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及早发现婴幼儿行为异常及干预的一些例子(陆续更新)

3104631058幼儿园早教

各位妈妈,感谢你们的支持,因为最近比较忙,不能及时回答,请多包涵!


近年比较多关注行为异常的孩子,提供些例子供各位妈妈参考参考吧。


宝宝A:
      初次见面孩子2岁2个月,妈妈介绍:不会讲话,只会发“妈”音,大小便不会说,不懂得跟别人交往,常抢人家的东西,稍不如意就大声叫喊。当时妈妈非常担心孩子会有自闭症。我也不能马上断定,请妈妈给我两个月时间。
      孩子入托后,发现更多与其年龄不相符的行为:不会用水杯接水,不仅杯口对不准水龙头,水满了也不懂得关水龙头;见到食物就拿;不会自己吃饭,不会拿勺子、不会舀饭、喝汤就更难了;不知道自己憋尿憋屎,若老师不提醒就尿在裤子上;走路不是很稳,上楼梯有困难......
     观察其家人:家里人口比较多,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一个保姆;每天至少两个大人接送,最多时五个大人;上学一定迟到,家人送到门口还依依不舍,直到老师下逐客令;妈妈每天放学第一个冲进课室,又亲又抱,然后拿出水果、点心、饮料......
    一周后初步断定:照顾过度造成孩子丧失了自我。
   对策一:禁止家长第一个并带食物来接孩子;对策二:请老师多关注这个孩子,多用语言帮助他学会自理;对策三:请老师耐心教孩子怎样得到同伴手上的玩具;对策四:提醒家长在家里不要过多替代孩子,让孩子感受憋尿、饥饿、冷热等,并学会提出相应要求。
     一个月后的一天,老师跟我反映孩子今天打人了,我高兴了,这个孩子不是自闭症。两个月后,孩子基本上能自己吃饭、喝水,会用单字回答老师的问题,大小便在裤子上的次数越来越少;我非常肯定地告诉孩子的妈妈,孩子没有自闭症。
     四个月后的一天,我惊奇地听到这个孩子对另外一个孩子说:“俾我玩啦。”真是太高兴了!
     一年后,这个孩子除了说话没同龄孩子流利外,其他能力基本正常,只是性格还是比较固执,仍然备受宠爱。

      由此例子可见,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很可能会害了孩子。
      经常听到家长评价孩子“自我意识太强”,其实,自我意识对孩子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冷了、我饿了、我急尿了、我渴了想喝水、我想跟妈妈一起吃饭、我想玩一会儿、我不想去商场、我不想睡觉、我的玩具不想给别人......都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表现,家长不仅要照顾孩子的生活,更要尽早让孩子学会生活,不能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没有我的照顾孩子会饿死”......其实孩子什么都懂,也有其生存的本能,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孩子!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09-5-7 11:58 编辑 ]
2009/04/28
精选回帖
youranyouran548楼
感谢LZ的好贴!学习中!再请教一下LZ,我的宝宝两岁两个月了还不肯主动讲话,该怎么办好呢?情况说明在我之前发的贴里,文字太多不知道该怎么精简,烦请您看一下链接,并赐教,谢谢 http://www.gzmama.com/thread-1639315-1-1.html。
2010/06/07回复
1116楼
1970/01/01回复
我来看看了
2015/11/06回复
1140楼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宝宝B
      妈妈第一带着孩子来亲子园的时候快两岁了,第一眼我们就发现这个孩子有别于其他孩子,非常害怕新环境,不说话,不理人,一个劲扯妈妈的衣角。上了几次亲子课后,妈妈逐渐向我们透露:孩子出生的时候窒息过,医生说没事,可她一个在医院当护士的同学坚持要吊一种脑营养针,于是一出院这个同学就每天去家里给孩子吊针。一个月后儿保说是中度脑瘫,虽然吊了一个月的脑营养针,可还是在医院做了一年多的理疗。
      半年的亲子活动使孩子稍微开朗一点,愿意跟自己的老师拉手,别人还是不能碰。为了让孩子接受其他人,妈妈让他上了托班。这时,我们又发现这个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非常焦虑,但是却不像别的孩子大哭大闹,只是躲在角落不停地抓自己的双手,甚至抓破皮了还不停止。
      孩子的妈妈非常耐心和细心,每天上学放学都带着孩子在园里到处转转,跟所有的老师打招呼。在老师糖衣炮弹的引诱下,孩子终于愿意跟着其中一位老师了,慢慢地,班上的老师都能跟他接触并照顾他,但对于其他老师包括我,还是敬而远之,叫声“老师好”就马上走开了。
      半年后孩子上幼儿园了,妈妈还坚持每周带他到亲子园上美术、音乐、蒙氏等课程,说话、交往等都进步很快,爸爸妈妈非常开心。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很顺利,完全没有“脑瘫”的阴影。
      但是也有一点遗憾,2岁半时有一次妈妈说“你不听话,我带你去园长家。”从此孩子对我更是退避三尺,将我当成大灰狼,不让我碰他,不跟我打招呼,连我任教的美术课都不肯上。5岁时蒙氏课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做一本图书”,他将自己从起床到上学到放学的过程画了下来,再讲给大家听,作业做得非常好,得到老师的表扬,还成为亲子园的头等大事,别的老师请他再讲一次他都讲,唯独我叫他讲他怎么都不肯讲,直到6岁要上小学了,他对我仍是敬而远之。由此可见这个孩子还是有着非常固执的一面,如果没有妈妈及时的干预,很可能走进自闭的行列。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09-4-29 13:13 编辑 ]
2009/04/28回复
宝宝C
      宝宝3个月时妈妈跟朋友一起带着孩子来上智能训练课。第一节课就发现这个孩子有些异常:头围偏大,目光有些呆滞,对声音没有反应,双手不会抓握东西。妈妈称孩子平时很乖,能听到电视机和电话的声音,大声关门他也会吓一跳,因为孩子自己抓伤了脸,所以一直戴着手套。
      即时给妈妈的建议是脱掉手套,一定不能再戴,请医生认真检查孩子是否存在异常。妈妈对我们的建议不可置否,没有去看医生,不过还是继续来上课。孩子5个月的时候,听力没有很大的进步,双手抓握能力稍好,不会翻身,极少发音,对周围事物的反应缓慢,智能落后了2个月。我们再次建议妈妈尽快到医院检查。
      该宝宝从此没有在亲子园出现,从宝宝父亲朋友的口中得知,宝宝确诊为脑积水,每天做运动、按摩、针灸,但孩子的父母从来不带孩子参加他们的活动,所以也没见过孩子。
     其实这个孩子的异常行为一个月内就可以发现,尤其是儿保医生,父母稍微留意或者跟同龄孩子作比较也可以发现的。
2009/04/29回复
宝宝D
      孩子8个月时来上智能课,很活泼可爱,会坐,但不肯爬,翻身只向一个方向,老师给他做操不大愿意,尤其是左手不愿意抬起,其他的游戏都很喜欢。第三次上课仍然是这样。
     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做一下检查,估计孩子的左手有些问题。检查结果是孩子左肩锁骨曾经骨折,应该是出生的时候造成的。如果孩子一出生就做抚触或被动操,应该可以更早发现。


宝宝E
      孩子10个月,来亲子园前妈妈就在电话中跟我谈了很久,很担心女儿有问题,因为妈妈发现女儿右手握拳时,大拇指在四个手指的中间,跟正常的握拳不一样,孩子是钳产的,已经排除脑积水。
       见到宝宝时发现确如妈妈所说,左手可以正常握拳,右手就不行,其他的行为稍微比同龄孩子落后但不是很大,不会爬行。即时教妈妈对宝宝进行手部放松和按摩训练,多给宝宝适合她手大小的球形物体玩耍。参加智能训练3个月后,宝宝所有智能正常,左手握拳也正常了。
      这个妈妈是比较细心的一个,我想这么小的问题很多妈妈都会忽视的,或者认为长大一点就会好的,也就很可能耽误了孩子最佳治疗时期。
2009/04/29回复
爱宠儿:
楼主写得很好哦,很希望多点看到这样的文章,还有吗?
查看原文
会继续写的,多谢捧场
2009/04/29回复
和尚格格噜:
这些是谁写的?楼主是文章里的我吗?
查看原文
这些都是我工作中碰到的实例,可能有的妈妈也在妈网游荡,不小心看到了可别砸我哦!
2009/04/29回复
宝宝F
      初见宝宝就觉得这个肯定是个“金笸箩”。10个月个孩子还横着抱,一起来上课的除了妈妈还有奶奶、外婆、保姆。我们请妈妈将宝宝放在垫子上,妈妈小心翼翼地将宝宝放下,还要顺便将宝宝的手脚摆好。
      观察宝宝:武官端正,样子很可爱。可是眼神涣散,极少主动发声,对旁人不感兴趣,不会翻身,也不主动够取面前的玩具。腰身无力,坐不稳,横抱着头喜欢向后仰,不会吃固体食物,仍然以牛奶为主。我们直接问妈妈,是否觉得孩子有些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妈妈极其茫然,根本不明白我们在说什么。
      看着这个可爱的宝宝我们真的是很心痛!10个月了啊,怎么家人一点没有察觉孩子的异常,而且是非常明显的呀!
      我只能直接了当地跟妈妈说,先不要来上课了,尽快到市妇婴检查。
     由于当时没有留下家长的联系方式,这个孩子后来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虽然已经过了5、6年,回想起来仍有可惜的感觉。
2009/04/29回复
宝宝G
      当妈妈带着这个2岁的朝鲜籍小女孩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不能收这个孩子,会很难搞的。很明显,这个孩子极其焦虑甚至孤僻,眼神不定,躲在妈妈怀里不肯下地,当妈妈带着她一起进入滑梯时,更发现她平衡能力很差,走路不稳,10公分高的门槛都迈不进去。
     妈妈带着孩子来玩了很多次,也跟我聊了几次,只是说孩子比较内向,不会说话,但是很聪明,认得很多图片和汉字,后来提出想让孩子上托班。说实话,我真的为难,没有哪个老师愿意带这样的孩子,可是,看着孩子,我说不出“不”字,只是提出先让孩子上半天,并且尽量配合我们。
    上学第一天,虽然只有2个小时,班上的老师几乎精疲力尽!这个孩子从妈妈离开开始哭,两个小时没有停过,不喝水、不让抱、不让碰,擦眼泪都不让,吃饭就更别提了,就是低着头不停转圈。老师怕她会摔倒,只能在她旁边守着,甚至要跟着她一起转。连续4天都是这样,没有一点进步。第五天请假。第二周整一周请假。
      第三周,我到她家里家访。小女孩看见我来很高兴,在我面前跳来跳去,拿很多图片图书给我看,最后要保姆将她带到房间,我才可以跟爸爸妈妈聊天。妈妈说这个孩子出生很正常,很乖,当时妈妈经常玩电脑,就把孩子放在一边就行了,很少哭闹,也很少带孩子出门,更没有做操之类的运动。喂养上基本上是灌的,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经常趁孩子睡着了喂孩子喝奶,所以孩子小的时候很胖。一岁妈妈上班以后由保姆照顾孩子,每天会到花园玩一会,吃饭就一定要躲到房间里才肯吃。差不多两岁了,发现孩子不会说话,也不会跟别人玩,才觉得可能有些问题,经同楼一个妈妈介绍,看了托儿所的环境,才决定入托的。
       爸爸妈妈都是高学历的人,我直接问他们:“有没有觉得孩子可能......”我还没说完,爸爸就接口说:“孤独症是吗?”是的,这个孩子很可能是孤独症。爸爸妈妈虽然很明白,可还是很难接受。在我多次劝说下,他们终于接受了我的建议,去找金色雨林的麦老师看看。
      孩子继续上学,同时也去做感统训练。孩子慢慢适应托儿所的生活,不再哭闹,也愿意喝水、吃饭,只是不大会吃固体食物,要老师喂而且吃的很慢。但是孩子的行为仍然很特别,从来不肯坐下来,不停地走来走去,小朋友上课时她也是围着大家转来转去,老师跟她说话不看着老师,目中无人。但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很开心,也开朗了很多。这样的情况维持了1、2个月。
       一天,我请妈妈带一台DV给我,我将孩子半天的活动如实地录了下来,交给妈妈。第二天,爸爸亲自上门找我,很严肃地跟我说,看了录像心情很沉重,想不到自己的女儿在托儿所是这样的。我告诉他,拍录像的目的就是想引起你们家长的注意,老师已经尽力,但毕竟不是专业的,还是要找专业的医生看看。
      两周后,妈妈来托儿所办理退托手续,同时告诉我们,在爸爸朋友的劝说下,已经到中山三院就诊,并将我拍的录像给医生看,诊断跟我预测的一样。
     半年后在商场遇到这个孩子和她妈妈,明显感到孩子的身体动作协调了很多,也可以跟我握手,目光不再回避,虽然没听到她说话,但可以感觉进步很明显。可是妈妈说感统训练停了,进了一间幼儿园。我还是建议她感统训练不能停,一定要坚持,可能要几年呢!

       这个孩子出生“很乖、不哭闹”就已经是很不正常的表现,早期的喂养方式更阻碍了孩子的发展。父母的正视和接受是孩子治疗的关键。
2009/04/29回复
爱宠儿:
希望你继续写,还有个不情之情,我的宝宝也有一岁10个月了,但是还不会说话,会发音,会叫,有什么方法可以引导小孩开口说话呢?曾经试过一次,她拉着我的手去房间,我不停的问:去哪啊?去哪啊?去哪啊?去哪啊?……,她也说了句去哪啊?我还以为那天开始她就开口说话了,但是没有……
查看原文
谢谢你的鼓励,以下几个方面看看能不能帮你吧!
第一,不要代替孩子说话: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家,孩子一伸手,不等他开口水果就拿给他;一扁嘴,玩具马上到手;一拉裤子马上帮他尿尿,孩子根本不需要说话,也就不说了。要等孩子用语言说出要什么后再给他,鼓励他说话。
第二,给孩子表达要求的机会:大人成天追在孩子身后,一会喝水、一会尿尿、一会吃水果......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感受口渴、饥饿、冷热、憋尿等,大脑皮层语言那一块也就很少用了。要让孩子感受自身的一些感觉并引导孩子用语言提出要求。
第三,不要因为孩子不会讲就不跟他讲:他正在积累词汇,要更加多讲,特别是看见什么讲什么,语言与实物相结合。
第四,交几个同龄或稍大的朋友,尽早进入集体生活有利于孩子学说话。

1岁10月没说话并不算晚,只要排除机能缺陷就不用担心。2岁后仍不开口,就应该看医生了。
2009/04/29回复
宝宝H
      这个宝宝没什么异常,主要是他的爸爸很值得一提。
      孩子来上亲子课的时候大概9个月,一切正常,就是不会爬,也不肯趴着玩。当老师告诉家长爬行的重要性后,爸爸就表示一定要教会孩子爬。首先要将孩子俯卧,让他趴在地面,可是,一趴着他就哭,哭了一会妈妈想抱起来,爸爸下命令不许抱,让他哭,妈妈只好躲到傍边偷偷抹眼泪。然后还要让孩子跪着玩,这个好一点,孩子不会很反抗。每天几次,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星期,孩子开始蹬脚学爬了,一个月后孩子会爬行了,不过动作有点可笑,不规范,但他确实学会爬行了。
       如果不是爸爸的坚持,这个孩子可能永远不会爬行。
2009/04/30回复
宝宝I
      2岁的小男孩,几英俊的,上托儿所的大班。报名时爸爸妈妈一起带着,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上学第一天,就弄的老师焦头烂额。
      可爱的小男孩却有着很可恶的行为:随时随地推人,任何经过他身边的人都会被他推一下,老师也不例外,个子小的或没留神的就被他推到;见到东西就扫到地上,桌子上的、玩具架上的所有物品玩具包括玩具架都被他扫到地上,老师跟在后面捡都捡不及;老师上课时他从不坐在椅子上,到处转来转去。
     还有一个行为:自言自语,说着没人听得懂的儿语,边走边说,几乎没有停止,但是“鱼鱼”这个词讲得很清晰,很喜欢看鱼。从来不看着老师的眼睛,眼睛明亮但不聚焦。
     这个孩子成了班上的重点保护对象,专门一个老师带着他。其间我跟其父母沟通过,爸爸妈妈是一间高校的老师,他们认为孩子比较调皮和固执,但是很聪明,能分清楚很多种不同的鱼。我多次旁敲侧击,希望家长明白孩子的问题,可都不成功。一个月后,我实在忍不住直接跟妈妈说,孩子应该去医院看看。
      后来孩子没来上学了,是否有去看医生也不知道。
2009/04/30回复
为避免做广告的嫌疑,就不在这里提及我的工作单位了,有缘的话一定能找到我的。
2009/04/30回复
willa:
楼主,我家宝宝自己玩的时候,尤其是看书时喜欢自言自语,叽里咕噜,听不出在说什么,甚至听不出说的什么字。她平时说话表达还行,但发音不太准,尤其不会卷舌音。这有没有什么办法纠正?
查看原文
有的孩子会一边看书一边讲,因为组织语言的能力还不健全,所以有时会用儿语,如果只是看书时这样应该不用紧张的。你可以陪着他看书,引导他说出图书的简单内容,慢慢教他用一句话讲,不必一定按着图书的文字内容,可以使他自己的创造。玩的时候自言自语的话,你也可以介入,问他你在玩什么、这是什么、这个是什么颜色等,将他的语言思维拉到你引导的轨道上。很多孩子5、6岁前都有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果排除机能问题就不要紧,不用特别纠正他但也不要笑话批评他。
2009/04/30回复
宝宝J
        双胞胎中的弟弟。这对兄弟是澳洲籍中国人,2岁,已经在澳洲确诊为孤独症。父母在佛山做生意,哥哥在黄岐的外婆家,弟弟由姨妈照顾,被送到我们幼儿园来。
    这个孩子眼神清澈却有些茫然、萎缩,不会说话,只会指手划脚,谁也弄不明白他想干什么。孩子被安排在托班,主班老师是一个刚踏出校门的小姑娘。就因为这个孤独症的孩子,使我对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刮目相看,并从此改变了“老教师带托班”传统做法。
      弟弟在姨妈家过得很不开心,姨妈只顾打麻将,根本没有好好照顾他,连孩子的衣服鞋袜都没有合身的。老师对这个可怜的孩子给予了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做什么事情就说什么,手把手地教他喝水、吃饭、洗脸,一有空就抱在膝盖上教他说话,大家都叫他“阿诗的弟弟”。半年后,这个孩子已经能自己吃饭、喝水、上厕所,会用单字表达自己的愿望,说“水”、“走”、“师”、“床”、“好”等单字,可以跟着老师做游戏,当老师说“give me five”,他就会伸出双手跟老师对拍一下,整个人看起来只是有些缅典,完全没有初来是那种惊慌和退缩。
    一天,妈妈带着哥哥来接走弟弟。我第一次见到哥哥,兄弟俩象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是,仅从孩子的神情就可以分辨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妈妈非常不舍的将弟弟带走,曾试图在幼儿园附近找房子,打算把哥哥也送过来。可是,最后还是没能遂愿。
      孤独症虽然可能伴随孩子一生,但是只要给予相应的教育和环境,还是有治愈的可能的。

      
题外话:希望看到这个案例的妈妈们给这个年轻的幼儿园老师一个大拇指吧!幼儿园老师真的不仅仅是孩子的高级保姆,她们为孩子付出的可能连爸爸妈妈都做不到。只可惜,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已经离开了幼教行业!
2009/05/06回复
宝宝K
      小女孩2个多月就来上早教了,平时妈妈一个人带孩子,由于嫌麻烦,很少带孩子出门,孩子在家也很安静,经常是妈妈上网她自己在床上玩。来上课也要外婆跟着一起来。孩子身体各方面发展还不错,就是很少见她笑,看人的眼神很畏缩,甚至见人就低头。到6、7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认生,虽然跟我们很熟悉,也不让我们抱。
       宝宝8个月的时候开始日托,这时我们才发现这个孩子确实有些与众不同:极其害怕陌生人!宝宝并不是很哭闹,只要跟着班上的一个老师就可以了。于是,这个老师几乎专门负责她,吃喝睡都还可以。但是,宝宝对其他老师就很抗拒,只要不是她班上的老师,走到门口她就哭,抱她到外面玩她也哭,我一定要在她三米以外才行,甚至听到我在门口说话的声音都要赶紧躲到老师身后。据了解,孩子在家也是这样,除了家里的几个人,别人都不能碰他,连奶奶家都不能进去。
       为了改变她这种状况,我每天都到他们班门口转转,故意让她看见我,当他们出来玩的时候,我也故意在她面前跟别的孩子玩。慢慢的,她不再见到我就哭,从距离三米到一米,不过还是不能碰她。
        半年后,宝宝升中班了,为了她和另外一个孩子,原来班的一个老师也要跟着一起升。也许是因为孩子会走路了,跟其他孩子的交往多了,在中班的这大半年,宝宝明显进步了,不会一见到人就躲到老师的身后,自己班老师抱着的时候可以跟我拉拉手,妈妈抱着叫她跟我再见她也肯摆摆手。有一天,他们班进行蒙氏活动,每个孩子都坐在工作毯边认真地穿着“鱼蛋”,我轻轻走到她身边坐下,她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就又低头做自己的工作,当我伸手帮她收拾东西的时候,她一点都没抗拒,非常平静的从我手里接过托盘走到玩具架放好。我当时激动的心情真的很难形容!一年了,整整一年了,这个小宝宝终于可以跟我在30公分的距离里一起玩了!
      可以说,幸亏了宝宝的妈妈信任我们,一直坚持送孩子上学,集体生活和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对孩子的帮助是最大的。如果这个孩子是在家里带的,情况肯定不是这样了,若家长没有意识到或引导不当,极有可能慢慢进入孤独的状态。
       要提醒一下妈妈的是:对于这样的孩子一定要耐心,不能急,虽然要多带孩子外出,多见人,但绝对不能随便让人抱孩子,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才能去碰他抱他,否则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反抗,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2009年9月,一年半了,我可以跟她握手。
2010年3月,两年了,终于可以拥抱她了!!
2010年8月,妈妈跟我报喜:“孩子上幼儿园小班适应的很好,才两个礼拜就当小班长了,亲子园出来的小朋友就是不一样!”哈哈,好开心!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10-8-19 23:29 编辑 ]
2009/05/09回复
jzlnsweet:
楼主老师,我家宝贝非常认生,还有睡觉前爱闹,不知怎么调整?
查看原文
65搂的例子应该对你有帮助。至于睡前爱闹,就要找找原因。睡前不要跟他玩激烈的活动,还要制造一个安静和比较暗的环境。有的孩子心理有些偏差,不愿意闭上眼睛或者恐惧黑暗,如果是这样就要陪着他慢慢调整。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一条小毛巾将孩子的眼睛盖起来,可以帮助他安静下来。
2009/05/09回复
宝宝认生的主要表现和矫治方法
      孩子认生最常见的原因是触觉失调,也就是“触觉防御过当”或“触觉防御过弱”。
一、主要表现
1、不让不熟悉的人触摸,拥抱更是不可以,有的甚至稍微靠近都不行;
2、不喜欢毛绒绒的玩具,毛衣、毯子等都不喜欢。
3、不喜欢穿新衣服,鞋子也老是穿那一双,不轻易更换。
4、经常向家长或老师投诉有人打他,其实别人可能只是碰了他一下而已。
5、手很重,拿轻的东西也用很大的劲,经常倒翻架子、椅子,倒水很困难。
6、经常被投诉打人,对喜欢的人或小宝宝会很用力地去“摸”他。
7、很难融入新的环境,很粘人。
8、对于需要用手或皮肤进行的活动都比较抗拒。
9、动作笨拙,直接作用于皮肤的反应比较慢。


二、主要原因:
1、剖腹产,没经过产道的挤压。
2、婴儿期缺乏皮肤刺激,经常被柔软的衣服包裹着,尤其是带婴儿手套。
3、婴幼儿期家人照顾过分周到,经常被成人抱着,基本没有摸爬滚打的经验。
4、婴幼儿的游戏内容越来越缺乏原生态的东西,塑料制品充斥孩子的生活,木、沙、水、泥基本与孩子绝缘。
5、穿着和用的衣物、毛巾等用品基本上都是全棉,过分柔软,缺少粗糙物品的刺激。
6、生活圈子窄小,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单纯。


三、可能出现的问题
1、情绪和人际交往不良。
2、学习障碍。
3、性格出现偏差,是孤独症的主要诱因。


四、预防和矫治方法
1、避免过度照顾,适当“放养”。
2、婴儿期注意进行触觉训练,多做抚触、被动操,适当拥抱孩子。(建议: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立即出现在他身边,用手抚摸以及语言安慰他,但不要立即抱起他,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以哭闹来“要挟”父母。当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尽情地拥抱他吧!)
3、婴儿期即可以用粗糙的毛巾、海绵等给他洗澡,多跟孩子玩毛绒玩具。
4、尽早让孩子学爬,不穿袜子,使孩子的皮肤尽可能多地接触地面(天凉可铺地垫)。
5、尽早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跑,即使摔倒也不必大惊小怪,摔倒是孩子学习自我保护的必要阶段。
6、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自由活动的场地,桌子底下、床底下、大纸箱都是孩子最好的游戏场所。
7、废物利用,为孩子提供半成品,旧衣服、旧袜子、碎布、纸、木、石子、水、泥和家里的瓶瓶罐罐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8、手重的孩子不要指责他“打人”,而是请他再来一次——“轻轻地摸一摸”,帮助他控制手的力量。还可以请他帮忙拿装满水的碗、倒水等。
9、泥塑对触觉训练很有帮助,小婴儿可以玩面浆、面团。有些机构用沙盘游戏治疗孤独症或心理障碍。
10、挤压、揉搓孩子也是很有作用的,跟孩子一起钻到被窝里玩,是很好的触觉训练游戏。
11、用吹风机吹孩子的颈后、面部、手臂等,注意热度和距离。
12、让尽早孩子接触冷、热、粗、硬、软等东西或食物。
13、儿童乐园的波波池可以经常去。
14、孩子的衣服不要都是全棉的,麻、纤维、羊毛等稍微粗糙的衣物也应该有。
15、家里来了客人或遇见孩子陌生的朋友,不要立即去拥抱或触摸孩子,给孩子适应陌生人的时间,在征得孩子同意后方可触摸孩子,避免造成阴影。
16、去一个新环境前,必须先给孩子介绍那里的情况,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将会做些什么事情,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去。到了那里,不要立即把孩子推开,带领孩子一起跟朋友打招呼,郑重地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孩子,使孩子感受到别人的尊重。当孩子有了喜欢的游戏后,慢慢地跟孩子拉开距离,但一定要在孩子视线范围之内。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09-5-11 13:16 编辑 ]
2009/05/10回复
您的宝宝肯定是触觉防御过当,也就是感觉统合失调。67楼那篇文章应该有帮助的。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09-5-11 13:14 编辑 ]
2009/05/11回复
9个月的宝宝,还是不要用“自闭”来形容他吧。孩子玩得起兴的时候会听不到别人叫他的。如果没有听力缺陷,还是再观察观察。我在海珠区,欢迎带孩子来玩。
2009/05/11回复
孩子应该还在学习说话的阶段,语言会慢于思维,偶尔也会出现这种状况。千万不要责怪他,更不能学他说话,表面上忽视他这个问题。可以请他慢一点再说一遍,给他时间学习吧。
2009/05/11回复
猜你喜欢

妈妈关注:虐童何时休!惩罚是教育孩子最失败的方式

老师当众批斗责罚,孩子回家捂住被子嚎啕大哭,心生恐惧,伤了自尊,不敢上学了

不是每一位自闭症都是天才

遇到“肛欲期”的宝宝,我忽略了,自责中

如何过渡刚上幼儿园发生的事情

让孩子爱上吃饭!知名育儿专家佟春凤答疑孩子不好好吃饭 精华都在这里

热点推荐

牡丹花开了!洛阳三天两晚亲子游

妇儿的夜诊很方便 大人小孩都不用请假

京东外卖还在烧钱 满15减10好优惠

少年宫沙盘游戏体验 孩子的心灵疗愈之旅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梦回少女时光 让生活闪闪发光的小店

镇上的市场农产品真多 价格实惠

羊毛薅不尽 京外卖双叠加3元不到

第一次逛山姆 人多东西也多还会二刷

打卡江南西刨冰店 小巷深处有点神秘

新鲜木棉花煲猪排骨 健脾养胃清热解暑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