉的,麻、纤维、羊毛等稍微粗糙的衣物也应该有。
15、家里来了客人或遇见孩子陌生的朋友,不要立即去拥抱或触摸孩子,给孩子适应陌生人的时间,在征得孩子同意后方可触摸孩子,避免造成阴影。
16、去一个新环境前,必须先给孩子介绍那里的情况,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将会做些什么事情,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去。到了那里,不要立即把孩子推开,带领孩子一起跟朋友打招呼,郑重地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孩子,使孩子感受到别人的尊重。当孩子有了喜欢的游戏后,慢慢地跟孩子拉开距离,但一定要在孩子视线范围之内。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09-5-11 13:16 编辑 ]
孩子认生最常见的原因是触觉失调,也就是“触觉防御过当”或“触觉防御过弱”。
一、主要表现
1、不让不熟悉的人触摸,拥抱更是不可以,有的甚至稍微靠近都不行;
2、不喜欢毛绒绒的玩具,毛衣、毯子等都不喜欢。
3、不喜欢穿新衣服,鞋子也老是穿那一双,不轻易更换。
4、经常向家长或老师投诉有人打他,其实别人可能只是碰了他一下而已。
5、手很重,拿轻的东西也用很大的劲,经常倒翻架子、椅子,倒水很困难。
6、经常被投诉打人,对喜欢的人或小宝宝会很用力地去“摸”他。
7、很难融入新的环境,很粘人。
8、对于需要用手或皮肤进行的活动都比较抗拒。
9、动作笨拙,直接作用于皮肤的反应比较慢。
二、主要原因:
1、剖腹产,没经过产道的挤压。
2、婴儿期缺乏皮肤刺激,经常被柔软的衣服包裹着,尤其是带婴儿手套。
3、婴幼儿期家人照顾过分周到,经常被成人抱着,基本没有摸爬滚打的经验。
4、婴幼儿的游戏内容越来越缺乏原生态的东西,塑料制品充斥孩子的生活,木、沙、水、泥基本与孩子绝缘。
5、穿着和用的衣物、毛巾等用品基本上都是全棉,过分柔软,缺少粗糙物品的刺激。
6、生活圈子窄小,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单纯。
三、可能出现的问题
1、情绪和人际交往不良。
2、学习障碍。
3、性格出现偏差,是孤独症的主要诱因。
四、预防和矫治方法
1、避免过度照顾,适当“放养”。
2、婴儿期注意进行触觉训练,多做抚触、被动操,适当拥抱孩子。(建议: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立即出现在他身边,用手抚摸以及语言安慰他,但不要立即抱起他,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以哭闹来“要挟”父母。当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尽情地拥抱他吧!)
3、婴儿期即可以用粗糙的毛巾、海绵等给他洗澡,多跟孩子玩毛绒玩具。
4、尽早让孩子学爬,不穿袜子,使孩子的皮肤尽可能多地接触地面(天凉可铺地垫)。
5、尽早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跑,即使摔倒也不必大惊小怪,摔倒是孩子学习自我保护的必要阶段。
6、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自由活动的场地,桌子底下、床底下、大纸箱都是孩子最好的游戏场所。
7、废物利用,为孩子提供半成品,旧衣服、旧袜子、碎布、纸、木、石子、水、泥和家里的瓶瓶罐罐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8、手重的孩子不要指责他“打人”,而是请他再来一次——“轻轻地摸一摸”,帮助他控制手的力量。还可以请他帮忙拿装满水的碗、倒水等。
9、泥塑对触觉训练很有帮助,小婴儿可以玩面浆、面团。有些机构用沙盘游戏治疗孤独症或心理障碍。
10、挤压、揉搓孩子也是很有作用的,跟孩子一起钻到被窝里玩,是很好的触觉训练游戏。
11、用吹风机吹孩子的颈后、面部、手臂等,注意热度和距离。
12、让尽早孩子接触冷、热、粗、硬、软等东西或食物。
13、儿童乐园的波波池可以经常去。
14、孩子的衣服不要都是全棉的,麻、纤维、羊毛等稍微粗糙的衣物也应该有。
15、家里来了客人或遇见孩子陌生的朋友,不要立即去拥抱或触摸孩子,给孩子适应陌生人的时间,在征得孩子同意后方可触摸孩子,避免造成阴影。
16、去一个新环境前,必须先给孩子介绍那里的情况,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将会做些什么事情,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去。到了那里,不要立即把孩子推开,带领孩子一起跟朋友打招呼,郑重地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孩子,使孩子感受到别人的尊重。当孩子有了喜欢的游戏后,慢慢地跟孩子拉开距离,但一定要在孩子视线范围之内。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09-5-11 13:16 编辑 ]
2009/05/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