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发现婴幼儿行为异常及干预的一些例子(陆续更新)
2967751058幼儿园早教
近年比较多关注行为异常的孩子,提供些例子供各位妈妈参考参考吧。
宝宝A:
初次见面孩子2岁2个月,妈妈介绍:不会讲话,只会发“妈”音,大小便不会说,不懂得跟别人交往,常抢人家的东西,稍不如意就大声叫喊。当时妈妈非常担心孩子会有自闭症。我也不能马上断定,请妈妈给我两个月时间。
孩子入托后,发现更多与其年龄不相符的行为:不会用水杯接水,不仅杯口对不准水龙头,水满了也不懂得关水龙头;见到食物就拿;不会自己吃饭,不会拿勺子、不会舀饭、喝汤就更难了;不知道自己憋尿憋屎,若老师不提醒就尿在裤子上;走路不是很稳,上楼梯有困难......
观察其家人:家里人口比较多,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一个保姆;每天至少两个大人接送,最多时五个大人;上学一定迟到,家人送到门口还依依不舍,直到老师下逐客令;妈妈每天放学第一个冲进课室,又亲又抱,然后拿出水果、点心、饮料......
一周后初步断定:照顾过度造成孩子丧失了自我。
对策一:禁止家长第一个并带食物来接孩子;对策二:请老师多关注这个孩子,多用语言帮助他学会自理;对策三:请老师耐心教孩子怎样得到同伴手上的玩具;对策四:提醒家长在家里不要过多替代孩子,让孩子感受憋尿、饥饿、冷热等,并学会提出相应要求。
一个月后的一天,老师跟我反映孩子今天打人了,我高兴了,这个孩子不是自闭症。两个月后,孩子基本上能自己吃饭、喝水,会用单字回答老师的问题,大小便在裤子上的次数越来越少;我非常肯定地告诉孩子的妈妈,孩子没有自闭症。
四个月后的一天,我惊奇地听到这个孩子对另外一个孩子说:“俾我玩啦。”真是太高兴了!
一年后,这个孩子除了说话没同龄孩子流利外,其他能力基本正常,只是性格还是比较固执,仍然备受宠爱。
由此例子可见,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很可能会害了孩子。
经常听到家长评价孩子“自我意识太强”,其实,自我意识对孩子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冷了、我饿了、我急尿了、我渴了想喝水、我想跟妈妈一起吃饭、我想玩一会儿、我不想去商场、我不想睡觉、我的玩具不想给别人......都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表现,家长不仅要照顾孩子的生活,更要尽早让孩子学会生活,不能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没有我的照顾孩子会饿死”......其实孩子什么都懂,也有其生存的本能,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孩子!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09-5-7 11:58 编辑 ]
2009/04/28
精选回帖
youran548楼
感谢LZ的好贴!学习中!再请教一下LZ,我的宝宝两岁两个月了还不肯主动讲话,该怎么办好呢?情况说明在我之前发的贴里,文字太多不知道该怎么精简,烦请您看一下链接,并赐教,谢谢 http://www.gzmama.com/thread-1639315-1-1.html。
2010/06/07回复
1970/01/01回复
dijie8464571132楼
我来看看了
2015/11/06回复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让宝宝作主楼沙发
宝宝K
小女孩2个多月就来上早教了,平时妈妈一个人带孩子,由于嫌麻烦,很少带孩子出门,孩子在家也很安静,经常是妈妈上网她自己在床上玩。来上课也要外婆跟着一起来。孩子身体各方面发展还不错,就是很少见她笑,看人的眼神很畏缩,甚至见人就低头。到6、7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认生,虽然跟我们很熟悉,也不让我们抱。
宝宝8个月的时候开始日托,这时我们才发现这个孩子确实有些与众不同:极其害怕陌生人!宝宝并不是很哭闹,只要跟着班上的一个老师就可以了。于是,这个老师几乎专门负责她,吃喝睡都还可以。但是,宝宝对其他老师就很抗拒,只要不是她班上的老师,走到门口她就哭,抱她到外面玩她也哭,我一定要在她三米以外才行,甚至听到我在门口说话的声音都要赶紧躲到老师身后。据了解,孩子在家也是这样,除了家里的几个人,别人都不能碰他,连奶奶家都不能进去。
为了改变她这种状况,我每天都到他们班门口转转,故意让她看见我,当他们出来玩的时候,我也故意在她面前跟别的孩子玩。慢慢的,她不再见到我就哭,从距离三米到一米,不过还是不能碰她。
半年后,宝宝升中班了,为了她和另外一个孩子,原来班的一个老师也要跟着一起升。也许是因为孩子会走路了,跟其他孩子的交往多了,在中班的这大半年,宝宝明显进步了,不会一见到人就躲到老师的身后,自己班老师抱着的时候可以跟我拉拉手,妈妈抱着叫她跟我再见她也肯摆摆手。有一天,他们班进行蒙氏活动,每个孩子都坐在工作毯边认真地穿着“鱼蛋”,我轻轻走到她身边坐下,她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就又低头做自己的工作,当我伸手帮她收拾东西的时候,她一点都没抗拒,非常平静的从我手里接过托盘走到玩具架放好。我当时激动的心情真的很难形容!一年了,整整一年了,这个小宝宝终于可以跟我在30公分的距离里一起玩了!
可以说,幸亏了宝宝的妈妈信任我们,一直坚持送孩子上学,集体生活和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对孩子的帮助是最大的。如果这个孩子是在家里带的,情况肯定不是这样了,若家长没有意识到或引导不当,极有可能慢慢进入孤独的状态。
要提醒一下妈妈的是:对于这样的孩子一定要耐心,不能急,虽然要多带孩子外出,多见人,但绝对不能随便让人抱孩子,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才能去碰他抱他,否则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反抗,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2009年9月,一年半了,我可以跟她握手。
2010年3月,两年了,终于可以拥抱她了!!
2010年8月,妈妈跟我报喜:“孩子上幼儿园小班适应的很好,才两个礼拜就当小班长了,亲子园出来的小朋友就是不一样!”哈哈,好开心!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10-8-19 23:29 编辑 ]
小女孩2个多月就来上早教了,平时妈妈一个人带孩子,由于嫌麻烦,很少带孩子出门,孩子在家也很安静,经常是妈妈上网她自己在床上玩。来上课也要外婆跟着一起来。孩子身体各方面发展还不错,就是很少见她笑,看人的眼神很畏缩,甚至见人就低头。到6、7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认生,虽然跟我们很熟悉,也不让我们抱。
宝宝8个月的时候开始日托,这时我们才发现这个孩子确实有些与众不同:极其害怕陌生人!宝宝并不是很哭闹,只要跟着班上的一个老师就可以了。于是,这个老师几乎专门负责她,吃喝睡都还可以。但是,宝宝对其他老师就很抗拒,只要不是她班上的老师,走到门口她就哭,抱她到外面玩她也哭,我一定要在她三米以外才行,甚至听到我在门口说话的声音都要赶紧躲到老师身后。据了解,孩子在家也是这样,除了家里的几个人,别人都不能碰他,连奶奶家都不能进去。
为了改变她这种状况,我每天都到他们班门口转转,故意让她看见我,当他们出来玩的时候,我也故意在她面前跟别的孩子玩。慢慢的,她不再见到我就哭,从距离三米到一米,不过还是不能碰她。
半年后,宝宝升中班了,为了她和另外一个孩子,原来班的一个老师也要跟着一起升。也许是因为孩子会走路了,跟其他孩子的交往多了,在中班的这大半年,宝宝明显进步了,不会一见到人就躲到老师的身后,自己班老师抱着的时候可以跟我拉拉手,妈妈抱着叫她跟我再见她也肯摆摆手。有一天,他们班进行蒙氏活动,每个孩子都坐在工作毯边认真地穿着“鱼蛋”,我轻轻走到她身边坐下,她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就又低头做自己的工作,当我伸手帮她收拾东西的时候,她一点都没抗拒,非常平静的从我手里接过托盘走到玩具架放好。我当时激动的心情真的很难形容!一年了,整整一年了,这个小宝宝终于可以跟我在30公分的距离里一起玩了!
可以说,幸亏了宝宝的妈妈信任我们,一直坚持送孩子上学,集体生活和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对孩子的帮助是最大的。如果这个孩子是在家里带的,情况肯定不是这样了,若家长没有意识到或引导不当,极有可能慢慢进入孤独的状态。
要提醒一下妈妈的是:对于这样的孩子一定要耐心,不能急,虽然要多带孩子外出,多见人,但绝对不能随便让人抱孩子,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才能去碰他抱他,否则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反抗,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2009年9月,一年半了,我可以跟她握手。
2010年3月,两年了,终于可以拥抱她了!!
2010年8月,妈妈跟我报喜:“孩子上幼儿园小班适应的很好,才两个礼拜就当小班长了,亲子园出来的小朋友就是不一样!”哈哈,好开心!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10-8-19 23:29 编辑 ]
2009/05/09回复
让宝宝作主楼板凳
jzlnsweet:
楼主老师,我家宝贝非常认生,还有睡觉前爱闹,不知怎么调整?
查看原文65搂的例子应该对你有帮助。至于睡前爱闹,就要找找原因。睡前不要跟他玩激烈的活动,还要制造一个安静和比较暗的环境。有的孩子心理有些偏差,不愿意闭上眼睛或者恐惧黑暗,如果是这样就要陪着他慢慢调整。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一条小毛巾将孩子的眼睛盖起来,可以帮助他安静下来。
2009/05/09回复
让宝宝作主楼4楼
宝宝认生的主要表现和矫治方法
孩子认生最常见的原因是触觉失调,也就是“触觉防御过当”或“触觉防御过弱”。
一、主要表现
1、不让不熟悉的人触摸,拥抱更是不可以,有的甚至稍微靠近都不行;
2、不喜欢毛绒绒的玩具,毛衣、毯子等都不喜欢。
3、不喜欢穿新衣服,鞋子也老是穿那一双,不轻易更换。
4、经常向家长或老师投诉有人打他,其实别人可能只是碰了他一下而已。
5、手很重,拿轻的东西也用很大的劲,经常倒翻架子、椅子,倒水很困难。
6、经常被投诉打人,对喜欢的人或小宝宝会很用力地去“摸”他。
7、很难融入新的环境,很粘人。
8、对于需要用手或皮肤进行的活动都比较抗拒。
9、动作笨拙,直接作用于皮肤的反应比较慢。
二、主要原因:
1、剖腹产,没经过产道的挤压。
2、婴儿期缺乏皮肤刺激,经常被柔软的衣服包裹着,尤其是带婴儿手套。
3、婴幼儿期家人照顾过分周到,经常被成人抱着,基本没有摸爬滚打的经验。
4、婴幼儿的游戏内容越来越缺乏原生态的东西,塑料制品充斥孩子的生活,木、沙、水、泥基本与孩子绝缘。
5、穿着和用的衣物、毛巾等用品基本上都是全棉,过分柔软,缺少粗糙物品的刺激。
6、生活圈子窄小,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单纯。
三、可能出现的问题
1、情绪和人际交往不良。
2、学习障碍。
3、性格出现偏差,是孤独症的主要诱因。
四、预防和矫治方法
1、避免过度照顾,适当“放养”。
2、婴儿期注意进行触觉训练,多做抚触、被动操,适当拥抱孩子。(建议: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立即出现在他身边,用手抚摸以及语言安慰他,但不要立即抱起他,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以哭闹来“要挟”父母。当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尽情地拥抱他吧!)
3、婴儿期即可以用粗糙的毛巾、海绵等给他洗澡,多跟孩子玩毛绒玩具。
4、尽早让孩子学爬,不穿袜子,使孩子的皮肤尽可能多地接触地面(天凉可铺地垫)。
5、尽早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跑,即使摔倒也不必大惊小怪,摔倒是孩子学习自我保护的必要阶段。
6、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自由活动的场地,桌子底下、床底下、大纸箱都是孩子最好的游戏场所。
7、废物利用,为孩子提供半成品,旧衣服、旧袜子、碎布、纸、木、石子、水、泥和家里的瓶瓶罐罐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8、手重的孩子不要指责他“打人”,而是请他再来一次——“轻轻地摸一摸”,帮助他控制手的力量。还可以请他帮忙拿装满水的碗、倒水等。
9、泥塑对触觉训练很有帮助,小婴儿可以玩面浆、面团。有些机构用沙盘游戏治疗孤独症或心理障碍。
10、挤压、揉搓孩子也是很有作用的,跟孩子一起钻到被窝里玩,是很好的触觉训练游戏。
11、用吹风机吹孩子的颈后、面部、手臂等,注意热度和距离。
12、让尽早孩子接触冷、热、粗、硬、软等东西或食物。
13、儿童乐园的波波池可以经常去。
14、孩子的衣服不要都是全棉的,麻、纤维、羊毛等稍微粗糙的衣物也应该有。
15、家里来了客人或遇见孩子陌生的朋友,不要立即去拥抱或触摸孩子,给孩子适应陌生人的时间,在征得孩子同意后方可触摸孩子,避免造成阴影。
16、去一个新环境前,必须先给孩子介绍那里的情况,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将会做些什么事情,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去。到了那里,不要立即把孩子推开,带领孩子一起跟朋友打招呼,郑重地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孩子,使孩子感受到别人的尊重。当孩子有了喜欢的游戏后,慢慢地跟孩子拉开距离,但一定要在孩子视线范围之内。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09-5-11 13:16 编辑 ]
孩子认生最常见的原因是触觉失调,也就是“触觉防御过当”或“触觉防御过弱”。
一、主要表现
1、不让不熟悉的人触摸,拥抱更是不可以,有的甚至稍微靠近都不行;
2、不喜欢毛绒绒的玩具,毛衣、毯子等都不喜欢。
3、不喜欢穿新衣服,鞋子也老是穿那一双,不轻易更换。
4、经常向家长或老师投诉有人打他,其实别人可能只是碰了他一下而已。
5、手很重,拿轻的东西也用很大的劲,经常倒翻架子、椅子,倒水很困难。
6、经常被投诉打人,对喜欢的人或小宝宝会很用力地去“摸”他。
7、很难融入新的环境,很粘人。
8、对于需要用手或皮肤进行的活动都比较抗拒。
9、动作笨拙,直接作用于皮肤的反应比较慢。
二、主要原因:
1、剖腹产,没经过产道的挤压。
2、婴儿期缺乏皮肤刺激,经常被柔软的衣服包裹着,尤其是带婴儿手套。
3、婴幼儿期家人照顾过分周到,经常被成人抱着,基本没有摸爬滚打的经验。
4、婴幼儿的游戏内容越来越缺乏原生态的东西,塑料制品充斥孩子的生活,木、沙、水、泥基本与孩子绝缘。
5、穿着和用的衣物、毛巾等用品基本上都是全棉,过分柔软,缺少粗糙物品的刺激。
6、生活圈子窄小,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单纯。
三、可能出现的问题
1、情绪和人际交往不良。
2、学习障碍。
3、性格出现偏差,是孤独症的主要诱因。
四、预防和矫治方法
1、避免过度照顾,适当“放养”。
2、婴儿期注意进行触觉训练,多做抚触、被动操,适当拥抱孩子。(建议: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立即出现在他身边,用手抚摸以及语言安慰他,但不要立即抱起他,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以哭闹来“要挟”父母。当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尽情地拥抱他吧!)
3、婴儿期即可以用粗糙的毛巾、海绵等给他洗澡,多跟孩子玩毛绒玩具。
4、尽早让孩子学爬,不穿袜子,使孩子的皮肤尽可能多地接触地面(天凉可铺地垫)。
5、尽早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跑,即使摔倒也不必大惊小怪,摔倒是孩子学习自我保护的必要阶段。
6、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自由活动的场地,桌子底下、床底下、大纸箱都是孩子最好的游戏场所。
7、废物利用,为孩子提供半成品,旧衣服、旧袜子、碎布、纸、木、石子、水、泥和家里的瓶瓶罐罐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8、手重的孩子不要指责他“打人”,而是请他再来一次——“轻轻地摸一摸”,帮助他控制手的力量。还可以请他帮忙拿装满水的碗、倒水等。
9、泥塑对触觉训练很有帮助,小婴儿可以玩面浆、面团。有些机构用沙盘游戏治疗孤独症或心理障碍。
10、挤压、揉搓孩子也是很有作用的,跟孩子一起钻到被窝里玩,是很好的触觉训练游戏。
11、用吹风机吹孩子的颈后、面部、手臂等,注意热度和距离。
12、让尽早孩子接触冷、热、粗、硬、软等东西或食物。
13、儿童乐园的波波池可以经常去。
14、孩子的衣服不要都是全棉的,麻、纤维、羊毛等稍微粗糙的衣物也应该有。
15、家里来了客人或遇见孩子陌生的朋友,不要立即去拥抱或触摸孩子,给孩子适应陌生人的时间,在征得孩子同意后方可触摸孩子,避免造成阴影。
16、去一个新环境前,必须先给孩子介绍那里的情况,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将会做些什么事情,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去。到了那里,不要立即把孩子推开,带领孩子一起跟朋友打招呼,郑重地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孩子,使孩子感受到别人的尊重。当孩子有了喜欢的游戏后,慢慢地跟孩子拉开距离,但一定要在孩子视线范围之内。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09-5-11 13:16 编辑 ]
2009/05/10回复
让宝宝作主楼15楼
:
孩子应该还在学习说话的阶段,语言会慢于思维,偶尔也会出现这种状况。千万不要责怪他,更不能学他说话,表面上忽视他这个问题。可以请他慢一点再说一遍,给他时间学习吧。
2009/05/11回复
让宝宝作主楼16楼
乐乐的猪妈:
乐乐现在吃手很厉害,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都已经两岁两个月了,还整天把两个手的所有的手指都放进去吃,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您的幼儿园在哪里呢?
查看原文安抚奶嘴——宝宝的好朋友
03年大妹妹从加拿大回国,带着刚满周岁的longlong,小姑娘很可爱,就是有两样东西整天不离手——一条小毛巾和一个安抚奶嘴!那毛巾还是指定的款式,不能换的!这两样东西被一个安全夹子夹在她的衣服上,还有一条彩色的带子栓着奶嘴,很好玩,简直就是longlong独特的装饰品,走在大街上回头率可高了,一看就知道是外国人。她妈妈管那奶嘴叫:“好朋友”。
我细心观察longlong,她一般在想睡觉或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用手去摸毛巾,或将奶嘴塞进嘴里,平时玩的时候她是不去碰那些东西的。只要手里捏着毛巾,嘴里含着奶嘴,她就乖乖睡觉,不用大人哄,只在旁边坐着就行了。还有一件很好玩的事:那安抚奶嘴是扁的,有正反之分,longlong从来不会放反了,我试着将奶嘴反过来塞进她的嘴里,她马上拿出来反过来再放进嘴里,玩多了,她干脆不拿出来,直接用手转一下就在嘴里翻个个了!
那时对longlong的奶嘴我只是觉得挺管用的,并没有深入的想法。但已怀有身孕的小妹妹却对longlong的奶嘴极感兴趣,硬是将longlong没用过的几个奶嘴留下来了。
三个月后,小妹妹的女儿yoyo出世了!这小家伙好像是专门来折腾她妈妈似的,每天晚上都要醒好几次,每次喂奶的时间都很长,都搞不清楚她到底吃饱了没有。快满月时,妹妹突然想起longlong的安抚奶嘴了!于是我们决定试试。
第一次给yoyo用安抚奶嘴,她不要,还吐出来,最后还是我这个姨妈用喂奶的姿势将她驯服了!哈哈!我们简直要喊万岁了,yoyo那晚含着安抚奶嘴竟然一觉睡了将近四个小时,她妈妈也沉沉地睡了四个小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安抚奶嘴不仅安抚宝宝,还安抚妈妈呢!
接下来的日子,yoyo就开始不离开她的“好朋友”了。Yoyo也像longlong一样,身上总是夹着个色彩鲜艳的安抚奶嘴,也是想睡觉了就将“好朋友”请进她的嘴里,然后静静地睡觉。直到yoyo2岁,她慢慢就不再依靠“好朋友”了,2岁半的时候,yoyo的“好朋友”正式下岗了。
从yoyo开始用安抚奶嘴起,我就细心认真的观察研究她,2年里,yoyo不仅没有那些中国人共同认为的由安抚奶嘴造成的问题,反而比其他孩子少很多麻烦呢!
一、 睡觉很安稳。
每个宝宝困了都会闹一会儿,尤其是他既想玩又困了的时候,我见过的要抱着摇着的、要用背带背着的、要含着奶头的、要抱着奶瓶的、要吃着手指的、要躲再一角不能有任何声音的等等,每次睡觉都要闹好久才睡着,中途还要不断看着、哄着。这是因为宝宝缺乏安全感,缺少安慰的原因。
Yoyo就不同,不管在什么地方,她要是困了,“好朋友”一放进嘴里,就可以躺下或是伏在妈妈身上,她也有一个用手摸东西的习惯,就是摸自己的眉毛,摸着摸着就睡着了,而且中途很少醒,作息时间很稳定。
二、 不会将物件放进嘴里,不吃手指。
1岁左右的宝宝喜欢将东西放进嘴里,有人说这是宝宝用嘴巴学习的时期,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宝宝的
口腔的触觉刺激不够。太早断奶的宝宝也有这个问题。
而yoyo从来不将不能吃的东西放进嘴里,她好像分得很清楚,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其实是她口腔的触觉刺激足够,不需要用其他东西来刺激她的口腔,更不需要用手指来满足允吸的欲望。
三、 不流口水
宝宝到了出牙前后时期,都会不断地流口水,一是因为出牙的关系,另一个是因为口腔的触觉不灵敏,感觉不到口水要流出来了、不会吞咽口水的关系。我见过的一个正常的孩子到3岁还流口水,还不会吃硬的东西,什么都要切碎来吃。
Yoyo一直都没有流过口水,因为会用鼻子呼吸,会吞咽口水,而且也能感觉到嘴里有口水,很自然就咽下去,不用大人提醒。她妈妈在她出生前就已经买了很多很漂亮的小围脖,可她只是在进餐的时候用,到她大了,那些小围脖还很新呢!
四、 稳定情绪
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尤其是小宝宝,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大哭,而大人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安慰这小小的人儿。Yoyo的“好朋友”就起了很好的安抚作用。当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好朋友”可以令她很快安静下来;当她到了陌生的地方,“好朋友”也使她有安全感,很少吵闹,而且,当她妈妈没空得时候,她跟谁都可以,只要带着她的“好朋友”。
五、安抚妈妈
现在的妈妈们都很依赖的,都有老人或保姆帮忙,在家不用做很多的家务,带宝宝出门跟旅行似的,两三个人伺候一个宝宝。yoyo妈妈却基本上是自己带孩子,她只请了一个钟点工帮忙打扫卫生和煮饭。由于yoyo的作息时间很稳定,一般有“好朋友”帮忙就不会哭闹,所以她妈妈的休息也还可以。尤其是每次出门都很简单利索,从满月起,她就后面背着背囊,前面背着宝宝开路了,当然,“好朋友”一定要带的!所以yoyo可以经常到外面玩,经常到亲子园上课。
在亲子园中,我做了个调查,使用安抚奶嘴的宝宝确实不多,只有十几个。但他们都跟yoyo差不多,睡得好,不允吸手指、不吃物品、不流口水,也没有牙床、牙齿长得不好等问题。
在国外,育儿专家都建议孩子使用安抚奶嘴,而且还为孩子们设计了各种不同的奶嘴,软的、硬的、平滑的、粗糙的、五颜六色的……帮助宝宝刺激口腔。在亲眼见证yoyo跟“好朋友”的关系后,我也大力支持安抚奶嘴了。
安抚奶嘴不仅安抚宝宝,还安抚妈妈!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09-5-11 20:48 编辑 ]
03年大妹妹从加拿大回国,带着刚满周岁的longlong,小姑娘很可爱,就是有两样东西整天不离手——一条小毛巾和一个安抚奶嘴!那毛巾还是指定的款式,不能换的!这两样东西被一个安全夹子夹在她的衣服上,还有一条彩色的带子栓着奶嘴,很好玩,简直就是longlong独特的装饰品,走在大街上回头率可高了,一看就知道是外国人。她妈妈管那奶嘴叫:“好朋友”。
我细心观察longlong,她一般在想睡觉或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用手去摸毛巾,或将奶嘴塞进嘴里,平时玩的时候她是不去碰那些东西的。只要手里捏着毛巾,嘴里含着奶嘴,她就乖乖睡觉,不用大人哄,只在旁边坐着就行了。还有一件很好玩的事:那安抚奶嘴是扁的,有正反之分,longlong从来不会放反了,我试着将奶嘴反过来塞进她的嘴里,她马上拿出来反过来再放进嘴里,玩多了,她干脆不拿出来,直接用手转一下就在嘴里翻个个了!
那时对longlong的奶嘴我只是觉得挺管用的,并没有深入的想法。但已怀有身孕的小妹妹却对longlong的奶嘴极感兴趣,硬是将longlong没用过的几个奶嘴留下来了。
三个月后,小妹妹的女儿yoyo出世了!这小家伙好像是专门来折腾她妈妈似的,每天晚上都要醒好几次,每次喂奶的时间都很长,都搞不清楚她到底吃饱了没有。快满月时,妹妹突然想起longlong的安抚奶嘴了!于是我们决定试试。
第一次给yoyo用安抚奶嘴,她不要,还吐出来,最后还是我这个姨妈用喂奶的姿势将她驯服了!哈哈!我们简直要喊万岁了,yoyo那晚含着安抚奶嘴竟然一觉睡了将近四个小时,她妈妈也沉沉地睡了四个小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安抚奶嘴不仅安抚宝宝,还安抚妈妈呢!
接下来的日子,yoyo就开始不离开她的“好朋友”了。Yoyo也像longlong一样,身上总是夹着个色彩鲜艳的安抚奶嘴,也是想睡觉了就将“好朋友”请进她的嘴里,然后静静地睡觉。直到yoyo2岁,她慢慢就不再依靠“好朋友”了,2岁半的时候,yoyo的“好朋友”正式下岗了。
从yoyo开始用安抚奶嘴起,我就细心认真的观察研究她,2年里,yoyo不仅没有那些中国人共同认为的由安抚奶嘴造成的问题,反而比其他孩子少很多麻烦呢!
一、 睡觉很安稳。
每个宝宝困了都会闹一会儿,尤其是他既想玩又困了的时候,我见过的要抱着摇着的、要用背带背着的、要含着奶头的、要抱着奶瓶的、要吃着手指的、要躲再一角不能有任何声音的等等,每次睡觉都要闹好久才睡着,中途还要不断看着、哄着。这是因为宝宝缺乏安全感,缺少安慰的原因。
Yoyo就不同,不管在什么地方,她要是困了,“好朋友”一放进嘴里,就可以躺下或是伏在妈妈身上,她也有一个用手摸东西的习惯,就是摸自己的眉毛,摸着摸着就睡着了,而且中途很少醒,作息时间很稳定。
二、 不会将物件放进嘴里,不吃手指。
1岁左右的宝宝喜欢将东西放进嘴里,有人说这是宝宝用嘴巴学习的时期,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宝宝的
口腔的触觉刺激不够。太早断奶的宝宝也有这个问题。
而yoyo从来不将不能吃的东西放进嘴里,她好像分得很清楚,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其实是她口腔的触觉刺激足够,不需要用其他东西来刺激她的口腔,更不需要用手指来满足允吸的欲望。
三、 不流口水
宝宝到了出牙前后时期,都会不断地流口水,一是因为出牙的关系,另一个是因为口腔的触觉不灵敏,感觉不到口水要流出来了、不会吞咽口水的关系。我见过的一个正常的孩子到3岁还流口水,还不会吃硬的东西,什么都要切碎来吃。
Yoyo一直都没有流过口水,因为会用鼻子呼吸,会吞咽口水,而且也能感觉到嘴里有口水,很自然就咽下去,不用大人提醒。她妈妈在她出生前就已经买了很多很漂亮的小围脖,可她只是在进餐的时候用,到她大了,那些小围脖还很新呢!
四、 稳定情绪
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尤其是小宝宝,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大哭,而大人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安慰这小小的人儿。Yoyo的“好朋友”就起了很好的安抚作用。当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好朋友”可以令她很快安静下来;当她到了陌生的地方,“好朋友”也使她有安全感,很少吵闹,而且,当她妈妈没空得时候,她跟谁都可以,只要带着她的“好朋友”。
五、安抚妈妈
现在的妈妈们都很依赖的,都有老人或保姆帮忙,在家不用做很多的家务,带宝宝出门跟旅行似的,两三个人伺候一个宝宝。yoyo妈妈却基本上是自己带孩子,她只请了一个钟点工帮忙打扫卫生和煮饭。由于yoyo的作息时间很稳定,一般有“好朋友”帮忙就不会哭闹,所以她妈妈的休息也还可以。尤其是每次出门都很简单利索,从满月起,她就后面背着背囊,前面背着宝宝开路了,当然,“好朋友”一定要带的!所以yoyo可以经常到外面玩,经常到亲子园上课。
在亲子园中,我做了个调查,使用安抚奶嘴的宝宝确实不多,只有十几个。但他们都跟yoyo差不多,睡得好,不允吸手指、不吃物品、不流口水,也没有牙床、牙齿长得不好等问题。
在国外,育儿专家都建议孩子使用安抚奶嘴,而且还为孩子们设计了各种不同的奶嘴,软的、硬的、平滑的、粗糙的、五颜六色的……帮助宝宝刺激口腔。在亲眼见证yoyo跟“好朋友”的关系后,我也大力支持安抚奶嘴了。
安抚奶嘴不仅安抚宝宝,还安抚妈妈!
[ 本帖最后由 让宝宝作主 于 2009-5-11 20:48 编辑 ]
2009/05/11回复